國小數學教案範文集合7篇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小數學教案範文集合7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第一課時認識更大的數

數一數

一、教學內容

教材2-4頁

二、教學目標

1、瞭解生活中的多位數,明確級、數位、計數單位的概念,掌握十進制計數法,知道億是個很大的數。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觀察、動手及分析能力。

3、進一步滲透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繫的思想,使學生養成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三、重點難點

1、明確“數位”與“計數單位”之間的對應關係。

2、掌握十進制計數法。

四、教具準備

計數器,相關數據資料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向學生呈現一組圖畫,並展示生活中的多位數。

故宮佔地720000平方米;20xx年已有112000000平方米的“都 市森林

”環繞北京城;北京奧運會主體育場,在奧運會期間可容納100000人;國家大劇院“蛋殼”面積約爲3.5萬平方米。

提問:這些都 是老師找到的圖片資料,看完之後同學們有什麼感受?有什麼發現都可以說一說。

教師提問:同學 們說的都很好,在這些資料中出現的數據都 比較大,是我們學過過的,你們認識它們嗎?

師: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來認識這些比較大的數。

(二)探索新課

1、複習

(1) 說出萬以內的計數單位

(2) 提問: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是多少?10個百是多少?

(3) 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係是怎麼樣的?

(4) 讀出下面各數

4958、 3026、4005、7000

板書出各數字的數位。

2、認識“十萬”

出示一張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幣

提問:10張100元是多少元?20張呢?50張呢?100張是多少元?你是怎麼想的?

學生回答。

提問:如果一捆面值一百元的人民幣是一百張,那麼這一捆人民幣是多少元?

收銀元員一共收了9捆人民幣,共是多少元?

提問:再加一捆,是多少元呢?(可以藉助計數器)

教師質疑:萬位滿十了怎麼辦?(小組討論)

老師小結:萬位滿十,向前一位進一,就是“十萬”,10個一萬就是“十萬”。

板書:十萬

3、認識“百萬、千萬、億”

出示汽車圖並提問:

1輛轎車如果賣十萬元,2輛能賣多少元?你是怎麼想的?

說出想法後用計數器驗證。

提問:10個十萬是多少?10個一百萬是多少呢?10個一千萬呢?

分別板書:百萬、千萬、億

同時告訴學生:一億是一個很大的數,如果1秒數一個數,晝夜不停地數,數到1億要數3年2個多月。

然後指出萬、十萬、百萬、千萬、億和以前學的個、十、百、千一樣,都是計數單位。

提問:從剛纔一邊撥珠,一邊數數的過程中,誰發現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有什麼關係?

(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也就是十進關係)

(三)課堂作業設計

1. 教材第3頁第1題。

在進行練習前,教師要告訴學生撥珠時只在一個數位上撥,最好是我們今天學過的計數單位。

2. 教材第4頁第2題。

教師要讓學生邊撥珠邊數數。注意指導學生手口要一致,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如果遇到進位問題,可以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想的。如:千位滿十,要向萬位進一。

3. 教材第4頁第3題和第4題。

教師可以補充數數的題目。例如:一萬一萬地數,從九十五萬數到一百零四萬。

一千萬一千萬地數,從六千萬數到一億。

一百萬一百萬地數,從四千六百萬數到五千三百萬。

4. 教材第4題第5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訂正答案。如果有的學生完成有困難,可以先讓他們撥一撥計數器,明確前後兩檔珠子所代表的不同含義。

(四)思維訓練

如果給你足夠多的`小木塊,你用什麼方法表示出“12345”這個數?與同學交流一下,看看誰的方法又正確又簡便。

(五)課堂小結

老師提問:在今天這節課上我們認識了比較大的數,你都記住了哪些計數單位? 一共有幾個?

在這些計數單位中,相鄰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第二課時 人口普查(三個課時)

分課時一 讀多位數

一. 教學內容

人口普查

教材第5~7頁。

二. 教學目標

1. 掌握億以內的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2. 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及歸納概括能力。

3. 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結合相關數據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三. 重點難點

1. 握億以內數的讀數方法,能正確讀出億以內的數。

2. 掌握中間或末尾有“0”的數的讀法。

四. 教具準備

計數器,整數數位順序表,數字卡片。

五. 教學過程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

p.13、14

教學目標:

通過對一些常見容器的實驗,進一步認識容量單位升,並注意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容量以及容量單位升。

教學難點:

形成一升的具體概念。

學具準備:

每生自帶2件左右常見的容器。

教學過程:

一、檢查

完成口算本上的校對工作,檢查學生的口算完成情況。

二、交流檢查學生昨天回家的實踐作業

比如:1升水可以倒4杯水,可以倒20個小酒杯,可以倒2大碗(比較小的容器)

1個電飯煲是2升多,1個大油桶是5升,一個水池30升,一個臉盆5升(較大的容器)

在學生交流的時候,要求其他學生做到:(1)想象,也可用手比劃該容器的大小;(2)繼續補充

三、完成書上的.想想做做

1、用自己製作的量器盛1升水,分別倒入下面的容器裏,看看水面各在哪裏。

比如:煲的1/2,鍋的差不多,臉盆的1/5

可繼續讓學生估一估,整個容器的容量大約是幾升。

2、下面的容器裏大約各能盛多少升水?在合適的答案下面畫

這裏的4張圖,可以讓學生先挑一個最有把握的說,並說清楚理由。

再以此爲參照,進行推算其他的容器。

也可用排除法進行,但都要學生充分說理,不能是簡單的憑感覺。

四、指導完成練習冊上的相關練習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經歷編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5的乘法口訣,提高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 使學生在編口訣和用口訣的過程中,初步培養髮現簡單規律的能力,積累積極的學習情感,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經歷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掌握5的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出示例題場景圖。

認真觀察一下,你能從圖上了解到哪些信息?

重點引導學生講清: 畫面上有5只船,每隻船上都坐了5個人。

二、 編寫口訣

1. 根據大家瞭解到的信息,我們來填一填表格。

出示表格:

船的`只數

人數

指導學生填一填。

1只船上坐5人,

2只船上坐幾人?10人是怎樣算出來的?

3只船呢?15人又是怎樣算出來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完成表格。

[說明: 讓學生藉助直觀把船的只數和人數的變化聯繫起來,爲幫助學生理解乘法算式的積作好準備。]

2. 提問: 1只船上有5人,是幾個5?(在表格上面板書: 1個5)那麼2只船上的人數是幾個幾相加呢?3只船呢?(依次在表格上面板書: 2個5相加,3個5相加)

船的只數

1

2

3

4

5

人數

5

10

15

20

25

3. 根據幾個5相加你會寫出乘法算式嗎?指名回答。

板書:

15=5

25=10

35=15

45=20

55=25

4. 提問: 看了這些乘法算式,你知道我們今天要編寫的是幾的乘法口訣嗎?(板書: 5的乘法口訣)

1個5是5,就可以編一句乘法口訣:一五得五。(板書: 一五得五)根據我們以前編口訣的經驗,你會編一編5的其他幾句乘法口訣嗎?先想一想你會編哪一句,再來彙報。

根據學生的彙報,把口訣板書完整。

[說明: 運用學生已有的編口訣的經驗和方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自主編寫5的乘法口訣,這樣學生學得主動,而且能充分獲得成功的體驗。]

5. 你會把這幾句5的乘法口訣讀一讀嗎?

先讓學生各自輕輕地讀一遍,再指名讀。

6. 提問: 根據前面的學習乘法口訣有什麼用呢?那老師出幾道乘法題,請你選擇合適的口訣來計算,好嗎?

教師出示乘法算式,讓學生說說用哪句乘法口訣來算,再貼在相應的口訣後面。

引導學生觀察: 一句乘法口訣能算幾道乘法算式的積?爲什麼五五二十五後面只有一道乘法算式呢?

7. 記口訣。

(1) 口訣是很有用的。你能把這些口訣都背出來嗎?

指名背一背,再全班背一背。

(2) 你在讀口訣、背口訣的時候,有沒有發現什麼規律?

引導發現: 下面的一句口訣比上面一句口訣的得數多5,上面的一句口訣比下面一句口訣的得數少5。

(3) 現在同桌對口令,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把5的乘法口訣都記牢了。

[說明: 以各種形式來幫助學生記憶5的乘法口訣,又讓學生自主發現這些口訣中的規律,有利於增強記憶效果,培養思維的深刻性與靈活性。]

三、 想想做做,鞏固提高

1. 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比一比上下兩道算式有什麼關係。

2. 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花壇裏的花開得有點奇怪,你知道爲什麼54和45這兩朵花開在一起嗎?

四五二十這句口訣有什麼用?

你會說出另外3個花壇要用的乘法口訣,並寫出乘法算式的積嗎?

3. 出示想想做做第4題。

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組織交流,並及時進行評點。

[說明: 利用校對的機會讓學生對別人進行客觀評價,既引導學生認真聽取別人的發言,又培養了學生的評價意識和口頭表達能力。]

4. 出示想想做做第5題。

談話: 幾隻小兔在草地上盡情玩耍。天黑了,它們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幫幫小兔嗎?要求學生先連一連,再說說爲什麼要這樣連。

四、 總結

今天的數學課上我們學會了什麼?你知道學了這些知識有什麼用處嗎?

口訣是我們共同努力編出來的,請小朋友把它們牢牢地記住。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問: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分幾節來複習?

答:《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把空間與圖形領域的內容分爲圖形的認識、圖形的變換、圖形的位置和圖形的測量四部分。教材將圖形的認識與測量合成一節,並安排圖形的變換和圖形的位置各一節進行復習。這樣安排便於教師教學時把握具體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內容,使圖形的認識與測量結合得更加緊密。其中,圖形的認識與測量這一節內容較多,依次複習平面圖形的認識、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麪積、立體圖形的認識、立體圖形的表面積和體積。

問:教材是按線角三角形、四邊形、圓的順序複習平面圖形知識的,有關線的知識如何複習?

答:複習線的知識,要重溫直線、射線、線段的特徵和相互關係,要整理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還要再現直線、線段的其他知識。

直線、射線、線段都是直的線,它們的區別在於有沒有端點,有幾個端點,有限長還是無限長。國小數學先教學線段,後教學射線和直線。複習這些線,要重溫形成直線和射線的活動,體現三者的關係: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得到射線,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得到直線。因此,可以說線段是直線、射線的一部分。

國小數學裏,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有相交與不相交。兩條直線不相交稱互相平行,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稱互相垂直。同一平面內、不相交是平行概念的重要內涵,垂直是特殊的相交。複習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要理清上述關係。

關於直線、射線的其他知識安排在練習與實踐裏複習。第2題複習兩點確定一條直線,第3題複習兩點之間線段的長度是這兩點間的距離,第4題複習點和直線間的垂直線段的長度是點到直線的距離。教材在現實情境裏再現這些知識,讓學生再次體會並進一步理解,避免機械記憶。

問:三角形知識的複習包括哪些內容?應注意什麼問題?

答:複習三角形的知識,主要是三角形的特點和三角形的分類,包括:三角形兩邊長度之和大於第三邊,三角形三個內角度數之和是180,按角的特點怎樣分類,以及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等內容。複習時要注意兩個問題:第一,第97頁有兩幅集合圖,左圖是將三角形按角分類,曾經在四年級教材裏出現過,要引導學生結合圖說說三角形的分類,以及各類三角形有什麼特點。右圖是一般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邊三角形的關係圖,第一次在教材裏出現。要引導學生理解圖的意思,體會等邊三角形的邊和角分別兩兩相等,具有等腰三角形兩邊相等、兩角相等的特點,從而領悟集合圖裏一般與特殊、包含與被包含的關係。第二,第97頁思考的問題在一個三角形裏最多有幾個直角?最多有幾個鈍角答案是確定的,但解釋是多樣的,要引導學生聯繫已有的知識進行解釋。如,從三角形按角分類進行解釋,直角三角形裏只有一個直角,鈍角三角形裏只有一個鈍角;從三角形內角和是180解釋,如果在一個三角形裏有兩個直角或有兩個鈍角,那麼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和就必定超過180,這是不可能的;從畫三角形解釋,在一條線段的兩端分別畫垂線,兩條垂線互相平行,不會相交圍成三角形交流不同的思考,能促進已有知識的融會貫通。

問:複習立體圖形的知識,教材是怎樣增強學生空間觀念的?

答:第103~104頁複習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的知識,這些立體圖形都是六年級教學的,學生回憶它們的名稱和特點應該沒有困難。教材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聯繫立體圖形的基礎知識,設計了三類活動:一是應用觀察物體的方法和經驗,畫出各種幾何體的正面、上面、側面的視圖,或者選擇視圖,或者根據視圖擺出物體;二是在方格紙上畫出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三是以長方形的一條邊,或者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條直角邊爲軸,旋轉平面圖形,體會形成的立體圖形。組織這些活動,要挖掘數學內容,引導深入思考。如練習與實踐第3題,旋轉長方形形成的兩個圓柱爲什麼一個高、一個矮?爲什麼一個底面大、一個底面小?旋轉直角三角形形成的兩個圓錐也有類似的問題可以思辨。要藉助圖形,通過推理獲得答案。第4題,從正視圖和上視圖能知道長方體的長是4個單位、寬是3個單位、高是2個單位,由此得出長方體的左視圖是長是3個單位、寬是2個單位的長方形。複習時還要鼓勵驗證,加強交流。如第2題設計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第5題用6個同樣大的正方體擺物體,都需要學生在操作之後進行驗證。並且,每一個問題的答案都是開放的,有必要在交流中感受不同的結果。

問:複習圖形的變換怎樣把握教學要求?

答:在圖形的變換這一節裏,複習軸對稱圖形、圖形的平移與旋轉、圖形的放大與縮小等三部分知識。軸對稱是某些圖形的特性,學生應該會確定(指出或畫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會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平移和旋轉能改變圖形的位置,但不改變圖形的形狀與大小,學生應該會在方格紙上把簡單的平面圖形平移或旋轉90。放大與縮小可以按一定的比改變圖形的大小,但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學生應該會在方格紙上畫出放大或縮小後的圖形。教材的練習與實踐按照上述的內容和要求設計。

除了知識與技能方面的目標外,課程標準還提出欣賞生活中的圖案,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的要求,教材第109頁第5題爲此而安排。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欣賞圖案的結構美,這種美往往體現在對稱或別的規律上;要引導學生欣賞圖案的製作美,往往是由一個或幾個簡單圖形,通過平移、旋轉或其他改變位置的方法制作的;要引導學生欣賞圖案的創造美,充分想象,展現個性,釋放設計與交流的熱情。

問:統計與概率領域的內容是怎樣編排的?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

答:統計與概率領域的內容分兩節複習,先複習初步的統計活動,然後複習簡單事件的可能性。

統計活動往往圍繞數據進行,主要包括獲取數據、呈現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教材第112頁整理與反思欄目裏提出三個問題,對應了統計的主要活動。

收集數據經常採用調查問詢、查閱資料、操作測量等方法,整理數據一般要分類和計數,收集數據與整理數據是結合着進行的。教材一貫重視收集與整理數據的教學,在一年級學習用符號記錄,三年級學習畫正字記錄,四年級學習分段整理。整理與反思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引導學生簡要地回憶已經積累的方法與經驗。

獲得的數據經常用統計表或統計圖呈現,國小階段教學的統計圖有單式和複式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以及扇形統計圖。整理與反思裏的第二個問題,初步回憶學過的統計圖以及每種圖的特點。練習與實踐裏應用統計圖,有三個問題需要注意:第一,重視對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的合理選擇,加強數據分析。第1題給出兩組數據,六個城市20xx年百戶家庭電腦擁有量,主要表達六個數據各是多少,一般製成條形統計圖。北京市1998~20xx年百戶家庭電腦擁有量,不僅給出六個數據,還表達數據在逐年遞增,製成折線統計圖比較好。教材讓學生先選擇再畫圖,再次體會這兩種統計圖的特點。第2題是複式條形統計圖,形式上與以前有些不同,其實仍然是用兩種顏色的直條表示兩組數據。爲了幫助學生看懂變式的統計圖,教材要求把圖中的數據填入統計表,其中男女生合計人數和男生人數容易在圖上直接看到,女生人數可以在圖上數小格得到,也可以用減法計算。在統計表下面提出若干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數據,使數據統計活動具有現實意義。第二,在複習統計圖的時候重溫正比例關係。第3題給出兩組數據,甲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不成正比例,乙車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讓學生在方格紙上分別畫出兩輛汽車行駛路程和時間關係的圖像,從中感受正比例圖像的畫法與折線統計圖很相近,再次體驗正比例關係的圖像是一條直線。第三,複習扇形統計圖,要重視看圖估計。扇形統計圖利用圓裏的扇形和相應的百分數,直觀表達各個部分數量與總數量的關係,這種直觀很容易引發估計。第4題的扇形統計圖上沒有寫出百分數,比較幾個扇形,能夠知道哪個節目播音時間最長,哪個節目的播音時間最短。表示《校園新聞》播音時間的扇形大約是圓的`1/4,表示《故事天地》播音時間的扇形大約是圓的1/3,因此,已知了播音的總時間,就能估計這兩個節目的播音時間。教材讓學生進行這些估計,一方面能進一步體會扇形統計圖的特點,另一方面有助於培養估計習慣和能力,發展數感。

數據分析是統計活動的精髓,統計活動的價值就體現在數據分析中。教材通過數據分析複習統計量,整理與反思的第三個問題,複習平均數、衆數、中位數的概念和求法,是統計量的基礎知識。練習與實踐第5、6題,在現實的情境裏,選用合適的統計量反映數據的一般情況,是統計量的應用。第5題裏一年級學生齲齒顆數的衆數是1,六年級學生齲齒顆數的衆數是0,要防止把人數19、33作爲兩個年級學生齲齒顆數的衆數。教材設計在條形統計圖上找衆數的練習,有助於加深對衆數概念的體會。另外,比較兩個年級學生的牙齒健康情況,除了利用第(3)題裏的數據,也能利用衆數。第6題男生體重的平均數和中位數的數值差距較大,用哪個統計量表示這組男生體重的一般情況,需要選擇。而女生體重的平均數和中位數比較接近,都可以用來表示這組女生體重的一般情況。教學要注意並充分利用教材的這些設計。選用統計量是較複雜的數據分析活動,既要重視,又不宜對學生提過高的要求。

問:教材在總複習裏一共編排四次綜合應用,這些綜合應用有哪些共同特點?教學的重點、難點是什麼?

答:綜合應用是國小數學教學內容的一個重要領域。要通過應用,幫助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通過探索,引發學習興趣,培養思考能力;通過交流,發展理解他人、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

教材編排的四次綜合應用,都注意選擇較寬的背景材料,如1996~20xx年我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人均綠地面積的變化數據,我國水資源緊缺且分佈不均的事實,適當進行國情教育,用有說服力的數據反映我國人民生活質量在明顯提高,也用數據說明我國在改善環境、節約資源等方面還要不斷努力。這些綜合應用都把統計作爲主要活動,同時在整理和分析數據的過程中,應用數與代數領域的數量關係及計算知識,空間與圖形領域裏的測量知識解決問題。這些綜合應用都有充分的合作交流空間,有助於學生感受團隊的作用,感受自己的力量,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

住房的變化先利用折線統計圖上的數據,計算並回答有關我國城市人均居住面積的問題;然後調查、彙總全班學生家庭人均住宅建築面積變化的數據,製作統計表和統計圖;最後交流調查統計的體會或想法。

獲得全班學生家庭人均住宅建築面積的數據是這次綜合應用的重點,彙總各學生家庭居住面積和人口數是難點。教學對要組織好數據的彙總,可以先讓學生說說彙總的辦法,集思廣益,尋找較好的方案。如先分小組彙總,再全班彙總。

旅遊費用的預算先爲小芳家去北京旅遊編制預算;然後學生自選旅遊地點,瞭解有關的費用信息,制訂全家的出遊計劃。

選擇信息,制訂並比較幾個不同方案是這次綜合應用的重點。小芳家去北京旅遊,往返交通有多種方案,如雙飛、單飛或雙程乘火車等,可以通過計算、比較,選擇理想的一種。自己設計旅遊方案則更加開放,要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廣泛瞭解信息,進行比較與選擇。

綠地面積先在統計圖上了解我國城市人均綠地面積的變化情況,並對照統計表中世界部分國家首都20xx年的有關數據,既看到我國的進步,也看到差距。然後計算自己學校的人均綠地面積。

這次綜合應用的重點是如何獲得學校綠地面積和全校的人數。教材特地安排小組討論,還利用小卡通提示一些方法供參考和選用。實地測量面積可能是難點,需要教師給予具體的幫助。

保護水資源在介紹我國水資源的實際狀況後,提供三項實驗,讓學生體會日常生活中常有浪費水的情況,有許多節約水的機會,還讓學生感受實驗也是獲得數據的常用方法,每個學生只要在三項實驗中任選一項。

小組合作獲得數據,在這次綜合應用中很重要。首先,選擇的實驗項目應是小組學生都感興趣的,還是有條件進行的。然後,討論怎樣得到數據,設計實驗方案。如尋找一個滴水的龍頭,或者打開一個水龍頭讓它慢慢地滴水,把滴的水收集在容器裏,定時測量流失的水量。另外,還要組內分工,明確各人應做的事情。如用不同流量的水洗手實驗,至少要1人控制、調節水流量,1人掌握時間,1人洗手,1人收集並測量用掉的水。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能正確地進行分數四則運算。

2.使學生能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的四則餛合運算,並能靈活地選擇合理的方法使計算簡便,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節課我們複習分數的四則運算。(板書課題)通過複習,進一步認識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計算法則,能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並能根據具體特點靈活地選擇合理的`方法,使一些計算簡便。

二、複習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

1.提問:分數四則運算意義與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有哪些相同,有什麼不同?指出:分數加減法和除法的意義與整數完全相同。在乘法裏,除了求幾個相同分數的和用乘法外,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也用乘法。

2.做練習十六第1題。

指名學生口答,其中第(2)題要求說明理由.追問:要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什麼方法計算?

三、複習分數四則運算法則

1.複習加、減法計算。

(1)做練一練第1題加、減法。

讓學生計算 + 、 - ,同時指名板演。集體訂正,說說怎樣算的。

(2)提問:分數加、減法怎樣算?(板書:分數加減法:同分母的,分子加減,分母不變。異分母的,先通分再計算。)你能舉例說明嗎?爲什麼同分母分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異分母分數要先通分再計算?(只有單位相同的數才能直接相加、減)分數加、減法的法則與整數和小數的加、減法的法則有什麼共同特點?(都是把相同單位的數直接相加、減,所以整數、小數是把相同單位的數相加、減,分數是把分子相加、減,分母不變)

2.複習分數乘、除法計算。

(1)做練一練第1題後四題。指名兩人板演,其餘學生分兩組,每組做一組題。集體訂正,說說怎樣算的。

(2)提問:分數乘、除法怎樣算?(板書:分數乘法;分子、分母分別相乘。分數除法:乘除數的倒數。)

3.做練一練第2題。

先讓學生直接寫出得數。小黑板出示,指名學生說出得數。第三、四行讓學生說說是怎樣算的。

四、複習四則棍合運算

1.做練一練第3題。

指名學生說一說各題的運算順序。提問: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按怎樣的順序進行的?指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與整數、小數相同。(板書)指名四人板演,其餘學生分兩組,分別做前兩題和後兩題。集體訂正。指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要按照整數、小數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進行計算,一步一步算出結果。

2.做練一練第4題。

讓學生在課本上看一看,應用了哪些運算定律。小黑板出示,指名學生回答,並在小黑板上用適當的符號表示出來。追問:這樣計算簡便一些嗎?爲什麼?指出:整數、小數的運算定律在分數裏同樣適用。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裏,應用運算定律和規律,也可以使一些計算簡便。

3.討論練習十六第2題。

現在請大家看練習十六第3題。討論一下,每道題的數有什麼特點,怎樣算比較簡便。指名學生口答怎樣算簡便。

4.討論練習十六第6題。

讓學生討論、填數。指名學生口答,並說明怎樣想的,有幾種填法。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複習了哪些內容?你能把這些內容簡要地概括一下嗎?

六、佈置作業

課堂作業:練習十六第3題右邊四題,第4題下面三行,第5題。

家庭作業:練習十六第2題,第3題前五題,第4題第一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並學會編輯、修飾表格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2.過程與方法 教師講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

3.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提高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掌握表格的插入方法,並學會編輯、修飾表格的操作方法及技巧。

教學難點:

如何選中表格中的各個對象,設置表格的格式。

教學準備:

學生冬季作息時間表。

教學用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假期快到了,丁丁又要爲自己製作一個作息時間表,以便使假期過得更充實。有沒有什麼方便快捷的`製作方法呢?

大家來看看小博士有什麼高招。

丁丁的時間表:寒假作息時間表

師:你們想不想做一個呢?

二、跟我學

1、啓動WORD,在新文檔中選擇輸入法,輸入標題,併爲其設置字體、字號和對齊方式。

2、想一想要用到幾行幾列?

師提示:橫爲行,豎爲列。

學生數表格後答:10行2列。

3、師:注意插入表格的方法:單擊“表格”---“插入”---“表格”,打開插入表格對話框,輸入表格列數和行數,單擊在“確定”按鈕。

4、師:我們來調整一下表格的列寬,讓它更合理一點。

將鼠標指針移到豎向表格線上(注意指針的變化),拖動鼠標,此時表格線會移動位置,從而改變表格的列寬。

5、師:用同樣的方法可不可心將行高調整一下呢?我們來試一下。

師演示:將鼠標指針移到橫向表格線上,拖動鼠標,調整表格的行高。

6、師:表格確定好後,讓我們來輸入表格內容。

單擊表格第一行第一列的單元格,在光標處輸入時間,用同樣的方法把表格中的其他內容輸入。並設置字體、字號格式。

師提示:注意分號、頓號等符號的輸入方法。

(師僅輸入第一、二行即可。多給學生練習時間。)

7、師:別望了給我們的表格加上一點色彩

拖動鼠標選定第一行上兩個單元格,單擊菜單欄中的“格式”→“邊框和底紋”,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單擊“底紋”選項,在填充欄中選擇“橙色”,然後點擊“確定”按鈕,給表格塗上漂亮的色彩。

8、師:用同樣的方法我們可以給表格中其它單元格塗色。

9、最後我們別忘了保存。

保存當前文檔

小結。

師:同學們,老師說明白了嗎?你們還有什麼疑問?

師:同學們,還有很多技巧等待你去發現。讓我們一起來實踐一下吧。

三、練習

請你利用上面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本學期的課程表。

(學生基本做完後,選擇一兩個做的好的,予以集體演示,供大家評價。)

在做這個表格的時候,同學們一定又有了很多困惑,大家下課後可以先研究討論一下。下節課我們再一起來學習吧。

四、總結

同學們,你覺得你這節課學會了表格的哪些操作方法?

(指名答)

五、評一評

本活動的知識你掌握得如何?自己給自己打分畫星星。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目 標:

1、理解和掌握圓錐體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能運用公式求圓錐體的體積,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求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推理能力和創新意識,發展空間觀念。

3、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勇於探索、樂於與人合作的情趣。

重 點:掌握圓錐體積的方法

難 點:公式的推導

準 備:沙,圓柱教具若干個,圓錐一個,其中要有一組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

教 程:

一、準備

同學們,我們以前研究過一些立體圖形,如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它們的體積各是怎樣計算的呢?

二、誘發

課件演示稻穀豐收的景象。師述:稻穀豐收了,農民伯伯忙着收割稻穀,他們把收好的稻穀堆成一個這樣的圖形(圓錐形谷堆),同學們你們認識嗎?你能算出這堆稻穀的體積嗎?它和圓柱的體積有什麼聯繫呢?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三、探究釋疑

1、初次猜想

⑴根據我們所學過的內容,請同學們猜一猜,圓錐的體積應該怎樣計算?

⑵圓錐的體積是否能用“底面積×高”來計算呢

⑶學生通過觀察,發現“底面積×高”不是圓錐的體積,而是與它等底等高的圓柱的體積。

2、再次猜想

⑴通過模型演示,

⑵根據學生回答,從而得到如下結論:

圓錐的體積 = ×圓柱的體積(等底等高)

3、分組實驗進行驗證

⑴讓學生用三個不同的圓柱體和一個圓錐(其中必有一組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來進行實驗。

⑵分組討論,分組彙報

圓錐的體積 = ×圓柱的體積(等底等高)

用字母表示:V=1/3Sh

4、聯繫實際,進行運用

⑴出示例1,學生嘗試練習,集體訂正。

⑵教學例2、課件出示:

麥收季節,張小紅把她家收的`小麥堆成一個近似圓錐的麥堆,又給出測量的數據,讓學生看圖編一道求小麥重量的應用題。

編好後,分組討論計算

學生自己列式計算,集體訂正

四、轉化

1、基礎題

⑴下面有四組圖形,你能根據每組圖形中左圖的體積,求出右圖的體積嗎?爲什麼?

24立方米 9立方米 12立方米

⑵一個圓錐的底面直徑是4釐米,高5釐米,它的體積是多少?

2、提高題

有一塊正方體的木材,它的棱長是9分米,把這塊木料加工成一個最大的圓柱體,被削去的體積是多少?

3、思考題

把一個棱長6釐米的正方體鐵塊和底面直徑、高都是6釐米的圓柱形鐵塊,熔鑄成一個直圓錐體,如果這個直圓錐體和圓柱的底面大小一樣,這個直圓錐體的高是多少釐米?(得數保留整數)

五、應用

1、 基礎題:P44-T3、4

2、 提高題:P45-T10

3、 思考題:P45-T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