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合集7篇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數學教案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小數學教案範文合集7篇

國小數學教案 篇1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1.以學生自主探究爲主,引導學生髮現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方法。

學生通過自主參與、主動探究,可以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在學生探究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方法時,給學生提供探究的時間,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再通過比較、整合,得出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經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

2.在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上促進發展。

本節課的內容相對簡單,學生在課前已經有了初步的瞭解,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自主探究,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使得不同水平的學生獲得不同層次的發展,收穫的多少可能不同,但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學生準備 兩張完全一樣的方格紙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帶着你們一起去“分數王國”和“小數王國”裏玩一玩。

(課件出示情境圖)

師:“分數王國”裏有哪些數呢?“小數王國”裏呢?

(生彙報)

師:“分數王國”的士兵和“小數王國”的士兵吵了起來,它們在吵什麼?

生:和0.06都說自己更大。

師:和0.06哪個數大?你能幫助它們嗎?(板書課題——“分數王國”與“小數王國”)

設計意圖:用“分數王國”與“小數王國”裏的士兵吵架這個情境導入新課,營造一種氛圍,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然後以比較“分數王國”裏的與“小數王國”裏的0.06哪個數大的問題情境引入,讓學生產生分數和小數互化的需要,從而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自主探索,學習新知

1.解決問題。

(1)課件出示教材7頁情境圖。

師:比一比,“分數王國”裏的與“小數王國”裏的0.06哪個數大?

(2)大膽猜測,探究比較方法。

方法一 把分數化成小數來比較。

=1÷20=0.05,因爲0.060.05,所以0.06。

方法二 把小數化成分數來比較。

0.06=,=,因爲,所以0.06。

課件展示學生沒有想到的畫圖法,讓學生在討論中理解。

0.06>

小結:比較分數與小數的大小時,可以把分數化成小數或者把小數化成分數。

2.“分數王國”和“小數王國”分別有不同的尺子,你能幫助“翻譯”嗎?

(1)認真讀題,明確題目中的“翻譯”指什麼。

(2)鼓勵學生根據“分數尺”和“小數尺”中呈現的例子說一說與0.125的互化過程。

(3)引導學生理解數線上的同一個點既能表示一個分數,也能表示一個小數。

3.歸納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

(1)探究將分數化成小數的方法。

把下列分數化成小數:

練習,並思考轉化方法。

(2)小組內交流方法。

(3)班內反饋。

要求學生說出轉化方法,並講明轉化的原理。

師小結:分數化成小數,就用分子除以分母。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係,分數的分子相當於被除數,分母相當於除數。

4.歸納“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

把0.3,0.27,0.75,0.125化成分數。

練習,探究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

師小結:小數化成分數,原來是幾位小數,就在1的後面寫幾個0作分母,把原來小數的小數點去掉作分子,化成分數後,能約分的要約分。

設計意圖:數學知識只有通過學生的主動參與、自主探究,才能轉化爲學生自己的知識。本教學環節中,學生以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的方式進行探究,在多種方法的基礎上比較、整合,從而得出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方法。

國小數學教案 篇2

教學內容:教科書72頁主題圖,認一認,說一說,73頁練一練和數學故事。

教學目標:

1、認識各種大面額人民幣及換算關係。

2、體會人民幣的用處。

教學重點:正確認識大面額人民幣,

教學難點:能正確清點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鞏固複習

1、看人民幣認讀。

2、聽幣值,找出或組成相應的人民幣。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看主題圖,理解圖意。

2、提問

想買一件衣服和一條裙子需要多少錢?

你能用剛纔學過的人民幣支付嗎?

你有別的辦法讓付錢更簡單嗎?

(用大額人民幣)

三、認識大額人民幣

1、說說自己認識的大額人民幣

2、師舉生認

四、開展購物活動

1、交流,大額人民幣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下面老師要看看誰會用這些大額人民幣購買主題圖中的衣服。

3、抽生購物

4、同桌互相進行購物活動。

五、練一練

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

六、講故事

感受銀行和儲蓄功能。

七、本課

今天你們學到了什麼?

國小數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遊戲中認識左和右,體會左、右的相對性.能正確、迅速地辨別左和右.

2.不斷在實踐活動中充分體驗,鞏固練習,提高學生應用於實際生活的能力.

3.在活動中提高學生的辦事效率.培養學生自覺遵守上下樓規則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能正確、迅速地辨別左和右.

教學難點

體會左和右的相對性.

教學設計

一、初步認識左和右.

(一)活動一:認識漢字.

1.教師:老師早知道你們沒上學的時候就認識好多的字,對不對?

出示漢字:左右

2.教師:誰認識?都誰認識左和右?把手舉得高高的.

3.教師:你們真棒!那麼多同學都認識!你舉的是左手,還是右手?那隻手呢?你用右手做什麼?

(二)活動二:通過左和右介紹自己

1.教師提問:誰能把你的手舉得高高的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哪是你的左手,哪是你的右手?你的左手和右手可以幫你做什麼?

2.教師: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你的身上還有沒有這樣成對的好朋友,想不想向同學們介紹介紹?(眼、耳、腳……)

(三)活動三:找朋友遊戲.

1.教師:我們的身上有那麼多的好朋友,下面咱們就來找一找這些好朋友,做一個找朋友的遊戲好不好.

2.教師說明遊戲規則

我一說左手,你立刻把左手舉起來,一說左腿立刻指左腿,說哪指哪,看誰反應最快,指得最準確.

3.放“找朋友”的音樂,慢到快,由有規律到無規律:右手、左手、左腿、右腿、右肩、左手(空)摸左耳,右手(空)摸左耳……

(四)活動四:找位置.

教師過渡語:愛吃水果吧?桌面上每個袋子裏都裝了一些水果,輕輕倒出來.

1.看見什麼了?

2.請像我這樣擺上三種水果.(蘋果、桔子、梨)

教師提問:最左邊是什麼?最右邊是什麼?

3.拿出香蕉,把香蕉和蘋果挨着,放在蘋果的右邊.再拿出西瓜,西瓜和梨挨着,你們說放在哪兒?桔子的左邊有什麼?右邊有什麼?

4.蓋住三個水果貼在右邊,告訴學生從右數梨是第四個,能猜猜白紙後面藏着幾個水果?爲什麼?現在一共有幾種水果?

(五)活動五:找同學家.

教師過渡語:左和右的用處太大了,你們看生活中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1.出示圖片:找朋友

教師:小龍到好夥伴小明家去玩.只知小明家在左邊,到底是幾號呢?他犯難了,你們能不能幫幫他?

二、進一步認識左和右,使學生明白左和右是相對的.

(一)活動一:討論.

1.指定學生和老師一起玩.

2.老師發現了一個問題:爲什麼我們的右邊正好反着,到底誰做錯了?

3.把你們的右手舉起來,判斷一下我們倆誰做得對?

4.怎麼辦?

教師:由於老師與你們站的方向是相對的,所以咱們的右手剛好相反.(玩拍手遊戲.)

(二)活動二:幫一幫.

1.出示圖片:上學路口

教師:小明上一年級了,他想我都是一年級的國小生了,我要自己去上學,於是,媽媽欣然同意了,媽媽把上學的路線告訴了小明.到了路口,可把小明難住了,你們能幫幫他嗎?

2.找人來指一指.像小明這樣站好指右邊.

(三)活動三:上下樓梯.

1.出示圖片:少年宮

1.教師提問:這些小朋友是靠右邊走的嗎?

2.展開討論.

3.學生體驗.五人模仿上樓,五人模仿下樓.想想靠哪邊走.中途停.

(1)老師提問:他們都是靠右邊走的嗎?

(2)老師提問:(親自體驗上下樓的同學)你們是靠右走的嗎?

那你的右邊怎麼一會兒在這邊,一會兒又在那邊呢?

4.除了在樓道里行走時我們要靠右行之外,還有幹什麼的時候我們也需要靠右?

(四)活動四:找球.

遊戲規則:找一個同學被蒙上眼睛,再找一個同學拿好獎品站在教室的某一個位置,遊戲開始,全體同學開始告訴被矇眼睛同學的行走路線,如果你們把行走路線告訴得特別清楚,他就能找到球,我就把球送給你們.

三、小結.

你喜歡上這節課嗎?爲什麼?

教案示例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2.通過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使學生在活動中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領會左右的意義.

教學重點

使學生在活動中能確定物體左右的位置與順序,並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教學難點

在活動中體會左右的相對性.

教學過程

一、活動一:通過學生已有的經驗認識左右

(一)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左右嗎?哪是左,哪是右?

1.學生:左右手;左右眼;我寫字的手是右手.……

2.引入課題:你們說的真好,說明你們對左右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今天我們就來進一步認識左右.

教師板書:左右

(二)在遊戲中初步認識左右

教師:我們來一起做個遊戲好不好?

1.遊戲(師說生做)

(1)請舉起你的左手,右手

(2)誰願意和大家一起做?(指名做:舉左手、右手、左手摸左耳、左手摸右耳)

(3)快請你們看一看挨着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

2.教師提問:不知你們看出沒有,這個同學怎麼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在右呢?

二、活動二:動手擺(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左右)

(一)情境引入

今天,一些同學要去看電影,他們準備帶上一些水果,我們快看看他們都帶了哪些水果,並把水果擺整齊.(小組拿出水果圖片)

(二)老師說,小組合作擺.

1.中間擺一個梨,梨的左邊擺一個蘋果,梨的右邊擺一個草莓,在這三個水果的最右邊擺一根香蕉.

(1)出示圖片:水果圖片1

2.桃子擺在從左數的第二個.

(1)出示圖片:水果圖片2

(2)觀察這五個水果的左右的位置,你們都知道了什麼?

3.把糖擺在梨的左邊(體驗不同的擺法)

(1)出示圖片:水果圖片3

(2)出示圖片:水果圖片4

(3)出示圖片:水果圖片5

4.討論:爲什麼這三種擺法都對?

(三)練習

1.教師:觀察你座位的左邊都有誰?右邊都有誰?

2.自由活動

還有一塊餅乾,請你們把餅乾擺個位置,擺好後說一說餅乾的位置在哪.

三、活動三:在生活中進一步認識左右,體會左右的相對性.

(一)出示圖片:找朋友

1.教師:我們幫同學們整理好水果,準備出發了,可是一檢查還少小明沒有來,於是

就派小剛去請,但小剛卻忘記小明家是幾號房間了,只知道是在一上樓的左邊,我們快幫助小剛找一找吧!

2.集體反饋

3.拍一拍、想一想

(1)教師:通過剛纔的學習,我們認識了左右,下面我們做個遊戲好嗎?

(2)拍手遊戲

小組兩人相對,用自己的右手拍對方同學的右手,用自己的左手拍對方同學的左手.

(3)提出問題:通過剛纔的遊戲,你發現了什麼?

4.做一做,動動腦

(1)教師:認識左右,可以幫助我們解決許多實際問題.

(2)出示圖片:練習3

(3)小結:由於方向不同,左右就不同,判斷時應把自己當作走路的人.平時我們上

下樓時,都要向這些小朋友一樣靠右走,按次序走.

(4)出示圖片:練習4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度過了愉快的40分鐘,你們喜歡這節課嗎?在我們的生活中,認識左右可以給我們提供很多幫助,就讓我們在生活中去體會吧!

遊戲目的

1.通過遊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體會前、後、左、右、上、下的意義.

2.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反應能力.

遊戲歌詞

冰板、冰板,冰冰闆闆,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骨碌骨碌錘,骨碌骨碌叉,骨碌骨碌一個還剩三,看誰能得大紅花.

遊戲過程

1.教師介紹拍手遊戲的歌詞,並教會學生.

2.要求學生根據歌詞加上手上的動作.

3.學生以兩人爲一小組,分組進行表演.

4.選出最好的一組作爲班級課間休息的遊戲.

國小數學教案 篇4

教學內容:教材第61頁練習十二第8~12題

教學要求:

1、 使學生進一步鞏固筆算加、減法的方法,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2、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相差關係三類應用題的數量關係,掌握各類應用題的分析、解題的思路,能正確地解答三類不同的應用題,進一步培養分析、綜合、推理、判斷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計算練習

做練習十二第8題後兩題(加和減)

1、 指名兩人板演,其餘做在作業本上。

2、 集體訂正,讓學生重點說一說計算過程。

3、 提問:筆算加法和筆算減法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加法計算個位滿十要怎麼辦?減法計算個位不夠減怎麼辦?

二、應用題練習

1、 看圖列式

(1) 示線段圖。(用線段圖分別表示藍墨水28瓶,紅墨水20瓶,求藍墨水比紅墨水多幾瓶)

請小朋友說說圖上是什麼意思?

哪種墨水的瓶數多?怎樣列式?爲什麼用減法算?28-20表示什麼意思?這道題的問題還可以怎樣提?爲什麼?

(2) 在圖上改變已知數和問題,成爲求藍墨水瓶數的題。

讓學生說說現在圖裏的意思? 怎樣列式?爲什麼要用加法算?

(3) 誰能改變和問題,成爲求紅墨水瓶數的題?(根據改變兩個條件和問題) 怎樣列式?

2、 針對性練習

現在,說說第一句中是哪種數量多,它可以分成哪兩部分。

(1) 小猴子比大猴子多幾隻?

(2) 公雞比母雞少幾隻?

(3) 松樹比楊樹少10棵。

(4) 紅金魚比黃金魚多5條。

師:我們分清了誰多、誰少,就可以根據題目的意思來分析數量關係,解答應用題。

3、 完成練習十二第9題

先做第一題,做完後提問:這個問題還可以怎樣提?

想一想,這道題裏有哪三個數量?(張芳養17只,徐軍養26只,徐軍比張芳多養9只)

根據三個數量,還可以編成另外兩道應用題。

做第(2)(3)題

做完後指出:雖然每道題裏的三個數量都一樣,但由於條件和問題不同,所以解答的方法和算式也不一樣。因此,解答應用題先要分清條件和問題,然後根據條件和問題的聯繫,確定用什麼方法算。

4、 做練習十二第10題

讓學生說明題意,明確和綠旗面數都是與哪種旗比的。爲什麼解題的方法一樣?

三、課堂作業

練習十二第8題前4道計算題,第11題、12題。

國小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讀簡單的統計圖表,學會從統計圖表中儘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2、通過實例,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1個表示1個單位)及統計表。

3、引導學生經歷簡單的數據統計過程,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簡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數據的方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看統計表和條形統計圖,並能完成相應的圖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作出預測

教學難點:

使學生對數據的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教學過程:

一、開課。

二、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看電視嗎?那你們都喜歡什麼樣的電視節目呢?那老師調查一下都誰喜歡看卡通片呢?還有別的節目嗎?呀!老師忘了剛纔調查的情況了?怎麼辦哪?好!我們就來看看這張統計圖。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怎樣從統計圖和統計表中獲取信息,也就是怎樣讀懂簡單的統計圖和統計表。

板書:讀統計圖表

 三、探索新知

1、讀統計圖

(1)讀縱向統計圖。

課件顯示“二(1)班同學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

(小組內交流

這幅統計圖告訴你些什麼?你又想到了什麼?

(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認識:

a、“二(1)班同學最喜歡的電視節目統計圖”是這幅統計圖的名稱。

b、橫着看:新聞、卡通片、體育、電視劇、歌舞等詞表示節目名稱。

c、豎着看:左邊從下往上依次有0、1、2、3、、、、、、13,這些數代表具體的人數。

(或每行都有13個格子,1個代表1個單位)

左上角“人數”一詞還告訴我們這裏使用“人”做單位名稱。

d、用直條的'高矮表示最喜歡某種電視節目人數的多少。它的特點是能直觀的看出數量的多少。

e、直條用不同顏色表示,相鄰節目之間的空格是爲了更直觀、更鮮明地表示各個數量,同時也起了美觀作用。

舉例說明怎樣根據直條的高矮讀各個節目的最喜歡的人數。(配合課件演示)

(同學們,請大家考慮一下,隨着年齡的增長,看卡通片的同學們還會這麼多嗎?你是怎麼想的?

(2)讀橫向統計圖。

(介紹橫向統計圖。

(獲取信息。

讓學生從圖中獲取信息,再與同伴交流,看誰從圖中瞭解的信息最多。

(全班交流。

(討論。

如果班上要組織單項體育賽,你認爲組織哪項比賽會最受歡迎?爲什麼?

2、讀統計表

課件顯示課本第88頁“某地1995~20xx年安裝電話情況統計表”

(1)指導觀察,獲取信息。

讓學生認真觀察,再在小組內討論:從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你又想到什麼?

(2)全班集體交流。

(指名口答,引導學生認識:

a、“某地1985~20xx年安裝電話情況統計表”是這張統計表的名稱,它告訴我們本表的統計內容。

b、統計表的第一行是年份,從1985年開始,每隔5年統計一次。

c、統計表的第二行是這個地區安裝電話的部數。

d、從表中看1985年安裝電話很少,只有18部,以後每5年統計一次,電話數量逐年增加。

(分別解釋其數量)

(提出問題

現在這個地區可能有多少部電話?

小組交流,指名回答。

3、認識統計圖、統計表的作用。

四、小調查

剛纔我們已經認識到了統計圖表對於我們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有很大幫助。

下面,我們就來實際地體會一下。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要進行調查的一些簡單要求。(大屏幕顯示)

1、以小組爲單位調查你們小組同學的睡眠時間。

2、用你喜歡的方法作記錄。

3、根據你的記錄製作統計表、統計圖。

4、組內交流你的統計圖表。並選出代表彙報。

全班彙報、交流。

五、全課總結

你今天有哪些收穫?

國小數學教案 篇6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蒐集生活中有特點的圖形

教學過程

⊙複習導入

課件出示教材97頁“回顧與交流”情境圖。

觀察上面的圖形,並解答下面的問題。

(1)圖A是軸對稱圖形嗎?

(2)圖1中圖A經過怎樣的運動可以得到圖2?

(3)圖1中圖A經過怎樣的運動可以得到圖3?要得到圖4呢?試一試。

學生根據課件提出的問題,小組討論,形成一致意見後進行彙報。

預設

生1:圖A是軸對稱圖形。

生2:圖1中圖A經過平移變換可以得到圖2。

生3:圖1中圖A經過旋轉和平移變換可以得到圖3。

生4:圖1中圖A經過旋轉和平移變換可以得到圖4。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情境圖中不僅包含了平移知識,還有旋轉的相關知識,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複習。(板書課題:平移和旋轉)

⊙回顧與整理

1.平移和旋轉的概念。

提問:請同學們回憶一下,什麼是平移?什麼是旋轉?

預設

生1:物體沿着直線方向運動,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爲平移。

生2:物體繞着一個固定的點(或軸)轉動,我們把這樣的運動方式稱爲旋轉。

2.平移和旋轉的特徵。

(1)提問:觀察情境圖,請根據圖1變換成圖2的過程說說平移有怎樣的特徵。(小組討論)

生:平移不改變原圖形的形狀、大小和方向,只改變原圖形的位置。

(2)提問:觀察情境圖,請根據圖1變換成圖3的過程說說旋轉有怎樣的特徵。(小組討論)

生:圖A旋轉後,圖形的形狀和大小沒有改變,只是圖形的方向改變了。

3.說一說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轉現象。

預設

生1:電梯的上下運動是平移現象。

生2:方向盤的轉動是旋轉現象。

……

4.用平移和旋轉作圖。

(1)用平移作圖。

①提問:繼續觀察圖1變換成圖2的過程,圖1中圖A是如何經過平移變換得到圖2的?用平移作圖的方法和步驟有哪些?

(學生觀察圖形的變換過程,並在小組內討論用平移作圖的方法和步驟)

討論結果:向下平移了3格。

②教師在學生髮言的基礎上進行小結。

用平移作圖的步驟和方法:

a.根據題目要求,確定平移的方向和平移的距離。

b.找出圖形的關鍵點。

c.沿一定的方向,按一定的距離平移各個關鍵點。

d.按原圖形順次連接各個關鍵點,並標上相應的字母。

(2)用旋轉作圖。

①提問:繼續觀察圖1變換成圖3的過程,圖1中圖A是如何經過旋轉變換成圖3的?用旋轉作圖的方法和步驟有哪些?

(學生觀察圖形的變換過程,並在小組內討論用旋轉作圖的方法和步驟)

國小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在拼搭立體圖形的過程中,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立體圖形,所看到的形狀可能不同。

2.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立體圖形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師: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搭一搭,同學們不僅能搭出許多種圖形,還能用語言進行表述。這節課讓我們繼續用學具搭搭,好嗎?

(二)完成練習三(1題~4題)

先讓學生搭出書上的立體圖形,分別從正面、上面、側面進行觀察,再填一填,然後組織交流。注意引導觀察,第一個圖形從上面和正面觀察到的形狀是相同的。

先想一想,然後獨立搭一搭,看一看,連一連,再交流討論。

通過本題練習,你有什麼發現?

可以讓學生先想一想,再搭一搭,看一看,填一填。

下面的立體圖形從正面、上面、側面看到的形狀分別是什麼?在方格紙上畫一畫。

教師先示範怎樣在方格紙上畫圖?再出示第4題

先引導學生理解題意,然後讓學生獨立在方格紙上畫一畫,全部畫完後搭一搭進行驗證。

(三)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