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對應》優秀教案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對應》優秀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對應》優秀教案

  小班《對應》優秀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物體之間一一對應的關係。

2、在操作及遊戲活動中,感受對應的關係。

3、樂於參與集體遊戲活動。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6、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7、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並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活動準備:

大象、牛、兔子、刺蝟、貓、木頭、小狗、骨頭、點圖卡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引出主題

1、出示"小狗"導入。

師:今天小狗家要造房子,可是蓋新房子要用很多的木頭,(在黑板上出示木頭隨意排列),小狗自己搬不動怎麼辦呢?

師:小狗請來了好多小夥伴來幫忙,讓我們看看都有誰吧?(刺蝟、小花貓、小兔子、牛、大象)

小結:小狗請來了好多小夥伴來幫忙

二、出示圖卡師幼互動

1、師:小狗請來了力氣最小的小刺蝟來幫忙,一個刺蝟一根木頭,木頭太多了,小刺蝟太慢了

2、師:小狗請來了二隻小花貓來幫忙,二隻小花貓二根木頭,木頭太多了,小花貓太慢了

3、師:小狗又請來了三隻小兔子來幫忙,三隻小兔子三根木頭,木頭太多了,小兔子累壞了

4、師:小狗又請來了四隻牛來幫忙,四隻牛四根木頭,木頭太多了,牛也累壞了

5、師:小狗又請來了力氣最大的大象來幫忙,五頭大象五根木頭,終於所有的木頭都搬運完了,小狗的房子蓋好了

小結:好多小動物來幫忙,小狗的房子終於蓋好了

三、趣味遊戲鞏固知識

1、小狗家族邀請小夥伴吃骨頭了,但是每一隻小狗只能吃一個骨頭

2、教師出示一隻小狗,請幼兒對應的拿一個狗骨頭,出示二隻小狗,請幼兒對應的拿二個狗骨頭,出示三隻小狗,請幼兒對應的拿三個狗骨頭

小結:小朋友真棒

四、動手操作活動延伸

1、出示操作用具,講解操作要求

2、師:依次給小狗找到對應的骨頭

小結:小朋友真棒,每一隻小狗都有自己的狗骨頭了

  小班《對應》優秀教案2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動手操作活動。

2.能將相關物體進行一一匹配,並說出理由。

3.初步學會相關物體的.重疊或並置匹配,感知一一對應的現象。

4.樂於探索、交流與分享。

5.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重難點:

初步學會相關物體的重疊或並置匹配,感知一一對應的現象。

獲得一些有關對應的經驗。

活動準備:

1.前期生活經驗準備:幼兒有春遊、捉迷藏、乘車的生活經驗。

2.教具準備:小狗、小貓、小雞、小兔頭飾;分別印有“1”“2”“3”“4”數字的帽子各四頂;骨頭、小魚、蘿蔔、小蟲的盤子。

3.自制火車教具。

活動過程:

一、引出活動:聽聲音,猜客人

1.請小朋友仔細聽誰來了?找出它的圖片(小狗、小貓、小雞、小鴨)。

(回憶經驗,展開思路,激發興趣。)

2.小動物們要出遊需要準備什麼物品?提示語:還可以帶上什麼有用的東西呢?怎麼戴帽子呀?引導幼兒說出戴帽子。吃的東西:找食物

(一個小動物頭上戴一頂帽子感知重疊對應的關係。)

二、小動物旅行開始了——學習對應

1.我爲小動物準備一個大蛋糕,但它們都不喜歡吃,小動物們喜歡吃什麼呀?(感知相關物體的匹配對應)

2.小動物們都喜歡吃什麼呀?盤子裏有什麼呀?(再次感知相關物體的匹配對應)

三、做遊戲,鞏固練習

1.捉迷藏。

小動物們要玩捉迷藏的遊戲了,小朋友來找他們,引導幼兒尋找規律。如:紅房子後面躲着誰呀?(感知顏色的對應)

2.(1)小動物們要回家了,我們一起乘車回去吧。老師是司機,坐在最前面。我們來數數還有幾個座位呀?有幾種小動物呢?應該怎麼坐呢?1、2、3、4個座位。

(一種小動物坐一把長椅子。鞏固手口一致點數4,鞏固一一對應的重疊關係。)

(2)那誰坐前面誰坐後面呀?

(引導幼兒發現椅子和帽子數量的對應關係。說出按帽子的號碼來坐。感知數與量的對應關係。)

四、操作紙一一對應填畫:花和蝴蝶

課後反思

上完後,自我感覺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設計順利的完成了!上完後才發現,還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對這一數學思想的領悟遠遠不夠。周主任說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對應更重要的是一種思想,是解題時所運用的一種思路,不應當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對應,可以在數學中挖掘其更深層次的內涵。

  小班《對應》優秀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數字7、8。

2、會點數。

3、數字與實物的對應。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準備

標有數字7、8的兩個籃子

實物若干:草莓7個、小西瓜8個、香蕉3個、橘子6個、沙果7個

教學過程

一、認識數字:7、8

請幼兒說一說,7像什麼?8像什麼?(7像鐮刀割青草,8像麻花擰一圈)。

二、點數

教師在黑板上畫蘋果,請幼兒進行點數。然後提問:黑板上一共有多少個蘋果?(黑板上一共有7個蘋果)[教師要提醒幼兒說完整話],我們應該用數字幾來表示?(應該用數字7來表示)

同樣的方法,進行數字8的教學。

三、遊戲:找籃子

1、出示分別標有數字7、8的兩個籃子。教師:“我這有標有數字7、8的兩個籃子,我想請小朋友幫個忙,幫我把桌上的水果放進籃子裏。請小朋友想一想:哪些水果可以放進標有數字7的籃子裏?哪些水果可以放進標有數字8的籃子裏?(水果的數量要和籃子裏的數字一樣多)

請個別幼兒將水果放進籃子裏。然後請全班幼兒做小經理,檢查水果放得是否正確。

2、討論:桌上爲什麼有一些水果沒有放在籃子裏?(水果的數量和籃子上的數字不一樣)

教學延伸

將之前學過的數字也加到遊戲中,複習並鞏固。

教學反思

將數學融入到幼兒的生活中去,選擇他們熟悉的情境進行遊戲,他們很感興趣。此次的教學活動進行的很順利,也很完美。

  小班《對應》優秀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生活中物體之間一一對應的關係。

2、滲透學習排列、大小、尋找等操作或遊戲來感受對應關係,增強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的樂趣。

3、幼兒能樂意參與集體遊戲活動,

活動準備:

1、幼兒自帶高低不同的瓶子和長短不同的吸管若干,帶有不同顏色瓶蓋的瓶子若干。

2、幼兒學具:青蛙吃害蟲。每人5只大小不同的青蛙和5條不同的害蟲。

3、動物圖片和相應家的圖片若干及頭飾。

活動過程:

1、熱身

兒歌“找一個朋友碰一碰”,根據音樂,幼兒找到自己的朋友,聽老師的指令進行“頭碰頭、肩碰肩、腳碰腳”的遊戲。幼兒熟悉後,可三人或四人碰。

2、集體活動

(1)師生共同探索物體之間的對應關係。

創設情境:莊稼地裏長了很多害蟲,需要請青蛙兄弟來幫忙,可是哪隻青蛙吃哪條害蟲最合適呢?

(2)瞭解大、小對應關係

教師出示教具“青蛙吃害蟲”,示範將青蛙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再將害蟲一一對應擺放在青蛙的下方,引導幼兒觀察。

(3)幼兒操作學具

幼兒自主操作學具“青蛙吃害蟲”,感知大小之間的對應關係。

3、分組活動

(1)分吸管

教師放置5個不同的飲料瓶和5根不同長短的吸管於桌面,請幼兒給瓶子找出長短不一樣的吸管對應放置。

(2)蓋瓶蓋

讓幼兒將帶有不同顏色的無蓋瓶子蓋上相應的蓋。

4、遊戲活動

小動物找家(遊戲)

請6小朋友帶上自己喜歡的動物頭飾出去旅遊了,回來時卻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請在規定的時間內根據圖片找到自己相應的家。

(1)教師趁幼兒旅遊的時間在地上放置小動物的家的圖片,等小動物旅遊回來找到自己的家住下。

(2)第二次遊戲,體驗小動物的家可以住多個好朋友,而且一定是自己相對應的家。

5、活動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