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教案3篇(精品)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學教案3篇(精品)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幼兒在學習數字2—4的組成的基礎上,已經知道數字如何分成,並且能有多種分成方法。但在動手操作記錄上面卻不怎麼好。因此,在接下來組織幼兒學習5的組成時,我把重點放在幼兒動手操作上面,並進一步學習5的組成。使其更深入的瞭解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的關係。同時,我又考慮到學習數字組成的枯燥性,採用了遊戲的形式開展本次活動,讓幼兒在玩中學,以達到活動目標與幼兒興趣最優化的結合。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在嘗試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字5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思維力。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能理解5的組成與分解。

難點是能熟練操作範例表。

活動準備

1.小盤每人一隻,瓶蓋每人5只(也可用正反、雙面雪花片等)。

2.二套練習紙每人各一份。

3.教師用範例表各一份。

4.數形小方塊若干。

5.鉛筆每人一支。

活動過程

一、幼兒第一次嘗試

1.幼兒每人手持5只瓶蓋,在小盤裏撒,看看瓶蓋有幾個朝上,幾個朝下?(邊撤邊做記錄) 能力強:用鉛筆寫在記錄紙上。能力弱:用數形小方塊在記錄紙上表示。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討論:

(1)你玩出了幾種方法?有幾種不同的.結果?

(2)用什麼好辦法把這四種方法全部記住?

4.小結:撒5只瓶蓋按正、反面區分有四種不同的結果。<文章.出自教案網.> (邊歸納邊有規律地記錄於範例表中)

5.延伸活動:

(1)可與同伴比比,看誰玩出的方法最多?

(2)回家後,也與爸爸、媽媽玩這一遊戲,比比誰玩出的方法最多?

二、幼兒第二次嘗試

1.幼兒每人一張圖表,上面有許多空格,請幼兒將其補填完整。提示: (1)觀察表格中的不同點。(圓點與數字的區別) (2)按照表格中圓點與數字的提示,正確填寫。(若表中的第一行是圓點,則下面的空格也用圓點表示,若表中的第一行是數字,則下面的空格也用數字表示)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能力強:用筆直接記錄於紙上。能力弱:可用5只瓶蓋操作,並用數形小方塊表示。

3.討論:請個別幼兒在範例表中進行操作,並要求全體幼兒驗證。

4、教師進行小結,用分合式表示,和孩子一起讀出分合式,並講解分合號、總數與部分數

5、拍手遊戲:“小朋友,我問你,5可以分成3和幾?老師,我告訴你,5可以分成3和2。”以此遊戲使幼兒熟練掌握5的組成與分解。

三、講評、小結幼兒活動情況

四、活動延伸:

在區域活動中鞏固5的組成與分解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過程,通過讓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層層遞進,每個環節發散幼兒思維,從而知道了5的組成,並能用較爲清楚的語言表達分與合的過程。在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又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充分體現了“幼兒在前,教師在後”的以幼兒爲主體的新理念,並創設了較好的生生互動的環境,活動效果較好。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使幼兒進一步掌握5以內數的組成及加減法的含義。

2.能分別列出算式,並迅速、準確地算出得數。

活動準備:

準備得分牌6塊,幼兒每人一張練習紙。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在練習紙的空格內填數,複習5的組成。

2.請幼兒討論兩種分法有什麼不同。啓發幼兒將練習紙左圖分法講出來;再觀察右圖的'分法,比較分出來的兩部分數有什麼關係。

3.教師小結:一個數分成的兩個數,其中一個數逐次增加1,則另一個數逐次減少1,但每次分成的兩個數合起來都等於原來的數。用這種方法對一個數進行分合,既快又不會遺漏。

4.教師口述加減法應用題,引導幼兒口頭列算式。

5.遊戲:搶答比賽。

(1)教師出示5以內加減法式題卡片,讓全體幼兒很快地說出得數。

(2)分組進行比賽,哪一組搶得快又答得對,就給哪一組記1分。

6.指導幼兒完成第35頁練習。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該故事是一個很有趣的童話,講述的是青蛙一家有五口人,他們長得都很像,但各有各的特點。通過這個繪本的閱讀和理解,能讓孩子們較好地辨識小青蛙一家五口人的不同特徵;青蛙一家人出門購買的不同種類的東西;以及每個家族成員購買東西的數量的不相同;培養孩子細心觀察的能力以及做事情有條理,並願意幫助別人的品質。

融入的數學元素

從認知角度,一是可以讓孩子們瞭解青蛙一家每個成員的不同特徵,引導孩子學會觀察比較的方法;二是讓孩子們將青蛙一家每個成員購買的物品和數量互相匹配對應,在幫助青蛙一家請客爲朋友準備食物的情景中融入5以內的數數,數量匹配以及數的形成的學習。

活動的設計

年齡段:中班上學期

活動目標

1.藉助故事情節,幫助幼兒感知、理解5以內數的形成。

2.喜歡聽故事,在幫助小鴨子和小青蛙的`過程中,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增強對家人的區分辨別能力;瞭解和分析幼兒對數形成的認知水平。

環境準備:PPT、幼兒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操作底板、青蛙一家各個人物的頭像、每個人物購買的食物、1-5數字)

活動過程

一、看看全家福——辨認青蛙一家人

1.今天我帶來了一張照片,他們是青蛙的一家。

重點提問:照片上有幾隻青蛙?他們長得一樣嗎?哪裏不一樣?辨認5個不同的角色。

青蛙爺爺,頭戴小帽、手拿菸斗、鬍子翹翹;

青蛙奶奶,皺紋多多、頭髮白白、拄着柺杖;

青蛙爸爸,戴着領結、架付眼睛、愛看書報;

青蛙媽媽,頭戴花巾、喜歡打扮、最愛漂亮;

青蛙寶寶,穿個圍兜、梳起小辮、戴上小花。

2.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青蛙一家》的故事吧!

二、聽聽故事——解決故事中小鴨的疑問

(一)瞭解青蛙一家購買東西的順序和物品

1,講述故事:啊呀,青蛙一家有這麼多人來買東西,小鴨子忙得記不清了。

重點提問: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想想,青蛙一家人是誰先來買,誰後來買?

2.青蛙一家在小鴨店裏買了很多東西,小鴨實在記不住了。

重點提問:他們都買了些什麼?買了多少呢?讓我們再來聽一遍故事吧。(教師再歡播放PPT)

3.你們記住了嗎?青蛙一家在小鴨店裏買了些什麼?買了多少?請你們排一排。要邊排邊告訴小鴨。(鼓勵幼兒邊排邊表達)

(二)解決青蛙一家請客的問題(學習5以內數的形成)

1.小鴨覺得很奇怪,問:“你們一家買這麼多東西,吃得完嗎?”青蛙寶寶說:“今天我們家請客,買的東西是請客人吃的。”

——爺爺請來1只小雞,請它吃1條毛毛蟲,毛毛蟲是小雞最喜歡吃的;奶奶請來2只熊,請它們吃什麼呢?

重點提問:爲什麼請它們吃蜂蜜?吃多少?夠吃嗎?不夠怎麼辦?幼兒介紹方法。

(追問:再買幾罐?)

小結

1罐蜂蜜再買l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再買就是“添上”。追問,什麼叫“添上”?原來

1罐蜂蜜添上1罐蜂蜜就是2罐蜂蜜,1添上1就是2。

2.看看你們的計算板上:原來有幾罐蜂蜜?夠嗎?要添上幾罐?

——三隻烏龜是爸爸請來的客人,請它們吃什麼呢?

重點提問:青蛙爸爸買了幾隻蝦?客人有幾位?夠吃嗎?不夠怎麼辦?

小結

2只蝦再買1只蝦就是3只蝦,再買就是“添上”。追問,什麼叫“添上”?原來2只蝦添上1只蝦就是3只蝦,2添上1就是3。

3.看看你們的計算板上:原來有幾隻蝦?夠嗎?要添上幾隻?

——媽媽和青蛙寶寶也請來了客人,它們請來了誰(同時出示)?媽媽請來幾位客

人?青蛙寶寶請來幾位客人?請他們吃什麼?

重點提問:媽媽和小青蛙買的食物夠不夠?請你們來幫忙!

——操作後,幼兒介紹解決方法。(你是怎麼幫忙的?)引導幼兒說:3添上1就是4,4添上1就是5。

三、操作講述——知曉故事結尾

原來,青蛙一家不僅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也是好客的一家。

小結

你們看,在你們的幫助之下他們吃得多開心啊!小鴨子和青蛙都要謝謝我們小朋友,幫助它們解決了問題。

附故事內容

青蛙一家有五口,他們非常快樂地住在一起。

一天早上,青蛙爺爺出門去散步,他在小鴨店裏買了一條毛毛蟲,送給小雞。

青蛙奶奶要到花園裏去,看看她前幾天種的小花開了沒有,她在小鴨店裏買了兩桶花蜜,送給勤勞的小蜜蜂。

青蛙爸爸出門去上班,他在小鴨店裏買了三隻小蝦,送給他的烏龜兄弟。

青蛙媽媽要到河邊去看她的小蝌蚪寶寶,她在小鴨店裏買了四根水草,去喂她的小寶寶。

小青蛙要上幼兒園去,他在小鴨店裏買了五隻小飛蟲,送給他的好朋友。

小鴨子用奇怪的眼神看着小青蛙說:“小青蛙,今天一早你已經買了好多西了,一條毛毛蟲、兩桶花蜜、三隻蝦、四根水草、五隻小飛蟲。”小青蛙摸了摸腦袋說:“沒有啊,我什麼時候買過這麼多東西呀?”小鴨子說:“那我就搞糊塗了。”

小朋友,你們來告訴小鴨子這到底是怎幺一回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