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陽城東樓》原文及翻譯賞析(附教學設計)

此詩大約是許渾於公元849年(唐宣宗大中三年)任監察御史的時候所寫。此時大唐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際,政治非常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咸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即興寫下了這首七律。(點擊對應目錄可以直接查閱哦!)

《咸陽城東樓》原文及翻譯賞析(附教學設計)

▼目錄▼
【1】作品原文【6】作品簡介
【2】譯文及註釋【7】作者簡介
【3】創作背景【8】教學設計
【4】作品賞析【9】教學反思
【5】名家點評【10】讀後感

作品原文:

咸陽城東樓 / 咸陽城西樓晚眺 / 西門

朝代:唐朝

作者:許渾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沈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譯文及註釋:

譯文

登上高樓萬里鄉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楊柳就像江南汀洲。

溪雲突起紅日落在寺閣之外,山雨未到狂風已吹滿咸陽樓。

黃昏雜草叢生的園中鳥照飛,深秋枯葉滿枝的樹上蟬啾啾。

來往的過客不要問從前的事,只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東流。

註釋

1、咸陽:秦都城,唐代咸陽城與新都長安隔河相望。今屬陝西。

2、蒹葭:蘆葦一類的水草。蒹,荻;葭,蘆。

3、汀洲:水邊平坦的沙洲。

4、“溪雲”句:溪,指磻溪;閣,指慈福寺。此句下作者自注:“南近磻溪,西對慈福寺閣。”

5、“鳥下”二句:夕照下,飛鳥下落至長着綠草的秦苑中,秋蟬也在掛着黃葉的漢宮中鳴叫着。

6、當年:一作“前朝”。

7、行人:過客。泛指古往今來徵人遊子,也包括作者在內。

8、“故國東來渭水流”:一作“渭水寒聲晝夜流”,“聲”一作“光”。故國,指秦漢故都咸陽。東來,指詩人自東邊而來。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作於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許渾任監察御史時。此時大唐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際,政治非常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一個秋天的傍晚,詩人登上咸陽古城樓觀賞風景,即興寫下了這首詩。

  返回目錄>>>

作品賞析:

(一)這首詩的標題有兩種不同的版本,一作“咸陽城西樓晚眺”。這首詩寫的是在咸陽城頭登臨遠眺所引起的感慨。古詩中往往有這種情況:有的整首詩都不錯,且不乏名句;也有的整首詩很難說多麼好,但某些句子卻寫得很精彩。許渾的這首詩就屬於後面這種情況。詩中“山雨欲來風滿樓”一句,就是傳誦千古的名句。

開頭兩句說:登上咸陽城樓,城外的一切,引起我登高懷遠的哀愁。芒荻(蒹葭)和楊柳,都使我想起與它很想象的那個水中的汀洲。這裏,主要是自然環境的某些特點,引起作者對兩個不同地方的聯想。從句中“萬里愁”“似汀洲”這些語言來看,似乎是指江南水鄉,作者是丹陽人,很可能指的就是他家鄉的某個地方。“萬里愁”也可以說就是作者懷念老家的鄉愁。

“溪雲初起日沉閣”,據作者自注,句中的“溪”,指咸陽城南的皤溪,“閣”是指城外西邊的慈福寺閣,寫的是咸陽城樓所見。意思是說,烏雲開始從皤溪上起來,太陽從西城外的慈福寺閣後沉落下去。這說明了時間已是傍晚,而且開始顯出了雨意。下句“山雨欲來風滿樓”,是全詩的警句。周圍的羣山,雨意越來越濃,大雨即將到來,城樓上,已是滿樓的狂風。全句只有寥寥七個字,卻十分形象地寫出了山城暴雨即將來臨時的情景,使讀者彷彿身臨其境一般。因爲這裏作者準確地抓住了暴雨到來前狂風滿樓的這種自然界變化的特點。但是,作者並不僅僅只是寫自然界的變化,而是包含着另外一層意思。這個時候,唐皇朝的統治,已經面臨着崩潰在即的危機。社會也是到了大變動的前夕了。這種社會大變動的徵兆,已經反映得極爲明顯。也是出現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局面。所以作者才能寫出這個概括性極強又十分形象的詩句。由於自然界的變化與社會的大變動具有某些共同性的特點,所以這種比喻的含義,就比較容易理解,它的引申意義,就被後人在許多場合引用來說明社會大變動即將到來的某種徵兆。

第三聯“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這兩句說的是同一個內容:在傍晚飛鳥停息和秋天寒蟬長鳴的荒草雜樹叢生的地方,原來是秦漢時代的舊宮苑。但是,上下句的意思,又有所區別:上句“鳥下”,主要是寫動態;下句“蟬鳴”,則是寫聲音。而且,上下句的對仗,對得非常工整,鳥下對蟬鳴,綠蕪對黃葉,秦苑夕對漢宮秋,在語言的聲調,含義,詞性等等都很嚴謹地相對。

這第三聯是接着前面咸陽古城來說的。這是秦代的都城,漢代京城長安與它只有一河之隔,登上咸陽城樓,就自然聯想起秦宮漢苑。它跟第二聯又有含義上的內在聯繫。第二聯是寫大變動在即的預感,這一聯則是寫歷史上皇朝沒落的不可避免。當年何等繁華的秦宮漢苑,此時只留下亂草雜樹中的宿鳥和鳴蟬了。唐皇朝的前景也已顯示出了衰敗沒落的徵兆,整個形勢已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候。它的前景必將與歷史上興盛一時的秦漢皇朝一樣,留下來的,也只能是亂草雜樹,一片荒涼了。這種內在聯繫在末聯清楚地表現了出來。第四聯說,過往的行人們,不必去問過去歷史上的事,社會在不斷地變遷,秦漢卻已經成爲過去的事了,只有渭水卻依舊不息地東流。這結尾雖然是發議論,但卻沒把意思說盡,而是給人留下了聯想和想象的餘地。抒發了包括作者在內的“行人”對故國無限的哀思引。

(二)此詩寫詩人登咸陽城閣樓眺望遠方風景之所思所慨。詩題一作“咸陽城西樓晚眺”,而歷代流傳以“咸陽城東樓”爲題更爲廣泛。周汝昌主張“西樓”,理由是“一是醒豁,二是合理”,而且“晚眺”也是全詩一大關目。

首聯扣題,抒情寫景。詩云“一上高城萬里愁”。“一上高城”者,登上咸陽城的西門城樓也。許渾青年時代由家赴京應試,多次名落孫山,利用間隙一遊咸陽,是很自然的事。“萬里愁”,謂其離家之後,功名無望,不免憂愁也。離家既遠,又數上不第,秋晚登臨,自不免有歲月蹉跎,老大徒傷的慨嘆。“萬里愁”三字的具體含義應該說是很豐富的。下面接寫遠眺所見之景。時當初秋,蒹葭楊柳尚未凋枯,以致當詩人看到黃土高原上這一片綠色,竟恍惚有置身江南汀洲之感。一個“似”字,點明瞭這原是作者的主觀感受。這本是觸景生情,融情入景之筆,巧妙地透露了詩人對家鄉的思念。這句並非實寫,乃是虛實相間,以實引虛,實景與遐想之合耳。

頷聯寫晚眺遠景,寓意深遠。“溪雲”句,許渾自注:“南近磻溪,西對慈福寺閣。”這其實明白標出了作者所在的位置:他是在咸陽城的西門城樓上。這時,他朝西眺望,正面對着慈福寺閣,南望則不遠處就是著名的磻溪,是兩千年前太公望直鉤垂釣處。“溪雲初起”寫的是嫋嫋暮煙。“日沉閣”是說夕暉已落於寺閣背後。這隻有西邊才能看到的景色。“山雨”句寫的是詩人對於天氣變化的細膩感覺,同樣也是有現實依據的。這一句由於氣韻生動而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一寫景名句常被後人借用來形容晚唐時期風雨飄搖的政治形勢,亦即賦予了它一種象徵的意味。這也不能說完全脫離作者本意而牽強附會,這裏既有引申、借用之意,但與詩人原意也絕非毫無瓜葛。一個詩人寫登臨覽眺之詩,除應寫出眼前景,最要緊的當然是寫出他此時此地的內心感受。作爲一個情操高尚的詩人,心中必不會只忍着一己之私,他會想得更遠更深,會由個人的命運多舛想到國運的興衰隆替。

頸聯寫晚眺近景,虛實結合。詩人將視線移遠,隨那些驚惶於風雨欲來而急急歸巢的鳥雀,俯視當初那繁華而今荒蕪了的秦代宮苑;複利用聽覺,從隱伏於黃葉間的秋蟬之哀聲裏,體味着強大一時的漢朝的衰亡。咸陽在秦漢時爲首都所在,建有大批宮殿,後來又建有許多陵園。登咸陽城樓,觸目便是古代遺蹟,不由得詩人懷古傷今之幽思不油然沛然。詩人的情緒在這樣的緬懷中達到最低沉悲壯之處。之所以如此,顯然因爲他並非僅僅在弔古,更重要的乃是在傷今;不僅僅是念己,而且是在憂國。從詩的字裏行間,讀者能夠聽出詩人對每況愈下的唐朝政局的由衷嘆息。最初想列以“山雨欲來風滿樓”借喻唐國勢之衰者,恐怕就是有鑑於隱含在詩中的這種複雜情緒。

尾聯作結,融情於景。“行人”是作者自謂。歷來詩人慣用這種自問自答、自譬自解的手法。既然歷朝歷代都有各自的黃金時代,而這時代也早像渭水東流那樣遠逝而去,“行人”如今看到大唐的衰危,就沒有什麼可以想不開的了。這種無可奈何的情緒,也就是許渾在另一首詩中明白表述的“興亡不可問,自古水東流”(《洛陽道中》)之意,是許渾在許多詠史懷古詩中所反覆流露過的。這種情緒無疑顯得消極頹唐,但卻真實地吐出了詩人的心聲,也深刻地反映了晚唐的時代特徵。時至國勢江河日下的晚唐,又是一個像許渾這樣仕途蹭蹬的不遇之士,如果說出些氣壯如牛的豪言壯語,反而會令人覺得虛僞造作。

最後兩句有異文,一作“行人莫問前朝事,渭水寒光晝夜流”。如果說承接頸聯的“秦苑”“漢宮”將“當年事”換成“前朝事”無甚大礙的話,那麼,對句“渭水寒光晝夜流”,一是讓人想起孔夫子的“逝者如斯”之嘆,二是令人聯想呂岩的名句“西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三是可避免“欲來”與“東來”二詞中“來”字的重複。又“寒光”另作“寒聲”,雖說聲、光均可形容渭水東流的狀態,但“聲”字作用於聽覺,使畫面有了立體感,似更勝於“光”字。

全詩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賦予抽象的感情以形體,在呈現自然之景的同時又體現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及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景別緻而悽美,情愁苦而悲愴,意蘊藉而蒼涼,境雄闊而高遠,神完氣足,堪稱晚唐登臨之作的翹楚。

名家點評

《瀛奎律髓》:一作“行人莫問前朝事,渭水寒光晝夜流”。尾句合用此十四字爲佳。中四句與前詩(按指《驪山》詩)一同、皆裝景而已。

《批點唐音》:此篇雖亦稍急,然下句均停,初學可入?

《唐詩鏡》:《凌歊臺》、《咸陽城東樓》,三四俱作仄調,以取輕俊,此其病與盛唐人好雄渾同。雄渾則氣易不清,輕俊則格多不正,詩家要道,雅時中正,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弼列爲四實體。周珽曰:創識由眼銳,創局由腕活。可怪讀唐律者,多橫據“晚唐”二字在胸,致使用晦輩此等詩便用卑調概視,吹毛索瘢,徒煩饒舌。

《刪訂唐詩解》:吳昌祺曰:拗句最爲有致,然當時長安何至如此?詩人語多太過也。

《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仲晦,東吳人。蒹葭楊柳、生性長習,醉中夢中,不忘失也。無端越在萬里,久矣形神不親。今日獨上高城,忽地驚心入眼。二句七字,神理寫絕。不知是咸陽西門,真有此景?不知是高城晚眺,忽地遊魂?三四極寫獨上“獨”字之苦,言云起日沉,雨來風滿,如此怕殺人之十四字中,卻是萬里外之一人,獨立城頭,可哭也!二句只是一景,有人乃言山雨句勝於溪雲句,一何可笑(前四句下)。秦苑也,秦人其何在?吾徒見鳥下耳,然而日又夕矣。漢宮也,漢人其何在?吾徒聞蟬鳴耳,然而葉又黃矣。孔子曰:逝者如斯,不捨晝夜。今人問前人,後人且將問今人,後人又復問後人,人生之暫如斯,而我優羈萬里耶(後四句下)

《五朝詩善鳴集》:此等詩是最上乘。

《唐詩快》:如此憑弔,亦何可少!

《東巖草堂評訂唐詩鼓吹》:朱東巖曰:許公,吳人也。蒹葭楊梆,習見有素,懷想已深。無端於千里之外,獨上高樓,忽地驚心入眼,人可愁也。三四皆晚眺時景色,亦皆晚眺時愁思,雲初起,日沉閣,雨欲來,風滿樓,如此光景,高城晚眺,見之大可怕人也。“秦苑”、“漢宮”俱切咸陽……下一“夕”字、“秋”字,景況倍覺淒涼,感時懷古之意,豈能已乎!

《唐詩摘鈔》:首尾全是思鄉,卻插入五六七三句縱橫出入,全不礙手,唯老杜有此筆力。許,潤州人,潤州水鄉,故有“似汀洲”語,猶言無端登水閣,有處似家山也。此時愁緒正在開裏,況雲起雨來,是增一倍悽切也。五六則盡其晚眺所至而極言之。

《唐三體詩評》:慘淡滿目、晚唐所處之會然也。

《初白庵詩評》:吾於或《丁卯集》中只取“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二語工於寫景,而無板重之嫌。

《分甘餘話》:唐人拗體律詩……其一出句拗第幾字,則偶句亦拗第幾字,抑揚抗墜,讀之如一片宮商,如許深“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摟”是也。

《唐七律選》:只七字、寫得到,惜上句景次不甚嘹亮,“樓”、“閣”雜出不妥。(“山雨欲來”句下)。

《唐詩成法》:次聯名句,“閣”、“樓”相犯,又重樓字。唐人往往有之,終是一病,在今日則不可。

《唐詩別裁》:恐落弔古套語,少陵懷古詩,每章各有結束。

《一瓢詩話》:悠揚細膩之至。

《網師園唐詩箋》:荒涼如繪(“溪雲初起”二句下)。即其寫景運筆,足使人愛不忍釋。

《此木軒唐五言律七言律讀本》:三四可匹趙“殘星”、“長笛”一聯。

《龍性堂詩話續集》:許渾“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劉滄“半夜秋風江色動,滿山寒葉雨聲來”,語意工妙相似,亦相敵。

《瀛奎律髓匯評》:馮班:清妙。何義門:五六言秦亡於趙高,漢衰於石顯,今何乃兼之也?紀昀:若專摘此二句(按指“溪雲初起”一聯),原自不惡。

《唐賢小三昧集續集》:三四繪景生動,自是名句,但“樓”、“閣”二字作對,殊覺草草。

《歷代詩法》:三四機神湊合。

《五七言今體詩鈔》:“溪雲”一聯固警句,然必當是咸陽景色耶?大抵用晦詩,似先得句,而後加題附合者然,此其病也。

《精選五七言律耐吟集》:一片鏗鏘,如金鈴千百齊鳴。

《詩境淺說》:七句因雲起而日沉,爲詩心所易到。下句善狀驟雨欲來,風先雨至之景,可謂絕妙好詞(“溪雲初起”二句下)。

作品簡介

《咸陽城東樓》是唐代詩人許渾的詩作。此詩用雲、日、雨、風層層推進,又以綠蕪、黃葉來渲染,勾勒出一個蕭條淒涼的意境,借秦苑漢宮的荒廢,抒發了對家國衰敗的無限感慨。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賦予抽象的感情以形體,在呈現自然之景的同時又體現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及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全詩情景交融,景中寓情,景別緻而悽美,情愁苦而悲愴,意蘊藉而蒼涼,境雄闊而高遠,神完氣足,爲唐人登臨詩篇之佳作。

作者簡介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一作仲晦,祖籍安州安陸,寓居潤州丹陽(今屬江蘇),遂爲丹陽人。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爲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爲特色。唯詩中多描寫水、雨之景,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之。武后朝宰相許圉師六世孫。文宗大和六年(832)進士及第,先後任當塗、太平令,因病免。大中年間入爲監察御史,因病乞歸,後復出仕,任潤州司馬。歷虞部員外郎,轉睦、郢二州刺史。晚年歸丹陽丁卯橋村舍閒居,自編詩集,曰《丁卯集》,後人因稱“許丁卯”。

  返回目錄>>>

《咸陽城東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把握詩詞大意,背誦古詩詞,學習鑑賞古詩詞的技巧。

2.感受詩詞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閱讀興趣。

【教學課時】

2課時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詩歌,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的情感。

2.體會《咸陽城東樓》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走近詩人

咸陽在古時候叫什麼?這是一座什麼樣的城市?(學生回答)當詩人和一個充滿歷史故事的城市相遇的時候,會生髮出什麼樣的情思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咸陽城東樓》。想要對一首詩有更深刻的理解,我們需要對作家及作品的寫作背景有初步的瞭解,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相關內容。

資料助讀1:作者簡介

許渾(約791—約858),字用晦,丹陽(今屬江蘇)人,唐代詩人。著有《丁卯集》。其一生不作古詩,專攻律體,五七律尤多,句法圓熟工穩,聲調平仄自成一格,即所謂“丁卯體”。題材以懷古、田園詩爲佳,藝術則以偶對整密、詩律純熟爲特色。後人擬之與詩聖杜甫齊名,並以“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評價他。

資料助讀2:寫作背景

詩人在宣宗大中三年(849)任監察御史的時候,大唐王朝已經“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了。一個秋天的傍晚,他登上咸陽古城樓觀賞風景,見夕陽西沉,烏雲滾來,涼風陣陣……詩人的憂愁思鄉之情和弔古傷今之感襲上心頭,交織在一起,於是即興寫下了這首七律。

【設計意圖】解讀題目,瞭解作者,熟悉背景,這是理解詩歌的三個基礎要素。通過這三個要素,學生對詩人和詩歌有了一個整體印象,有助於學生品味詩歌的語言,把握詩人的情感。

二、熟讀古詩,明白詩意

1.讀通順,讀準字音節奏

教師示範朗讀,學生聽讀;學生自主朗讀,讀準字音和節奏。預設:蒹葭(jiānjiā)汀洲(tīnɡzhōu)綠蕪(wú)秦苑(yuàn)

2.找意象,明確特點,發揮想象,生動描繪句意

學生交流,教師點撥。登上咸陽高高的城樓,向南望去,只見蘆葦楊柳叢生,好似家鄉沙洲,這不禁引起了我的萬里鄉愁。烏雲剛剛浮起在溪水邊上,夕陽已經沉落樓閣後面。山雨即將來臨,滿樓風聲颯颯。秦漢宮苑,一片荒涼。鳥兒落入亂草之中,秋蟬鳴叫於枯黃葉間。行人不要問當年的繁華盛事,都城依舊,只見渭水不停東流。

【設計意圖】古詩中往往採用情景交融的寫法,指導學生關注詩歌中的“詩眼”和“意象”,這是把握詩意的第一步。教師出示學習方法——“找意象,明確特點,發揮想象,生動描繪句意”,這既是這一板塊的目標,也包含學習方法,讓學生明白描繪句意不是生硬的翻譯,這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品味景物,領會“愁情”

首句“一上高樓萬里愁”,詩人登上高樓,爲何愁緒滿懷?這“愁”裏包含了哪些情思?

預設:

生1:首聯寫詩人遊宦長安,遠離家鄉,登上高樓,看到蘆葦楊柳叢生,好似家鄉沙洲,思鄉的愁緒漫上心頭。“愁”字裏首先有思鄉情。

生2:頷聯描寫一場山雨眼看就要到了,這看似寫自然中的風雨,其實也是對唐王朝日薄西山、危機四伏的沒落局勢的形象勾畫,詩人“萬里愁”的真實原因是爲國家的前途命運發愁。

生3:頸聯描繪“鳥下綠蕪”和“蟬鳴黃葉”,給人一種蕭條、冷落、淒涼之感。詩人目睹這殘敗之景,不禁感慨橫生:歷史的演進,王朝的更替,世事的變化滄桑,讓詩人產生感古傷今的悲涼,委婉含蓄。

生4:尾聯“莫問”二字,讓讀者從悲涼、頹敗的自然景物中思索歷史的教訓;一個“流”字,則暗示出頹勢難救的痛惜之情。所以,詩人的“愁”裏也有痛惜和無奈之意。教師小結:一個“愁”字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詩歌以“愁”開篇,其後交代“愁”的緣由,同學們緊扣景物和寫作背景來體會詩人“愁”中的思鄉之苦,國勢動盪之痛,世事滄桑之嘆。同學們的思路清晰,分析有情。

【設計意圖】本板塊採用“一字串珠”的教法,引導學生緊扣“詩眼”和“意象”體會詩人的情感,訓練閱讀詩歌的方法,培養學生品詞析句,探究詩歌內涵的意識和習慣,提高學生鑑賞詩歌的能力。

結束語:

全詩情景交融,景中寓情,詩人通過對景物的描寫,賦予抽象的感情以形體,在呈現自然之景的同時又體現豐富的生活經驗,以及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景別緻而悽美,情愁苦而悲愴,意蘊藉而蒼涼,境雄闊而高遠。這首詩堪稱晚唐登臨之作的翹楚!

  返回目錄>>>

《咸陽城東樓》教學反思:

此詩用雲、日、風、雨層層推進,又以綠蕪、黃葉來染,勾勒出一個蕭條淒涼的意境,借秦苑、漢營的荒廢,抒發了對家國衰敗的無限感概。而且古詩詞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古詩詞對學生思想情感具有薰陶感染作用。

但是古詩詞的誦讀教學不容樂觀,在平時的考試默寫題中就能體現,丟分嚴重,學生苦於奔命的記背,忘了再背,背了再忘。

每個九年級的老師都深有體會,在如此緊張的複習中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耗費在古詩詞的複習上,學生提起來就頭痛。

優秀的傳統文化學生避而遠之,毫無興趣,談何繼承和發揚?我們提倡高效快樂的語文課堂,或許我們只注重一節課的教學,只注重一個學期教學任務的關聯。

假如把國中三年的所有語文課當做一節語文課,每一天的語文課只是極小的一個環節,假如我們把國中所有的古詩詞當成一大首詩來背誦,平時的每一首詩就好比一個字節。

《咸陽城東樓》讀後感:

讀許渾的《咸陽城東樓》,我感到全詩無不籠罩着一種濃濃的愁緒。

我們首先看當時的背景——

此詩大約是許渾於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任監察御史的時候所寫。此時大唐王朝已經處於風雨飄搖之際,政治非常腐敗,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如果把唐代比喻成一個人,他已經走向了人生之秋,走向了人生的暮年。這韋本詩的愁定下了一個時代的感情基調。

我們把目光移向題目,“咸陽城東樓”,乍一看,似乎只是一個地點,不含任何感情傾向,其實不然。爲什麼登樓?因爲登樓行爲改變了登臨者平視這一視角,提供了仰望、俯視、遠眺,乃至於精神上“視通萬里”和“思接千載”的機緣。爲什麼要登臨“咸陽城東樓”?因爲咸陽是秦代都城,在今天陝西咸陽東北,而此時作者唐代詩人許渾正置身於秦朝所建古城之上,登高遠望,一種朝代興亡之感自會破空而來。

我們看詩中之愁——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一上高城萬里愁“,一”字從時間角度說明愁緒來得之快,之猛;“高城”從城高襯托出樓更高,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遠,這也正好和下文的“萬里”相呼應;“萬里愁”從空間角度極言愁緒之廣,渺渺茫茫無處不在。離家萬里的作者,心靈與故鄉的距離,唯有愁緒可以充盈,可以鏈接。

“蒹葭楊柳似汀洲”,詩人眼前有那麼多景物,爲什麼入詩的只有“蒹葭”和“楊柳”,因爲這兩個具有偏冷色調的詞語自《詩經》而來,已經浸潤了中華文化,成了古詩中常用的意向。

“蒹葭蒼蒼,白露爲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作者遊宦長安,漂泊在外,詩人眼中的伊人當是故鄉。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一種愁思自然就從迷濛的“楊柳”中散發出來。

詩人家在潤州丹陽,登上咸陽城樓,這如煙、如霧,如海的蒹葭、楊柳,恍然如自己故鄉的沙洲。可見許渾詩中萬里之愁,正自鄉愁始。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如果說第一句是鄉愁,那這一句是爲什麼而愁呢?

金聖嘆雲“雲起日沉,雨來風滿,如此怕殺人之十四字之中,卻是萬里之外一人獨立城頭,可苦也。”

“日沉閣”一輪紅日漸薄遠山,夕陽與慈福寺閣姿影相疊,彷彿靠近寺閣而落。我們可以想到什麼?我們很自然可以想到,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我們可以想到日落西山,我們也可以想到日暮途窮。

“風滿樓”,爲什麼會風滿樓?因爲山雨欲來!僅僅是自然的山雨嗎?我們聯繫當時的時代背景,就很容易理解作者這一層的愁。

曾經的大唐王朝早已經輝煌不再,而已經日薄西山,日暮途窮,一場時代的風雨將至,小樓已經搖搖欲墜,而作者卻無能爲力,作者是在爲國家而愁。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鳥下綠蕪秦苑夕”看到這句,我想到了“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我想到了杜甫的“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我也想到了韋莊的“”山色不知秦苑廢,水聲空傍漢宮流。”夕陽下的秦苑已經一片荒蕪,雜草叢生,成爲了鳥的樂園;“蟬鳴黃葉漢宮秋。“

一葉知秋,秋天萬物凋零,本就容易使人傷感,正所謂“自古逢秋悲寂寥”,明代吳文英也寫道:“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紅樓中的黛玉也有“已覺秋窗秋不盡,那堪風雨助淒涼”的慨嘆。像劉禹錫那種“言秋日勝春朝”者,實屬於詩人中的異類。

此處借漢喻唐,此時的唐王朝就像一個人,已經走向了人生的秋天,行將就木。茫茫秋色中的漢宮,只有蟬在斷瓦殘垣間,爲唐王朝好像在預演着一首輓歌。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行人莫問當年事,誰是行人?羈旅之客,莫問當年什麼事?問當年秦漢興亡之事。

爲什麼不讓行人問,因爲“故國東來渭水流”,我這次來故國咸陽,連遺址都尋不着,只有渭水還像昔日一樣長流不止而已。一個“流”字,則暗示出頹勢難救的痛惜之情。渭水無語東流的景象中,一種“江山依舊,世事滄桑”之感,力透紙背。我想到了一句詩“大江流日月,客心悲未央。”那東流之渭水,不就是作者的愁緒嗎?生於晚唐且又觸感情角敏銳的詩人,浸透着內心的傷感與絕望詩歌幾乎成了那個時代最好的輓歌。

在這首詩中,愁有三個層次,一是鄉愁:爲官在外,思念家鄉;二是憂國:國勢動盪,危機四伏;三是感慨:江山依舊,世事滄桑。

  返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