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巴陵戲《遠在江湖》的觀後感1600字

這次能岳陽開省評協理事會並觀賞岳陽巴陵戲《遠在江湖》,確實讓我非常的感慨,也使我十分的感動。岳陽對於我說並不陌生,可以說是個非常熟悉的地方,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就經常往返於此。八十年代還陪同著名作家古華等到長煉聽他爲學愛好者講。九十年代初,第一撥最早組織報道張谷英村,我是參與者,九十年代教育部素質教育示範觀摩研討會在岳陽汨羅召開,我也是見證者。四年前還陪同黃彬將軍岳陽樓捐贈大幅書法作品岳陽樓記,徐新啓部長和彭東明先生主持了受捐活動並講話。岳陽的地方劇種巴陵戲也不是第一次觀看,這也正是引發我回憶過往的原因所在。對於觀看岳陽巴陵戲《遠在江湖》我想談三點感想和一點自己的看法或可作爲建議吧。

岳陽巴陵戲《遠在江湖》的觀後感1600字

一、變與不變

記得第一次岳陽觀看匯演是在三十多年前了,雖然隨着時間的推移對演出的內容也漸漸模糊淡忘,但對那時匯演的場景和演出時的氛圍可以說是記憶猶新,第一次岳陽觀看匯演應該是在1984年的4、月間,天氣還比較冷,又是在湖邊臨時搭的棚子做戲臺,十分簡陋,燈光還是用的氣燈,不是很亮,昏暗不清,天還下着霏霏雨,更顯陰冷。演出是在晚上七點半開始,觀看者是坐的長條木板凳,有時還不得不站起觀看,不用說舞臺佈景了,舞美、燈光、音響、服飾、化妝都極爲簡單,有些化妝當時看了就讓人忍不住發笑,說句實話那時的條就是如此,穿的就是大紅大綠的服飾,臉上的化妝也是紅一塊白一塊,可以說是土得掉渣,現在想起也的確是那個年代的現實狀況。那時的每個節目的時間也都不長,五到十分鐘一個節目,有小曲,有表演唱,有花鼓戲,巴陵戲等。每個節目雖不長但都很熱鬧,兩三個小時的演出一晃就過去了,也沒覺得時間很漫長難過,反而覺得意猶未盡,可能是因爲那時可看的東西還十分有限吧。儘管那時演出的環境和條如此的簡陋不濟,但是每個節目、每場演出,每位演員都十分的投入,演員們的情緒都十分飽滿,充滿激情的表演讓人感懷,令人感動,也使觀看者難以忘記。

九十年代中期又看過一次匯演,演出條雖有些改善,但場地和硬設施仍沒有多大變化,可是演員的激情依舊。在我的心目中嶽陽是一個極具化氛圍的城市,歷史上出現了一批有影響的化名人,張尚陽、黎淳、左宗棠、郭嵩燾、吳敏樹、李六如等,近現代都是如此。近三十多年有影響的名家也不少,何光嶽、李自由、彭見明、李煙沙等。也十分注重化品位。

這次觀看陳亞先編劇的《遠在江湖》就給人以深刻映像。的確與前兩次觀看巴陵戲有了十分顯巨的變化,很顯然改革開放以,幾十年的經濟快速發展給化建設注入了動力,也極大的改善了其硬設施和演出環境,演出場所已是今非昔比,無論在舞美、燈光、服飾、音響設備、佈景、化妝等都大爲改善,已與以往的演出場地不可同日而語,觀看者現在能坐在寬敞明亮的大劇場,舒適的欣賞享受藝術盛宴。在我看這次岳陽觀看巴陵戲,其演出環境、硬設施方面都變化極大,但是有一點和我幾十年前的感受一樣,沒有改變,這就是演員的激情如故。其認真的'態度、飽滿的情緒、充滿激情的表演深深感染了觀衆,也打動了我,使我深受感動,這是實話。

二、立意好、品位高

《遠在江湖》的編劇陳亞先先生是一位十分具重化品位的資深編劇,其劇情取材北宋時期,以重修岳陽樓爲主線展開。滕子京爲巴陵郡守,時間雖不長,但革弊布新,重農興商,平定匪患,政通人和,重修岳陽樓,傳爲佳話。挖掘整理出這麼優秀的傳統化,改編成巴陵戲,古爲今用,具有現實教育意義。此劇立意高遠,其表現形式也十分新穎,其唱腔高亢清亮,演唱具佳,既重傳統亦具創新,語言亦具時代特徵,亦莊亦諧,頗爲幽默,極具化品位。是一部值得推廣極具觀賞價值的歷史新編劇。

三、演員的激情、專業、敬業

一部戲劇成功與否,當然和劇本的優劣相關,有了好的劇本就要看參演人員的表現了。這就要看錶演者的功力及態度了。演員的全身心地投入,深厚的功底,飽滿的情緒,充滿激情的表演是能感染和打動觀者的心的。《遠在江湖》的演職人員極具激情、情緒飽滿的表演讓人賞心悅目,具有極強的感染力,明亮高亢的唱腔令人陶醉,從始至終充滿激情的表演體現出其社會責任感和職業精神。滕子京的扮演者演出了一身正氣的郡守氣概,師爺和百萬妻的表演詼諧潑辣,極具觀賞性。王鈞第、李氏和幾位部屬的表演都極具功底,合唱編排新穎,優美動聽。可以說是一次集歌劇特色和戲曲表演於一體的新的嘗試。是當代戲曲表演的新樣式。

這裏就戲名提一點自已的看法供參考,"處江湖之遠"和"遠在江湖"其意似乎不能等同,所以此戲曲名似可斟酌,讓人一看到戲曲名就知道是講述滕子京重修岳陽樓,重現當年重修岳陽樓盛況的傳奇大戲,如此,就能吸引更多的觀賞者,更爲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