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物理常考的知識點歸納

物理是會考必考科目,與其他科目相比,知識點多、知識面廣。課本的物理概念、物理規律需要理解,物理實驗的方法及操作要熟悉。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會考物理必備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

會考物理常考的知識點歸納

  會考物理基礎知識

一、浮力

定義:浮力是由液體(或氣體)對物體向上和向下壓力差產生的。

方向:豎直向上

產生原因:浸在液體中的物體上下表面受到液體的壓力差

二、正確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內容:浸入液體裏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於它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公式表示:F浮 = G排 =ρ液V排g。從公式中可以看出: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而與物體的質量、體積、重力、形狀 、浸沒的深度等均無關。

適用條件:液體(或氣體)。

對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公式的理解,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浮力的大小由液體密度ρ液和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兩個因素決定。浮力大小與物體自身的重力、物體的體積、物體的密度及物體的形狀無關。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不隨深度的變化而改變。

(2)阿基米德原理對浸沒或部分浸在液體中的物體都適用。

(3)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時,V排=V物,當物體部分浸在液體中時,當液體密度ρ液一定時,V排越大,浮力也越大。

(4)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於氣體,其計算公式是:F浮=ρ氣gV排。

三、如何判斷物體的浮沉:判斷物體浮沉的方法有兩種:

(1)受力比較法: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

F浮>G物,物體上浮;

F浮

F浮=G物,物體懸浮;

(2)密度比較法: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只要比較物體的密度ρ物和液體的密度ρ液的大小,就可以判斷物體的浮沉。

ρ液>ρ物,物體上浮;

ρ液<ρ物,物體下沉;

ρ液=ρ物,物體懸浮;

對於質量分佈不均勻的物體,如空心球,求出物體的平均密度,也可以用比較密度的方法來判斷物體的浮沉。

3、正確理解漂浮條件:

漂浮問題是浮力問題的重要組成部分,解決浮力問題的關鍵是理解物體的漂浮條件F浮=G物。

(1)因爲F浮=ρ液gV排,G物=ρ物gV物,又因爲F浮=G物(漂浮條件),所以,ρ液gV排=ρ物gV物,由物體漂浮時V排ρ物,即物體的密度小於液體密度時,物體將浮在液麪上。此時,V物=V排+V露。

(2)根據漂浮條件F浮=G物,得:ρ液gV排=ρ物gV物

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中漂浮時,ρ物、V物不變;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V排與液體的密度ρ液成反比。ρ液越大,V排反而越小。

四、計算浮力的方法一般歸納爲以下四種:

(1)根據浮力產生的原因F浮=F向上-F向下,一般用於已知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形狀規則的物體。

(2)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這個公式對任何受到浮力的物體都適用。計算時要已知ρ液和V排。

(3)根據力的平衡原理:將掛在彈簧秤下的物體浸在液體中,靜止時,物體受到重力,浮力和豎直向上的拉力。這三個力平衡:即F浮=G物-F拉

(4)根據漂浮、懸浮條件:F浮=G物,這個公式只適用於計算漂浮或懸浮物體的浮力。

運用上述方法求浮力時,要明確它們的適用範圍,弄清已知條件,不可亂套公式。

  會考物理知識口訣

電功率

1.電能的計量

電能單位是焦耳(J),生活常用千瓦時(KWh)。

電能表測耗電能,用電等於計數差。

1度=1KWh=3.6×106J

600r/KWh表示

每耗一度電。轉盤轉600圈。

轉盤轉n圈,耗電n/600KWh。

2.電功率

消耗電能的快慢,電功率用P表示。

1秒之內耗電能,叫這電器電功率。

P等電能除時間P=u/t,電壓電流兩相乘P=UI。

功率單位是瓦特,1(W)等1伏安,1W=1VA。

已知p、t求耗能,W等於p乘t。

3.電功率計算

電燈電器有標誌,額定電壓(U0)額功率(P0)。

正常發光用電流,I等P0除U0。I=P0/U0。

電壓改變功率變,其中電阻是不變。

遇見電器求電阻,R等U2除以P,R=U2/P。

4.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說熱量,三個因素有關聯。

電流平方是關鍵,乘上電阻和時間。

熱量單位是焦耳,損耗能量常用此。

5.保險絲

鉛銻合金保險絲,電阻較大熔點低。

過粗燒線不保險,過細電路常斷電。

選擇合適保險絲,千萬別用鐵銅絲。

6.火線L零線N,金屬外殼接地E。

零線接地火有電,氖氣發光是火線,氖管電阻一百萬。

手按筆卡尖接線,注意手指不碰尖。

觸電事故先斷電,絕緣棒來挑起線。

  國中物理知識重點

一、測量

⒈長度L:主單位:米;測量工具:刻度尺;測量時要估讀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單位是長度單位。

⒉時間t:主單位:秒;測量工具:鐘錶;實驗室中用停表。1時=3600秒,1秒=1000毫秒。

⒊質量m:物體中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主單位:千克; 測量工具:秤;實驗室用托盤天平。

二、機械運動

⒈機械運動:物體位置發生變化的運動。

參照物:判斷一個物體運動必須選取另一個物體作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物體叫參照物。

⒉勻速直線運動

①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a 比較在相等時間裏通過的路程。b 比較

通過相等路程所需的時間。

②公式: 1米/秒=3.6千米/時。

三、力

⒈力F: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物體間力的作用總是相互的。

力的單位:牛頓(N)。測量力的儀器:測力器;實驗室使用彈簧秤。

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或使物體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

物體運動狀態改變是指物體的速度大小或運動方向改變。

⒉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

力的圖示,要作標度;力的示意圖,不作標度。

⒊重力G:由於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方向:豎直向下。

重力和質量關係:G=mg m=G/g

g=9.8牛/千克。讀法:9.8牛每千克,表示質量爲1千克物體所受重力爲9.8牛。

重心: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規則物體的重心在物體的幾何中心。

⒋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兩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線上。

物體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靜止,也可以作勻速直線運動。

物體的平衡狀態是指物體處於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處於平衡狀態的物體所受外力的合力爲零。

⒌同一直線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 ;合力方向與F1、F2方向相同;

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與大的力方向相同。

⒍相同條件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接觸面材料性質和粗糙程度有關。【滑動摩擦、滾動摩擦、靜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