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讀後感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世界名著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世界名著讀後感

世界名著讀後感1

人不是爲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題記

輕輕合上這本《老人與海》,不禁思緒萬千,我的心早已隨着這書飄到那波濤洶涌的大海。這本書,給了我生活的信心和麪對生活的勇氣;這主人公(聖地亞哥),使我明白了“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老人與海》的故事很簡單,寫的是老漁夫聖地亞哥在連續84天沒捕到魚的情況下,終於獨自釣上了一條大馬林魚,但這魚實在太大了,把他的小船在海上拖了三天才筋疲力盡,別他殺死了綁在小船的一邊,可想而知,這需要多大勇氣和多強的意志啊!但在歸程中一再遇到鯊魚的襲擊,於是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但最後回港時只剩下魚頭魚尾和一條脊骨。但是他這種堅持不懈,自信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學習嗎?雖然老漁夫沒有把完整的馬林魚拖回海岸,在別人眼裏是失敗的,但是實際上他是成功的。俗語道:不以成敗論英雄,他那堅強的意志,勇敢的精神不比英雄的行爲遜色,他將成爲經歷磨難而戰無不勝的巨人,值得每個人倡導。

古時的愚公移山,他明知開山絕非易事,也非一朝一夕就可完成,他“知其不可爲而爲之”,仍堅持帶領子孫後代來開山。終於感化天帝,命山神搬走了這幾座山。還有“水滴石穿”,“鐵杵成針”,“冰凍三尺”等等,不都意味着“有志者,事競成”嗎?

《老人與海》中有句名言:一個人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這句話襯托出了老漁夫的勇敢意志。在現實生活中,遇到困難是難免的,最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對,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回想自己,每當遇到一點點困難就不耐煩,當失敗時就好比瀉了氣的皮球。

當我看到“老漁夫想:這裏離海岸實在太近了,也許在更遠的地方會有更大的魚”時,我不禁有感而發:雖然老漁夫已經捕到了一些魚,但他並沒有安於現狀,而是有着更遠大的目標。而我們呢?取得了一點點成績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沒有奮鬥的目標,這怎麼會成功呢?“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這句話,是老漁夫在84次的失敗後,在第85次時捕到了大魚,嘗試到了成功的喜悅。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因考試的失敗而失落,對自己沒有信心;也許會因爲朋友的背棄而傷心,自暴自棄。但是,自從我讀了《老人與海》後,想想來漁夫,再想想自己,就覺得自己遇到的不是問題。

同學們,人生誰沒有失敗過,最重要的是在失敗過後重新勇敢的站起來,積極的去面對,去尋找失敗的根本原因,並改正。“人生能有幾回搏”,我們要全力以赴,以全心的面貌去挑戰,堅信成功將不再遙遠。

“人不是爲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當我們遇到困難而灰心喪氣時,一定要堅持,古人云: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們要滿懷信心的去迎接挑戰。

世界名著讀後感2

讀過《茶花女》的人一定知道,它有悽美的愛情和感人的情節。好的作品總是給人以大團圓結局,但人們總會厭倦;《茶花女》展現給讀者的則是相反,以傷感結尾,這是一種遺憾美、缺陷美,在文學藝術中是有一片廣泛天地的,它更能反映人們太多太多陰暗面,也向我們展示人與人之間純潔美好的感情,是一部發人深省的作品。《茶花女》,顧名思義,講的是一位漂亮的茶花女的感情歷程。遺憾的是,在天使般美貌下是無奈的命運——她是一位煙花女子,也有着不一般的美,引得多少滿身銅臭的人拜倒在其石榴裙下,也許你說她迫不得已,但我卻要說她從不知羞恥,這樣語氣也許太重了,可她終日享樂,靠出志肉體維持,滿足自己的私慾,她從沒想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嗎?

她任意揮霍,無論金錢、青春,金錢麻目了她的大腦,我不禁要問:金錢真的這私重要嗎?男人們一面大張旗鼓也辱罵,用世上最不堪入耳的言語、辱罵她們,卻又一面用世上最“文雅、動聽”的'詞語調侃她們,多麼虛僞!當然女主人公,瑪格麗特不可能這樣一輩子,因爲出現在作家筆下的人總有一段傳奇色彩或不平凡的經歷——她與男主人公的悽美愛情。這是一個感人的故事,當然,它由眼淚、憂愁和笑臉給成,和其他愛情故事一樣。她們曾一度拋開塵世中的一切煩惱,在清幽、說和的鄉下過着天倫般的生活,我敢說,這是瑪格麗特最開心的一段人生,但好景總是不長,被男主人公父親由於階級觀念而棒打鴛鴦,看到這裏,我便開始抱不平:人的工作不分貴賤,又何必在乎以前的事呢?況且,這也是瑪不想的呀!

爲什麼人性就不能再寬容一點,一點就好!最終瑪格麗特因遭受身心重大創傷,鬱悶而死,更諷刺的是,在她死後,她的全部財產都拿去變賣。我幾乎是一口氣讀這的,紙巾也用了不少,我感嘆,人性的美與在一之間。瑪格麗特小姐,徒有一副美的外表,卻只能成爲人們手中的玩物,興奮時給你點錢,不興奮時給你兩蒼。此時金錢又充當着什麼角色呢?精神上的慰籍品還是一個沒有生命的伴侶?可內心深處是否真的快樂過?換個角度想想,這便是人性的軟弱,人總也抵不住金錢的誘惑,總了不敢衝破命運枷鎖。假如我是她,我會不顧一切地衝破這個黑暗的牢籠,我回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快樂地活着,何必在乎金錢!我要用自己的一雙手,換回內心的平衡。不可否認,當時,說下去也不是易事,但死有輕於鴻毛,重於泰山,就算不能轟轟烈烈,但也要儘自己最大努力,讓自己看得起自己吧!我敢說,當你老了,兒孫滿堂時,你會是一個驕傲的老人,你的子女以你爲榮!

世界名著讀後感3

在閱讀《愛的教育》時,雖然沒有流,但卻有種流淚的衝動,整個過程就伴隨着這種酸酸的感覺。但我知道,我的心已經承認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使我默然,這部處處洋溢着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爲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於愛的一些思索。

無論殘疾、貧窮、富貴,亦或者是成績差的。他——恩里科都能與他們不分你我的玩耍,那麼開心,那麼快樂。所以,他有這麼多好朋友。或許我能找藉口說:“他,一個4年紀的學生,當然能這樣,當他慢慢長大後,可就不一定咯!”真是一個可笑的藉口,在我4年紀時,我能如此做嗎?或許,我又能找出個藉口說:“你瞧啊,他的爸爸媽媽是如何教育他的,而我的父母呢。”呵,這更令我無地自容了,父母何時教我這樣要分階級來交朋友了啊?”

奶奶的孃家在杭州偏遠的一個村子裏,我基本上每年只去一次,從小到大也就沒去過幾次,在我的潛意識中,總有些瞧不起他們,認爲他們是沒見識的人,跟他們一點共同語言也沒有,每次去,我也就只會對他們叫幾聲,記得那年春節,我正閒着很無聊,有一個和我差不多年齡的女孩走過來想和我一起玩,我心裏其實是很想玩的,但一看那人,臉上被風颳的很乾燥,身上的新衣服在一個早上的時間已經殘不忍睹,這時,她的形象在我心理早已大大打折了。理所當然,我拒絕了,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可不希望字成爲這麼髒西西的孩子。她似乎很失望地走了。望着她,我心理也挺難過的,但我還是覺得,當一個乾乾津津的人,總不當一個髒西西的人還好啊!但當我看完《愛的教育》後,我突然發現,自己錯了,而且是大錯特錯。我想朋友是不分貧窮貴賤的,更不能因爲他的外表而忽略他的內在,只有一個驅殼的人能有什麼用呢,此刻,我突然覺得,自己根本就沒有資格去交朋友,而我也終於明白爲什麼我總是在愛抱怨別人沒有真心對我……我想,我需要從新開始認識自己,我想成爲一個像恩里科這樣的人,是的,我相信自己可以,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曾經有人思索着這樣一個問題: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在我心中已有一個答案,然這卻不是那唯一的答案,就讓我們將這個答案永遠留在心中吧,讓我們永遠都記住這個“愛”。

世界名著讀後感4

“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這句出自莎士比亞的名句,在中國也能得到應驗,在男人殘酷的政治和戰爭漩渦中,女人作爲弱者往往成爲被歷史忽視的人羣。

作爲女性,貂蟬爲《三國演義》中純男性世界爭添了不少柔和的色彩,她是王允除掉董卓的法寶。可貂蟬的事蹟在歷史上沒有記載。

貂蟬是東漢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國色天香,有傾國傾城之貌,見東漢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縱,於月下焚香禱告上天,願爲主人擔憂。王允眼看董卓將篡奪東漢王朝,設下連環計。王允先把貂蟬暗地裏許給呂布,再明把貂蟬獻給董卓。呂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爲了拉攏呂布,董卓收呂布爲義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從此以後,貂蟬周旋於此二人之間,送呂布於秋波,報董卓於嫵媚。

呂布自董卓收貂蟬入府爲姬之後,心懷不滿。一日,呂布乘董卓上朝時,入董卓府探貂蟬,並邀鳳儀亭相會,貂蟬見呂布,假意哭訴被董卓霸佔之苦,呂布憤怒。這時董卓回府撞見,怒而搶過呂布的方天畫戟直刺呂布,呂布飛身逃走,從此兩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說服呂布,剷除了董卓。正是由於貂蟬的出現,纔有了王司徒巧施連環計的佳話,纔有了呂奉先大鬧鳳儀亭的風波,纔有了兇橫無忌權傾一時的董卓宮門前的被戮,纔有了兒女情長武功蓋世呂布的門樓上的殞命。

貂蟬形象存在的意義就在於,在這個清一色男人爭霸的世界裏,成功地顯示出了一個絕色女子的膽量與智慧,正是這種非凡膽量的展示與高度智慧的運用,加速了漢末軍閥戰亂時代的結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的崛起,從而使已經風雨飄搖的漢室江山得以繼續延續。爲報王允教養之恩而甘願獻身的貂蟬,被羅貫中稱讚的智勇雙全,捨身救漢的奇女子,看似女中豪傑,實爲男人手心的尤物而已。

在男權社會下,年輕貌美的貂蟬剝奪了愛與被愛的權利,身不由己,踏入虎狼之穴,毫無保留地奉獻自己的身體,完成了男人所謂的“義舉”,但即使捨生取義,也難免被扣上“紅顏禍水”的帽子。貂蟬何其不幸!然而,自從呂布白門樓殞命之後,這位膽色俱佳的奇女子便就此不見了蹤跡。是隨失敗的呂布同赴了九泉?還是被勝利的曹操擄回了許昌?這個疑問從羣雄爭霸開始一直到歸晉統一也沒有解開,是作者無意間忽略了這樣一個重要的人物,還是出於某種考慮有意識地避開不談?我們無從考證。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貂蟬已隨清風而去,化作了一片白雲。

貂蟬去了哪裏?她又能去哪裏呢?死亡是惟一可供選擇的結局,也是她解脫的惟一方式,走完卑微屈辱的一生,身後留下一段故事和一個莫須有的名字,生不得自主,死終得自由,是非對錯,美醜邪正,隨你們發揮演繹去吧。

世界名著讀後感5

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一直深受着廣大學生的青睞,帶着對這本書的好奇,一同隨着主人公走進了這本書中。

全篇着重描寫了魯濱遜在荒島上通過自己的勞動克服重重困難,最終戰勝了惡劣的環境,與土著人星期五共同回到了家鄉,過上了幸福生活的故事。

我最欣賞的不是魯濱遜的勤勞與勇敢,而是他那驚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可想而知,一個孤零零的大活人獨自在荒島上生活了十幾年,沒有人陪伴他,甚至於最基本的,與一個人簡簡單單地說會兒話都做不到。整個荒蕪的島上沒有房屋,沒有稻田,只能靠他自己辛辛苦苦地打造出一片天地。

其實魯濱遜也是一個常人,他沒有什麼驚人的本領可以在這淒涼的環境中久久地掙扎。可是他承受住了這個打擊,發揮出超出凡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爲了重新拾起勇氣,魯濱遜寫了一張厲害差異表,把種種可能都分析出來。無論是出於消極還是積極,這使得他能夠冷靜下來,從只會空想的日子裏解脫了出來,學會從絕望中尋找希望,從而勇敢地去面對現實,去改善現狀。

但是比起魯濱遜來,我們這些當代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似乎太糟糕了。不要說像魯濱遜一樣經歷那樣的磨難,即使是一些不順心的芝麻大小般的事情也會輕易地被其打-倒。經常從報紙和電視上得知,每年都會有許多學生離家出走甚至是自殺,其中的起因往往只是和父母吵了幾句、考試沒有取得理想的成績,或者是老師批評嚴厲了些,有些人甚至還抱着“視死如歸”的氣勢,其實這正是心理脆弱的表現,是多麼的可笑並且可悲呀!

其實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經常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國小的時候,我有一次因爲一件小事情而被老師批評,由於想到我出發的意圖是好的,心中有着說不出來的委屈,那幾天上課總是走神,恨不得逃離這個深淵般的學校,走得越遠越好。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可笑之極,因爲當時的年齡小,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纔會冒出那麼多荒誕的念頭,其實換個角度思考,被老師批評也不是一件壞事,雖然是被冤枉的,但是如果自己做事再小心謹慎一點,也不至於被人誤會,所以當我們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向好的一方面去想,就會有許多意想不到快樂等着你去收穫!

曾經聽過一個名人說過:苦難對於弱者來說是萬丈深淵,而對於強者來說則只是一塊不起眼的墊腳石。這句話鼓舞着我向人生的光明看齊。是呀,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只要調整好心態,就能夠把所有的煩惱一掃而光,把困難化爲前進的動力。困難來臨時,我們要認真冷靜地分析這件事產生的原因,並且有針對性地加以排除和克服,而不是盲目地發泄和不切實際地空想,這樣做不但徒勞無獲,而且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對你的傷害將會更深一層。

作爲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更要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這樣才能信心百倍地迎接將來的每個挑戰,並且出色地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世界名著讀後感6

霧都,一個瀰漫着朦朧的城市,每個人都在不知不覺中編織自己的人生,尋找理想的前方。

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霧都孤兒》,輕輕吹散那因束之高閣而積滿的灰塵。那是二年級時,我上了一個學期的語文輔導班,在最後一天裏,老師送給每位同學一本書,我接過老師送我的《霧都孤兒》,封面上是一個男人領着一個男孩子,就像是老師領着我大步流星地向前走。我欣喜地接過書,老師微笑着說:“雖然你學習不錯,但是不能原地踏步,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纔有更多收穫,希望你讀讀《霧都孤兒》哦!”我點了點頭,立刻翻閱起來,卻看不懂,便毫不猶豫地將它束之高閣,最後竟不知道放到了哪裏。時光荏苒,當我前幾天整理書櫃發現了它,不自覺地開始翻閱,沉入了書中波瀾起伏的故事。

主人公奧利弗。退斯特剛出生就被遺棄在孤兒院裏,浸沒在欺辱與不公平的世界中,奧利弗實在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即使他又瘦又小,可堅定的心靈讓他毅然走出孤兒院。走出孤兒院註定會有悲慘的經歷,傳奇的人生,在他的人生中受凍、捱餓都是家常便飯,誤入賊窩,艱苦逃生……還有數不清的挫折。最後奧利弗憑着他堅定而勇敢的心,一步一步走向幸福,得到好心人的幫助後證明身份,重得幸福和溫暖。

書中奧利弗最後得到溫暖不是偶然的,他的堅定與頑強是不可否認的,但是你想過嗎?他只有不斷付出並且大膽行動,纔有可能換來幸福。每個人一定都有遠大的理想,理想是美麗幸福的,我們肯定都想過如果理想實現是多麼享受,而平淡的現實和美麗的理想就像是大海兩邊的彼岸,現實在這頭,理想在千里之外的那頭。聰明的你可曾想過,這中間缺少的是什麼呢?沒錯,是行動。付出努力與行動的人,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向對岸,走向成功;而不願付出行動的人,則慢慢沉入海底,最後再也看不清理想。

記得我剛上二年級,老師就告訴我們,每天至少朗讀半小時,一開始我還能堅持幾個星期,可是隨着年級的增高,學業也漸漸繁重起來,朗讀的意識也在我腦中淡化了,最後乾脆不讀了。可是,學校幾乎每個學期都會舉行全年級的朗讀比賽,每當我聽見擅長朗讀的同學抑揚頓挫地讀書時,心裏總覺得十分享受,而聽自己讀書卻是枯燥乏味,毫無感情。回到家,我想了想,這些同學擅長朗讀不是一天兩天就養成的,而是每天堅持練習,付出更多的努力,日積月累得來的。

不論是奧利弗,還是我們,都應該爲自己的理想付出行動。有人問:圓規爲什麼可以畫圓?因爲腳在走,心不變。我爲什麼不能圓夢?因爲心不定,腳不動。趁着大好年華,趕緊爲你的理想鋪下行動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