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片北京記憶觀後感

“三十年前,要登高俯瞰北京全城,有兩個最佳地點,一個是景山萬春亭,一個是北海永安寺白塔。”

短片北京記憶觀後感

如今,北海和景山,仍是北京人最愛的兩座公園。這兩座曾經的皇家園林如今已成爲老百姓們平日裏最常去的休閒娛樂場所,大概就是從那個料峭而又生機勃發的早春開始的。

1978年那個萬物復甦的早春,北京這座古老的城也開始悄然煥發了生機。那時候的北京城是怎樣一番景象呢?76年大地震剛剛過去,灰色的磚瓦,光禿的枝椏,到處是地震棚,防空洞。然而蕭條的背後卻是百廢待興,人們心裏都暗暗期盼着變革的到來。鏡頭從斑駁了外皮的城牆轉到燈火絢爛的北京火車站。

一個新的北京——正在走來。

記得片中的有這樣一句話:“感覺每天跟每天都是不一樣的,每天一睜眼發現,噯,哪裏又變了。”就是這種感覺,這種懷揣着夢想懷揣着未來的嚮往,從一位位講述者得口中真摯的流露出來。

而其中最大的變化當屬78年春天恢復的大學聯考。雖然按當時的條件只能有不到30萬考生獲得錄取資格,但是它卻激勵了成千上萬的人重新拿起書本,加入到求學大軍中去。這不僅是京華的春天,也是千萬學子們的春天,多少人在那場考試中,永遠的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片中採訪了北京大學七七級的`第一代大學聯考人,代表了那一批在改革開放長河中奮勇爭先的一代青年人。現在他們大都成爲了各自領域的精英人士,而在77年他們還是汽車工,礦工,國小代課老師。他們對那年印象之深刻,以至於到30年後的今天對往事仍然歷歷在目。而談起那年的北京時,他們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聲調上揚,十分激動,好似又重新回到了那年早春的北京。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無一不是喜悅的表達。北京的人民重新充滿了活力,北京也重新充滿了活力。

北京,她凜冽又不失浪漫,她成熟又不失朝氣,她古樸又煥發着生機。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生長於皇城腳下的北京人淳樸,善良,豁達,真誠,熱情。比如老北京人特有的京腔京調,就洋溢着特有的熱情和感染力。北京人最最不缺乏的就是生活情趣。他們能因爲一雙小圓口、千層底、禮服呢的內聯升布鞋高興上好幾天;跟着西皮流水荒腔走板依依呀呀;早上起個大早兒只爲去護國寺喝碗豆漿,去柳泉居吃幾個豆包。老舍筆下的《茶館》映射着老北京的風土人情,郭德綱口中的相聲,反映着新北京的精神面貌。

北京人這個稱呼範圍,也在逐漸擴大着。北京人不再僅僅指那些祖祖輩輩都駐紮在北京的“土著們”,連接着祖國四面八方的鐵軌,讓越來越多的人從祖國的大江南北,來尋找他們的北京夢。無論是已經在北京買房紮根的廣告公司經理李永敬,還是在北京漂泊了7年的現代舞演員沈筠,從開始的不適應和排斥,到慢慢融入這個北京,天南海北的氛圍匯聚成獨特的北京氣息。北京對於他們來說,不再僅僅是天-安-門、長城的同義詞,他們在這裏拼搏奮鬥,在這裏追尋夢想。不管他們是否承認在改變北京的同時,他們也已經成爲了北京的一份子。

片中詳細的介紹了不同時間段移民到北京的不同人羣:明清時期從江南遷來的工匠、手工藝人們,新中國成立以後來到北京的各地官兵和他們的家屬,大學生們通過畢業分配的方式留在北京,還有來北京尋找工作的農民工們,和來自世界的國際友人。正如片中所說的:市場經濟大潮,是社會生活環境變得寬鬆,戶籍不在成爲制約人們選擇生活地點的障礙。

一部好的記錄片,重點在於真實而有力。“北京記憶”這部記錄片,少了大型製作片得浮華與做作,多了平常百姓生活似的娓娓道來。那洋槐,那白塔,那街道,那飯館,都好像是生活中不經意的一瞥,被生動的搬上了熒屏。這最大程度上激發觀者了共鳴。因此在本文的最後,我也想說說我對北京的回憶。

我的父母都是從外地考來北京的大學生,畢業後在北京參加工作,組建了家庭。我在北京出生,在北京長大,自認爲還算個比較地道的北京人。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這一切一切,都是北京給我留下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