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大綱完型填空部分解析及策略

考生們在複習考研英語大綱時,面對完型填空的內容,我們需要做好解析和準備策略。小編爲大家精心準備了考研英語完型填空部分指南攻略,歡迎大家前來閱讀。

考研英語大綱完型填空部分解析及策略

  考研英語完型填空部分分析和攻略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考試大綱》對英語一和英語二完型填空的要求。英語一的《大綱》中表明,該題型不僅考查考生對不同語境中規範的語言要素(包括詞彙表達方式和結構)的掌握程度,而且還考查考生對語段特徵(如連貫性和一致性等)的辨識能力。相對英語一的大綱要求,英語二的《大綱》要求明顯要簡單一些。完形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對英語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同時,英一英二在完型填空這個題型上來說,區別在於字數的不同。英一篇章長度爲240-280字, 而英二的篇章長度爲350字,由此可見,英二的完型填空要相對簡單一些。但是各位考生要注意,無論英一英二,在我們複習中都要作爲重點複習的題型,因爲完形填空本身難度相對較大,考生不易掌握,因此,各位考生要樹立正確的意識,掌握正確的方法與策略。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完型填空考查的趨勢。2002年“完形填空”更名爲“知識運用,”這正是體現了其“考查綜合英語知識能力”的目的。同時,爲了更好地達成這種目的,該部分的試題也由過去注重對單句語言點的考查專項對單句語言點以及語篇能力的考查。這樣的命題指導思想反映在最近幾年試題命題上,呈現出以下特點:第一,文章的語言難度顯然低於閱讀題,甚至低於大綱樣題。第二,干擾項也多是常用詞彙,設置時考慮了內容和結構兩方面的完整性與合理性。第三,命題大大弱化了對詞彙及語法的單純考查,而加重了對語段特徵的辨識能力的考查,即加大了測試語篇水平測試語篇水平理解題、特別是上下文銜接的比例。因此,在這樣的命題環境下,考生不僅要掌握詞彙、語法等基本語言知識,而且要能夠對不同語境中語言使用的規範性、得體性和篇章特徵有較強的辨識能力。廣大考生在解題是要注意時刻具備“篇章意識”,注意選項在上下文語境中是否通順、連貫、合理。

最後,我們來捋順一下解題步驟與技巧。第一步,我們要從全文出發,帶着空格通讀全文,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初步把握篇章主題、寫作計調與作者的觀點、態度以及文章大致的脈絡結構。第二步,在解題時,課在把握文章思路的前提下,按照“逐層遞進,先易後難,先整體再細節”的順序進行解題。

以上,就是完形填空的複習策略。新大綱的頒佈,並沒有對完形造成影響。因此,我們按照自己的計劃複習就好了。

  考研英語傳統閱讀部分無實質變化

英語(一)大綱要求“考生應能讀懂選自各類書籍和報刊的不同類型的文字材料(生詞量不超過所讀材料總詞彙量的3%),還應能讀懂與本人學習或工作有關的文獻、技術說明和產品介紹等”。可見,英語(一)在考試時會出現超綱單詞,這無形中又給考生增加了難度,而英語二大綱要求“考生應能讀懂不同題材和體裁的文字材料,題材包括經濟、管理、社會、文化、科普等,體裁包括說明文、議論文和記敘文等”。英語二不僅明確告訴了考生文章的題材和體裁,而且隻字未提超綱詞,這就使得考生備考能夠有的放矢,知道從哪些題材的文章去多做積累和準備,同時也不必過於擔心超綱詞的問題。而且,英語(一)對考生閱讀能力的要求也有八條,尤其是“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義”、“進行有關的判斷、推理和引申”以及“區分論點和論據”這三條要特別引起重視,這是英語(一)與英語(二)在閱讀上要求的區別,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英語(一)要深入考查的重點,即除了注重文章的主旨、文中具體信息、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等,還要會對所讀的內容進行判斷推理,引申,能區分論點和論據。

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在整個備考過程中都非常重要。首先要掌握大綱詞彙,最好將詞語放到文章句子中理解,掌握多種詞義。閱讀理解部分對詞彙量要求較高,但這些單詞並不要求考生全會拼寫,只要認識即可,因此考生在日常複習中應儘可能多的掌握一些能識別的詞彙其次要提高解讀長句、難句的能力。要能分析把握句子成分之間的結構和邏輯關係,利用上下文提供的線索把握詞語的確切含義,再就是要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有效的閱讀技能,並總結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那麼,究竟什麼纔是閱讀的正確方法和思路呢,結合題型小編也爲大家作了進一步總結:

傳統閱讀

就閱讀理解(PartA)而言,由於這是一個大家非常熟悉的題型,也連着考了十幾年,命題專家都有豐富的經驗來應對它,因此每次考試最穩定的就是四選一的閱讀理解題。就文章題材來說,近幾年越來越重視對人文科學的考查,平時要多注重閱讀一些英美經濟文化科技方面的報刊書籍,例如TheEconomist(經濟學家),Newsweek(新聞週刊),Time(時代週刊)上面的文章。在尋找材料時,要有選擇,比如說不要涉及政治方面及時事方面比較敏感的話題,如種族歧視、宗教信仰、戰爭評論等。

關於閱讀理解文章來源,根據2016大綱,文章來源依舊是英語國家原版報刊或書籍,絕大多數是評論性的文章(即除文學作品以外的其他類型的短文)。由於新聞記者慣用“引用”的方法,所以考研的文章經常也喜歡正反交替舉例的方法來闡述觀點,先說作者認同的,然後又是作者要批評的、揭露的,再是用實例來論證作者的觀點。這種語篇思維模式會給考生在閱讀理解中造成很大的障礙。但考研命題專家就非常青睞這類語篇。近兩年,這種題目每次都有,而且得分率也很低,因此需要大家平時閱讀時要多注重對於作者觀點、立足點、態度語氣的把握。

最後從語言難度來看,歷年的閱讀文章無論從詞彙方面還是從句子方面都是有一定難度的,命題側重考查推理判斷題以及細節事實題。2016年的閱讀難度依舊,文章讀起來不會很容易,選項仍然會很“刁”。生詞依然存在,但其比例仍然維持在3%左右。命題的風格、誘惑手段和解題思路也會和往年一致。

新題型

考研英語大綱中已經規定新題型主要考查“考生對諸如連貫性、一致性等語段特徵以及文章結構的理解”。這就要求考生在準備這類題時,應該掌握必要的攻題技巧。該題型要求考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邏輯結構和內容上的聯繫,理解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關係,對諸如連貫性、一致性等語段特徵有較強的意識和熟練的把握,並具備運用語法知識分析理解長難句的能力。2005、2006、2012、2013年考查的是難度相對較大的一種完形填句(段)題,而2007年則選擇了難度相對較低的第三種——選擇小標題。2008、2009年繼續選擇的是完形填句題。2010、2011年考查的是第二種排序題。不同的題型考查的重點不同,因此有不同的解題思路和技巧,需要考生全面把握,尤其是對於完形填句(段)題和排序題,是對語言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的綜合測試,因此在要求上遠遠高於小標題選擇題和觀點例證題,考生需要足夠重視,以提高自己在這部分的應試能力。在解答新題型這類題目時,對英語文章的常見結構有所瞭解,這樣會幫助大家明確和提高解題思路。例如常見結構有1、描述性結構。主要介紹事物、問題或傾向的特點,對人物的描述如傳記,包括人身體特徵、家庭背景、成長過程、個性愛好、成就貢獻等內容進行描述、因此時間、地點往往是出題重點。2、釋義性結構。解釋某一理論、學科、事物,主要用例子比喻類比闡述。3、比較性結構。把兩個人或事物功能、特點、優缺點進行對比。4、原因性結構。這種結構主要分析事物的成因,客觀的、主觀的、直接的、間接的。5、駁斥性結構。這種結構主要是先介紹一種觀點,然後對其評論或駁斥,然後分析其優點缺點,危害性,最後闡明自己的觀點。

翻譯

2016考研翻譯部分的總體要求應該是“譯文準確、完整、通順”,這與翻譯的一般標準“忠實而通順”是基本一致的。“準確、完整”就是要“忠實”於原文,把原文的內容完整而準確地表達出來,不能對原文做任意的增加或刪減。“通順”,指的是譯文的語言要邏輯通順,符合漢語的語言文字規範,沒有明顯的“翻譯腔”。

縱觀往年英語(一)考研翻譯試題,我們發現命題者有一個非常清楚的或者非常明顯的趨勢和導向,就是對於比較難和複雜的句子結構和文章的考查是加大比重了。這個體現在我們各個部分的題型當中,尤其以英譯漢部分最爲明顯。這個也反映出我們的命題者在考慮到各位同學在進入研究生學習之後需要接觸大量的專業英語材料,這些材料的特點就是語言結構比較複雜,所以在考研當會考查考生對複雜語言結構和複雜長難句的理解能力就成爲了最近幾年考試非常明顯的特點和趨勢。

根據2016大綱,2016年的翻譯不會有任何變化,依舊考查在準確理解的基礎上,按照英語語法結構拆分句子,準確、通順翻譯漢語的能力。翻譯考點不變,主要考點還是包含對定語從句、狀語從句等翻譯的考查。考生只需按照自己原有的複習計劃進行就可以,考英語(一)的考生不必爲翻譯作任何複習計劃的調整。

此外,2016年《大綱》仍然沒有專門列出對語法知識的`具體要求,因此全面、紮實的語法知識在閱讀理解英文篇章過程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可幫助考生更好地把握上下文的內容和邏輯關係。因此在平時的複習備考中,考生應該有意識的系統複習總結最常考的語法點,包括時態、語態、虛擬語氣、從句、特殊句型、結構及用法、句子的完整性及一致性等,多分析長難句,在實際運用中檢查和掌握基礎的語法知識,提高實際英語應用水平,以不變應萬變。另外,大家還需要對考研閱讀文章裏面的長難句進行一個重點的突破。長難句往往由於句子結構比較複雜、句子和句子之間的邏輯關係比較複雜,所以導致我們同學在讀文章的時候很多時候造成了理解障礙,甚至理解錯誤,從而直接影響大家對題目的選擇和判斷。所以訓練自身對於長難句句子結構的分析和解讀能力是我們提大學聯考研閱讀做題正確率的根本保證。

  考研英語完形填空考點梳理

1、 主語從句

主語從句在複合句中充當主語,爲了避免頭重腳輕的情況,平衡句子結構,一般用it作形式主語代替處於從句,把主語從句置於句尾。在完型填空中,對主語從句的考查以形式主語it爲主。例如:It did not matter what was done in the experiment。(2010)it 作形式主語,關係代詞what引導的從句是句子真正的主語。句子含義爲:實驗中做什麼無關緊要。

2、 賓語從句

賓語從句在複合句中充當賓語,可以作動詞的賓語、介詞的賓語。也可以用於動詞+it+that 結構,由it 作形式賓語。例如:That kind of activity makes it less likely that the court’s decisions will be accepted as impartial judgments. (2012) 在這句話中,it作形式賓語,而真正的賓語是that 引導的賓語從句。注意在這樣的結構中,that是不可省略的。句子的含義爲:這種行爲使得法院的判決不太可能被視作公正無私。

3、 表語從句

標語從句放在系動詞後,充當複合句中的表語,一般結構是主語+連繫動詞+表語從句。引導表語從句的that通常可以省略。可以接表語從句的連繫動詞有be, look,remain等。另外,常用的結構還有the reason…that(不用because)和it is because…例如:Part of the problem is that the justices are not bound by an ethics code. (2012)這句話中,that從句作連繫動詞is的表語,說明“問題是什麼”。句子的含義爲:部分爲題在於法官不受道德規範的制約。

4、 同位語從句

同位語從句在完型填空中出現的次數很多,廣大考生要引起注意。同位語從句用於對名詞作進一步解釋,說明名詞的具體內容。能接同位語從句的應爲表示抽象概念的名詞,如:idea, belief, fact等。同位語從句一般由that 引導,但也可以用關係代詞(what, which, who)、關係副詞(when, where, why, how)或者whether …引導。例如:Contrary to the descriptions on record, no systematic evidence was found that levels of productivity were related to changes in lighting. (2010) 在這句話中,句子的主幹爲no systematic evidence was found,句首Contrary to 作狀語, that引導的同位語從句置於謂語部分後。句子的含義爲:與所記載的描述相反,沒有系統的證據證明生產效率與照明的變化之間存在關聯。

以上,我們梳理了一下名詞性從句的四種從句。廣大考生在複習的時候,要做好區分。希望各位同學複習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