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精選9篇)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精選9篇)

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1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的曲調,題目的意思是“勸酒歌”。作者的這首名篇,約作於天寶十一年,他當時與友人岑勳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爲客,三人曾登高飲宴。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發抒。

教學目標:

1.通過李白“借酒澆愁”的虛無消沉的消極反抗,以及他自信和對現實的憂患思想,瞭解“酒”在中國文化中的特殊涵義。

2.鑑賞“將進酒”的意境及在矛盾中展示內心的詩歌特色。

3.體會李白浪漫主義創作方法的基本特點,即大膽的誇張和豐富的想象。

教學重點:

1.瞭解李白的生平事蹟及其人格魅力,理解作者的內心世界,從而把握本詩的題旨。

2.把握本體意境張揚、誇張大膽、想象豐富的浪漫主義的手法。

教學難點:

體會李白詩歌“豪放飄逸”的詩美特點並對其內涵有所瞭解。

教學方法

賞析與討論

教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幾乎有一種天然的緣分。中國詩人大多愛喝酒,且多半是因爲“愁”了才喝酒,爲何愁?多得很,仕途失意、功業未成、思妻念子,一言概之,就是生活不如意。多少詩人因酒忘卻人生的痛苦憂愁,因酒在自由的時空盡情翱翔、因酒而丟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傳世佳作。

唐代的天才詩人李白尤爲突出,他是“詩仙”,有自稱是“酒中仙”,時人也號之爲“酒聖”。古時酒店都愛掛上“太白遺風”、“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現在。

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2、唐詩是中國詩歌的頂峯。在燦若羣星的詩人中,李白恰如夜空中的太白金星,尤爲耀眼奪目。李白一生詩酒相依,杜甫讚歎:“李白斗酒詩百篇”。杜康造酒,真是對人類的一大貢獻,否則,生活將缺多少情趣,詩人將缺多少靈感,人類將缺多少美文詩篇。酒與詩,好像天生就結緣,酒催詩生,詩隨酒發,相伴而留香千古。同學們都知道哪些詠酒的詩句?

二、寫作背景

約作於天寶十一載(752),此時距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已有八年之久。此時,詩人與友人岑勳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爲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勳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贇)之際,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發抒。

《將進酒》,樂府舊題,內容多寫飲酒放歌時的情感。

三、誦讀感知

1.詩中一會兒“高堂明鏡悲白髮”“與爾同銷萬古愁”,一會兒又“人生得意須盡歡”“烹羊宰牛且爲樂”,到底是“悲愁”還是“歡樂”?

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喜、轉狂放、轉激憤、再轉狂放,最後歸結於“萬古愁”,迴應篇首,如大河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於豪放不羈之中深蘊情纔不遇、時光易逝之深沉悲哀。所以讀的時候要於狂飲縱歌之中把握好詩人深沉的愁緒。

2.“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感慨時光流逝,應該用什麼語調來讀?

深沉悲愴,但“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要有氣勢。

3.“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應該怎樣讀?

這幾句是李白自信、狂放的體現,於深沉的悲緒中洋溢着暫時的歡樂,應讀得充滿喜悅,而且是稍帶誇張的喜悅。其中“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四個三字句,酒酣之時,喜悅之至,短句疊用,喜悅之情溢於言表,要讀得充滿喜悅之情,節奏要快,聲音有力。

4.“與君歌一曲,請君爲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後兩句是全詩的中心句,也是李白在詩中表明志向的主旨句,該怎樣去讀?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是明志的主旨句,表達了蔑視榮華富貴的高潔志向,也滿懷着懷才不遇的悲情,因而前句要斬釘截鐵,後句要深沉悲愴。

5.“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爲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如何讀?

這幾句又恢復了詩人的狷狂和豪放,要讀出狂放的情感來。

6.最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收束全文,大家討論該怎樣讀才能充分地表現出詩人的情感?

“與爾同銷萬古愁”與狂放轉入深沉的悲哀,應悲愴深沉。

四、通讀全詩,描畫出詩人情感的變化曲線圖。時光易逝→自信狂放→志向高潔→古來聖賢→同銷萬古愁(悲壯)→(喜悅)→(決絕)→(狂放)→(悲愴)

五、課堂小結

六、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導入新課

二、合作探究、鑑賞詩歌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1.用長句開篇,有挾天風海雨而來之勢,詩人是怎樣營造這種氣勢的?

選擇“黃河水”和“海”兩個意象,用“天上來”和“奔流”兩詞修飾,運用誇張的手法,爲我們營造了一幅黃河之水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的雄渾壯闊的畫面,有挾天風海雨而來之勢。

2.結合第3和第4句來看,作者寫黃河之水,目的何在?運用什麼藝術手法?

表現時間像生命的流逝如同黃河之水一樣,勢不可擋地一去不復回,作者是借用此意象表達時如白駒過隙的感慨。運用了起興的手法(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

3.“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詩人選用了“明鏡”這一意象來寫人生苦短之意,你認爲寫得如何?

運用誇張的手法,將“朝”與“暮”、“青絲”與“雪”對比,極寫人生易老之感慨,極寫了人生苦短,很有衝擊力。而且也蘊含着詩人渴望建功立業但又才美不得用的渴望與失望。

4.賞析“悲”字的表現力。

運用擬人的手法,似乎“高堂明鏡”看到詩人無爲而老的樣子,也不禁悲從中來,物猶如此,人何以堪,深化了人生苦短、老大無成的深沉愁緒。

三、李詩鑑賞,師生共同研討: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1.詩人所說的“人生得意”,你是如何理解的?

並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這種“得意”並不是作者才能爲國所用,自己建立不朽的功業,而是與處境類似的三兩知已千里相聚。詩人之所以盡歡,並不是真正的“盡歡”,而是無力改變不被任用現狀的豪放之語,這也反映出李白狂放的性格。

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對我們有什麼啓示?

李白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用世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啓示可以自由發揮,不拘一格,但要言之成理)

3.賞析詩人筵席描寫。

一是體現豐盛,二是體現熱烈,三是體現“酣暢快樂”,運用誇張的手法,活脫脫地爲我們塑造了一位狂放的李白。但“且”字還是帶出來了悲愁,只是暫時忘卻了不得志。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爲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4.賞析短句的表達效果。

詩人那眼花耳熱的醉態躍然紙上,恍然使人如聞其高聲勸酒:“岑夫了,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幾個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詩歌節奏富於變化,而且寫來逼肖席上聲口,“忘形到爾汝”。

5.如何理解“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所包含的感情?

由狂放轉而爲憤激。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當位至卿相,飛黃騰達,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說富貴“不足貴”,乃出於憤慨。以下“古來聖賢皆寂寞”二句亦屬憤語。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6.詩人說到“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時,爲什麼單舉曹植爲例?

陳王”與酒聯繫較多。再者,“陳王”曹植於丕、叡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的同情。詩情所以悲而不傷,悲而能壯,即根源於此。

主人何爲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7.賞析“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結尾藝術。

A、詩情再入狂放,而且愈來愈狂。

B、結尾之妙,不僅在於“呼兒”“與爾”,口氣甚大;而且具有一種作者一時可能覺察不到的將賓作主的任誕情態。浪漫色彩極濃。快人快語,非不拘形跡的豪邁知交斷不能出此。

C、情猶未已,詩已告終,突然又迸出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與開篇之“悲”關合,而“萬古愁”的含義更其深沉。這“白雲從空,隨風變滅”的結尾,顯見詩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觀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筆不辦。

四、總結:

1.《將進酒》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着。與誇張手法不無關係,比如詩中屢用鉅額數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誇感,其根源就在於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鬱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迴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唐詩別裁》謂“讀李詩者於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纔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之。

2.李白的其他飲酒詩: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行路難》)

“……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暉……”(《梁園吟》)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山中與幽人對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裏。”《把酒問月》

“蘭陵美酒鬱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客中作》)

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 (《襄陽歌》)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

黃金白璧買歌笑,一醉累月輕王侯。(《憶舊遊寄譙郡元參軍》)

附:杜甫詩中關於李白飲酒的描寫:

A.“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飲中八仙歌》)

B.“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不見》)

C.“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醉舞梁園夜,行歌泗水春。”(《寄李十二白二十韻》)

3.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聯繫李白的人生經歷,分析他爲何會如此失意?

探究學習:這個問題可以從李白的思想世界入手分析。李白少年即勤奮讀書,“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軒轅以來,頗得聞也。”青年時師從有經世致用思想的隱士趙蕤,隱居深山刻苦攻讀兩年,這段經歷對李白思想影響很大,後來他經常以管仲、諸葛亮自許,暢談王霸之道,縱橫之術。在《大鵬與希有鳥賦》一文中,以大鵬自比,以“激三千以崛起,向九萬而迅徵”的大鵬形象,表現自己的不同凡俗的性格和遠大的人生抱負,嘲笑現實社會中的權貴和墨守成規者,蔑視封建權貴和封建秩序,追求個性自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種性格的內核是積極人世的儒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青年時期的李白就意氣風發,豪情滿懷,心懷“濟蒼生”“安社稷”的遠大人生目標。而趙蕤思想中順應自然、鄙視虛僞世俗的道家意識,也悄悄地在李白的心中播下了種子,孕育了他崇尚坦蕩的性格。儒、道思想構成了他矛盾的內心世界,影響着他的一生。李白生活在玄宗、肅宗時代,唐玄宗溺愛聲色犬馬,重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奸佞小人,許多有識之士被擋在政治大門之外。李白首次人長安,希望能得到皇帝的“垂青”,實現自己的抱負,於是結交了宰相之子崔宗之、玄宗之妹玉真公主等朝中的顯赫人物,希望他們能向皇帝引薦自己,但這些努力並沒有實現目的,反而招來一些人的嫉妒。後來李白又幹謁韓朝宗等人,也沒有實現他步入仕途的夢想,只好四處雲遊。等到玄宗詔用天下有才華的人時,李白才又一次人長安,留下“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得意狂語。開始時他也確實得到了玄宗的寵信,替皇帝寫寫詩做做賦,但他的才華不久就受到皇帝身邊的佞巨權貴嫉妒詆譭,他的狂放傲岸也讓皇帝吃不消,升遷的大門自然被悄悄地關上了。當他發現自己僅是皇帝的御用文人時,不滿情緒漸生,要求還鄉,玄宗順水推舟准許他的請求“賜金放還”。肅宗時,李白參加永王幕府,受到永王重用,自己認爲可以“暫欲清幽燕”、“不惜微軀捐”了,並自比謝安,輔佐永王,平定安史叛亂,當永王篡權的叛亂被鎮壓後,自己也身陷牢獄被流放,險些丟了性命,後經親友的全力營救遇赦才脫險。李白的夢想和希望從此徹底破滅了。這次也使他認識到了當時的統治者顛倒是非,寵愛佞臣奸人,排擠打擊有才能的正直之人的現實。仕途坎坷,抱負難伸,使得他的心靈世界總是處於痛苦的境地,爲了求得心理平衡,酒,成了李白的摯友。

4.我們該如何正確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爲呢?

探究學習:李白嗜酒,我覺得更多是他人生志向不得施展的體現。他曾經兩次進入京師,與達官貴人相伴,但是不久就因爲他傲岸的個性,出衆的才華,而觸犯權貴,遭到讒毀排擠。借飲酒來反抗險惡的現實社會,寄託情懷,是不得志的知識分子處世的常用方法。陶淵明曾經這樣談論酒趣“試酌百情遠,重忽忘天”。喝一口酒,種種世俗之情都遠離而去;連飲幾杯,就忘了自己。飲酒可以使人進入忘物忘己的境地。魏晉人喜歡飲酒,認爲酒能引人人勝,陶淵明則更獨特地領悟到了酒能使人“忘天”的境界,酣飲時,俗念沒了,思慮沒了,天就是人,人就是天,物我兩忘,盡情飲酒,然後借酒排遣,醉後寫詩自娛。李白也繼承了這種做法,借酒澆愁,發泄情感,寫了許多借酒詠懷的詩,以表達自己心中的鬱悶。這嗜酒的行爲是一種無奈的排遣,內心苦悶的發泄。

5.在李白的“酒詩”中也能看出他想像奇特及豪放飄逸的詩風,試找出一些詩句加以說明。

探究學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饈值萬錢。”李白這些詩句的想像是如此的奇特,誇張是如此的大膽,足見李詩的雄奇、奔放、飄逸的風格。

五、佈置作業

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清詩歌情感變化線索,理解其思想感情的複雜性(貌似消極行樂實則渴望用世)。

2、探究詩人狂放性格的由來,體味本詩體現的浪漫主義風格。

教學重點、難點:

體味詩人跌宕起伏的感情;探究詩人狂放性格的由來。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請大家猜一個簡單的謎語:酉時下大雨。(酒)

“酒”是一種文化,它與中國古代詩人似乎結上了不解之緣。他們或仗酒力助發豪興,舉杯而靈感紛來;或借酒來排遣愁緒,飲酣而筆底奔騰。無數名句佳篇都與灩灩美酒相互輝映。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在《不見》還用“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來概括他的一生。現在就讓我們來欣賞李白的一首勸酒詩《將進酒》。(朗誦全詩)

(二)簡介背景

我們在學習《夢遊天姥吟留別》的時候知道,唐玄宗天寶三年(744),詩人被排擠出長安後,又重新踏上了雲遊祖國山河的漫漫旅途。《將進酒》這首詩則是作於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2)。距詩人離開長安已達八年之久。當時,他跟好朋友岑勳應邀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個好朋友登高飲宴,借酒放歌,抒發情懷。

(三)解題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的曲名。將,讀qiāng,“請”“願”的意思。“將進酒”意即“勸酒歌”,多以飲酒放歌爲內容。李白的這首詩是借用樂府舊題,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

(四)整體感知

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賦予這個歷來被許多詩人歌唱過的詩題以積極的內容,這是值得重視的。但是,李白的狂歌痛飲畢竟是一種消極行爲,這是他的傲世態度和豪放不羈的個性使然,是無法改變的。杜甫在結識他之初就看出了這一點,曾試圖說服他,寫道:“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爲誰雄?”(《贈李白》)杜甫這個批評是正確的,但我們也不可忽視李白的飲酒詩中仍包含着積極的內容。

給學生五分鐘朗誦全文(先自由讀,再1齊讀),要求其注意作者的感情變化(讀後點評)。

(五)鑑賞要點

1、三種主要情感

(1)顯示了詩人對未來充滿無限的信心: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2)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之意: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3)表達詩人蔑視權貴,盡吐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2、感情上大起大落

這首詩中,詩人感情的發展變化極快,可分四個層次:

開頭四句寫悲壯之情。

(詩人一落筆就寫黃河景象)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作者似乎一下子就把讀者指引到波濤洶涌的黃河岸邊,觀賞水從天來,東流入海的壯觀景象。)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這兩句極言人生短促。)

開頭四句運用誇張的修辭有慷慨生悲之意,這是非同尋常的。

之前,詩人寫黃河,頗能顯示它的宏偉氣魄和浩大聲勢,如“黃河如絲天際來”“洪波奔流射東海”(《西嶽雲臺歌送丹丘子》),“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公無渡河》)等,其基調是壯;這次則不同——詩人彷彿站在高山之巔,頃刻間就着遍了它的萬里流程,因有“不復回”之嘆,儘管也寫出了黃河的氣魄之大,其基調卻是悲。由此聯想人生,詩人頭腦中便出現了這樣一幅圖景:高堂之上,人們對鏡自視,兩鬢斑斑,真是“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秋浦歌其十五》)。流光易逝,人的一生竟像朝暮之間一樣短促啊!至此,詩人的悲意更濃了。

感情朗讀(自己先示範,後學生齊讀)

但詩人深知“白髮如絲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轉悲爲歡。所以“人生”以下六句轉而寫歡樂之情。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儘管詩人在政治上並不“得意”,但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興興地痛飲一場呢!想到這,他頓生豪情,相信自己將來必能作出一番事業,對區區金錢也毫不在意。於是連呼“烹羊宰牛”(此處用典:“烹羊宰牛且爲樂”語本曹植《箜篌引》),準備像東漢大學者鄭玄那樣“一飲三百杯”。“且爲樂”就是姑且作樂,也就是把不愉快的事情丟開不想。(提問:詩人的這種歡樂是真實的嗎?僅僅爲了一醉方休嗎?)詩人這種歡樂感情是真實的,也是高尚的,不同於凡夫俗子的只圖一醉方休,因爲他說出了“盡歡”的正當理由。

女生感情朗讀。

“鐘鼓”以下六句寫憤激之情。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古來聖賢皆寂寞,

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鐘鼓”本意指樂器,這裏做“擊鼓作樂”解;“饌玉”指精美的食品。“鐘鼓饌玉”在這裏是富貴利祿的代稱。

待到酒宴開始,詩人舉杯勸飲,他的感情突然由歡樂轉爲憤激,這是因爲他要藉此把長期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一起宣泄出來。他鄙棄那結黨營私、排斥賢能的豪門貴族集團,因而說“鐘鼓饌玉不足貴”;他憎恨這些人的黑暗卑污行徑,因而說“但願長醉不復醒”—一這兩句詩可以說集中地表現了他自離開長安至今的憤激之情。但這又不僅是爲了一己遭遇,他還想到了“古來聖賢”(其中大概有孔子、孟子一類人,也有屈原、賈生一類人),他們有經天緯地的才能而不爲統治者所用。(提問:詩人說他們“古來聖賢皆寂寞”,是不是否定他們呢?)不是!這是爲他們惋惜乃至抱不平。尤其是曹植——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讚揚曹植的豪華酒宴,其實是爲曹植的懷才不遇抱恨終生而嘆惋,兼以自況。這就加深了詩人的憤激之情,爲結尾說的“萬古愁”埋下了伏筆。(這裏要注意,此處用典:“陳王昔時宴平樂”語出曹植《名都賦》:“歸來宴平樂,美酒鬥十千”。)

男生感情朗讀

“主人”句至結尾寫狂放之情。

主人何爲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

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五花馬:唐朝開元天寶年間講究馬的裝飾,會把馬的鬣鬃剪成花瓣,剪成三瓣的叫三花馬,五瓣的就叫五花馬。在這裏指名貴的馬。

這一層寫詩人要將一切價值昂貴之物都拿來“換美酒”,而且是“徑須沽取”,要毫不猶豫的去買,這就反客爲主了,真是狂放到了極點。(提問:這種狂放是不是可信的,爲什麼?)這是可信的,因爲上文說過“千金散盡還復來”。這種狂放,從實質上看,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至此,再用“同銷萬古愁”來結束全詩,自有水到渠成之效。

全體齊讀。

3、小結:

全詩緊緊圍繞一個“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壯——歡樂——憤激——狂放(初讀一兩遍,會覺得它豪氣十足,但弄清詩人感情發展的脈絡以後,就會看出詩人的憤激之情是占主導地位的。確切地說,豪放只是它的外殼,而內核則是憤激)。

而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於一個“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嘆時光易逝,因愁而縱酒作樂,因愁而慷慨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態。

這萬古的愁從何而來呢?請同學們結合背景,結合你所瞭解的李白。(找同學回答)

4、探究詩人狂放性格的由來。

(1)政治遭遇(詩人李白的政治夢想與詩人的秉性、情趣、個性的人格)

這首詩大約作於天寶十一年(752年),這一年,李白已經51歲,八年之前,李白到長安尋求功名,進入到統治中心以後,他原本以爲能夠幹一番事業。然而現實卻不容許他這樣做,所以現實的政治遭遇使他鬱郁不得志。

(2)人生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李白的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李白畢生的追求,是李白的`一個夢,然而,當無法企及的現實無情地擺在李白麪前時,他的夢碎了。於是,他開始縱酒,他開始狂歌,開始了永遠沒有盡頭的愁苦。文中他以聖賢自稱,以喝酒排解內心的苦悶,以縱酒來對抗現實的齷齪,以精神的曠達來張揚自己的個性。因爲他是謫仙人,所以他必定擁有恣情傲物的權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樑。

(3)對絕對自由的嚮往與現實性的矛盾

錢穆先生的《中國文學論叢》中這樣寫到“……(李白)自己的生命還想要超出世間。……他的境界之高,正高在他這個超人生的人生上。”他內心深處所期望的不是在現世規則之下對他人的控制,而是扔掉規則對宇宙萬物的掌握。或者說,他最想做的不是可做之事,而是不可完成之事。他因“不可完成”而豪情萬丈,也由於相同的緣故而倍受打擊。

正是以上的種種原因是的李白成爲了一個複雜的、立體的自我,成爲了宇宙間一個大寫的“人”字。

這種複雜的個性體現在詩歌之中,則是快、狂、逸、達。

(再根據遭遇和矛盾齊讀課文)

(六)全文總結:

李白是詩人,是酒仙。詩人的思維是穿越今古的羅盤,承前一千年,啓後一千年。詩人搖擺的身軀不羈於長安城內的鶯歌曼舞,犀利的目光明亮於唐代以後悠悠千載。詩人放蕩的思緒飄蕩於崇山峻嶺之間,遊弋於碧波萬傾之中,面對無人理解的苦惱、傷楚、迷頓,還不如“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來得瀟灑自在。即使是酩酊大醉,忘記昨天今天和明天,把歷史當作下酒菜,裹卷在酒杯中頹然而廢,只在某個月夜輕輕嘆息一聲,吟起“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就是李白,這就是那個把包羅萬象的軀體釋放於長天大地的李白,這就是那個醉出一個詩仙,灑出千古詩章的李白。

讓我們還是用余光中先生的詩句來結束我們的李白之旅吧:

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口一吐就半個盛唐。

(給學生十分鐘,練習背誦。注意作者的感情。)

(七)佈置作業:

1、背誦

2、小作文:我眼中的李白

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3

1.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翻譯詩文。瞭解這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教學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素有“詩仙”之稱的詩人是誰嗎?(李白)我們以前已經學過很多李白的詩了,那你們知道李白的詩有什麼特點嗎?(浪漫,飄逸,豪放)李白的一生是在入世和出世的矛盾中度過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這一首《將進酒》。

作者介紹:

李白(701—762) 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先世於隋時因罪徙居中亞。白於武后長安元年(701)出生在安西都護府碎葉城(今蘇聯吉爾吉斯加盟共和國托克馬克城),約五歲時,隨父遷居蜀中綿州昌隆縣(今四川江油縣)青蓮鄉。李白少年時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十歲誦詩書,觀百家,作詩賦,學劍術,愛好十分廣泛。十五歲左右就寫得一手出色的好文章。二十歲以後,在蜀中漫遊,飽覽了四川的壯麗景色,接觸了社會生活,開闊了視野,培養了熱愛祖國的思想和豪放爽朗、酷愛自由的性格,也種下了遊仙出世的消極思想的根苗。開元十四年(726),二十六歲的李白便“仗劍去國”,辭親遠遊,開始了以安陸(今屬湖北)爲中心的十六年的大漫遊,歷兩湖、江浙、河南、山西等地區,足跡踏遍近半個中國。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天寶十一載,距詩人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達八年之久。 詩人雖未涉及朝廷的黑暗以及自身傲岸不屈的性格和現實的矛盾。但可以一看出對時政治現實的徹底失望和對人生意義的懷疑。從表面上看,歌詠的是飲酒作樂和人生如夢的主題,但卻在實質上對摧殘人才的社會給以有力的控訴,不能以消極情調來簡單否定。

分析:

第一句 內容 : 時間飛逝——感嘆人生的短促,生命的短暫

——空間:句式工整

表現手法:誇張{

——時間

興:先言黃河再言人

對比:“朝如青絲暮成雪”

文章主旨:“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說明詩人對現實不滿

*注意:“沽”通“酤”,買的意思。

“兒”指身邊侍童。

*感情基調:悲壯豪放:

慷慨生悲--盡歡暢飲--憤激之情--狂放至極

*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成爲主旨句的原因:

1.表達對現實的不滿,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情感。

2.“醉”與“與爾同銷萬古愁”照應扣住詩題的“酒”,點明此詩的思想感情

思考 :

1.爲什麼“愁”令李白難以釋懷,要借酒來消?

(爲自己情纔不遇的悲傷嘆息;爲古來聖賢不得重用而扼腕悲嘆。)

2.詩人說到“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爲什麼單舉曹植爲例?

(欽佩他的才華;同情他的不幸;兼以自況。)

比較閱讀 :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跟“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兩者在感情和寫作技巧上有什麼不同?

*感情:前者憤激中顯消沉, 後者激中見昂揚。

*技巧:前者運用借代修辭; 後者直白。

課後練習:

1、給下面加線字注音:

A、饌玉( )

B、恣意( )

C、將進酒( )

D、歡謔( )

E、沽( )

F、烹( )

G、酌( )

H、裘( )

2、讀準、解釋下面的“將”:

①將進酒。

②呼兒將出換美酒。

③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

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⑤ 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

⑥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不得惜。

⑦將子無怒,秋以爲期。

*① qiāng請;

② jiāng拿;

③ jiāng扶持;

④ jiàng帶兵的人;

⑤ jiàng帶領;

⑥ jiāng助詞,在動詞後,沒實在意義;

⑦jiāng希望

課後作業:背誦這首詩

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誦讀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2.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複雜性;

3.理清詩歌中詩人情感變化的線索,背誦全詩。

教學重、難點:

領悟詩人“狂歌痛飲”豪放外表下的憤激之情。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中國有很多特色文化,而“酒”文化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國文學史上,詩與酒相從相隨,詩人與酒之間似乎有一種不解之緣。古來文人騷客,憑酒賦詩,留下多少名篇佳句。

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王維:“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杜甫:“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李白:“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劉禹錫:“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然而,其中飲酒詩做得最好,也是最多的,恐怕要推詩仙李太白了。

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在其《不見》中,杜甫還用“敏捷詩千首,飄零酒一杯”來概括李白的一生。

可見,酒似乎與李白的一生緊密相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這首勸酒詩《將進酒》。

二、整體感知

過渡:學習詩歌的方法,重在誦讀。通過誦讀,我們才能感受到詩歌的音樂美和節奏美;通過誦讀,我們才能用我們的情感和心聲去感受詩人的情感和心聲。

下面,我們就來聽聽著名演員濮存昕是如何用他的聲音來詮釋李白含蘊於《將進酒》一詩中的情感的。

播放錄音。(點評:濮存昕的朗誦,帶有明顯的表演性質,雖非盡善盡美,但他對詩歌的節奏與情感的把握還是很不錯的)

在我們剛纔的聽讀過程中,濮存昕的朗誦在節奏和語調上有什麼特點?

明確:在節奏和語調上有一個快慢高低的變化起伏過程。

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與起伏?

明確:源於情感的變化與起伏。

那麼,詩人的情感又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發展變化過程呢?

板書:情感發展

下面請大家把你們的音腔打開,把你們的情感釋放出來,我們一起來把《將進酒》朗誦一遍。在誦讀的過程中,請大家用你們敏銳的直覺感知一下,詩人的情感經歷了一個怎樣的變化過程。

如果不能,學生自由誦讀,然後可以同桌之間討論,擬出作者情感發展線索。(3分鐘)

三、課文分析

悲傷

包括哪些句子?(前四句)

詩人“悲傷”什麼?(韶光易逝,人生短暫)

這種“韶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悲傷是如何體現出來的?

黃河水的“不復回”,表現韶光易逝。

以水來表現時光短暫。(《論語》: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

頭髮“朝如青絲暮成雪”,表現人生短暫。

在表現“悲”的時候,運用了哪些手法呢?(誇張、比喻、對比)

還有一種手法。詩人通過對黃河這一自然景物的描寫,渲染出一種悲傷的氣氛,寄寓了詩人的情思。這樣的手法是?(起興。《孔雀東南飛》:“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小結:詩歌前四句,綜合運用了多種表現手法,表現了詩人對韶光易逝,人生短暫的感傷。那麼,誦讀時應該用什麼樣的語調?(如課後誦讀提示所言:前兩句有挾天風海雨而來之勢,故慷慨有之。但詩人這裏是慷慨生悲——沉鬱)(單讀,點評)

那麼,作者在文中一直感傷下去了嗎?

歡悅(灑脫)

你是怎麼看出詩人並沒有把對人生短暫的感傷繼續下去的?

明確:“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這一句表現的是怎樣的人生態度?

明確:及時行樂。

過渡:有詩云:“一杯清酒聚知音,半生相知有幾人。”如今,三位摯友相聚在一起,正好開懷暢飲,故而要“烹羊宰牛且爲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誇張,表現友人相聚之樂)所以,這一個小節,表現的情感應該是?(關鍵詞)

板書:歡悅(或灑脫或歡樂)

那麼,這一小節應該以怎樣的語調來讀?(慷慨激昂,讀出歡悅與灑脫勁)(齊讀)

不經意中,哪一個句子被大家重讀了?(“天生我材必有用”)

“天生我材必有用”是什麼意思?你認爲這一句包含哪些含義?

1.表現出詩人充分的自信,從“必”可以看出。表現出詩人儒家的那種渴望積極用世的心情。正所謂:“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那麼,又爲何不爲這樣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而舉杯痛飲呢?即使破費千金又算得了什麼——“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使金錢卻又不被金錢所驅使,足令天下的凡夫俗子咋舌啊。

2.結合當時詩人的生活背景,詞句也暗示了詩人的懷才不遇。

小結:但無論是自信,還是自傷懷才不遇。我想,這也許都會是李白飲酒的一個誘因吧。

過渡:(教師讀勸酒過程)中間是勸酒的過程,引出勸酒辭。(學生齊讀勸酒辭的內容)

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背誦全篇,瞭解文意

教學手段:

介紹背景及相關知識,學生自己理解掌握

一、解析文題

將進酒,注意讀音,“將”的意思就是“請”,連起來解釋就是“請喝酒”。原來這是一首勸酒詩。李白爲什麼寫勸酒詩,他在什麼情況下寫這首詩的呢?

二、文化背景

大詩人李白(701———762)出生於四川,自稱漢將李廣之後(一說與大唐皇族同宗),繼承了先祖的豪邁狂放,加上先天的聰慧(文才),以及後天的勤奮(閱歷)——“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他成了“詩聖”。725年辭親遠遊,乘船經三峽出蜀,經歷了結婚生子等人生大事。742天寶元年赴長安求官,賀之章見《蜀道難》等詩,驚呼太白爲“謫仙人”,並說“此詩可以泣鬼神矣!”後受詔入朝,供奉翰林。醉酒使高力士脫靴,楊貴妃捧硯,再加遭奸佞讒毀,被“賜金放還”。744李白與杜甫在洛陽相遇,同遊同詠,親如弟兄。750漫遊復漫遊,南北飄流,隱居或修煉,作《夢遊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759蒙冤流放,行至白帝城遇赦。作《早發白帝城》。晚年寫出《秋浦歌》、《贈汪倫》。762太白逝世。

書上交代,到寫這首詩爲止,李白已經被“賜金放還”八年,仕途是沒指望了,所以他索性隱居或修煉。可最要命的是他還嗜酒,常常酩酊大醉,這說明他“有情”,他是一個性情中人。那麼他的情是什麼情呢?學習這首詩我們或許可以略知一二。

三、解讀全詩

(一)朗讀課文(正音)(結合課後練習一)

1、開頭兩聯均用“君不見”領出,“君”,按岑夫子、丹丘生。要讀得從容、親切。“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發源於崑崙山,地勢極高),“不復回”——不再返回,均須重讀。“不復回”隱含何意?——韶光易逝之意。類似還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高堂”一聯繫承“不復回”而來,說及人生。“悲白髮”,我們頭腦中應出現了這樣一幅圖景:高堂之上,人們對鏡自視,“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秋浦歌十五》),猶言人生苦短,“悲”字當重讀。韶光易逝和人生苦短本是一回事,所以第一聯用的是古代民歌中的比興手法,即用眼前景物起興,引出所詠之詞,而又具有比喻的作用。類似還有: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桑之落矣,其黃而隕。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詩經氓》這兩聯把天地人生都說到了,境界極其闊大,應當讀得很有聲勢。

2、以下節奏逐漸加快。“人生”一聯重音當落在“盡歡”和“空對月”上。正因爲韶光易逝、人生苦短,所以要及時行樂。詩人深知“白髮如絲悲何益”(《前有樽酒行》),因而立即轉悲爲歡。儘管詩人在政治上並不“得意”,但此時興致高漲,在他看來,朋友間的聚會也同樣是人生中的快事,大家何不高高興興地痛飲一場呢!想到這,他頓生豪情,把希望寄託在未來,“天生”一聯更追加了“須盡歡”的理由,顯示了詩人對未來的信心,應當讀得擲地有聲;讀後宜作一頓(這裏的潛臺詞是“既如此,那就……”),爲詩中策一個高潮蓄勢。於是連呼“烹羊宰牛”,第一個高潮在“會當一飲三百杯”這句上,應當讀得豪氣十足,要用升調讀,“三百杯”一語尤當着力加以渲染。以上是詩的鋪墊部分,讀後可作稍長停頓。

3、酒到酣處,意興遄飛,李白禁不住呼朋引伴。“岑夫子”以下六句爲詩意轉換處,亦可視爲下面勸酒歌的引語,應當讀得親切,節奏逐漸加快,重音依次落在“將”“莫停”“歌”“傾耳聽”等字上,突出敬請之意。讀完,稍作停頓。俗話說酒多話多,歌的內容其實就是詩人借題發揮的牢騷話,也就是酒後吐真言。

4“鐘鼓”一句至結尾爲詩的主體部分,詩人藉此盡吐胸中塊壘,必須讀得酣暢淋漓,再現詩人狂放不羈的個性。“鐘鼓”二句是這支勸酒歌的主題,也是全詩主旨所在。這兩句有着明顯的取捨,他鄙棄“鐘鼓饌玉”的官宦仕途,當然也有部分自嘲;他選擇逃避,不滿,反抗。

鮮明的愛憎道出了詩人長期鬱積在胸的不平之氣,感情突然由歡樂轉爲憤激。

爲了讓自己“長醉不醒”的願望名正言順,他還援引“古來聖賢”來證明,比如孔子、孟子,屈原、賈生一類人,他們有經天緯地的才能而不爲統治者所用。詩人說他們“寂寞”,實際是說他們被世人冷落,是爲他們惋惜乃至抱不平。這是從反面來論證,“皆”體現了憤激。更有曹植——這是他十分景仰的人,他讚揚曹植的豪華酒宴,其實是爲曹植的生不逢時懷才不遇而嘆惋,而不平,同時兼以自況。這就加深了詩人的憤激之情。

5、既然明鑑歷史,選擇了長醉不醒,於是就痛飲狂歡了。“主人”兩句詩人反客爲主,直命沽酒,把值錢的家當全拿出去買酒,豪放之態如見。這種狂放,從實質上看,是詩人的悲之重、歡之濃和憤激之深的集中表現。讀後應稍作停頓,至“與爾同銷”可兩字一頓並放慢速度,再用誇張語調讀最後三字,“古”“愁”之後皆當有延長音——這是全詩的高潮。用全部家當買酒,不是消一般的兒女情愁,而是積澱了很多年很多世代的懷才不遇的鬱悶。所以須有強大的聲勢,才能顯示詩人的飄逸的風格。

(二)內容感知

《將進酒》是漢樂府曲名,李白這首詩雖用了舊題,卻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創新意,把飲酒和對黑暗現實的批判結合起來,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賦予這個歷來被許多詩人歌唱過的詩題以積極的內容,這是值得重視的。

臺北學者散文家顏昆陽《想醉》中有一句話:“非醉不可的理由儘管很多,但眼淚與笑聲便可以說明一切,因此人們非醉不可的理由其實只有一個:有情。”

那麼請問這首詩中詩人的情到底包含那些呢?

首先對國家有情:忠君報國之情,不滿失望之情,

其次對自己有情:自我肯定之情,快意身心之情,也有志不得伸的苦痛。

四、藝術手法

1.誇張的寫法

詩中的有些誇張寫法是憑藉數字來表現的,例如用“一飲三百杯”表現豪飲,用“斗酒十千”表現酒價的昂貴,用“萬古愁”表現愁的深廣;有些則屬於感覺的誇大,如“黃河之水天上來”極言黃河源頭之高,“朝如青絲葛成雪”極言人生短促。諸如此類的誇張句都有力地說明詩人橫放傑出,用辭大膽,他人莫及,也表現了他那豪放飄逸的詩風。

2.起興(略)

五、板書

及時行樂,銷萬古愁

歡狂

韶光易逝,長醉不醒

人生苦短,斗酒十千

悲憤

六、作業(背誦全詩)

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6

教學重點

1.體會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風格

2.瞭解李白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苦悶和激憤之情

3.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

教學難點

1.把握全詩由悲而歡而激憤而狂放的感情基調

2.鑑賞全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杜甫有一首詩爲《飲中八仙歌》,內容如下: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提問:讀過詩後,你能通過這四句詩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嗎?

明確:詩酒同李白結了不解之緣,李白自己曾說過“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興酣落筆搖五嶽”。杜甫描寫李白的幾句詩,笑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詩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長安市上酒家眠”。李白醉後,豪氣縱橫,狂放不羈,即使天子召見,也不是那麼畢恭畢敬,誠惶誠恐,而是自豪地說:“臣是酒中仙!”而這首《將進酒》正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勸酒歌。

二、寫作背景介紹

本詩約作於天寶十一載(752年)李白“賜金還山”之後。他當時與友人岑勳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爲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這首詩可能是三人飲酒宴上的祝酒辭。

三、分析鑑賞

提問:李白的詩歌風格一向是豪邁不羈的,你認爲這首詩和他的一貫風格有區別嗎?

明確:這首詩有豪放之情,但又不只於豪放之情。這首詩中詩人的感情變化極快。

(參見人教社《教師教學用書》152頁)

提問:你能簡單總結一下這首詩感情的起伏變化嗎?

明確:詩的開頭悲嘆人生短促,轉眼即是百年。接着因悲尋歡,想要痛飲一場。然後轉入正題,聯繫自己遭遇,借酒抒發憤世嫉俗之情。結尾變得狂放,要將這種種複雜的心緒統一爲“萬古愁”,一同消除、忘卻。

四、寫作特點

提問:本詩你讀來有何感覺?

明確:略

提問:以往我們學習的古詩多以七言爲主,那麼這首詩有什麼特點呢?

明確:通篇以七言爲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參差錯落。且詩句以散行爲主,又以短小的對仗語點染、節奏疾徐多變,奔放而流暢。

五、學生誦讀全詩

六、作業

課後練習第二題。

板書設計

將進酒

李白

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7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能準確把握情感基調並背誦全詩。

學習起興、用典、誇張手法在詩中的運用。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賞析詩中情感脈絡之變化,能用準確流暢的語言概括全詩內容與情感。

能品味詩人婉曲語言中的深層含義,並學會聯想比較的鑑賞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能正確認識詩人對自我的肯定與對現實不滿的矛盾思想,認識“以酒銷愁”的歷史文化背景與人文精神。

【教學方法】

誦讀法 品味鑑賞法

【教學課時】

課時

一、以杜甫《飲中八仙歌》導入,談談詩中禮拜形象。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二、背景簡介(略),聯繫《夢遊天姥吟留別》名句。

1、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時何時換?

2、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3、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三、朗讀全詩,教師範讀。(注意節奏點,用韻、語調變化)

四、分層賞析,理清脈絡,幫助誦讀記憶。

感情線索:悲——歡——樂←—歌—→願——恣——愁(首尾呼應)

↑↓

自己高|潮 轉折 萬古(憤激、無奈——豪爽、曠達)

(自信)

全詩詩眼:悲愁——感情基調:憤激。

全詩中心句: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品味思考交流】

開頭四句與全詩主旨關係

渲染慷慨悲涼氣氛,爲第二段“歌弦”作鋪墊,也與“天生我材必有用”構成對比反襯效果。

“天生我材必有用”與開頭之“悲”,後來之“願”有矛盾嗎?你怎樣理解?

思想情感的矛盾統一: 入世思想:我必有用——突出憤激之情

出世思想:聖賢寂寞

作者爲什麼舉“曹植”爲例,說明“古來聖賢皆寂寞”?(略)

“與爾同銷萬古愁”中“愁”的對象範圍有多大?試舉例。

往古聖賢不被君王賞析之人。

自己與自己同時代人。

以後和自己同命運之人。

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將進酒》這首詩歌大起大落,詩文忽翕忽張。由悲轉喜轉狂放轉激憤轉癲狂,最後歸結於萬古愁,迴應篇首,如大海奔流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全詩五音繁會,句式長短參差,氣象不凡。此篇如鬼斧神工,足以驚天地泣鬼神,是詩仙李白的巔峯之作。

學情分析:

由於本班學生大都來自農村,加之是理科班,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高。朗讀這一塊,學生大都比較薄弱,因此希望藉助這一課的學習,促進學生學習古詩的熱情,提高學生詩歌鑑賞的水平,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朗誦詩歌,理解詩歌的基本內容。

過程與方法:

1.把握詩歌感情基調,理解其思想感情的複雜性。

2.學習詩歌誇張及比興的藝術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李白不畏權貴,視金錢如糞土的精神品質。

教學重點:

把握詩歌的思想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背誦。感受詩人形象。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跌宕起伏的感情。

教學方法:

問題式教學法、誦讀感知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中國文人,悲歡離合求一醉,風花雪月尋一醉。

二、解題覽詩

1.題目分析。

2.自由讀詩。

3.分組讀詩

三、分析如何飲酒

你從哪些詩句中看到了李白飲酒時的哪些情態?領略了“酒中仙”的何等風采?

四、分析爲何飲酒

1.“人生得意須盡歡”,因“得意”而歡飲?

2.“烹羊宰牛且爲樂”,“爲樂”而飲酒?

3.“惟有飲者留其名”,李白爲“留名”而飲酒?

4.古來飲者無數,李白爲何偏以曹植爲例?他們二人有何相似之處?

5.據上分析,李白飲酒的原因應該落腳在哪個字上?

6.詩中直接點明情感的字,我們找到了“歡”“樂”“愁”,還有一個字是什麼?(悲)李白爲何而“悲”?

五、美讀課文

1.學生配樂誦讀

2.教師範讀

3.學生齊讀

六、小結、作業

高二《將進酒》優秀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清詩歌情感變化,抓住意象解讀詩歌的方法。

2.過程和方法:反覆誦讀,體會李白詩歌的豪放風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體悟李白豐富複雜的內心世界。

(二)教學重、難點:

1、通過誦讀、藉助“酒”意象的解讀,走進李白的內心深處。

2感受李白借豪寫悲,悲而能壯的詩歌風韻。

(三)教學方法:

誦讀法賞析法合作探究法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導語:由詩歌、李白、導入本節內容。

2、出示學習環節淺讀——品讀——深讀

讀詩亦如飲酒,需要我們慢慢品味,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先淺嘗滋味,然後細細品味,最後深入體味。

二、詩歌學習

(一)、淺讀——讀出詩歌內容

1、自由朗讀、注意字詞的準確性。

2、單個朗讀。提出要求:讀準字音、讀對節奏、讀出感情,其他同學從字音、節奏和感情三方面點評

3、齊讀

提示:讀李白的詩,一定要把自己想象成李白,放開膽來旁若無人,這樣才能獲得一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4、多媒體聽讀

(二)、品讀——讀出情感變化

1、引入:一個人心情不同,場合不同,喝酒的方式也不一樣。那麼在《將進酒》中李白是怎麼喝酒的呢?怎麼勸酒的?找出相關詩句。

——“會須一飲三百杯”喝得多,“將進酒,杯莫停”喝得急,“但願長醉不復醒”喝得沉醉,“斗酒十千恣歡謔”喝得暢快,“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喝得傾其所有。

———可謂“豪飲、狂飲”。

2、那麼,李白爲什麼要如此喝酒,如此勸酒呢?甚至要長醉不醒呢?再走進詩歌,感受他豐富複雜的情感世界。

分組討論、交流。(讀出相關的詩句)

點撥:悲——“歡”——憤——狂

小結:但李白畢竟是李白,悲也好,憤也罷,都磨鈍不了李白內心澎湃的激情和經世濟民的大志,他還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邁宣言,悲愁之中不失萬丈豪情,

3、指名朗讀(男生女生各推薦一名最能代表你們各自最高水平的選手朗誦《將進酒》,比一比,看誰能通過自己的朗讀傳達出李白豐富複雜的情感。)

(三)、深讀——讀出內心境界

1、引入:話劇《李白》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在江邊,一個小孩在吟誦李白的《將進酒》“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李白開玩笑地說:“你還呼兒?!”小孩說,太白先生,我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您,何爲“萬古愁”啊?小孩問完,周圍一片寂然。李白沒有回答,只是淚流滿面。

雖是無知的童言,卻值得我們深思,李白的這種種矛盾糾結,只能說是李白的一己之悲,一世之愁,爲什麼說是“萬古愁”呢?到底什麼是“萬古愁”呢?也許我們不能窮盡這個答案,但能不能從詩中找出一二呢?

2、討論、交流、回答———

提示:李白之愁不是一己之悲,而是古往今來一切敏感的才人、一切清醒者所共有的愁,是每一個懷才不遇的仁人志士的共同的心結,甚至可以說只要是有理想的、對現實不麻木的人都會有這樣的愁。這愁包含了對人生短暫、功名不立、歲月蹉跎、時不我待的慨嘆。這種愁緒不只李白有,李白之前的人有,李白之後的人有,甚至我們身上都有這種愁緒。

還能舉出其他的一些例子嗎?

提示:孔子“逝者如斯乎,不捨晝夜”

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三、課堂小結

李白爲詩而生,爲酒而生。酒,成就了李白;李白,豐富了酒的內涵。唯李白,方顯酒的醇,酒的烈,酒的真,酒的香,酒的豪情萬丈,在李白的杯中,酒發揮得淋漓盡致,飄香流芳。最後讓我們全體起立,齊誦全詩,穿越時空,再次去感受李白激揚的文字中流淌的萬丈豪情,與李白同銷萬古愁!

四、課後作業

課後閱讀李白的《行路難》,再次感受豪邁的風格。

五、附:板書設計

豪邁

六、教學反思(課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