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教案優秀篇

  教學目標:

蘭亭集序教案優秀篇

1.領會本文的思想內容,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變化,正確評價作者的生死觀。

2.學習本文情景交融、敘議結合的協作手法,感受幽遠的文思,清新的辭采。

  教學重點 :

1.理清課文線索,瞭解文章內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2.瞭解書序體裁的特色,學習本文在寫景方面的特點。

  教學難點 :

啓發學生聯繫時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關生死的人生態度。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用幻燈片展示王羲之的書法作品——《蘭亭序帖卷》, 我們從這精美的書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國書法藝術的美,也讀出我們中國象形文字的古雅與優美。那麼,你們知道王羲之是在什麼狀態下創作出《蘭亭集序》的嗎?

據說,王羲之寫這篇序時,已經喝醉了酒,下筆如有神助,醒後自己也感到驚異;他日更書數十本,比起原來的這一稿本,終莫能及。稿本珍藏在王家,到了唐初爲太宗所得,尊爲“天下第一行書”,並命虞世南、歐陽詢、褚懷良等臨寫了幾本。 被呼爲“行書之龍”的王羲之的《蘭亭序帖卷》,在古代書跡裏,像一盞燦爛的明燈,照耀着東晉以來我國書體的前進道路。

而《蘭亭集序》則是膾炙人口的詩序名篇,其思想和辭藻都是很有代表性的,從中可以看出東晉一部分士大夫文人的生活情趣、思想修養、精神狀態和文學造詣。現在,就讓我們共同欣賞吧。

  二、朗讀課文,瞭解大意:

1.教師範讀。要求學生注意聽清文章語氣、節奏和讀音。出示小黑板,指一名學生讀準下列生字:

癸(guǐ)醜 修楔(xì) 流觴(shāng) 遊目騁(chěng)懷 趣(qū)舍萬殊 齊彭殤(shāng)

2.學生齊讀。要求讀準字音,在預習初讀的基礎上,加深對課文的印象。

3.默讀全文。要求學生參閱註釋,理解文章大意,然後指名學生試譯課文。

  三、教師講析課文:

1)、講析第一段:(修禊)之樂。 思考: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來記敘蘭亭盛會的?

第一句:時間、地點、集會的原因。

⑴. 古代紀年方法:年號紀年和干支紀年

所謂"天干"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這十個字,"地支"則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這十二個字。紀年的方法,從"天干"中的"甲"開始,配"地支"中的"子"依次搭配,得出: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己巳……等等六十個組合,俗稱作"六十花甲"。這種"天干地支"紀年法,六十年爲一週期。

如:2001年是庚辰年;2002年是辛巳年;…… 2010年是庚寅年。

⑵. 修禊:中國古代民間的一種風俗,古人視季春三月是萬物萌生的時節,早在周代,人們在三月的第一個巳日到河邊以香草浸水沐浴,祛病除邪,《詩經》、《周禮》中都有記載。孔子的得意門生曾點將春禊視爲其志,得到孔子的讚賞。"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論語?先進》)三國魏以後春禊定在三月三,活動內容也改爲在水邊宴飲、賦詩等。

第二句:交待與會者

第三句:寫蘭亭周圍地形環境

⑴. 帶:名詞動用,像衣帶一樣圍繞

第四句:寫宴飲之樂

⑴. 流觴曲水:也稱爲"曲水流觴",春禊活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引溪水進入彎曲的水渠,人們坐在水渠兩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順流而下,杯停在誰的面前,誰即取飲。觴系古代盛酒器具,即酒杯。通常爲木製,小而體輕,底部有託,可浮於水中。也有陶製的,兩邊有耳,又稱“羽觴”,因其比木杯重,玩時則放在荷葉上,使其浮水而行。 曲:使動,使(水)彎曲

⑵. 次:旁邊

⑶. 一:一些,一點

⑷. 幽情:深藏內心的感情

第五句:天氣

第六句:作者的主觀感受。

⑴.仰觀,俯察: 古人觀照自然、人生的兩種方式。

⑵.所以:用來

⑶.遊目騁懷:縱展眼力,開闊胸懷。

⑷.極:窮盡

⑸.娛:樂趣

⑹.信:實在,誠

整段譯文:

永和九年,即癸丑年,三月之初,(名士們)在會稽郡山陰縣的蘭亭聚會,爲的是到水邊進行消災求福的活動。許多有聲望有才氣的人都來了,有年輕的,也有年長的。這裏有高大的山和險峻的嶺,有茂密的樹林和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水急流,(在亭的)左右輝映環繞。把水引到(亭中)的環形水渠裏來,讓酒杯飄流水上(供人們取飲)。人們在曲水旁邊排列而坐,雖然沒有管絃齊奏的盛況,(可是)一邊飲酒一邊賦詩,也足以痛快地表達各自幽雅的情懷。這一天,天氣晴朗,和風輕輕吹來。向上看,天空廣大無邊,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這樣來縱展眼力,開闊胸懷,窮盡視和聽的享受,實在快樂啊!

情感思路:

第一自然段,記敘了集會的時間、地點、事由、人物,由“此地有崇山峻嶺”引出四周環境及場面的鋪敘,最後由“是日地”領起描寫遊人的心境,抒發集會的.心情。本段中作者對這次宴集環境的描述素淡雅緻,攝其神韻,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這可看出作者快樂的心情和對自然美的熱愛之情。

  第二課時

一、講析第二段::(死生)之痛。 思考:本段作者的觀點是什麼?是如何逐層闡述的?

第一句:眼前聚會盛況,引起人生感悟。

⑴.與:結交,交往

⑵.俯仰:社會人事周旋應酬

第二句:兩種生活態度:"晤言一室"與"放浪形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