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頭》讀後感(精選21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老頭》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老頭》讀後感(精選21篇)

《高老頭》讀後感 篇1

《高老頭》發表於1834年,是巴爾扎克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小說以1819年底到1820年初的巴黎爲背景,用幽默諷刺的語言揭露和批判了資本主義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小說主要寫了兩個平行而又交叉的故事:退休麪條商高里奧老頭爲兩位女兒付出了所有,最終還是被她們冷落,悲慘地死在伏蓋公寓的閣樓上;青年拉斯蒂涅在巴黎浮華社會的腐蝕下不斷髮生改變,但仍然保持着正義與道德。與此同時,故事裏還穿插了鮑賽昂夫人和伏脫冷的故事。小說通過寒酸的公寓和豪華的貴族沙龍這兩個不斷交替的主要舞臺,描繪了一幅幅巴黎社會人慾橫流、極端醜惡的圖畫,暴露了在金錢勢力支配下資產階級的道德淪喪和人與人之間的冷酷無情,揭示了在資產階級的進攻下貴族階級的必然滅亡,真實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特徵。

本書中文版不到十八萬字,但是其視野之廣,人物形象之多姿多彩,簡直夠得上一幅全景畫卷,從拉丁區與聖馬爾索城關之間貧窮寒酸的小街陋巷,到聖日耳曼區富麗堂皇的貴族府邸,巴爾扎克給我們展示了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巴黎社會,講述了一個令人熱淚相映的故事。巴黎社會各個階層、各種身份的人物,帶着各自獨特的風貌,在這部小說中組成了一個喧鬧的、活動着的、真實的`社會。這裏有貪婪勢利的老闆娘,有獻身科學的大學生,有苦役幫口裏神通廣大的祕密頭領……尤其是小說的主人公高老頭充分地向讀者展示了一份特別的父愛。他似乎沒有自我,生來就是爲兩個女兒付出的。他把女兒當作天使,樂於犧牲自己來滿足她們的種種奢望。爲了女兒的體面,他歇了生意,隻身搬進伏蓋公寓;爲了替女兒還債,他當賣了金銀器皿和亡妻的遺物,出讓了養老金,弄得身無一文;最後,仍然是爲了給女兒弄錢,他竟想去“偷”去“搶”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賣命”、“殺人放火”。但這樣一份父愛卻得不到應有的珍惜。最後他還是孤零零地死去了。這種父愛其實是畸形的、病態的一種愛,是當時腐化社會的一種產物。高老頭是可悲的,通過這種可悲,可以看出當時巴黎社會金錢帶來的罪惡和社會的腐朽。

高老頭在臨死前和拉斯蒂涅說的一句話對我的印象特別深:“錢可以買到一切,甚至能買到女兒。”可兩個女兒只認錢不認父,在迷人的外表下藏着一顆醜陋的心靈。巴爾扎克把兩個女兒的陰險、虛僞和高老頭的善良、純樸、描寫得淋漓盡致,一批具有個性化的人物,一一展現在人們面前。至於文章的另一位主人公,高老頭唯一的朋友,那個原本正直善良的拉斯蒂涅,後來也因禁不住上流社會和金錢的誘惑,蛻化成不顧一切去弄錢的野心家。“他看着墳墓,灑下了年輕人最後一滴眼淚。這是神聖的感情在一個純潔心中逼出來的眼淚,一滴剛落地便立即飛到天上的眼淚。”這滴眼淚在那個金錢社會中是多麼難能可貴。可是在這滴真誠的眼淚過後,“他貪婪的目光停留在旺多姆廣場的柱子和安伐裏特宮的穹頂之間,那裏便是上流社會的區域。面對這個喧囂的蜂窩,他眼中熠熠放光,似乎要把那裏的蜜汁一口吮盡。”即將上演的又是金錢之間的交易和爲了金錢不顧一切出賣自己的種種悲劇。

讀完《高老頭》,讓人不禁爲巴黎上流社會只以金錢爲中心、人情之間的冷漠而悲哀。在巴黎上流社會無所謂親情、愛情,有的只是人與人之間的金錢關係。馬克思曾說過:“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赤裸裸的金錢關係。“也正是這種金錢關係,讓人間所有的溫情都變成了笑柄。高老頭的悲哀不是一個人的悲哀,而是當時整個時代的悲哀。巴爾扎克的描寫,讓我們可以一窺當時法國巴黎人民的生活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我覺得《高老頭》是本值得一讀的書籍。

《高老頭》讀後感 篇2

讀完巴爾扎特的《高老頭》,我覺得這是一部充斥着道德與法律的作品。

這個故事發生於法國十八、九世紀,其社會背景充斥着欺騙、虛榮、浮華與奢侈。人們爲躋身於上流社會得到虛榮與滿足,徘徊在道德與法律的邊緣。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教思想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勝的歷史杯具的一個縮影。高老頭是個麪粉商,在革命期間買麪粉賺了一大筆錢,他在女兒出嫁時給了六、七十萬的家產,自我只留了五六萬作養老金。隨着歲月流逝,倆個女兒對父親產生厭惡,趕出自我的圈子,以父親爲恥,表面上卻帶着道德的面具安慰他。她們像個吸汁機,榨乾了高老頭。高老頭爲了他的兩個女兒,典當了一切,付出了一切,他的道德職責觀過於強烈,以至於被道德束縛、禁錮,卻忘了道德永遠敵可是隻擁有虛假法律的資產階級社會,所以他的一生是可悲的,最終連棲息的棺木都是別人救濟增援的。

伏脫冷是《高老頭》中重要的資產階級野心家,是潛逃的苦役犯,高等竊財集團辦事班的心腹和參謀,經營着大宗贓物,是一個尚未得勢的兇狠的掠奪者。他能幹、閱歷廣,對上層社會很熟悉,看透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的真相。他曾說過“強盜和統治者的區別只在於見血與不見血而已。”在他眼中,所謂的道德和法律只是一個名詞,他認爲這個社會有財纔是德,大資產階級可是是受法律保護的大盜。他以惡治惡,以不道德治不道德,懂得鑽法律的空子,從不在落網的時候被判死刑。他的形象很複雜,既是資本不主義社會的揭發者,也是罪惡的製造者。從伏脫冷的身上,我們更清晰的看出了道德與法律的可笑性,尤其是伏脫冷被抓的`那一刻,一個即便有義氣卻十惡不赦的囚犯被抓,無論是在道德還是法律上都是明智之舉,可人們卻把譴責的矛頭指向了揭發者米雪諾小姐,並最終殘忍地將米雪諾趕出伏蓋公寓,道德和法律在他們眼中早已扭曲,一文不值。

歐也納。拉斯蒂涅,是貫穿小說始終的主要人物,他是一個漸變發展的青年野心家形象。拉斯蒂涅本是法國某省的破落子弟,家庭節省一切開支,供他到巴黎上大學,期望他將來重振家業。剛開始的時候,拉斯蒂涅是個熱情具有才氣的青年,聰明帥氣,抱着發家致富,步步高昇的想法在巴黎學法律,想憑着自我的本領按部就班的向上爬。可是在巴黎不到一年,家境的貧寒與巴黎上有貴族的繁榮使他向上爬的慾望增強十倍。德。鮑塞昂夫人的提攜,伏脫冷的提點,高老頭一生寫照的比較,讓拉斯蒂涅明白金錢是爬上貴族社會的根本。什麼道德,什麼法律,完全是空話。於是他聽從包塞昂夫人的話勾引有錢的紐沁根太太,理解伏脫冷的提議,色引泰伊番小姐,甚至昧着良心寫信回家騙取母親和妹妹的錢,雖然這時他良心上遭遇譴責,避不開道德的束縛,可是在慾望和權力面前,他還是選擇了後者。金錢的力量使他走以不道德對不道德的路。

德。鮑塞昂夫人,她是復辟時期貴族婦女的典型,出身高貴,巴黎社交的皇后,在上流社會通行無阻。她雖然表面上顯赫一時,內心卻有衰落的感覺。西班牙侯爵阿瞿達的背叛使她意識到金錢纔是社會的真正主宰,唯利是圖即道德原則,高貴敵可是金錢,感情敵可是金錢。

《高老頭》中四個主要人物囊括了小說的主要思想和資料,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醜陋和黑暗。這本小說是我真正瞭解到忽視扭曲道德和法律,帶來的只會是片刻的歡愉,是《高老頭》這樣的杯具簡寫,我們應當主宰金錢而不是被金錢主宰,並且,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問問自我的良心,不要徘徊在道德和法律邊緣,而應正視他們。

《高老頭》讀後感 篇3

讀完《高老頭》,不禁讓人感嘆當時巴黎上流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淡漠的關聯。父母兒女間的親情,本是世界上最純潔完美的感情。然而在那個時代,連親情都被金錢所玷污,實在是一種悲哀。

《高老頭》這本書是巴爾扎克對拜金主義最深刻的描述及抨擊,亦爲《人間喜劇》系列的代表作之一。小說以十九世紀初的巴黎爲背景,揭露批判了資本主義世界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聯。小說主人公高老頭是巴爾扎克塑造的一系列富有典型好處的人物形象之一,他是封建宗法思想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所戰勝的歷史杯具的一個縮影。他是法國大革命時期起家的麪粉商人,中年喪妻,他把自己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兩個女兒身上,對女兒的任何要求都一一滿足。他給了兩個女兒每人八十萬做嫁妝,讓她們嫁入豪門。然而他還是被女兒趕出了家門,最終悲慘地死在伏蓋公寓。

在《高老頭》中,巴爾扎克無情地批判了那個道德淪喪,物慾橫流的社會。金錢和物慾膨脹帶來的人性異化和種種社會問題,都在這部作品中得到體現。

高老頭最初在兩個女兒家受到尊重,“我受到好款待:好爸爸,上這兒來;好爸爸,往那兒去。她們家永遠有我的一份刀叉。我同她們的丈夫一塊兒吃飯,他們對我很恭敬。”爲什麼?“正因我生意的底細,我一句沒提。一個給了女兒八十萬的人是就應奉承的。”高老頭自己這樣說到。不久兩個女兒便嫌這樣的父親有損她們的面子,狠心將父親趕出了家門。

高老頭對女兒的愛是一種溺愛,是一種病態的愛。他爲女兒能夠付出一切。他無比珍惜妻子的遺物,然而卻因女兒需要用錢而不得不變賣掉;他花掉身上的最後一點錢,只爲女兒能有一件漂亮的禮服去參加舞會;他爲了女兒的體面不再做生意,但得知女兒缺錢時又想着重操舊業,甚至去“偷”、去“搶”、去代替人家服兵役,去“賣命”、“殺人放火”。

而兩個女兒對父親的愛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他有錢時她們假裝愛他,偶爾還會去看他,說一些甜言蜜語哄他開心。但在外面她們不願承認自己有一個丟臉的父親,一個做父親的竟要偷偷地去看女兒!她們去看父親,同他說話也全都是爲了錢。臨死前高老頭已經沒有錢了,於是她們任憑父親在病牀上受苦,請也請不來。高老頭死前最後醒悟過來,“一切都是我的錯,是我縱容她們把我踩在腳下的。”他感嘆到:“錢能夠買到一切,甚至能買到女兒。”高老頭在病牀上說的那些話,是對那個社會最猛烈最無情的批判。

在那個時代,金錢代替一切成爲人們的上帝,人與人之間的關聯變得淡漠、虛僞。不止是高老頭的女兒,其他人都是一樣。泰伊番小姐的父親爲了保全財產,將全部財產傳給兒子,而將女兒趕走;特·阿瞿達侯爵爲了二十萬法郎的陪嫁拋棄了高貴的鮑賽昂夫人;而鮑賽昂夫人與特·朗日公爵夫人看似情同姐妹,其實一見面就互相譏諷。

鮑賽昂夫人這樣對拉斯蒂涅說到:“這社會但是是傻子和騙子的集團,要以牙還牙來對付這個社會。你越沒心肝就越升得快。你毫不留情地打擊人家,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做驛馬。把他們騎得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到達慾望的最高峯。”

金錢這樣影響着人們,整個社會陷入道德淪喪的泥潭中。高老頭的杯具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悲哀,更是整個社會的悲哀。

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本是寶貴的,也正因有了感情,人類纔不一樣與飛禽走獸。但在金錢和物慾的刺激下,人性變得扭曲,親情、感情、友情都因此被玷污了。在小說的最後,拉斯蒂涅埋葬了高老頭,也埋葬了最後一滴溫情的眼淚。在高老頭的那個時代,是沒有溫情可言的,幸而我們沒有生活在那個時代,我們也更就應珍惜、保護人與人之間的溫情。

高老頭的錢雖然讓他買到了女兒偶爾的看望,但最終沒有買到女兒的愛。金錢確實能夠買到很多東西,但它並不是世上最珍重的,畢竟它永遠也買不到真情。

《高老頭》讀後感 篇4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最傑出的作品。被稱爲近代的《李爾王》。但在社會觀點上,它比莎翁的名劇意義更有代表性,意義也更爲深廣。

《高老頭》反映的是法國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事情。高老頭是一個靠戰爭發財的麪粉商人,爲了兩個女兒幸福,他花了近乎大半的家產而將女兒都嫁入了豪門,以爲女兒由此將得到幸福。他真誠的愛女兒,但只懂得用金錢培養女兒對父親的愛,用金錢維繫父女之間的感情使她們成爲自私自利的拜金主義者,使自己成爲拜金主義的犧牲品。

小說的主人公歐也納。拉斯蒂涅不僅僅是一個人物,他是整個時代的典型。直到現在他也是各種滿懷希望的青年在大城市打拼的一個縮影。小說的悲劇因素也不限於個人的性情氣質,而在於整個社會環境。小說圍繞了兩條線索糾纏,一個是外鄉的青年拉斯蒂涅的見聞,一個是高老頭對女兒的愛,最終也由於拉斯蒂涅與高老頭小女兒的相愛而歸爲一體。

拉斯蒂涅是一個到巴黎上大學的青年,想通過勤奮努力,刻苦攻讀當一名法官。但是經不起上流社會的誘惑。3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會的本質:法律和道德對有錢人無效,財產纔是金科玉律。於是他決定走另一條道路:往上爬!不顧一切地往上爬。在尋求進入上流社會門檻的時刻,他發現自己是個沒落的貴族,他找到了遠方的親戚表姐——鮑賽昂夫人。教授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觀,傳授他以牙還牙對付社會和個人的伎倆。

但是,畢竟經驗需要積累,拉斯蒂涅面對上流社會各種棘手的問題也會感到束手無冊,這個時刻,小說裏最冷酷的一個人出現了——伏脫冷。一個紅頭髮的撒旦似的人物。

伏脫冷教拉斯蒂涅和貴族小姐談戀愛,而自己跑去殺死小姐的哥哥,方便拉斯蒂涅獲得鉅額遺產,他還赤裸裸的語言剖析社會的本質,令便拉斯蒂膽戰心驚。但最後,拉斯蒂涅還是無法忘記高老頭的女兒,離開了貴族小姐維多莉,失去了他夢寐以求的財產。

最後,伏脫冷被別人出賣。拉斯底涅進一步了相信伏脫冷利己主義社會本質的剖析,性情也大變,變的冷酷無情。但是仍然有一個人在喚醒着他的良知,他就是高老頭,拉斯蒂涅一直觀望着高老頭對女兒無私而無窮的愛,看着高老頭由一個精神奕奕的貴族老頭轉變成爲一個被折磨死的憔悴老人。

最後,高老頭死在了拉斯蒂涅的身邊,一個美麗的青年終於面臨了心靈上崩潰,高老頭一死,他最後的一點人性美好的希望似乎也破滅了。他失落的埋葬了高老頭後,埋掉了最後一點人性。從心疼母親和妹妹的青年終於轉變成了一個野心十足的混蛋。

鮑賽昂夫人說:“你越沒有心肝,就越高升的快,你毫不留情的打擊他人,人家就怕你。只能把男男女女當作你是馬,把他們騎的`筋疲力盡,到了站上丟下來,這樣你就能達到慾望的頂峯。”

高老頭臨死前說到:“有錢可以買到一切,買到女兒。”“倘若我有錢,倘若我留着傢俬,沒有把財產給他們,他們就會來了,會拿他們的親吻來舔我的臉。”

這些言論,這些社會活動活脫脫是我這個時代的再現。我不想承認,但是現在的上流社會污濁腐化卻是與這一般如此。讀完《高老頭》那時候,我覺得拉斯蒂涅尚有可取之處,現在想來,當時的我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思想呢?或者,那時候就已經不再相信人間尚有美好?

不,不是的。當看到高老頭哀傷的死去的時候,我是落了淚的。偉大的父親死去了,一個青年也失去了支撐自己理想主義精神世界的大樹。至今爲止,高老頭還讓我震撼着,或許它是一部放到每個時代都能讓人反省的書。

在高老頭之後,我又看了許多外國文學,發現很多作品和《高老頭》有驚人的相似,是巧合?是故作?不得而知,但是,高老頭在我心中的地位,是遠遠高於他們的。

《高老頭》讀後感 篇5

沒有一個諷刺作家能寫盡隱藏在金銀珍寶底下的醜惡。”“錢能買到一切,買到女兒。”“在戰場上爲了不被人殺而不得不殺人,爲了不受騙而不得不騙人……”“社會不過是傻子跟騙子的集團。”“社會是一個泥坑,我們得站在高地上。”……

巴爾扎克不愧是享有盛譽的諷刺小說大師,他洋洋灑灑地寫盡了金錢背後的所有罪惡。寥寥數語,就能將一個豐滿的人物呈現在我們面前。他用犀利的筆鋒刻畫出了人類靈魂最醜陋的部分——貪婪、自私、虛榮,跟魯迅一樣不留情面地抨擊社會和麻木、冷酷的人類,是爲喚醒人性的覺醒。

記得《高老頭》這本書是四年級時姐姐送給我的。這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這是第一本書我讀完後心中無比震撼。一字一句都觸動人心,字裏行間都透露出十九世紀二十年代巴黎資本主義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赤裸裸的金錢關係,揭露了資本主義世界的醜惡面孔。

高老頭在大家眼裏始終是個謎。生活儉樸,衣着寒磣的他卻經常有兩位年輕漂亮,衣着華麗的太太去探望。這兩個女人一進門就把門關住,很小聲的說話,這引起了房客們的注意。後來經過一些列事情的發生,才使房客們知道,高老頭賣掉自己的寶貝是爲了替已經做了伯爵夫人和銀行家夫人的女兒們還債。可是她的女兒們呢?在這個可憐的老頭臨死前都沒能來看他一眼,而高老老頭在死時還想着自己的女兒穿着美麗的晚禮服去參加晚宴。

“高老頭這個好父親給了兩個女兒每人80萬的陪嫁。他以爲女兒總是女兒,出嫁以後,他等於有了兩個家。哪知,不到兩年,這對寶貝女兒雙雙將父親趕出大門??”讀到這兒,我曾落淚,這淚是對兩個女兒卑鄙的心理,虛僞的面孔、毫無人性的冰冷心腸痛斥的淚,她們難道忘了父親的養育之恩嗎?忘了父親一天只吃幾片面包的身影嗎?高老頭把一切的心血都傾注在女兒身上——給她們找最好的家庭教師,爲她們找有教養的伴讀小姐??但高老頭不會想到,我不會想到,沒有人會想到:把父親趕出家門的竟是親生女兒!

“這個父親把一切都奉獻出來了。二十年間,他把五臟六肺以及他的愛情都奉獻出來了。他一夜之間便交出了他的全部家財。檸檬榨乾了,他的兩個女兒就把檸檬皮扔在街角上。”高老頭對兩個女兒的愛是本能的、帶有情慾和病態的。爲她們付出了一切,但在他女兒的'心裏他只是她們獲得金錢的工具。後來,高老頭的兩個女兒婚外戀,先後被她們的丈夫發現,她們被迫去向父親乞討最後一個子兒,竟當着他的面爭吵起來,醜態畢露。

《高老頭》是一部內涵深刻的小說,讀過它的人,有些爲巴黎上流社會的荒淫僞善所激怒,還有些爲世人對金錢與利益的貪婪所氣惱。不過,當我讀完《高老頭》時,我更感到傷感,我因曾甘爲女兒傾家蕩產的高老頭死時卻連買口棺材的錢都沒有而痛苦,我更因愛女兒勝過一切的高老頭到死都未再聽過女兒真心地叫他一聲“爸爸”而心碎。

在十九世紀巴黎上流社會,金錢、名譽、權勢佔據了人們的生活,迷惑了人們的雙眼,扭曲了人們的心靈。人們可以爲了金錢而全然不顧親情的偉大!一個魔鬼從人們頭頂飛過,人們會誤以爲是天使!它長着五光十色的翅膀,手捧鮮豔的毒汁,用來浸泡人們的心靈,使人們的心靈變的虛僞、卑鄙、毫無人性!而真正的天使,卻成爲犧牲品,正如高老人,和那深沉博大的父愛!

“誰又能說,枯萎的心靈和空無一物的骷髏,究竟哪一樣看上去更可怕呢?”

把書合上,我閉上眼,淚珠嘩嘩地落下來,數不清這是第幾滴淚水了。在燦爛的陽光下,這滴淚顯得多麼渺小,可它,卻裝載着我的全部情感;它雖然很小,但是它訴說着一個悲慘的故事——《高老頭》。

《高老頭》讀後感 篇6

不知道爲什麼,巴爾扎克描寫人總讓我聯想到捏麪粉團。讀他一個星期,像看到一堆疙里拉瘩的麪粉團陳列眼前。我的心沾滿了麪粉。有時激動起來,忍不住打個噴嚏。

激動過後又很快忘記。因爲他們進不到人心裏,或者不許人進到他們的靈魂深處。巴爾扎克像某一類雕刻家,對運動狀態和外力造成的效果更爲關注,有時動作那樣誇張,令觀衆擔心架子要翻倒了。可他技藝高超。那些作品飽含激情,充滿了運動的千奇百怪的可能性。觀衆圍着雕塑讚歎着,感觸着,走出10米開外,眼裏就只餘姿勢。巴爾扎克的雕塑有飽滿的形體,流暢的動態,充滿了戲劇張力,可卻沒有眼神,他們的眼窩是空的——這真叫人不解。

我想,他研究人時更多把推動力歸於外在影響,譬如政治制度,社會風氣,偶然事件和人身體的病理。對的,這一切可以被研究,可以被診斷,通過正確手段——可以被糾正,使之痊癒。他有那個信心。他抓住高老頭好比醫生抓住最能激動其抱負的病號——像故事裏的醫科大學生皮安訓。可他卻停在了皮膚那一層,對應手段是放血和敷草藥。高老頭視女兒爲偶像,將愛女當作個人信仰,到了極端的地步,巴爾扎克和所有故事裏的角色一樣被老人的愛感動,爲他的遭遇不平,對傷害他的人抱以嚴苛的批判——但卻忽略了更深刻的一點:高老頭的愛是自私的。像他的小女兒所說:要和他在一起,就必須把自己整個兒給了他。老人之愛女兒,有點像小孩子佔有心愛的玩具,是一種脾氣乖癖自我中心的人,一旦愛了什麼,就傾注其全部注意力,相對的,要他愛的對象單單屬於他——從肉體到靈魂都不能旁視。他的愛也是一種奴隸的愛,爲害怕失去而委曲求全,因爲知道自己拿不住——因爲他非拿住不能幸福。這個感情熾烈的父親,也是冷酷的父親。別的父母多少都能放開一點手腳,知道子女長大了是要飛走的。他卻絲毫不能容忍。高老頭臨死前將心底的積怨一股腦地爆發出來——他恨女兒不回報,恨女兒從身旁逃跑,恨女兒不把他當作生活的軸點像他將自己的愛當作世界的中心。末後不惜詛咒她們——先前的愛有多深切,此時的'詛咒就有多狠切。

這裏頭有一個核心,那就是:人必須求得滿足心靈的事物。並且能滿足人的不是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六十,百分之九十——而非得是百分之百不可。這是人的天性。聖經裏有一句更確切的話:上帝將永恆放在人心裏。於是,除了這永恆本身,沒有什麼能夠滿足人的靈魂。人的錯失和悲慘在於他無法知道永恆是什麼,只能尋找許多替代物。這些替代物被稱做"偶像"。所謂偶像就是幻影,是飲鴆止渴,是人愛與恨的根源。人最大的偶像其實是自己——高老頭看似無私,傾其所有供給女兒,其實他要得更多更隱祕:他要女兒的整個靈魂臣服。

這是暴君的愛,也是奴隸的愛。不如說,一朝爲暴君,他日必定淪落爲奴隸。因爲人並不是世界的主宰。正如小孩子年幼時是暴君,家人都寵着他;長大後發現人人都是暴君,那麼弱肉強食,吞吃不了的,就只能卑躬屈膝但求果腹。高老頭的全部揪心命運就在這裏。而巴爾扎克卻叫他像傀儡般去到舞臺中央,拋頭顱,灑熱淚,念長而激盪的臺詞,將觀衆的情緒煽動起來後無以爲繼,惟有謝幕。故事裏的醫生雙手一攤,留下不知所措的人對着無盡黑暗哀慟。

高老頭原本可以進入文學形象的三維空間,可在巴爾扎克手中,卻只能貼住牆根留下扁平的架勢。10米之內觀衆們抹着眼角,10米之外所有人便都像他的女兒,有一個盛大宴會要赴……巴爾扎克將他的讀者培養成同樣的狠心人,對他人上不了心,對自己下不了心。實際上沒有人知道心之爲何。故事內外的麪粉團團們終於糊成一片,糊成了一片。

《高老頭》讀後感 篇7

最近連看了兩遍《高老頭》,看完它的感覺就好像當時參觀完大阪的今昔館,細節做得太飽滿,眼睛根本看不過來。當我抓着主線往下走了一遍,發覺漏了太多東西,又不得不馬上回頭,再來一遍。結果還是遠遠不夠。

我先分享我最喜歡的一個點,那就是人物的矛盾,和他們對矛盾的處理。在這一點上,很多個人物都有,而我僅先分享其中一個人。

巴爾扎克從一開始就通過不同人物的視角將故事的可能走向一條一條得展現給了我們,從一開始就說清楚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不同的人處在不同的位置,以及故事中的人所做的決定。

故事中有一個人物非常重要,就是拉斯蒂涅。這是推動整個故事進展的核心,他身上有着當時這個時代,甚至現在這個時代的一些規律,他身上所展現的人性特點是很多人所共有的。

在繼續講述之前,我要先闡述一個重要的疑問:道德和不道德是什麼關係,這是此消彼長的關係還是兩個同時存在的實體,彼此獨立?

拉斯蒂涅原是一個普通、窮困的大學生,因爲在巴黎的緣故,嗅到了一絲上層社會的`滋味,於是靠着遠房望族特·鮑賽昂表姐的地位,進入了上層社會。但是這個過程卻滿是矛盾和衝突,甚至諷刺而現實。

早在拉斯蒂涅剛踏入貴族的領地時,就有特朗日公爵夫人向他挑明瞭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要往上爬就要丟掉道德,這個世界是金錢至上。

而後,又有社會的叛逆者伏脫冷用更爲赤裸的話將這個遊戲規則說得明明白白。拉斯蒂涅未來的出路只有3種:要麼用功讀書,從小小地方法官開始熬到大法官,或者類似地走律師路線;要麼就只好貼上一個有錢的女人;或者就跟着他一起走叛逆的路線,掙一些不光明的錢。其實這三條路都不光明,只是最後一條太過於赤裸裸,可以直接看見血,因而大學生當時非常的反感。

然而有意思的是,當他“愛”的有錢女子(正是高老頭的小女兒),讓他吃到一些不爽快時,他立馬就動搖了。幾乎當下就反戈到了伏脫冷的第三條路上,以至於那個計劃就啓動了。所以可見,在富貴、驕奢、舒適,甚至高貴、優雅的生活(慾望)前,人是多麼脆弱。

可是拉斯蒂涅又是矛盾的,非常的矛盾。這個矛盾不是體現在他內心的糾纏,而是體現在他的行爲。他在道德和不道德中切換的時候,竟然非常自在。這可能是一個青年人認識了這個社會的多種面目之後做出的選擇,可能當他看清楚社會的真相,他的眼光就在道德和法律之上了,他可以遊刃於這些束縛之間。也有可能,是他的道德感和非道德感其實是割裂的。或者就是他那因爲不道德而產生的良心的陣痛已經被麻木了。

他見到過高老頭如何爲女兒全心付出,見過他那兩個女兒如何地不孝順。他既知道高老頭的處境如何地悲慘,也知道那兩個女兒的處境如何地優渥。他知道這一切。在高老頭彌留之際,他是給老頭下葬的人,兩個女兒都沒有出現。但是他又能轉身就去“愛”那個不孝順的女兒之一。他的內心是否還有刺痛呢?他在看這一幕幕充滿衝突的“真實事件”的時候,他是否還有感情呢?不得而知。

但是他選擇了第二條路。這條路在他看來比第三條路更“道德”,因爲他認爲這是“純潔的愛情”。但是在經歷了這些之後,我相信即使用純潔的愛情,也無法抵擋他愛的女人是踏着她爹的屍體往上走的事實。如果是這樣,拉斯蒂涅,應該是實現了一次道德的深度麻醉。

不過他是用愛情當幌子,去掩飾其他黑暗面所帶來的不安?還是見慣了這個社會的陰暗,已經接納了遊戲規則?我還不知道。

拉斯蒂涅的心路改變,是這個小說極爲有趣的一點。我只挑了其中一個角度,而且肯定也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這是一個極爲不成熟的讀後感,可以說是我個人的一些小小的思考。不完整,也談不上深度。當隨筆記錄罷了。

話說,光《高老頭》這一個小說就已經可以看到法國不同階層、不同個體的特點了。更別說整部《人間喜劇》了。巴爾扎克的筆鋒是真厲害,完全不廢話,內容非常詳實。

《高老頭》讀後感 篇8

前些日子讀了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書僅有二十餘萬字,卻出現了各色人物,他們的悲喜遭遇令人唏噓不已。看完書後最給我震驚的不是當年立志以讀書做出路的寒酸青年的轉變,而是高老頭對他兩個女兒令人痛心的父愛。

高老頭原名叫高里奧先生,曾是法國大革命時起家的麪粉商人,有着一筆可觀的財富。中年喪妻的他將自己全部的愛投入到了兩個女兒身上,他滿足女兒們的一切需求,即使在兩位女兒出嫁後他狂熱的愛依舊未變。

他花費鉅款滿足女兒們的理想,將她們嫁入有身份地位的人家,不惜爲了女兒的虛榮心結束自己“不體面”的麪粉生意,搬到小小的伏蓋公寓。這個時候他還有着那麼些錢,付得起伏蓋公寓最好的一千二百法郎的膳宿費,大家都認爲他是最體面的住客,叫他“高里奧先生”。

可他的在伏蓋公寓中的地位隨着女兒們-——雷斯托伯爵夫人和銀行家紐沁根太太的出現動搖了,女兒無止盡找他要錢滿足自己愈增的虛榮心,高里奧先生不得不變賣他的財物,搬到便宜些的房間去了。直到最後,他住到了四樓最差的房間,被大家開着惡意的玩笑,並被戲稱爲“高老頭”。可他並不在意,人只要精神是滿足的,現實對他身體的打擊便不值一提,他還是以最大的熱情愛着兩個女兒,無時無刻不想着他們的事——即使伯爵夫人和銀行家太太視他爲累贅,以他爲恥。

儘管這兩位太太過着看似奢華無憂的生活,她們卻經常爲了金錢的問題煩惱,過得並不開心。大學生拉斯蒂涅與紐沁根太太的戀情讓高老頭十分欣慰,認爲這會讓他的女兒幸福,他把費盡心思弄到的'錢爲他們倆建了間房子,方便他們見面,自己卻毫不在意自己邋遢的住所。

對於“高老頭”的叫法我並不喜歡,這是對一位慈父的蔑視,並不是所有房客們都瞭解他對女兒的愛,我更願尊敬的叫他“高里奧先生”。

可愛的人,高里奧先生對女兒不求回報的愛感人至深;可悲的人,這狂熱的愛並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他的縱容只會讓這兩個“寶貝”貪婪地從他那裏索取,滿足金錢的誘惑。他已經快被女兒們榨乾,可他依舊幸福的妄想着女兒能像以前那樣和他一起快樂生活。

雖然高里奧先生的愛並不能純粹到完全沒有雜質——總有資本主義的金錢關係,可那份愛確實真真切切的,他視兩位女兒爲天使,甘心爲她們付出一切,賣出自己的金銀器皿甚至於妻子的遺物,若只有金錢與利益的關係他怎麼能做至此種程度?

他癡迷於爲女兒奉獻,忽略了其餘的一切苦樂,以至於待他幡然醒悟時痛心的告白,即使是印在紙上,也讓人覺得心情壓抑極受震撼。

高里奧先生爲兩位女兒爭吵而心急患上了腦溢血,在他患病期間小女兒不曾來過一次,而大女兒來的原因更令人氣憤——她來要錢支付給裁縫的1000法郎。高里奧先生被炸光了身上最後一滴油,中風症突然發作,已經無藥可救了。在他人生的最後時刻他渴望見到女兒,千呼萬喚卻只有兩位大學生,他終於醒悟,恨恨地說出了他早就明白卻不願相信的話:“直要臨死才知道女兒是什麼東西!朋友,你別結婚,別生孩子!你給他們生命,他們給你死。你帶他們到世界上來,他們把你從世界上趕出去。她們不會來的!我已經知道了十年。有時我心裏這麼想,只是不敢相信。”

那兩位令人無奈的女兒應該從心底來說還是有那麼點殘存的對父親的愛吧,是什麼玷污了愛?是金錢、地位,一切虛榮的誘惑。這些誘惑最開始引誘兩位女兒嫁入有錢有權的人家,卻也同時帶走了她們的幸福快樂、剝奪了他們父親的自由,剩下的只是更多的慾望與虛榮。

世俗的誘惑難以讓人抗拒,但也希望社會上能有更多的純粹的愛,使人與人之間至深的感情擺脫世俗的束縛,人們便不會有那麼多煩惱與仇恨,高里奧先生的悲劇也不會在現實的世界上演。

《高老頭》讀後感 篇9

第一章最後部分: 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厲害了,揣起保單,拉起車,幾乎要哭出來。拉到個僻靜地方,細細端詳自己的車,在漆板上試着照照自己的臉!越看越可愛,就是那不盡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諒了,因爲已經是自己的車了。把車看得似乎暫時可以休息會兒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腳墊兒上,看着車把上的發亮的黃銅喇叭。他忽然想起來,今年是二十二歲。因爲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從到城裏來,他沒過一次生日。好吧,今天買上了新車,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車的,好記,而且車既是自己的心血,簡直沒什麼不可以把人與車算在一塊的地方。

怎樣過這個“雙壽”呢?祥子有主意:頭一個買賣必須拉個穿得體面的人,絕對不能是個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門,其次是東安市場。拉到了,他應當在最好的飯攤上吃頓飯,如熱燒餅夾爆羊肉之類的東西。吃完,有好買賣呢就再拉一兩個;沒有呢,就收車;這是生日!

自從有了這輛車,他的生活過得越來越起勁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爲“車份兒”着急,拉多少錢全是自己的`。心裏舒服,對人就更和氣,買賣也就更順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這樣下去,幹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買輛車,一輛,兩輛……他也可以開車廠子了!

賞析:祥子爲了“買車”而犧牲了許多許多,它用三年時間纔買到它,當然激動不已,從他的語言、動作、想法上都可以看出他的心情。至於“祥子買車的日子也是他的生日”,雖說這只是個巧合,但可見老天爺在暗中幫祥子呢。讀到這段話,誰都會爲祥子的成功而高興,給他慶祝。這就是老舍這個“人民藝術家”語言的魅力

《高老頭》讀後感 篇10

巴爾扎克的作品嘛,所以《高老頭》很早就聽說過,但也只限於名字,一直沒有機會看。放寒假前宿舍有看過之後說挺好看,剛好快放假了也要借幾本書回家看。在圖書館看到了就順手拿了一本。不經意間給心靈一次震撼……

作者開端先介紹了一個在巴黎很不起眼、毫無豪華之感的伏蓋公寓。小說的主要人物都住在這裏,所以這裏無疑是一處重要場景。作者也說到開始着筆描寫伏蓋公寓完全用灰色調是爲了符合故事的情調讓讀者未窺視時就感到了一種悲情。接着簡單介紹了公寓中七位房客的情況,之後就是公寓中日常生活畫面,大學生嚮往上流社會心理矛盾、思想上的掙扎,上流社會表面的奢華、高貴與伏蓋公寓的強烈反差使大學生一步步喪失天真甚至良心向豪華而黑暗殘忍的上流社會走去,也慢慢在交際碰壁中接受這種特殊的教育……從每月一千二百法郎的高里奧先生到四十五法郎的高老頭,爲了自己的女兒,甘心把自己榨乾,然後一個人躲在這卑微一角,仍關心、愛着在豪華地帶的女兒。他的一生彷彿只爲了兩個女兒,而早被嬌生慣養的女兒是不會理解的`,她們只會一味地索取,哪怕是老父親最後一滴甘露。最後女兒一身錦裝出席繁華舞會,而老父親卻死在寒酸的公寓客房。這一幕也震撼了大學生,使他完全看透社會本質,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給了上流社會。

從拉丁區與聖馬爾索城之間貧窮寒酸的小街陋巷,到聖日耳曼區富麗堂皇的貴族府邸,作者爲我們展示了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巴黎社會:一個給了兩個女兒每人每年四萬法郎入息的父親,自己卻窮死在寒納河左岸的閣樓上,兩個女兒一個當了伯爵夫人,一個當了銀行家太太,而每年只剩下幾百法郎生活費的老父親還得千方百計籌錢爲她們還債;滿頭鮮花,打扮的像天仙般的貴婦人,頭天晚上在舞會上風頭十足,第二天早上卻在放印子錢的乾癟老頭面前陪笑臉;渾身珠寶的銀行家太太,爲了擺脫困境竟不得不在賭檯上碰運氣;外來省的大學生榨乾母親、妹妹的私蓄,爲的是置辦一套時髦行頭到上流社會去闖出路……紛繁的畫面、形形色色的人物、光怪陸離的現象通過一個貧窮的貴族青年做橋樑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名家就是名家!他們是作品不是我們一遍所能理解的。我讀完後一味地嘆息高老頭的悲劇,痛恨不孝的女兒,爲大學生的不堅毅感到羞愧,鄙視巴黎上流社會的人物……但是看一段名人名話吧:

雖然小說以《高老頭》命名,雖然高老頭和他兩個女兒的故事是作者用心鋪陳的主要典型事件,但高老頭並不是小說的主人公,高老頭的悲劇也不是本書的主題,如果作者只着眼於描述父親的溺愛和女兒的不孝,那麼小說的趣味便流於平庸了,書中與主題無關的枝節也太多了。事實上,本書真正的主人公是拉斯蒂涅——大學生,真正的主題是拉斯蒂涅的學習社會。作者以令人驚歎的巧妙構思,部署了拉斯蒂涅所處的典型環境,讓他從四面八方,從不同的社會階段,以不同的方式接受到相同的教育,終於使這個來自外省的青年喪失了天真,逐步爲這腐敗的社會所同化。正是從這一點出發,作者把本書編入以青年人的入世之初爲中心題材的“私人生活場景”,而且這樣一來,也就沒有一個細節一個人物是多餘了,一切的人物和事件都和拉斯蒂涅的性格演變構成了必然的因果關係……

佩服!寫小說確是件不易的事!

看小說容易融入書中世界。那一幕幕彷彿都在眼前上演,思緒和情感也隨着變換。和上書回到真實的世界,書中的世界又變得遙不可及,但是那種感覺無以名狀,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高老頭》的世界是黑暗是,也常有人說我們所處的社會也是醜陋的黑暗的,只是我們現在還在學校的搖籃的保護下所以感受不到。時間如流水。大學是短暫的,我們將很快步入社會。你真得是那樣嗎?

《高老頭》讀後感 篇11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的一部極具現實諷刺意義的著作,它無情地揭露了十九世紀法國社會在拜金主義影響下人性的欺迷與混沌。此時正是法國資本主義建立的初期,在資產階級憑藉經濟上的實力與舊貴族相抗衡的過程中,資產階級的意識日益佔了上風,這就使得“金錢取代一切成爲人們的上帝”。人們唯一的追求成了金錢,“法律跟道德對有錢的人生無效力,財產纔是金科玉律”。驕奢靡侈之風籠罩着整個法國,處處都是爲了滿足自己慾望的欺詐和虛與委蛇。

而高老頭就在這樣的時代裏誕生了。

高老頭是一個充滿愛的角色,他那熾熱到瘋狂的父愛着實爲這樣死氣沉沉的社會增添了不少色彩。他的兩個女兒都是他的心肝寶貝,他將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她們。對他來說,自己的一點點私心都是不可饒恕的罪過,女兒的一切就是他的一切。他將他所有的愛都傾盡在兩個女兒身上——他讓女兒們受到最好的教育,滿足女兒們的一切慾望;他費盡心思幫助女兒們嫁入貴族豪門,並將自己幾乎所有的財產都拿給女兒們做嫁妝,讓她們走入上流社會;女兒們在遇到財產問題時都毫不留情地壓榨他,他卻寧願讓自己受苦,也不願使女兒們傷心失望。父愛的.無私與偉大在高老頭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女兒的快樂便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女兒的傷心則令他痛不欲生。他將自己的一切都獻給了女兒,可等待他的卻是什麼?是女兒把他像橘子一樣對待,吃完裏面的果實就將橘子皮隨手扔在地上,滿不在乎地肆意踐踏;是女兒爲了一條金線裙子繼續壓榨逼迫爲了她們早已一無所有的父親,害得他因焦慮而得了重病;是女兒在他臥牀不起時依舊毫不顧忌地去參加舞會,爲了達成目的就算踩着父親的身體過去也願意。他可以一點一點地忍受自己的不幸,卻承受不起熾熱的愛換回冷冰冰的結果。即便是在他生命中最後的時刻,他最愛的兩人也沒有來與他告別。高老頭所有的付出都化爲了烏有,最終只能夠孤獨地懷着失望與恨離開了這個世界。

可這樣的悲劇卻是他自己一手促成的。是他教會了女兒們拜金主義,是他縱容她們把自己踩在腳下。高老頭作爲那個時代的麪粉商人,深受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影響。他爲我們展現了一份特別的父愛。他將女兒當作天使,樂於犧牲自己來滿足她們的種種奢望。可也正是他用可愛又醜惡的金錢引導女兒們走入這個欺迷與混沌的社會,使她們迷失在物質生活中,最終失去了真正的愛。這種病態的溺愛最終造成的結果就是“我把所有的愛在她們身上用盡了,她們對我不能再有愛了”。他這一生都在欺騙着自己,不斷爲女兒們的無情找藉口,尋找原諒的理由。直到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刻,他才說出了自己始終不願相信的真相。“你帶她們到世界上來,她們把你從世界上趕出去。”他不斷地感慨:“我的錢到哪去了?”“倘若我有錢,倘若我留着傢俬,沒有把財產給她們,她們就會來,會用她們的親吻來舐我的臉!”他的“錢就是性命,有了錢就有了一切”的觀念,以及他通過溺愛來將這樣的觀念傳給女兒的做法,正是這場悲劇的罪魁禍首。高老頭的悲劇是無法避免的,因爲他便是兩種社會交替時期的犧牲品。高老頭的愛,交織着傳統的封建宗法觀念和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法則。

而真正的愛,應該是單純而沒有私心的,不摻雜任何物質觀念的。只有這樣的愛,纔是美麗而又珍貴、值得人們爲此付出一切的。

《高老頭》讀後感 篇12

讀了19世紀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所著的《高老頭》,感觸很大。故事發生在波旁王朝復辟時期的巴黎,主人公高里奧老頭,原本是一個精明的麪條富商,然而,妻子早喪,爲彌補女兒們,他對她們疼愛有加,甚至可以說,是無限度的溺愛。高老頭爲了兩個女兒,不惜傾其所有,把自己一生的財富全部給了她們,自己去租住破舊的公寓,但他的兩個女兒,在利益面前,她們毅然選擇了上流社會,放棄了老父親,可憐的高老頭,悽苦地過了大半輩子,最終含恨而終。

高老頭的悲劇,不僅源於他對女兒們過分的溺愛,還有當時的金錢和勢力的誘惑。高老頭以爲,只要自己對女兒們無私的給予,就會得到她們的敬重,然而,她們敬重的,卻僅僅是他的.錢財。在臨死前,高老頭才恍然醒悟:“錢能買到一切,能買到女兒。”人與人的這種金錢關係,在當時的巴黎社會中,實在是太普遍了……

“人間的真情,美好的愛情,父母的親情……這一切的一切,在赤裸裸的金錢面前,顯得那樣蒼白無力。”在《高老頭》中,那偉大而可憐的父愛,在燦爛奪目的金錢面前,變得如此微不足道,那麼的一文不值。

古今中外,金錢與勢力似乎已經成爲最敏感的,最普遍的話題之一。人,天生就是有着無窮盡的慾望,而且永遠也不會有滿足的那一天。金錢的慾望,就像貪婪無比的野獸,你永遠不知道它腳下埋下多少寶貴的青春與湮沒多少真情,當醒悟過來時,也許什麼也留不住,只留下了孤獨與可憎的面目。

在這個物慾橫流的現實社會,本該純潔的靈魂,卻已或多或少地被金錢捕獲與玷污,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往往會被金錢所埋沒。許多新聞報道或法制節目中,都經常出現“兒女不願贍養老人,讓老人無避寒之所,無飽足之餐,流落街頭,乞討爲生,讀書筆記[]甚至於有的老人病死家中也無人知曉……”的各種悲慘現象。對於不贍養老人的人來說,他們的藉口無非就是自己也生活困難,然而,這樣的藉口,能算理由嗎?想當初,父母養育你的時候,不也曾貧困過?他們有因此爲藉口而丟棄你嗎?

記得曾聽到一個令人感動而又值得深思的故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一個小夥子總是從母親的身上索取東西,而母親也是有應必答。直到最後他提出要母親的心臟時,母親也毫不猶豫地將其取出並交給兒子。可當小夥子捧着母親那顆還在跳動的心臟走出家門時,他被門檻弄得摔了一跤,那顆鮮活的心臟只發出了一句話語——“孩子,摔痛了嗎?”父母對我們的愛是無私的給予,他們的心裏只希望我們能過得比他們好,但卻不奢求能從我們身上獲得什麼。世上最大的恩情,莫過於父母的養育之恩,無私的奉獻卻不求任何回報,“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更何況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人呢?

我們總想掙更多的錢,希望自己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足,有這樣的思想未必不妥當,但要記得提醒自己,不要讓金錢遮蔽雙眼,金錢的貪求,會促使人成爲它們的奴隸,也可以說,把單純的人心拉進無情的深淵。人啊,不要太相信自己對金錢的定力,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被金錢捉弄。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比金錢更重要,都是金錢“遙不可及”的。即使你家財萬貫,沒有家的溫暖,再多的錢又如何?沒有生活的快樂,再多的錢又如何?

生活,總有追求不完的奢望,也總無法滿足的欲想,與其在這條無盡止的道路上盲目追尋,不如活在當下,珍惜現前,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享受生活所賜予的那份不關乎金錢,只求心安幸福的親情。

《高老頭》讀後感 篇13

我讀的這本法國著名作家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是名家傅雷翻譯的,從開始的不喜歡讀,覺得難以讀下去,到之後的一口氣讀完。不由得感嘆,名著果然是名著,它能長盛不衰,自有它的獨特魅力。

女兒必須要富養?一百多年前也有啃老?

高老頭是一個精明的麪粉商人,在糧食饑荒時期,做生意賺到了錢,成了暴發戶,坐擁200萬家財。妻子中年早逝,使他把所有的愛傾注到兩個女兒的身上。給她們最好的教育,給她們最好的物質享受,他對兩個女兒是典型的富養。爲了能把女兒送進上流社會,每個女兒給了八十萬法郎的陪嫁。天不負有心人,大女兒成了雷斯多伯爵夫人,二女兒成了紐沁根銀行家太太。但真的幸福了嗎?這只是兩個女兒掏空高老頭的第一步。

在政治形勢發生變化的情景下,高老頭面粉商人的地位不受待見了。爲了所謂的面子,兩個女兒要求高老頭結束麪粉生意,高老頭只好搬進了伏蓋公寓養老。這時高老頭還有年金,每年還有8000到10000法郎的收入。原先高老頭在兩個女婿家還能有一份刀叉的,此刻只能在女兒出入的路上,等着她們經過的時候,才能夠看到他的寶貝女兒,才能夠瞧一瞧女兒的背影。搬到這個包飯的公寓,就能安享晚年了嗎?不!這只是兩個女兒掏空他的第二步。

父親是什麼?在高老頭的眼裏,父親就是給予女兒享受的錢包,是爲女兒嘔心瀝血地前進的領路人。在他兩個女兒眼裏,父親就是需要錢的時候,才記得起的一個提款機。就這樣,過着窮奢極欲生活的兩個女兒一步一步地把高老頭榨乾。在高老頭臨死前,二女兒還要哄他變賣最終的家當,幫她付一千法郎裁縫店的款,就爲了穿得漂漂亮亮的去參加鮑賽昂太太家的舞會。“我把一輩子的生命給了她們,她們今日連一小時都不給我!”可憐的高老頭,一貧如洗,臨死前,只是歐也納和皮安訓兩個大學生照料,兩個女兒連瞧都懶得瞧一眼。高老頭死後,連入殮的'衣物都沒有,他的身後事還是大學生歐也納典當了一隻金錶才得以辦妥,才能入土爲安,兩個女兒只是派有家族徽爵的空馬車來參加一下葬禮就走了。

高老頭在物質上百分百地富養了兩個女兒,兩個女兒反過來啃老,並且一啃再啃,直到把高老頭完全榨乾爲止。對於高老頭的死,在兩個女兒眼中根本不足惜,只是遺憾的是少了一個錢袋子而已。好像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作爲父親,高老頭只要能滿足兩個女兒的願望,哪怕口袋已經空空如也,甚至甘願去搶,去偷,去代替別人服兵役,也毫無怨言。這樣的溺愛,已經到了盲目的地步了。也正因爲有這樣畸形的父愛,金錢纔有空子可鑽,才培養出勢利眼的兩個女兒。可憐又可悲的高老頭,他被父愛迷了眼,被金錢就是萬能的衝昏了頭腦,活得完全沒有了自我。女兒悲,他悲,女兒喜,他喜。這也導致了高老頭一旦變成窮光蛋,就會被“愛了一輩子的女兒,到來頭反被女兒遺棄。”的必然命運。金錢,就是高老頭哄女兒的玩具;金錢,就是女兒眼中的父親。纔會養育出“即使踩着父親的屍體走過去也在所不惜。”的女兒。

可憐天下父母心!高老頭,你一向忘了,一開始就忘了,真的忘了富養兩個女兒有一顆正確價值觀的心;你生意場上的成功,根本無法彌補教育兩個女兒的失敗,所帶來的傾家蕩產的厄運。

《高老頭》讀後感 篇14

有那麼一種情感,讓人願意爲之赴湯蹈火,甚至付出一切也在所不惜,這種情感就是親情。而巴爾扎克筆下的高老頭,則是這種情感的不幸犧牲品。

很多人都說高老頭的父愛是畸形的,變態的。可是在我看來,他只是愛女兒愛得太深了而已。他給女兒們添置漂亮的衣服,豪華的馬車,聘請最好的家庭教師,都是出於一個父親對孩子無私的奉獻而已,實在不能說他的動機有什麼問題。他可是是以他認爲好的方式,來爲女兒們供給最周全的保護罷了。

可是,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付出都有回報的。高老頭無私的愛,換來的卻是女兒們無情的對待。當我看到高老頭自豪地說他每一天都要走到大街上,爲的是偷偷地看女兒坐着馬車經過的時候,我只覺得心裏一股無名火騰騰地直往上冒:女兒去探望父親本是基本的義務,此刻作爲女兒的不但沒有盡到這個義務,並且還要父親“偷偷地”才能匆匆地瞥一眼女兒的容顏!這都是什麼世道!難道女兒的心是石頭打造的嗎難道她們對父親多年來的付出就沒有半點的感激之情嗎羊羔還會跪哺,烏鴉還會反哺。把一個生你愛你的親人拋諸腦後,這種行爲,根本就連動物都不如!

可是,兩個女兒倒不是完全不來探望高老頭的。當她們需要用錢的時候,她們就會想起在破舊的伏蓋公寓裏還住着她們的父親,或者說是住着一位人肉取款機。僅有在這個時候,她們纔會來公寓裏跟高老頭聊一聊天,編造一些甜言蜜語來哄騙一心爲她們的父親,最終亮出她們真正的目的——向高老頭伸手要錢。可是可憐的老人,始終沉迷於這些虛假的父慈女孝的假象裏,然後心甘情願地任憑女兒榨取他本來就不豐厚的財產。高老頭心裏並不是不清楚這一點,只是他一向在自欺欺人罷了。直到生命的最終,他才喊出了藏在心底的話:兩個女兒只愛她們自我,她們根本就沒有愛過她們的父親。

說到高老頭的死,這是最讓我揪心的一段。巴爾扎克在這最終的場景裏下了濃重的筆墨,字裏行間都顯示出一個將死的人的.絕望與無助。眼睛掃過一行行的文字,我似乎就站在伏蓋公寓高老頭那個破舊的房間裏:壁爐裏的火早就已經滅了,空氣中飄着陰冷的溼氣。不遠處的窄牀上躺着一具奄奄一息的軀體,正在與死神作最終的拉鋸戰。陪在這位垂死的老人身邊的,只是兩個與他非親非故的窮大學生。果然是要到最終關頭才能看到一個人的真心啊。平時說着有多孝順的女兒們此刻哪兒去了呢恐怕是作爲伯爵夫人和銀行家妻子在別人家的舞會上熠熠生輝吧。可憐高老頭爲她們傾盡了最終一分錢,到頭來只落得一個無兒送終的下場。更令人氣憤的是,在高老頭死後,他的女兒跟女婿,不但沒有來瞻仰他的遺體,甚至連他的喪事也不操辦,最終僅有拉斯蒂涅出錢爲他購置了一份薄板棺材。一個伯爵夫人和銀行家夫人的父親,最終的結局竟然如此不濟,深刻地諷刺了那些衣冠楚楚的有頭有臉的所謂大人物,他們連做人的基本良心都沒有。

發生左高老頭身上的事是一個徹底的杯具,可是造成這樣的結果只能怪罪於他對女兒過分的溺愛。雖然巴爾扎克寫的是虛構的故事,但也值得我們,異常是那些把孩子當作國王去侍奉的父母們借鑑。真正的愛並不是建立於無條件的滿足上的,如果堅持這樣下去,也許高老頭的杯具,將會在不久之後在我們身邊重演。

《高老頭》讀後感 篇15

看完高老頭這部影片之後,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當拉斯蒂涅將他的最後一滴眼淚同高老頭的棺材一同埋葬的時候,我問自自己金錢真的那麼重要嗎?

高老頭是幸運的,但也是不幸的,他有着全巴黎最美貌的兩個女兒,一個嫁給了貴族侯爵,一個嫁給了新興資產階級銀行家,這本是兩段富足的婚姻,可是高老頭的卻是不幸的,他給了兩個女兒80萬法郎的嫁妝,可是僅僅換得了一小段時光的相處,隨即便被趕了出來,本來他還是大可以用自己剩餘的錢安享晚年,可是他的兩個女兒不斷的來問他要錢,彷彿只有給她們錢他纔是父親,錢難倒是親情的砝碼嗎?當高老頭被兩個女兒榨乾之後,在他臨終前,兩位女兒以種種理由推脫去看自己的父親,那個爲他們操碎了心的父親,那個拖着殘軀去壓金餐具賣錢給女兒買金邊裙的.父親,那個在病入膏肓還不忍打擾女兒開心的舞會的父親。我不知道大女兒是如何能夠張口讓年老病重的父親拿出他最後值錢的東西去變賣,只是爲了一條美麗的裙子,正是爲了這條裙子,幾乎直接導致了她父親的死。也許在她們眼裏金錢纔是父母,美麗、地位、面子甚至是情人才是重要的。金錢可以買來地位,親情,愛情,社會到底怎麼了?

拉斯蒂涅一位窮大學生,本來抱着滿腔熱情想要成爲一名成功人士,當伏脫冷給他指了一條捷徑時,讓他去追求被大銀行家趕出家門的泰伊番小姐,然後當泰伊番小姐成爲唯一繼承人的時候,自然拉斯蒂涅娶了身價百萬的妻子,這無疑是最快的成爲上流社會的方式,但是拉斯蒂涅拒絕了,雖然他後來也曾迷茫着,但是最後他還是選擇了自己愛的人紐沁根太太,他本來以爲紐沁根太太是愛高老頭的,是一個善良可愛的人,但是結尾卻是紐沁根太太爲了參加舞會,拒絕去看病危的父親,而且還不讓拉斯蒂涅提起自己的父親,說很煩心,也許在她父親還是一位富翁的時候,她會覺得談論自己的父親是開心的事。拉斯蒂涅本來是一位有志向的青年,他還沒有完全放棄靠學業去創造成功,但是通過高老頭的死,使他徹底明白了金錢在那個社會是萬能的,是他果斷的放棄了他所謂的正義,去追逐這個浮華的社會,墮入萬惡的金錢深淵。

伏脫冷他的真名叫約格·高冷,外號“鬼上當”,他是潛逃的苦役犯,高等竊財集團辦事班的心腹和參謀,經營着大宗贓物,是一個尚未得勢的兇狠的掠奪者形象。伏脫冷很能幹,手下有一班爪牙。他的閱歷廣,對上層社會很熟悉,看透了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法律的真相。他是那個社會催生出的卓越人物,他可以很深切的明白金錢是最重要的,通過和拉斯蒂捏的交易,可以看出他深切的瞭解金錢是那個社會的本質需求,金錢是一切情的基礎。

看完之後我不禁問自己,那個社會有什麼是不可以用金錢買的?高老頭在散盡最後一分錢後,也失去了自己的親情,拉斯蒂捏在看透一切之後,決心要去巴黎的上流社會闖一闖,去掠奪金錢,放棄自己一直堅持的正義。伏託冷是社會金錢交易的產物,看透社會本質,爲了20萬法郎去設計殺人,錢可以買生命,錢纔是社會最重要的。但

是我不禁想問,用金錢買到的一切又有哪些值得珍惜呢?

《高老頭》讀後感 篇16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

——《紅樓夢》

上面這一段話是清代著名作家曹雪芹於其名著《紅樓夢》中所寫,是說“孝道”已泯滅,癡心父母再難見孝順兒孫了!曹雪芹是想借此來喚醒不孝者的孝心,然而他所期盼的未立竿見影,甚至還淪爲笑柄。於是,一位法國作家“看不下去”了,他提起自己的筆開始了對道德淪喪的社會的猛烈抨擊,用他的筆撕毀了時人的僞善面目。他就是法國社會的明鏡——巴爾扎克,著寫了令人深省的《高老頭》。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的代表作之一,寫的是巴黎上層社會人與人之間的明爭暗鬥,與家庭裏的感情瓜葛。是一本“高尚”社會的百科全書,更是奢侈糜爛的巴黎的一張“全家福!”

書中故事發生在1819年末至1820年初的巴黎。高老頭以前是個麪粉商,他爲了討好兩個女兒,賣了店鋪,把錢分給了她們。兩個女兒如願以償地得到了錢後,竟把高老頭從家裏趕了出來。他六年前住進了巴黎的公寓,不知爲什麼,他由最好的房間換到了最低等的房間,人也越來越瘦。心狠手辣的女兒們又來向高老頭要錢,可憐的高老頭被逼付出了最後一文錢,致使中風症發作。臨死前,高老頭想見女兒們最後一面,都被推辭掉了,而他就只能在~張破牀上孤苦伶仃地離開了人世。

金錢是資本主義新時代的標記,而父愛是過了時的宗法制殘留感情,這兩者構成高老頭的矛盾性格。

在社會上,高老頭是個資產者,順應時代,追逐金錢。可是,在家庭內,卻是個時代的落伍者,他還保留着對亡妻和女兒的一片癡情,達到了病態的、瘋狂的地步,他把血親之愛擺到高於金錢的地位上,因而錢盡情絕,最後就像野狗一樣,慘死在公寓裏。

爲了女兒,他聘最優秀的教師指導讀書、習藝、騎馬等高雅的家庭教育;等到她們長大了,又給她們每人八十萬法郎的陪嫁,嫁給社會上的體面人物。他將大女兒阿娜斯大齊許配給雷斯多伯爵,做了貴族夫人;將小女兒但裴納嫁給了銀行家紐沁根,當了資本家太太,從而踏進了達官貴人家的門檻;他爲了不失女兒們的體面,還停了麪粉生意,搬進了人們稱之爲“私人救濟院”的伏蓋公寓:甚至爲了女兒們的恣意揮霍,他可以節衣縮食,變賣最後一點財物。

《高老頭》是一部內涵深刻的小說,讀過它的人,有些爲巴黎上流社會的荒淫僞善所激怒,還有些爲世人對金錢與利益的.貪婪所氣惱。不過,當我讀完《高老頭》時,我更感到傷感,我因曾甘爲女兒傾家蕩產的高老頭死時卻連買口棺材的錢都沒有而痛苦,我更因愛女兒勝過一切的高老頭到死都未再聽過女兒真心地叫他一聲“爸爸”而心碎。唉,高老頭,你這是爲哪般呢?難道久戰“社會”這片沙場的你沒有看出你的兩個女兒有所變化嗎?在金錢、虛榮等社會產物的“薰陶”下,你的女兒已經沉淪物質了,已經成爲沒有感情的禽獸了,難道你還沒有看出來嗎!噫,高老頭啊高老頭,你一定已經知道了吧!不要不願意相信,不要再用你單薄的身軀去支持你女兒的萎靡了!看清楚吧,在這個奢華的巴黎城裏感情已如糞土,時髦的人們(包括你的女兒)須要金錢來撐起自己的腰桿,撐起自己徒剩其表的“家”!

啊,高老頭!不,不,不,現在我更願意喚他的全名——高里奧(先生)。

《高老頭》讀後感 篇17

雖然高老頭對女兒們盲目的縱容和溺愛是導致他受到的種種苦難以致最後悲慘孤苦的死去的原因之一,但作爲一個父親,他的那種父愛卻是偉大的,令人感動的。所以,當我讀到拉斯蒂涅因爲被這種父愛感動後給予高老頭幫助和照顧時,心中還是有些許安慰的。在物慾橫流的拜金主義社會,他的所爲是很難得的,他給了可憐的高老頭很大的安慰。從另一個方面來說,高老頭的父愛可以打動拉斯蒂涅那樣的青年,可見其父愛光輝和偉大的一面,他的奉獻和犧牲在拉斯蒂涅那裏得到了肯定。

有人說,高老頭的女兒太可惡了。但我認爲,如果高老頭對女兒的溺愛轉化爲教育,那麼女兒現在應該懂得如何珍惜父愛,應該懂得如何真誠待人。高老頭是一個複雜的人物,作爲商人他精明世故,作爲父親他卻是愛女如癡、傾其所有、一味犧牲。他培養了女兒的.利己主義和拜金主義,自己卻成了犧牲品。即使臨死前看透了那個黑暗的社會,但他依舊渴望見到女兒,渴望一絲溫情。造成高老頭悲劇的除了當時在金錢勢力支配下資產階級的道德淪喪和人與人之間的冷酷無情的因素之外,高老頭對兩個女兒沒有分寸地過分寵愛和縱容也是造成這種悲劇的一個重要原因。高老頭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放在兩個女兒身上,對女兒的任何要求都無不答應。大女兒仰慕貴族,他讓她成了雷斯托伯爵夫人;小女兒喜歡金錢,他讓她當了銀行家紐沁根的太太。最初,他在女兒家裏受到上賓的待遇,但隨着他的錢財日益減少,他的地位也就每況愈下,最後竟被閉門不納。他有錢的時候,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他沒有錢了,她們便怕別人看出父女關係;等到榨乾了他的錢袋,他便像被擠幹了汁水的檸檬一樣被他們扔掉。

高老頭的這種悲劇在當今的中國社會也普遍存在。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過分的溺愛,對孩子有求必應。很多孩子已經上國中了,吃飯時紅燒魚不肯吃,哭着要吃紅燒肉,等紅燒肉端上來,又吵着要吃炒雞蛋,弄得一家人圍着他團團轉。這就是父母平時對孩子百般疼愛、處處遷就的結果。愛子之情,人皆有之。但對孩子無原則的寵愛,過分的放縱,讓孩子覺得父母是有求必應,便會得寸進尺。他們知道只要自己要什麼,父母都會答應的。日久天長,使孩子滋生一種“以我爲中心”的心理,心中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從而形成任性、自私的性格,不知道對含辛茹苦的父母懷有感恩之情,反而覺得父母愛他們,縱容自己是應該的。一旦父母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就會向父母大發脾氣,甚至離家出走,讓父母操心。愛子之心人皆有之,但由於家長常用溺愛代替了理智教育,所以導致像高老頭的這種悲劇時有發生。

當今社會很多有固定收入的老人,兒女還是願意把他們留在自己身邊,因爲他們就像還沒有榨乾的高老頭一樣還有利用價值,還可以給自己帶來財富。但等到沒有收入來源以後,他們的待遇就像高老頭一樣,不是看兒女的臉色過日子,就是被兒女無情的趕出家門。父母疼孩子是應該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以及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教育。當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做錯事的時候,要啓發誘導他懂得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要嚴格要求,絕不能遷就。愛孩子一定要做到愛得深,教得嚴,這樣才能避免重蹈高老頭的“父愛悲劇”之覆轍。

《高老頭》讀後感 篇18

一次偶然的機會,得了《高老頭》這本書,“人間的真情,美好的愛情,父母的親情……這一切的一切在赤裸裸的金錢面前顯得是那樣蒼白無力。”書本後面的這幾句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讀後感觸頗深,思緒萬千。其中父親對子女的愛讓我深深感動。

高老頭有兩個女兒,在高老頭的養育下,一貫過着奢侈的生活,她們一個高攀貴族,進入了上流社會,成了新貴雷斯托伯爵太太;一個喜歡金錢,嫁給了銀行家,成了紐沁根夫人。她們之所以這樣,是因爲她們出嫁時,每人得到80萬法郎的陪嫁,因此對父親百般奉承體貼,但不久,父親老了,不會掙錢了,也沒有積蓄了,這時女兒雙雙將父親趕出大門,讓他過着寒酸的生活。高老頭在臨死之前哭天喊地的想見她們一面,但是這深深的思念,無盡的牽掛絲毫感動不了女兒們的冰冷心腸,這使他悟出了金錢社會的殘酷無情:金錢可以買到一切,甚至可以買到女兒。

在繁亂紛雜的.大千世界裏,一些人把親情、友情、愛情視爲一張普通的網絡。父母爲了把自己的兒女養大成人,吃盡了人間的苦頭。從牙縫裏省下一粒米,從指頭縫裏省下一分錢,從身上節約一件衣服,田野裏,大街上,小巷中,工廠裏留下了他們奔波、操勞、晃動的身影,終於孩子們一天天地長大了,翅膀硬了,成了家立了業。孩子們呢,好像變得很厲害,動不動就把父母當傭人一樣使喚,稍微有不順心就對父母一通發泄,從來不給他們好臉色看。好像變得很有錢,出入父母消費不起的場所,抽着他們買不起的煙,用着他們沒見過的奢侈品,然後嘲笑他們是沒見過世面的土包子,和他們沒有共同語言。我們好像變得很愛抱怨,抱怨父母沒能給自己一個好的經濟基礎,抱怨他們總是愛嘮叨,抱怨他們做的事、說的話總是不合心意。急着賺錢,急着想要買房,急着交際應酬,卻唯獨忘了要好好善待父母,陪陪父母。

或許我們沒有發現,曾幾何時,我們的父母變得很聽我們的話了,就如同我們兒時聽他們的話一般。害怕孤獨重親情的他們,開始擔心自己哪裏不對,會讓本來壓力就大的兒女不高興了。於是他們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對我們說話的語氣從最開始的命令,到現在的商量或者徵求,更或者有些討好。父母其實也挺可憐,年輕時爲家庭打拼,孩子長大了,自己也慢慢蒼老。他們已經變老,他們的地位從強勢變成了弱勢,而我們從之前的弱勢地位變成了強勢。我們不經意、沒意識地說的話,做的事,可能就會讓他們難過好幾天。可即使傷害到他們,他們卻依然愛着我們,就像小的時候愛我們那樣。

我們一邊嫌棄着父母,又一邊依賴着他們,把他們的愛當做理所當然,卻越來越忽視他們的感受。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句話對於親情同樣適用。

實際上,父母將子女拉扯大,其實他們也沒太多想過能從子女那裏享受多少福,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只要子女過得幸福比什麼都重要。他們想要的並不多:一通簡單的電話,一句節日的問候,一個理解的眼神,一起吃一頓家常飯菜,平日裏一份微不足道的關心,又或者是一份小小的禮物……都能讓他們高興得像個孩子。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一定好好陪伴我們的父母。父母就是我們的根,根在了枝葉纔會繁茂,莫等到有一天他們不在了,才追悔莫及。

《高老頭》讀後感 篇19

高老頭是個麪粉商,他愛女如命,在兩個女兒出嫁時每人給了六、七十萬的家產,自己只留了五六萬作養老金,後來又因爲兩個女兒而賣掉了僅供他生活的養老金。他把兩個女兒看做他的心肝寶貝,他給她們還債,用他僅剩的養老金爲女兒製作參加舞會的禮服,女兒們的漂亮和高興是公寓裏這個木訥的老頭唯一感興趣的事情。

他滿足女兒的一切需求,包括不合理的,他以爲這樣就拴住了女兒,以爲日後能得到她們的尊重與孝敬。但是當他的女兒女婿得知他一無所有的時候,他們開始討厭他、奚落他、遺棄他。因爲他已經沒有了利用的價值,再也沒有什麼能付出的了,只會給他們丟臉,兩個女兒也力求自保,順從丈夫的意見,不願搭理父親,兩個女兒以父親爲恥,盼着父親早一點死去,但表面上卻說出種種託詞來假意的安慰他,最後高老頭寂寞地死去。她們就像是一個榨汁機,榨乾了父親,把剩下的殘品急於扔掉。

兒女都是父母養大的,女兒的所作所爲,高老頭都看在了眼裏。但無論女兒怎樣做,怎樣一次又一次地令他失望,他的父愛卻是永恆的。當他聽說他的女兒在外面欠了大筆債務的時候,他寧願把自己最珍惜的銀飾(那銀飾可是他最值錢的東西了)賣掉爲女兒還債,也不願讓女兒爲此傷半點腦筋。賣了之後,他哭了,但他這樣做並沒有換取女兒的心。

高老頭一輩子過得屈辱,逆來順受,與世無爭,最大心願就是能得到女兒的認可 ,可這些都因爲沒有了錢他後來一樣都沒能實現。他痛恨自己不能永遠有錢,這樣就不能拉緊拴住女兒的縛繩。他爲了兩個女兒寧願去偷去搶,甚至付出自己的生命,世界上還有比這更偉大的父愛嗎?在當時那種社會風氣下它顯得多麼偉大、讓人崇敬。彌留之際,他感嘆道:“我對她們的愛,她們都以怨報德,像劊子手似的對我施以酷刑。”

很可惜,高老頭是個資產階級暴發戶,愛女成癖,併爲她們花光了所有家財,自己卻省吃儉用,成了個吝嗇鬼,最終因爲貧窮而被女兒拋棄,成爲金錢關係的犧牲品,悽然死去。高老頭的父愛,讓兩個女兒踏入上流社會,卻也正是由於他的`溺愛,使兩個女兒拋棄了他。正如一切無休止的放縱都源於沒有分寸的寵愛,一切沒有分寸的寵愛下都裹着一顆自私而又慚愧的心。可憐的高老頭,還有他那可憐的父愛,在燦爛奪目的金錢面前,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最終也只能折服在金錢腳下。

最後,高老頭因爲操心兩個女兒病倒了,可憐的他發出最後一聲呻吟竟是“求求你們,讓我見見我的女兒吧!我只要看見她們,我的病就會好的,求求你們了……”這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雖是這麼樸實,但卻飽含了對女兒的愛與期待。病痛折磨得他渾身發抖、昏迷了。但昏迷時還親切地叫着:阿納斯塔西,但斐娜(兩個女兒的名字)!他對女兒的愛已經感染了周圍的人,卻不能融化兩個女兒那冰冷的心。直到他死了,兩個女兒纔來到父親身旁,同他“告別”。但對父親的後事卻不聞不問,揚長而去。高老頭的歸天儀式是最簡單、最貧困、最單調的,只有最窮的人才是這種儀式:可憐得只有哀樂在號響,可他卻是兩個貴族家庭的父親!

《高老頭》讀後感 篇20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的優秀作品。我細細品讀了這本書,深有感觸。

高老頭有兩個女兒。他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傾注在了兩個女兒身上,女兒快樂,就是父親的幸福,女兒難過就是父親的傷心。在高老頭的嬌寵下,兩個女兒過慣了奢華的生活。她們長大成人,又按自己的意願嫁了人。她們出嫁時,高老頭給了她們每人八十萬法郎的陪嫁。進入了上流社會的女兒們,專向父親要錢,使自己快樂。窮困的高老頭只能搬進破舊的伏蓋公寓了,過着寒酸的生活。檸檬被榨乾了,皮就被扔在了街上。高老頭在病痛中孤獨地死去。

我認爲,是自私與虛榮佔據了上流社會人們的心,人人都瘋狂地要權勢,要金錢,因爲,在這個世界中,好像金錢與權威就是真理!它可以讓你拋棄父母,拋棄兄弟姐妹,拋棄知心朋友,拋棄心中的愛情,它似乎可以讓你得到最大的快樂,可最終,什麼快樂也沒得到。人的自私是沒有邊界的',你肆無忌憚地搜刮親人的錢包,把錢歸爲己有,這是自私;你得到了錢卻一個子兒也不分給生你養你的父母,這也是自私。

高老頭愛他的女兒,可女兒卻從來沒有愛過父親。他的悲傷,他的痛苦,他的需要,女兒從沒半點體會。她們真是太沒心肝了!作爲兒女,我們本來就要懂得孝順,我們應該知道,是誰給了我們生命,是誰爲了我們而熬白了頭髮。長大後,是我們掙錢來養活父母了,而不是再花父母的錢。多陪陪父母親,讓他們也感受到你的愛,這樣,愛的火花纔會燦爛!我是一個孝順的孩子,在課餘空閒的時間,我會自主地幫媽媽幹家務活。學校後面就是瓦市菜場,平時放學,我會幫家人買菜。早上媽媽出門前,會把今天的買菜錢放在我的書包裏,至於買什麼菜,媽媽全讓我做主,只要是我買的,她都喜歡吃。放學後,我會立刻揹着書包邊走邊想着今天的菜譜,到達菜市場,菜單也就出來了,葷素搭配也挺合理。這裏的魚餅有名氣,當然少不了啦。來豬肉攤前買條排骨,來水產品前買十元錢蝦兒,再買些時令的蔬菜,真不錯,可以乘公交車回家了!

孝順,是孩子給父母最好的禮物!

誰能夠說當今社會不存在這樣的事實?多少人一旦走向社會,就禁不起金錢和各種利益的引誘,最終充當了金錢的奴隸。貪污受賄,敲詐勒索,偷盜搶劫……不都是爲了錢嗎?可是最後落得什麼下場呢?不過是整天的恐慌,度日如年,最終還要面對陰暗的牢籠,遭世人唾罵。爲什麼我們總是如此不小心,落入了金錢的圈套呢?爲什麼要被它牽着鼻子走呢?難道我們就不能主宰錢財嗎?能!當然能。“錢不是萬惡之源,只有當你過分地,自私地,貪婪地愛它時,它纔是萬惡之源。”可見只要堅持正確的人生觀,正視錢財,堂堂正正地做人,就不會陷入金錢的泥沼。

我們不應當對生活過於苛求,應該珍惜好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對於錢,更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其實我們擁有的最大財富在於擁有絢麗多彩的生命,認識到這點,我們纔會活得更加坦蕩,更加快樂。

《高老頭》讀後感 篇21

很長時間了,終於把《高老頭》這本文學鉅著給看完了。說它是文學鉅著,自有他的道理。巴爾扎克把一八一九年到一八二零年初的巴黎描繪得栩栩如生,當你捧着這本書閱讀着其中人物的各種語言,思想和動作,你就會從這位作者細緻的語言中感受到當時巴黎的背景。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所寫的《人間喜劇》中的第一部。在我眼裏,這個作品是他所寫的最優秀的作品之一。當我在圖書館的書架上發現這本書的時候,我總幼稚的以爲這種書給人以無聊的感覺,還沒讀完就覺得心情壓抑,無法再讀下去。可是鉅著就是有一股莫名的魅力,讓我好奇地拿出這本書,並開始閱讀,與巴黎當時的人物來一次近距離的接觸,讓我也成爲當時的一員,去走訪巴黎上流社會和一般平民。

既然標題爲《高老頭》,那本書的主人公自然是高老頭不錯。作者筆下的高老頭是在當時巴黎中罕見的偉大的父親。他的女兒都是有身份、有身價的伯爵的夫人,她們都已擠進當時巴黎的上流社會。而她們的父親高老頭對這兩個女兒特別溺愛,當她們缺錢花的時候,他總是慷慨地將自己的財產分給她們,即使已經被她們的貪婪"榨"得自己身無分文,一無所有,他也從不後悔。他總是自欺欺人,他到死也惦記着他的兩個女兒,認爲他的女兒是世界上最有孝心的女兒。

即使是一個吻、一個握手,他都覺得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因爲他從來不是一個人,那兩個有孝心的女兒總是陪在他的身邊。可是事實呢,那兩個女兒在父親臨終前都不能滿足父親的一點點要求,去看看他。而是找出各種理由,託時間,不去看那身無分文的父親。當我看到此,爲那高老頭感到無比的憐憫,他付出了自己的所有愛,換來的卻是女兒的冷眼白眼,這算什麼?

而這本書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還有拉斯蒂涅。當他第一次來到巴黎的時候,是帶着自己心中的理想,想在巴黎這個現代的社會,闖出自己的.一片天空。他努力學習,要在大學中獲得學位,然後賺大錢。但是現實讓他改變了對巴黎的最初印象。

高老頭對女兒的溺愛,爲了錢而被兩個女兒氣死;伏脫冷"想弄大錢,就要大刀闊斧的幹"的指點;以及鮑賽昂子爵夫人"越沒有心肝,就越能步步高昇"的告誡,讓年輕人認識到金錢的重要性,讓這個原本天真、正直的年輕人最終一步步地走進泥潭,選擇拋棄自己的理想而走入上流社會,在埋葬高老頭的同時,他也埋葬了自己的良心和善良,準備和這個社會挑戰,讓自己也成爲這個上流社會的一分子。

《高老頭》的作者生動形象的描寫,在字裏行間中透露着當時巴黎社會的腐敗現象,揭露了金錢對人的巨大的腐蝕力量,以及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利益關係,批判了當時巴黎的資本主義社會的種種罪惡。行文更是連貫曲折,跌宕起伏,是一部值得一閱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