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要學會捨棄》讀後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學中要學會捨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中要學會捨棄》讀後感

我讀了夏純健的的《教學中要學會捨棄》這篇文章之後,被深深打動了,頗有感觸。文章中所闡述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學會捨棄不必要的講解、捨棄不必要的提問、捨棄不必要的探究、捨棄不必要的表揚、捨棄不必要的熱鬧等言論,確實是應該引起我們作爲教書人的反思與借鑑。梳理一下,我們平日的工作中有些做得很好,而有一些需要改進。下面,我結合我平日的語文教學工作來談一談自己對這幾方面的理解。

捨棄不必要的講解。“教師的講授應該講學生的易錯點、疑惑點和易混點,講學生通過合作學習所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不是再進行單純的重複講解。”其實我們在平日的語文教學中一直在努力踐行着這個理論。對於一篇課文特別是一篇段落較多的課文,如果逐段進行講解,句句進行分析,一週四課時的授課時間是無論如何也是完成不了教學任務的。而且事無鉅細、喋喋不休地講解只會是學生漫無邊際地聽,反而對重點內容印象不深、掌握不紮實。我們所以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一改以前逐段逐句的講授,對於一篇課文往往會尋找一個好的切入點,遵循一條好的教學主線,將重點語段講精、講透、拓展、運用。對於一些學生自己就可以看懂的語段不再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帶而過。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自悟、自學能力、抓住重點,學得也比較紮實。老師又可以遊刃有餘、少講精講,省時省力,何樂而不爲?

捨棄不必要的提問。“教師的提問作爲師生交流的一種方式我們要堅持,但那些無需提問答案已明的問題充斥整個課堂,降低了課堂的效益。新課改並不反對提問,而在於我們的問題是否有價值,是否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的提問是否具有一定的思維容量,那些庸俗化的問答教師必須要捨棄。”事實確實如此。如果我們老師老是在一些耗時無用的問題上糾結不清,絮來叨去,必然會讓每節課這寶貴的四十分鐘悄悄溜走。所以提問要有藝術性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要有深度能引起學生的自我思考、要有層次能因人而異適合不同水平的孩子、要創新能擯棄枯燥和千篇一律。

捨棄不必要的探究。“實際上教學方式不止一種,小組合作探究只是其中的一種形式,必須要有針對性地運用,靠聽講、閱讀、理解等方式就能掌握,無需探究的問題卻要去探究導致了探究的淺層化和庸俗化,同時並不是所有的學科知識都適用於探究性的學習方式,那種體現事物名稱、概念、事實等方面的陳述性知識就不需要學生花時間去探究。”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發現所以學科的教師都願意採用小組討論、同桌討論、演一演等看似活躍而形式多樣的花樣兒。如果確實受到好的.教學效果我們也會繼續採納,問題是有些老師的這些花樣兒又有多少實效呢?跟作秀一般沒有任何效益,何必?不需討論就能解決的問題不必討論,不需表演的就能掌握的內容不必去演。特別是對不同的年齡階段的孩子千萬別小兒科式的重複同樣的形式,否則未免有些滑稽而多餘。

捨棄不必要的表揚。“新課程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但並不意味着對學生要一味表揚。正如一味懲罰不可取一樣,一味表揚也是不可取的。對學生而言,過多的誇獎會導致上癮,同時,過多的誇獎也會讓學生習以爲常,也可能導致學生淺嘗輒止和隨意應付。”也許你會問:“什麼的表揚是必要的表揚?”我個人認爲適合學生年齡、能培養孩子自信、激勵孩子進步的纔是適合的,纔是必要的表揚。孩子應該多表揚但千萬別氾濫,否則學生會過耳不聞。名師竇桂梅說過的:“語文課堂上的評價與表揚應該要更加語文化一些。”表揚也要有一定的學科特點和年齡特點。不論哪個學科,不論幾年級的孩子都清一色的“你真棒”“你真是個好孩子”等的表揚詞不但不再時髦,反而讓學生麻木不仁,這樣的表揚已經失去它的意義所在。

捨棄不必要的熱鬧。“新課程改革中最重要的要使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這是新課改的本質所在,教師要採取多種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我們平時的教學中又何嘗不應如此呢?“教育就是應該是平淡無奇的。”“平平淡淡教語文,紮紮實實學知識”多少大家都一直在平淡的教學,我們這些無名之輩爲什麼非得湊熱鬧呢?記得我曾聽過一節低年級的語文課,一節課中幾乎融合了音樂(放音樂)、美術(畫一畫)、舞蹈(演一演、跳一跳)等多種學科特點,還有什麼討論、交流、相互評價此起彼伏,課件美輪美奐,什麼遊戲、活動輪番轟炸,這節課下來學生那個“累”呀!老師那個“忙”呀!課堂那個“活”呀!內容那個“實”呀!可是一番鬧騰下來,靜下心來想一想,學生寫了幾個字?讀了幾遍書?不讀不寫,學生還如何學語文?咱啊,別去湊所謂的教學的“熱鬧”,在咱還沒達到能遊刃有餘地運用這些形式輔助教學之前,紮紮實實、平平淡淡地教好學,好好在培養學生的寫作與閱讀能力上下功夫,別跟孩子爭時間,別把自己當成一個表演者,把時間真正地還給孩子,把課堂還給孩子,學生有所得、表現的出彩,這纔是真正的“熱鬧”!千萬別譁衆取寵、本末倒置!

所有的這些感想,都是在看了原文之後的泉涌而至,想想教學就是在摸着石頭過河,對於好的借鑑,不好的擯棄,相互取長補短,我們纔會不斷進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