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彙總

很多同學想要學好化學,於是急着去做題,實際上這個方法是不科學的,想要提高成績首先是要把最基礎的知識點理解明白。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學必修一必備的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用!

高一化學必修一知識點彙總

  化學必修一知識重點

物質的化學變化

1、物質之間可以發生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依據一定的標準可以對化學變化進行分類。

(1)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類別以及反應前後物質種類的多少可以分爲:

A、化合反應(A+B=AB)B、分解反應(AB=A+B)

C、置換反應(A+BC=AC+B)

D、複分解反應(AB+CD=AD+CB)

(2)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離子參加可將反應分爲:

A、離子反應:有離子參加的一類反應。主要包括複分解反應和有離子參加的氧化還原反應。

B、分子反應(非離子反應)

(3)根據反應中是否有電子轉移可將反應分爲:

A、氧化還原反應:反應中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的反應

實質:有電子轉移(得失或偏移)

特徵:反應前後元素的化合價有變化

B、非氧化還原反應

2、離子反應

(1)、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電解質。酸、鹼、鹽都是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都不能導電的化合物,叫非電解質。

注意:①電解質、非電解質都是化合物,不同之處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狀態下能否導電。②電解質的導電是有條件的:電解質必須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狀態下才能導電。③能導電的物質並不全部是電解質:如銅、鋁、石墨等。④非金屬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機物爲非電解質。

(2)、離子方程式:用實際參加反應的離子符號來表示反應的式子。它不僅表示一個具體的化學反應,而且表示同一類型的離子反應。

複分解反應這類離子反應發生的條件是:生成沉澱、氣體或水。書寫方法:

寫: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拆:把易溶於水、易電離的物質拆寫成離子形式

刪:將不參加反應的離子從方程式兩端刪去

查:查方程式兩端原子個數和電荷數是否相等

(3)、離子共存問題

所謂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生任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A、結合生成難溶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結合生成氣體或易揮發性物質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結合生成難電離物質(水)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水解反應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學)

注意:題幹中的條件:如無色溶液應排除有色離子:Fe2+、Fe3+、Cu2+、MnO4-等離子,酸性(或鹼性)則應考慮所給離子組外,還有大量的H+(或OH-)。(4)離子方程式正誤判斷(六看)

一、看反應是否符合事實:主要看反應能否進行或反應產物是否正確

二、看能否寫出離子方程式:純固體之間的反應不能寫離子方程式

三、看化學用語是否正確:化學式、離子符號、沉澱、氣體符號、等號等的書寫是否符合事實

四、看離子配比是否正確

五、看原子個數、電荷數是否守恆

六、看與量有關的反應表達式是否正確(過量、適量)

3、氧化還原反應中概念及其相互關係如下:

失去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是還原劑(有還原性)得到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是氧化劑(有氧化性)金屬及其化合物

  高一化學常考知識

常見物質的分離、提純和鑑別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據物質的物理性質上差異來分離。

混合物的物理分離方法

方法 適用範圍 主要儀器 注意點 實例

固+液 蒸發 易溶固體與液體分開 酒精燈、蒸發皿、玻璃棒 ①不斷攪拌;②最後用餘熱加熱;③液體不超過容積2/3 NaCl(H2O)

固+固 結晶 溶解度差別大的溶質分開 NaCl(NaNO3)

昇華 能昇華固體與不升華物分開 酒精燈 I2(NaCl)

固+液 過濾 易溶物與難溶物分開 漏斗、燒杯 ①一角、二低、三碰;②沉澱要洗滌;③定量實驗要“無損” NaCl(CaCO3)

液+液 萃取 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裏,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質分離出來 分液漏斗 ①先查漏;②對萃取劑的要求;③使漏斗內外大氣相通;④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從溴水中提取Br2

分液 分離互不相溶液體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與飽和Na2CO3溶液

蒸餾 分離沸點不同混合溶液 蒸餾燒瓶、冷凝管、溫度計、牛角管 ①溫度計水銀球位於支管處;②冷凝水從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I2和CCl4

滲析 分離膠體與混在其中的分子、離子 半透膜 更換蒸餾水 澱粉與NaCl

鹽析 加入某些鹽,使溶質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燒杯 用固體鹽或濃溶液 蛋白質溶液、硬脂酸鈉和甘油

氣+氣 洗氣 易溶氣與難溶氣分開 洗氣瓶 長進短出 CO2(HCl)

液化 沸點不同氣分開 U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

i、蒸發和結晶 蒸發是將溶液濃縮、溶劑氣化或溶質以晶體析出的方法。結晶是溶質從溶液中析出晶體的過程,可以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結晶的原理是根據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種溶劑裏的溶解度的不同,通過蒸發減少溶劑或降低溫度使溶解度變小,從而使晶體析出。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防止由於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例如用結晶的方法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餾 蒸餾是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餾原理進行多種混合液體的分離,叫分餾。

操作時要注意:

①在蒸餾燒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體暴沸。

②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應與支管底口下緣位於同一水平線上。

③蒸餾燒瓶中所盛放液體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也不能少於l/3。

④冷凝管中冷卻水從下口進,從上口出。

⑤加熱溫度不能超過混合物中沸點最高物質的沸點,例如用分餾的方法進行石油的分餾。

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兩種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體分離開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裏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於原溶劑,並且溶劑易揮發。

在萃取過程中要注意:

①將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劑依次從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過漏斗容積的2/3,塞好塞子進行振盪。

②振盪時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頸部,並用食指根部壓緊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時用手指控制活塞,將漏斗倒轉過來用力振盪。

③然後將分液漏斗靜置,待液體分層後進行分液,分液時下層液體從漏斗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裏的溴。

iv、昇華 昇華是指固態物質吸熱後不經過液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利用某些物質具有昇華的特性,將這種物質

  必修一化學必背知識點

一、化學實驗安全

(1)做有毒氣體的實驗時,應在通風廚中進行,並注意對尾氣進行適當處理(吸收或點燃等)。進行易燃易爆氣體的實驗時應注意驗純,尾氣應燃燒掉或作適當處理。

(2)燙傷宜找醫生處理。

(3)濃酸撒在實驗臺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後用水衝擦乾淨。濃酸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幹抹布拭去,再用水衝淨。濃酸濺在眼中應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後請醫生處理。

(4)濃鹼撒在實驗臺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後用水衝擦乾淨。濃鹼沾在皮膚上,宜先用大量水沖洗,再塗上硼酸溶液。濃鹼濺在眼中,用水洗淨後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鈉、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撲蓋。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機物小面積失火,應迅速用溼抹布撲蓋。

二.混合物的分離和提純

分離和提純的方法;分離的物質;應注意的事項;應用舉例

(1)過濾:用於固液混合的分離;一貼、二低、三靠;如粗鹽的提純。

(2)蒸餾: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防止液體暴沸,溫度計水銀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餾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餾。

(3)萃取:利用溶質在互不相溶的溶劑裏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種溶劑把溶質從它與另一種溶劑所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來的方法;選擇的萃取劑應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劑互不相溶;對溶質的溶解度要遠大於原溶劑;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裏的溴、碘。

(4)分液:分離互不相溶的液體;打開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與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內外空氣相通;打開活塞,使下層液體慢慢流出,及時關閉活塞,上層液體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裏的溴、碘後再分液;

(5)蒸發和結晶:用來分離和提純幾種可溶性固體的混合物;加熱蒸發皿使溶液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攪動溶液;當蒸發皿中出現較多的固體時,即停止加熱;分離NaCl和KNO3混合物。

三、離子檢驗

離子;所加試劑;現象;離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產生白色沉澱;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澱;SO42-+Ba2+=BaSO4↓

四、除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