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成語故事閱讀心得讀後感悟作文

畫龍點睛,聞雞起舞等故事你聽過嗎?“聞雞起舞”這個成語的意思是比喻有志之士準備爲國效力而奮發圖強。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成語故事的讀後感,一起來看一看吧。

經典成語故事閱讀心得讀後感悟作文
  成語故事的讀後感篇一

《成語故事》這本書裏有很多成語故事,我喜歡的有《囫圇吞棗》、《拔苗助長》、《亡羊補牢》等,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畫龍點睛》這個故事。

《畫龍點睛》講的是一位名叫張僧繇的畫家的故事。有一天,他在金陵一所寺廟的牆上畫了四條形態各異、栩栩如生的龍,卻都沒有畫眼睛,大家好奇地問他爲什麼不給龍畫上眼睛呢?他一臉認真地回答,龍的眼睛不能隨便畫,這是最緊要的一筆,一旦畫出來,龍就會飛走了。人們聽得哈哈大笑,硬要他畫上龍眼睛看看。張僧繇剛給其中的兩條龍畫上眼睛,奇蹟就出現了。只見電閃雷鳴,兩條龍舞動起來,沖天而去,牆上只剩下還沒畫上眼睛的那兩條龍了。人們因此對張僧繇佩服得五體投地。

讀完《畫龍點睛》的故事,讓我深受啓發。今後在讀文章的過程中,我一定要把好詞好句都記下來,等說話或寫作文的時候,在關鍵地方用上些好詞好句,就可以讓語言和文章更加精彩了。

  成語故事的讀後感篇二

讀了《成語故事》,我再一次被漢語的奇妙所震撼,爲它的魅力折服。成語是人們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簡潔而精闢的詞語或短句。它是我國語言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因爲,每個成語的形成一般都有一個典故,每個成語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通過這一個個的成語故事,我們不僅理解了成語的意思,還可以瞭解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寶貴的文化遺產、高超的智慧。

有一個濫竽充數的成語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戰國時期,齊宣王喜歡聽人合奏吹竽,所以派人蒐羅能吹善奏的樂工,組成了一隻吹竽樂隊,並受到了優厚的待遇。有個叫南郭的人根本不會吹竽,但也混了進去。每次合奏吹竽的時候都只是做做樣子。齊宣王去世後,他兒子齊湣王偏喜歡聽樂師們單獨吹竽給他聽。南郭先生聽說後十分害怕,趕緊溜走了。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濫竽充數這個成語的意思,它是指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混在行家裏充數,或是以次充好。同時,我也懂得了這樣一個道理:不管做什麼事情,都不能弄虛作假,靠僥倖取勝。沒有真才實學,最終是站不住腳的。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我學管樂時的情形。有一次,濫竽充數的故事再次上演,而我就是故事的主角。管樂課學了新曲子,老師讓我們回家多練練,我也沒在意,只練了一遍,心想到時候做做樣子就行了。上課了,老師先讓我們合奏了一遍,我不停的按單簧管上的按鍵,搖頭晃腦,好像吹的很陶醉,其實我根本就沒吹出來音。終於吹完了,我長嘆一口氣,以爲這樣就完了,沒想到,老師對我們吹得不太滿意,竟讓我們一個一個吹。我的心一下子懸到了嗓子眼裏,急得抓耳撓腮。輪到我了,我沒吹幾句就吹不下去了,只得紅着臉老老實實說了實話。結果自然免不了挨老師的一陣數落,受同學們的一頓嘲笑。唉,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濫竽充數是不行的。

我喜歡《成語故事》這本書,它真的讓我領略到了古人高超的智慧:一個詞語竟然隱藏着這麼一個內涵豐富的故事。這些故事,或可笑或感人,但都讓我們學到了知識,明白了事理。

  成語故事的讀後感篇三

最近我讀了《成語故事365》這本書。我覺得拔苗助長這個故事講得很有意思,現在我就給大家講講拔苗助長這個故事。

以前,有一個人他的性子很急。有一天,他種了一些秧苗,種下秧苗後,就希望秧苗立刻長大成熟。他幾次去田裏看秧苗,都沒看出秧苗長高,心裏很着急。有一天,他突然想:如果把秧苗往上拔一拔,秧苗不就長高了嗎?想到這裏,他快步跑到田裏,把秧苗一株一株地都往上拔了一大截。就這樣整整幹了一天,他才把田裏的秧苗都拔高了。晚上,他回到家裏高興地對家人說:“我今天辛苦了一整天,總算是幫田裏的秧苗長高了!”

第二天,他的兒子跑到田裏一看,原來綠油油的秧苗,現在全都枯黃了。

讀了這個故事,我懂得了做事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這樣才能把事做好。不能像故事裏的那個農民一樣那麼着急,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