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如何纔是好

回望當前的課堂,我們欣喜地看到了教師教學的理念變了,內容的領域寬了,知識的結構綜合了,學習的形式豐富了……這些變化,彌足珍貴。但是,我們也冷靜地看到由於教學的內容“胖”了、教學環節的“碎”了、能力訓練“浮”了、教學的形式“花”了、導致教學效果也有“虛化”了的結果。因此,我們的心情在興奮之餘又有些許沉重,語文教學到底如何是好?

語文教學如何纔是好

“萬變不離其宗”,應通過萬變轉其宗,刪繁就簡,把“根”抓住,讓語文教學“返璞歸真”。

一、 把根抓住,就是要落實語文的本體。

衆所周知,語文課是學習者感受文字的魅力,學習文字整合的訣竅,並較爲成功地外化爲各種(書面的、口頭的)“言語作品”,逐步形成能夠獨立聽說讀寫的“言語能力”的。說“白”一點,語文課是學習怎樣把“話”說“美”,把文章寫“美”的一門課。因此,可以這樣思考:

1、“言語形式”是語文教學的立足點,爲特定的教學對象。在生活中,我們讀一篇文章着眼點往往在於獲取這篇文章所反映的內容,是“得意忘言”的;但在語文教學中,我們的目的不僅在語文負載、傳達的內容,更在語文本身。也即引導學生從煉字的角度品味語言,思考這樣的思想感情爲什麼用這樣的語言文字,而不用那樣的語言文字來表達的理由,從而懂得這樣運用語言的所以然,掌握滲透着思想感情的、生動活潑的語言文字。如學習朱自清寫的散文《春》,絕不是爲了記住春天具有“春風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識,而是學習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關鍵詞句來描繪春色的,如何將情感用切當的言語表現出來的等,這纔是我們要學習的着力點。

2、“言語能力”——“言語行動”優化組合(人品、文品綜合表現)的必然結果成了語文教學的目的。這裏的優化組合是“言語”與“精神”同構共生,即要豐富和優化學生的語言系統,使之擁有適合年齡階段的言語能力,又要完善和豐富學生的精神境界,使之情趣情思越來越豐妙。但後者絕不是遊離在外,必須是融入前者之中。

這樣說來,我們可以這樣考慮:

語文的本體是——識(識字)、寫(寫字)、讀(閱讀)、背(背誦積累)、說(說話和口語交際)、作(習作)、習(良好習慣)。這七項目標緊緊圍繞三個基本方面——基本的語文能力,基本的語文積累,基本的習慣素養。這是語文教學的根,要牢牢抓住,不能忽略和放鬆。“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語文教學的根要立在“七字經”上。

二、 把根抓住,就是要落實教學的效率。

例舉幾種效率低下的現象:

1、教學漫無邊際而無“標”度。

如課前讓學生或個人或組合小組自主收集有關的資料。課中,進行各種展示。於是,課文學習完了,學生不會讀意境優美文字,不會品其間的精美詩句,更不用積累其間的'語言運用於生活中的語境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了。

2、答案豐富多彩而無“準”度。爲了尊重學生個性化體驗,鹿可以是馬,馬可以是鹿,沒有基本準則的多元理解其實也等於無元。

3、言語隨意平淡而無“深”度

某一個學生會就某一個問題自由地暢談,言語中會出現一些不通暢、不連貫的問題,老師會評上一句:“你的意思我明白”,而後,就叫上另外一位學生繼續表達。第二位或第三位同學也不會注意傾聽別人的意見並加以吸收,仍然自由發揮,說了一通表達很平淡的內容。第四位同學或許在言語組織上更糟糕,但見解上比較有新意,老師就對他大加讚賞······

4、偏重薰陶感染而無“厚”度

課堂教學或一味地要求有感情地朗讀、朗讀,再朗讀,或教師單方面地煽情、煽情、再煽情,或集中大量聲音圖象信息的課件在課堂上全方位的轟炸····以爲語文能力只需所謂薰陶和感染,即可習得。

·····

“亂花漸欲迷人眼”,斑斕未必皆春色,大而無當的喧囂與語文教學無補,樸素、平常纔是真。抓住語文教學的“根”,就要求落實語文的本體,依據科學的方法,(提高的不僅是語言本身的能力,而應將文化素養、道德情操的薰陶,觀察認識事物能力、思維品質的培養,融入其中) 對學生進行長時間的紮實有效訓練才能使他們形成和奠定起堅實的語文功力以及可供將來終生學習發展的語文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