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師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光陰荏苒, xx學年度第一學期又已經結束了。在這學期中我擔任了三年級(1)(3)班的數學科。一學期來,我在學校領導的正確領導下,順利完成學校佈置的各項教學任務,過去的.一學期也是我在教學領域履行教師職責,勉力努的一學期,現總結如下:

國小三年級數學教師教研組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興趣,是一個人積極完成一件事物的重要前提和條件。三年級國小生年齡還比較小,穩定性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要改變這種現象,必須使國小生對數學課產生濃厚的興趣,有了對學習的興趣,他們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那麼,怎樣才能使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呢? 首先,“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新授課,練習課更加講究方法。新授課中,我們可以和學生建立平等的地位,象朋友一樣討論教學內容,走進學生的心裏,使他們消除心理障礙和壓力,使“要我學”轉變成爲“我要學”。在練習課上,利用多種多樣的練習形式完成練習。可以請小朋友當小老師來判斷其他同學的答案是否正確;或者通過比賽形式來完成。對於勝出的小組給予紅花或星星等作爲獎品(),這樣促進學生的興趣和自信心。

其次,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創設問題情景是在教學中不斷提出與新內容有關的情景問題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慾的有效方法,也可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信心。

因材施教,保持興趣,減少坡度,這一點對差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差生就好象公路上的爛殘車,不堪負重,如何使這部爛殘車平穩地行使呢?就是讓他們選擇比較平坦的道路上行走,坡度大的路只能使這部“爛殘車”拋錨,打擊學習的信心,這一點作爲教師是值得注意的。

  二、設計符合國小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

三年級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不算多,接觸社會的範圍也比較窄。因此,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有多高、有多重、有多大”的活動形式。讓學生通過測量自己的身高,加深對長度單位的理解;通過測量自己的體重,加深對重量單位的理解;通過測量教室的面積,加深對面積單位的理解;在舉行這些活動的時候,同學自己互相量身高,互相看,自己動手,多讓他們參加實踐活動,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

  三、結合基礎知識,加強各種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在重視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也發展他們的智力,培養他們的判斷、推理能力和分析綜合能力。例如:教學分數的大小比較時,先引導學生觀察所比較的分數的分子或分母是不同的還是相同的,再根據大小來判斷所比較的分數的大小。教學分數的讀、寫法時,在舉幾個例子之後,引導學生總結讀、寫分數的方法,這個過程本身體現了歸納推理。

  四、巧妙滲透環保教育,關心環保。

在教育過程中,出現一些應用題,如:“學生有30張彩色紙,做紙花用去11張,做小旗用去9張,還剩多少張?”在完成書本知識的教育外,還應該教育學生做完紙花後的紙千萬不能亂丟,應養成講衛生,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知道良好的行爲習慣應從小培養。

由於三年級的學生比較小,自主能力比較差,加上(1)班學生兩極分化嚴重,(3)班學生沒有尖子生,特別是有好幾個差生:像雷寶華、李文傑、鄧婉珩、蔡曉靜、曾浩賢,蘇志森,楊澤堅等的數學一直跟不上,他們由於本身的基礎差,再加上學習態度不夠端正。數學科越到高年級越難跟得上。特別是雷寶華、李文傑、蘇志森平時作業根本不能完成,考試不交試卷,老師看着他做一次考試要三小時都難完成.所以導致本期教學成績不夠理想,數學教學工作有一定的難度。但下學期開始我會針對他們制定一套教學方法,希望能改變他們.我一定會加倍努力,盡心盡責,爭取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