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徑悲劇》讀後感範文

【篇一:《幽徑悲劇》讀後感】

《幽徑悲劇》讀後感範文

當我讀完季羨林的《幽徑悲劇》,終於明白了這位東方大師的意圖,它帶來的豐富知識營養需要人們去汲取,去認真地領悟被忽略的真諦——不再把美毀滅。

不再把美毀滅,文中以一條幽靜的古藤爲線索,古藤以它那深邃的一方美景,傷心地傾訴着十年來無情的浩劫,孤獨寂寞的古藤始終沒有逃過殘忍的誅伐,一切春天的美景都毀於愚氓之手,成了只有靈魂的吊死鬼,它標誌着一場毀滅美的悲劇,深深地烙下了毀滅美的鐵證,永遠默默的憎恨着那羣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愚昧之人。

魯迅先生說過:“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自然界的美麗新奇帶給人們舒暢的感受。鳥語花香,青山綠水,他們都在默默無聞的裝飾點綴着大地,哪怕是一棵矮小的草兒,他也擁有着翠綠的清新;哪怕是一株樹苗,他也伴隨着生機的蓬勃。人們以那歧視、醜陋的心靈和眼睛,無視美的存在,毀滅着這“無罪”的美麗。就像盧梭真切的話語:“從我心中奪走對美的愛,也就奪走了生活的全部魅力。”

當今的世界,人類主宰了地球。因此,這場激烈的競爭從此拉下了帷幕,似乎再也看不到這場競爭的結束,人們只能看到自己親手毀滅地球的行爲,卻沒有能力阻止,他們的私心都放在了奪得權威和金錢的慾望上,不停的破壞自然之美,讓那些想季羨林先生一樣分明目睹了悲劇,卻毫不能力將這一切來阻止的人們看到了毀滅美的同類的無知。

人類若繼續、固執地想當一名毀滅者,這個被忽略,而且即將要被人們遺忘和拋棄的真諦也會蕩然無存,造就了自己毀滅自己的悲慘未來,想要改變悲劇,只有人類齊心協力,我們需要呼籲並且一起讓全世界知道我們的心聲——不再把美毀滅。

【篇二:《幽徑悲劇》讀後感】

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掉給人看,是誰釀成了這個悲劇,又是誰看到了這個悲劇呢?這個時代的悲歌。——題記

正如季老所說,這是一個悲劇,很大的悲劇,而且結尾的幾個“偏偏”和那個季老性格所製成的十字架也給人以深刻印象。奈何,奈何!

與其說是悲劇,倒不如說是一個小社會的一個小時代裏的一個人,不,是所有人的悲歌。

那條季羨林每天司空見慣而又大有來頭的幽徑裏的藤蘿的小小悲劇,在外人看來,不,哪怕在燕園中人的眼裏,也決不會注意到的渺小生命的渺小悲劇,卻被季老刻畫得淋漓盡致,何爲悲劇?依魯迅之言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毀掉給人看”這話不假,即使七八十年後居然仍舊使用。那藤蘿的悲劇便是一些愚氓,一些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人一手造成的,可以完全肯定地說,它是一個社會的悲劇,不是麼?

民族麻木了,都變成了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人,我們已經毀掉了無數的東西給外人看,道德?文明?高尚且清靜的心?真正的友誼?世外桃源?……很多很多,但季羨林想讓我們的民族重新用心去欣賞美,而不是名,利。但只可惜,這樣的人太少了,奈何,奈何!人們都淪爲了金錢與權勢的奴隸,沒有了幽徑中的美好,只有幽徑的悲劇。

我可能無權批判這個社會,因爲我擔心,不,是非常可能,變成悲劇。每個剛降生的孩子都是聖潔的,但因爲這條幽徑上的悲劇而淪爲愚氓。

正如《狂人日記》所說:“救救孩子”但拿什麼去拯救我們與我們的藤蘿?也去這就是人性的悲歌——無限墮落,季老所創造出的十字架並不是他一個人背的,而應讓我們的全民族去背,去救贖我們的靈魂!

眼睛如空明積水的人看到了這個悲劇,這個悲劇有歷史,但未來?不是在我們手中麼?社會的藤蘿太多了,但都毀於愚氓之手,我們的高尚,悲憫情懷何在!

我們的民族需要去救贖,需要澄清靈魂,朝聞道,夕死可矣。人生重在精神而不是物質,不是麼?

幽靜的古丁香,優雅的藤蘿,你們何在?

我不想去更深地去挖掘社會的醜惡,但怎可能在土中挖出一顆丁香?哪怕是一株小苗,一粒種子?心亡了,自然,道就會亡,這樣的社會,難道會出很多丁香麼?只怕有越來越多的愚氓在砍丁香。奈何,奈何!

愚氓之悲歌,時代之悲歌,藤蘿之悲歌,交雜在一起,就是我們的'悲歌,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卻能改變自己,淨化自己,讓丁香之幽萬古長存!

【篇三:《幽徑悲劇》讀後感】

幽靜的幽徑,藤蘿在哭泣。但這世上到底還有多少,也在哭泣。

季羨林筆下的藤蘿是個悲劇,但也只是那個時代的悲劇、民族的悲劇,人性的悲劇。幽徑通幽,四時斑斕,那古藤歷史悠久,閱盡滄桑,蒼黑古勁的虯枝,直上青雲,紫紅的花朵幽香宜人。而正是這樣一方美景,卻逃不過殘忍的誅伐,死於愚氓之人,這條幽徑的美景也毀於一旦。古藤將會憎恨着人類的冷漠,人類的自私,人類的無情,也會嘲笑着那羣爭名於朝,爭利於市的愚昧之人。因爲它的結局也是人類的結局,它的悲劇也將會成爲人類的悲劇。

而回過頭來想想,我又從生活中失去了多少美景呢?春天的百花齊放我欣賞過嗎?夏天的聲聲鳴蟬我傾聽過嗎?自然中的鳥語花香,青山綠水我又失去了多少?而且就連那日堪稱“近十年最完美的月全食”我也錯過了。真的,錯過的太多太多,我難道不是古藤嘲笑的對象嗎?我也如同古藤身邊燕園中人一樣,決不會注意,決不會關心,決不會傷心。

也許不光是我,世界上千千萬萬的人,又有誰會用心關注身邊的一草一木?會有很多,但也許這些人裏大部分人只是曾經。我也曾經把身邊的花花草草還有小動物們當做自己的精神寄託,然而,不管我如何精心照料,它們終歸有一天會離我而去,我也會爲它們流淚,爲它們傷心。漸漸地這種事情見多了,我逐漸有些茫然,有些漠然了。也許這就是人性的悲劇吧?

在自然中,像藤蘿一樣擁有着悲劇的動植物多得數不勝數,而人類這樣破壞生命,破壞自然,後果都將給人類帶來無窮的災難。正是人類破壞了森林植被,才使大量的土地沙漠化,河流乾涸,風沙肆虐;正是現代工業的發展,產生大量的廢氣,才使大氣溫度上升,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從而大量海島沉沒海底,人類流離失所;正是人類亂砍濫伐,大片原始森林消失,才使江河地區洪水氾濫,沖毀大量農田,造成人類的糧食危機。在地球上,每天都在上演着物種滅絕的悲劇,也許在某一天,也會上演人類滅絕的悲劇。

保護自己,還是先從保護身邊的一草一木開始吧,多給予它們些關注和關心,不要再把美毀滅,讓那些悲劇,減少些吧。

【篇四:《幽徑悲劇》讀後感】

國學大師季羨林寫過一篇文章,名爲《幽徑悲劇》。如果時隔十年再來重新品讀這篇文章,會發現這是多麼切合當下的社會生活現狀啊。

燕園中的幽徑,每天都有許多人來來去去地走過,但是心思細膩者,無幾。只注意前方的路,只看到前方的光芒四射,卻絲毫沒有感受到角落中渴望救助的呢喃。或許按照成功學的種種理論,這是目標,是堅持,做大事就該心無旁騖,一衝到底。可事實是,這樣的人,雖然成了大事,但是沒有發現生活中美的眼睛,不懂山水,不懂花鳥,不懂放鬆。就如同古時的老夫子,我們姑且稱之爲古代的“校長”吧,以嚴厲而聞名,戒尺教鞭樣樣齊全,打起來可真沒個輕重的,僵硬的面孔,僵硬的話語,也難怪魯迅先生對這種封建教育十分批判。但是今天的校長們呢,個個都在相互比較,比誰更幽默,比誰更受學生歡迎,演講生動精彩,舉的事例讓人或感動,或震驚,或憤怒,或大笑。這說明什麼?說明現在的人們和以往不同,我們開始慢慢注重心靈和情感方面的教育或體驗,不再一味地追求經濟發展而導致整個社會毫無生氣。

季老細膩,他聽到了古藤的呼救和哭泣。而在我看來,北大至少還是個文人集萃的地方,也會有人注意到這棵古藤,若是換了現在,在公路邊,公園裏,如此喧鬧的地方,就更少有人會注意甚至爲它悲傷了,這難道不也是“悲劇”的其中之一嗎?

我們一家昨天去公園散步,看到一羣年輕媽媽在爲她們的女兒摘花,那些開得正豔的月季,就這麼被拔了起來,被呆在了本不該是它們呆的地方。母親在我身邊哀怨地說道:“可惜了這麼漂亮的花兒。”說完便別過頭去,不願再看。這時,我對母親竟有一種特別的敬意了,也許自小就在深閨中的母親,對這些東西特別敏感吧。

我盼望着有一天,季老說的“十字架”會交給我們每個人來揹負。這是一種社會對於自然的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