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手工課教學總結(最新)

手工製作是國小美術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型。它的直觀性、形象性、靈活性都比較強,對於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如何在手工課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呢?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國小手工課教學總結(最新)

一、拆中找“法”

以前上課時,我常常是以“我”爲中心,按照常規的教學模式一步一步的教給學生。我認爲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達到傳授知識,培養技能的目的。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師對學生是極有幫助的。所謂幫助,主要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引導學生自己去求得知識,也就是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在第五冊<<紙盒玩具>>一課時,在第一班時,我讓學生一步步跟着我做,由於紙盒摺疊較爲複雜,故而我不停的示範,講解,仍有半數學生不會做。在第二班時我改變方式,給每一組學生髮一個做好的紙盒玩具,要求他們自己拆,邊拆邊記,然後再按紙上的拆痕自己動手疊成原樣。反覆幾次,學生不僅能疊出紙盒,競能根據書中的其它玩具示意圖,疊出其它玩具,甚至疊出書中沒有的玩具,到底是“實踐出真知”,這樣學生掌握了紙盒摺疊的基本技能,同時學會了一種尋求知實的方法。

二、“做”中增技

給學生尋找學習夥伴是很有必要的。在課堂中不妨讓學生進行合“做”練習,即採用同桌合作,前後四人合作,以及南女生合作的行式完成作業。因爲我們常常發現這樣一種情況:有的同學想象力很豐富,但動手能力較差;有的同學制作精細,但思路狹窄。如讓這樣的兩者有機的結合,取長補短,則是最佳的組合了。即使兩者水平相當,在合作中也能得到啓發,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同時,有的製作過程繁瑣複雜,一個人兼顧製作有困。況且通過合作,還能促進學生之間情感的交流。一起完成任務,可以讓每個學生認識到對方的重要性,體會到集體智慧的力量。從而無形中培養了學生團結互助的好品德

三、“玩”中長知

玩是兒童的天性,在玩中獲得一片紙雕藝術的天地,也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立體的動物形象看起來很難掌握,我就讓學生先拼貼一些平面的`動物造形,然後讓他們幾個人合一組進行玩動物大變形遊戲, 把做好的平面造形故意摺疊變形,使平面的紙產生摺痕的起伏的變化,變平面爲立體,在玩的過程中,因爲隨意性大,學生能逐漸體會立體紙雕的製作奧妙:紙通過折,疊,壓,粘等程序逐漸過渡成立體的紙工造型,在上色繪製,最後就可以得到一個栩栩如生的動物紙雕。從而也能找到不同類型的紙的性能,學生就能根據特性選取最佳的製作方法,就能創作出滿意的作品,創造出更豐富多彩的畫面。

四、“賞”中求進

對於那些年歲尚幼的國小生,模仿同學更容易於模仿教師。這是因爲他們的水平接近,更宜於模仿。只要在課堂中巧妙的安排一些欣賞,讓他們一起討論、評價、取長補短,是能很好的促進學生進步的。這種欣賞可以是課前的,也可以是課後的,而我更多則是在課堂中間組織學生觀摩,因爲這樣可以學習到別人的製作過程和製作技巧,利用學生即時地對自己的實踐進行調整,從而取百家之長,釀自家之釀。這對拓寬思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是極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