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天性》讀後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認知天性》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認知天性》讀後感

《認知天性》這本書讓我對學習有了新的認知,以往覺得正確的學習方式都是書裏所說的“看起來很努力的”方法。重複閱讀與集中練習會讓人越做越熟練,會逐漸產生“已經記住了”的錯覺。但實際上這種方法達不到真正的精通,也無法產生持久記憶,這樣會無法正確認識到自己學習中的薄弱之處,不知道要在哪裏花更多精力才能更好的提高知識水平。

個人讀書摘抄歸結以下幾點:

1、認清學習的本來面目

本書的理念就是要讓學到的知識與技能在腦子裏隨時待命,這樣你才能在以後遇到問題時,思路清晰,並抓住解決問題的機會,讓知識成爲條件反射。首先,要學以致用,就必須記憶;其次,我們要堅持不懈的學習並記憶,終生不怠;再次,學習本身是一項可以獲得的技能。學習的成果好壞不能靠自己感覺,而是要用考試的方法檢驗。每次測試都是給記憶和學習加一個節點,給知識鏈打上記憶結。

學習分三步:編碼、鞏固和檢索。編碼就是我們常說的瞭解一個知識,鞏固就是當了解一個知識後要及時練習,檢索就是在過了一段時間後,努力把這個知識回憶起來。當花費了很大力氣,纔想起一個知識的時候,效果最好。

2、“後刻意練習”時代

“後刻意練習”所講的就是間隔練習、穿插練習、多樣化練習。間隔學習使知識存儲的更牢固,穿插練習有助於長期記憶,多樣化練習促進知識的活學活用。在這基礎之上,間隔學習比連續學習效果要好。比如,一個八小時的課程,一天學習四小時分兩次(在兩週裏)學完,要比一次學完好。這樣可以給大腦一個緩衝時間和回憶的刺激。穿插學習不同的內容,比學習單一內容好。道理和上面的類似,不停的折騰就是爲了刺激大腦,這樣可以加強記憶。

3、學習的心理學規律

欲求新知,先忘舊事。養成一個新的習慣很難,但比這更難的是改掉一箇舊的習慣。更確切的說,不是改掉舊習慣,而是先把舊習慣放在一邊不去用它。一個人普通話不好,通過努力學好普通話,他不會忘記原來自己的方言,而是可以自由的在方言和普通話之間切換。所謂的習慣也是如此。越容易被想起的,就越容易被忘記。檢索練習是強化所學的一種方法,某件事物你所耗費的努力越多,你學的就越紮實。

用自己的方式重新理解知識。學了一個新知識,如何才能記得牢,就需要把它用自己的.語言重新敘述一遍,這樣可以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遇到了相似的應用場景,就要試着去使用,進行知識的遷移。

製造良性干擾。很多人學習的時候,總是要找一個安靜良好的環境,其實這往往更不利於學習。適當的噪音能夠讓人更加集中注意力,字跡略爲模糊,反而能夠讓人更加印象深刻。因爲這些不完美的外界環境,都能刺激大腦提高注意力。

適度困難更有助於學習。人們都喜歡做沒有挑戰性的東西,但這樣會使自己的能力越來越弱。只有不斷的去做那些略爲困難的事,跳出舒適區,才能使自己進步。

4、打造適合自己的心智模式

學習時避免錯誤和記憶扭曲。對一件事情,我們只會記住其中對自己情感影響最大的因素,剩餘的細節,則由自己填補,暗示及其他事件的干擾都會歪曲我們的記憶。

用時間和測驗評估自己,測驗對於學習的重要性非常之大,我們稱之爲節點反饋,一個公司在做培訓的時候,學校在做課程考試等等其實都是需要做一個節點反饋,不僅可以幫助自己查漏補缺,還可以自己的學習進度。

5、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做一個終身學習者

爲什麼要做一個終身學習者,我的理解是,即便你的學習方法很對,學習東西也很快,但是如果不持續學習,最終也會全部忘記,所以最好的記憶方法是堅持長期學習,不斷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很好的把之前學到的東西進行串聯。

職場人的學習策略:多做檢索和反思,思考自己工作中的問題會更有助於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給學生的策略:要練習從記憶中檢索新知識,多用回憶來挑戰自己,要有間隔的安排檢索聯繫,最後穿插安排不同類型的問題。(薛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