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生活的力量》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積極生活的力量》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積極生活的力量》讀後感

《積極生活的力量》讀後感1

不知道爲什麼,看到這本書的第一眼,就被封面上的一行小字吸引到了,突然就有一種被鼓勵的感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信念,信念使你無往不勝。我很欣賞勒爾頓,他的書中有一種自信,大氣和從容,讓人不自覺的就跟隨他的思維,被他的思想感染。

作者鼓勵人們敢於爭取,但是,在爭取之前,你必須要考慮,這個東西你真的很需要嗎?你真的那麼想要嗎?真的非要不可嗎?是出於良好的動機想要擁有它嗎?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麼你就可以放手去勇敢的爭取了。生活中許多豐厚的回報,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永遠都不可能唾手可得,因爲人們從沒有提出過要求。

在看《積極生活的力量》時,有些東西讓我觸動,並讓我有所收穫。與一般勵志書不同的是,它並沒有將時下對財富和成功的追逐如此赤裸地掛在嘴邊,將其當作炫耀的招牌,讓你狂熱與衝動。也沒有宣揚什麼要避免失敗只能成功之類的不切實際的夢幻思想。作者關注生活本身的邏輯,從生活心理上來考察和指導人的生活方式,並最終讓人獲得作爲人的幸福。他的書讓我們輕鬆的同時也讓我們獲益匪淺。也就是說,本書真正走進了生活本身,將讀者作爲一個普通的人來加以關照,然後,再爲我們細細地描述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沒有察覺到的生活形態和方式,讓我們獲得作爲人的生活的最佳模式。這也是我最欣賞這本書的地方。

我們相信自身的力量,做一個積極向上的人。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是要真正的堅持下去時很難的。要用積極的思考和行動去支撐自己的生活理念,纔可能一直積極向上,開始踏上成功的道路了。但是,當我們任由消極的態度肆意蔓延,或者只是一味被動地接受生活餐桌上滑落的殘渣剩飯,我們離失敗也就不遠了。勒爾頓告訴我們,對自己、朋友和他人的生活稍加研究,你就會清楚地發現,人們的生活態度基本上可以分成積極的或者基本上是消極的兩種。積極的態度會促使我們滿懷信心地向上、向前看。消極的態度則會讓我們提心吊膽地向後、向下看。所以,無論生活給你怎麼的不幸和挫折,都要堅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和生活理念。

做出一個決定可以使很簡單的`也可以是很困難的。對於有勇氣面對失敗並且能夠採取行動的人來說,做決定是輕而易舉的事情。但是,對於不能直面失敗而找諸多借口推脫行動的人來說,做決定又是很十分不易的。勒爾頓在書中說到,沒有什麼比積極做出決定並付諸行動更值得我們一試了。一個人生活和事業上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是否做出了決定並立刻採取了行動,或者他的所謂決定不過是一紙空文。今天,仍有許多人因爲不會做決定,而一直被性格中的怯懦任意擺佈,也有數不清的人喪失了自控能力,或者處於這種危險的邊緣。

面對問題是,我們也應該保持積極的態度。有時,我們必須在積極和消極的態度中做出選擇。你可以戰鬥也可以撤退,你可以去征服也可以投降,你可以積極面對也可以選擇逃避。在面對失敗和挫折時,我們的態度是起着關鍵作用的。態度可能是把握自身命運的先機,我們需要充分地理解積極生活的力量和消極生活的危險。保持積極的態度面對問題,會讓你更加容易的解決問題。

看完了《積極生活的力量》這本書後,我能夠相信自己能夠肯定自己了。他讓我能積極的面對生活正的許多壓力和困難。勒爾頓最苦心經營的仍舊是要讀者能夠認清和擺脫生活中的消極心理,最終培養健康向上的積極生活的態度。我想,看過這本書的人都會有所改吧!

我相信,這樣一本充滿鼓勵和動力的書是不會被埋沒下去的。至少,現在,甚至是以後,我也會在心裏記住這本書,記得這本書曾經讓我能夠很積極的去面對生活。

《積極生活的力量》讀後感2

書中剪輯:一個小男孩在一家雜貨店門前徘徊着、猶豫着。聽說這家店正在贈送一種漂亮的寬邊帽,小男孩很喜歡,他也想要一頂。按理說,小男孩的爸媽都是這家店的老主顧,只要小男孩勇敢地走進去,說一聲他想要,店主一定會給他的。但是小男孩很靦腆,也是膽小的緣故,來了幾天了,都只站在門口向裏張望,眼睜睜地看着他所喜歡的帽子一頂頂的送走、減少。他還是不敢進去。後來,他終於走進門了(他緊張得都不知道是自己開的門,還是被擁擠的人羣推進去的),發帽子的人朝他微笑,正準備把櫃檯上最後一頂帽子送個他,但這個小男孩看了看,卻轉過身來頭也不回的走了出去……他還是沒拿到他所鐘意的帽子。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作者道格拉斯勒爾頓的身上。每當他回想起來,禁不住感慨萬千。在童年的審美里,“那應該是全世界的最美的帽子了,再也不會有另一頂帽子那樣讓我動了——當然,商場櫥窗裏那種第五大街霍姆貝格牌子的帽子除外。”儘管如此,當勒爾頓有很多機會可以輕鬆拿到帽子、滿足他願望的時候,他卻一再錯過時機,是膽小、是被動、是消極,讓他與那頂“全世界最美”的帽子失之交臂。多年以後,從勒爾頓的口吻裏還能感到他有一些後悔和懊惱,但是,現在的他明顯積極多了,他能從“失望中找到希望”,從“過失中找到契機”,而這一爲人處世的特質讓他的事業大獲成功。勒爾頓成了一名記者、一名作家、一個出色的出版商,而如果換作是當年的那個小男孩的性格,他也許就一事無成了。勒爾頓的經歷證實了一個說法:性格決定命運。

有了這樣一個切身體會,如今勒爾頓迫切地想把他的經驗與別人分享,要主動、要積極、要爭取,於是,便有了《積極生活的力量》一書。用勒爾頓的說法,寫這本書爲的是揭示這樣的道理:積極的生活態度對於幸福的人生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消極的生活觀則會起相反的作用。一個人只要有了積極的生活態度,他就擁有了抵禦外來操縱力量的最好武器。這話沒錯,而且很多人都懂得這個道理。例如,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面對困苦、挫折、磨難,有些人選擇逃避,有些人消極抵抗,有些人積極應對,這不僅事關生活態度,而且往往決定結果成敗。別說勒爾頓會遇到,其實我們每一個人身邊都不乏類似的案例,同樣一件事,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卻失敗了;同樣一句話,有的人付諸實踐了,有的人說說而已了;同樣一輩子,有的人輝煌榮耀了,有的人碌碌無爲了……與其說這是命運的差異,倒不如說這是人生態度的差距。請相信,只要努力了,人生路上會精采的。

我們都知道積極的好,然而問題是,如何去做一個積極的人?除了觀念上的認知和認可外,接下來更多的是方法和方式的事。在《積極生活的力量》裏,勒爾頓向我們說述說了他所理解的“積極”。他認爲,積極生活的人需要具備10大品格,即滿懷信心地思考和行動,努力爭取你想要的東西;積極地接受任務,並且以首創的精神主動承擔責任,作出決定並將之付諸行動的能力;按需工作的能力;坦然面對失敗的能力;無私地對他人表現出欣賞、熱情和愛、投身於有益事業的能力;擺脫孤獨、結交朋友、維持友誼的能力;具備超越如悔恨、自我憐憫、憂慮、嫉妒和玩世不恭的能力;熱情合作、甚至在最困難的情況下也能分擔責任的能力;不過分地理想化和自我欺騙,現實面對生活並能解決日常問題的能力;

在無足輕重的事上讓步,但是在維護尊嚴和正直的品格方面,具有誓死決戰的精神。在一個已經發生天翻地覆變化的世界上,如何生活纔有意義?如果我們已經在“其中活動和參與”,我們是積極的,那麼我們到底應該幹什麼?她指向人們共同生活的領域,是在超越了個人謀生和生存的需要之後,從封閉的自己領域中走出來,和別人一道分享這個世界和共同的話題,公開地亮相、自由地言論,我們要超越自已,從現實中看清自已,真正去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