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政治課堂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論文

摘 要 素質教育是大教育,是中國教育的戰略主題。素質教育的實施,對政治課教學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

淺談政治課堂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 政治課 培養 思維品質

面對新課程改革,中學政治教師應樹立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運用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穿新鞋,走新路”,這樣才能適應新世紀新課改的需要,培養出新世紀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結合筆者的教育教學實踐,在政治課堂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品質的有效策略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理想是創造的動力,信念是創造的精神支柱。很難想象,一個胸無大志、缺乏理想和進取精神的人會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所以,在政治課教學中,要求學生要在深刻理解馬克思之一基本知識基本理論的基礎上,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

二、加強意志品質教育,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人的意志品質不是天生的,而是後天的學習和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質是創造性思維活動的必要條件。因此,在政治課教學中,一方面要對學生進行艱苦奮鬥、開拓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教育。“艱苦奮鬥,玉汝於成”。要使自己的人生更富有創造性,沒有積極的努力,不付出艱苦的勞動力是不可能的。另一方面,還要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因此創造、發明往往是和失敗聯繫在一起的。挫折教育就是進行克服個體需求未得到滿足的消極心理的教育。挫折教育不同於一般的思想教育,而是提高學生克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增強學生的意志品質,提高面對挫折的心理承受力;培養學生形成創造改革所必需的勇敢探索的個性品格,克服思維的固定性、習常性的制約,促進發散思維的產生。

三、靈活採用各種形式,培養學生形成強烈的求知慾

創造性思維的認識特徵是滿腔熱忱的求知慾。對真理的追求,對缺乏可靠論據理論的懷疑,對未曾想到的現象出現的驚奇,對尚不理解問題的探求,都是具有強烈求知慾的表現。強烈的求知慾是創造的內驅力,一旦有了強烈的求知慾,就可以產生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而創造性思維活動正是蘊於精神之中。要培養學生的求知慾需從培養興趣入手。心理學認爲,興趣是求職的內在動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一方面要廣泛採取學生樂於接受的方式,強化興趣刺激。另一方面,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利用觀看影視錄像、參加知識競賽、調查訪問、諮詢解疑等課外學習形式,讓學生自覺地把所學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中去,學有所用,用有所獲,不斷增加學生獲取知識的興趣。從某種意義上講,興趣是創造開拓的“金鑰匙”。

四、落實課改三維目標,確立創造性思維品質的重要地位

新課改進一步提出了“以學生髮展爲本”的行動口號,這是課程設計和課堂教學設計的根本落腳點。從某種程度上說,課程問題已成爲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需要我們高度重視,那麼,我們所需要的新課程觀是什麼呢?最爲關鍵的是,在思想素質方面,教師應依託新課程中的人文因素,使教學中的情意因素和過程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以達到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和諧可持續發展,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成爲教學內容的血肉,成爲教學過程的靈魂。這是本次課改的核心理念,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政治課教育教學中要能爲學生提供終生髮展有益的東西。就課堂教學而言,目標方向,是靈魂,是上好課的出發點和歸宿。具體地講,備課要使教師目標素質化,上課是實現教學目標素質化的主渠道,要落實好教學目標素質化的要求,作業設置要反饋教學目標,考覈要驗收教學目標。

五、構建合理課堂結構,夯實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培養基礎

這是提高政治學科教學實效、實施素質教育的必在條件。當前在課堂教學中應克服兩種傾向:一是沒有很好地鑽研教材,沒有達到把握教材,能駕馭教材的境地,教師盲目適從,難以進入角色,整堂課中運用的材料淺、簡、多、偏,浮光掠影,缺乏時代氣息,教學思路紊亂,教學結構鬆散;二是離開學生實際,過於追求說理的系統性、完整性,教學中抓不住重難點,使學生不達要領。爲了適應新課程的變化,教學改革應努力實現新的突破,其中確立課堂教學中以“對話”爲主要特徵的新型師生關係---夥伴關係,應是適應課程改革要求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應由單純的.教書匠和“傳道授業解惑”者,轉變爲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個性發展的輔導者和社會化進程的促進者”。要優化課堂結構,就要在《課程標準》的要求下,研究教學內容的安排,要精、要恰到好處、要管用。要求教師把內容教“活”,讓學生學活,使學生感到聽政治課不枯燥無味,學習理論得到舉一反三的成效。同時還要求教師從學科知識結構特點出發去理解教材所處的地位及知識前後的聯繫,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準確無誤地把握難點。

六、大力優化教學過程,營造創造性思維品質的培養氛圍

長期以來,我們許多教師受傳統教學思想和應試教育的影響,滿腦子考慮的是如何提高學生的分數,在教學中漠視學生的主體性,沒能從根本上樹立正確的學生觀、知識觀、發展觀、課程觀和教學觀。以前,我們的政治教師太習慣瞭如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在教學中想得更多是如何讓學生接受知識,而很少想到怎樣通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去探究和發現知識,從而使學生享受真正的學習樂趣,並從中培養能力,發展個性。這種以知識爲本位的觀念極大在制約了基礎教育的發展,造成了許多學生厭學,因此,我們要努力實現由知識本位向學生髮展本位的轉向,處理好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關係,把學生從被動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個性受壓抑的狀況中解放出來。政治課的素質教育應首先體現在學習目標達成上。學法得之於教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素質教育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讓學生“會學”,掌握“怎麼學”。政治課教學應始終體現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融合,在教師主導作用發揮的同時,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體現。

總之,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必須把握時代脈搏,與時代同步,大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品質,才能使其具有生命力,才能發揮思想政治課用先進思想鼓舞人、用科學理論武裝人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