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杭州市大學聯考語文模擬試題(附答案)

引導語:只有一條路不能選擇——那就是放棄的路;只有一條路不能拒絕——那就是堅持的路。以下是本站小編分享給大家的2017杭州市大學聯考語文模擬試題(附答案),歡迎測試!

2017杭州市大學聯考語文模擬試題(附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共20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1.下列各句中,沒有錯別字且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不同時代的熨斗儘管造型多樣,用途迥異,但無一例外的黝(yóu)黑、沉實,彷彿被它熨平的,不光是峨冠(guān)

博帶,還有隱藏在時間縫隙裏的各種褶皺。

B.《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這部改編至唐七同名小說的古裝玄幻電視劇於未播之前就深陷(xiàn)抄襲爭議,在微博和豆

瓣(bàn)網上遭遇了網友的大量抵制。

C.新發現的天一閣所藏抄本《琅(láng)嬛文集》,收錄了張岱佚(yì)文二十餘篇,即使相同篇目者也多有異文,可以

訂正今本的很多訛誤。

D.街角的長凳上坐着一個老頭,他戴着一頂皺(zhòu)巴巴的帽子,帽檐耷(dā)拉在前額上,眼袋鬆弛下垂,一副疲憊

不堪的樣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 ,3題。

[甲]著名作家二月河(凌解放)家的淩氏,二百年來以“崇文•慎思•克儉•厚德”爲家訓。其故鄉凌家大院高屋華堂,危檐曲廊,既有名門望族的宏偉氣勢,又有書香門第的古雅淡泊,佈設之美,建築之精,非同一般,處處體現家風族訓,承載人文風流。[乙]淩氏先祖講究“地勢之聚,文運興盛”,建築大院時設計成“福”“喜”兩個院,均按漢字繁體筆畫布局,上下兩層,下面是磚券窯洞,洞上建房,屬晉中山區民居式樣,院裏精緻雅觀的挑檐牌樓,精益求精的影壁花牆,美觀的石雕、磚雕、木雕、彩繪圖案、挑角護脊等無一不是工藝珍品。[丙]舉頭可見“退一步想”、“夫然後行”等體現家訓的刻字匾額,兩院又互聯相通,與周圍地形構成一個墨水瓶,寓意凌家要出聖手巨擘。這番設計,足顯凌家先祖重文厚德蔭庇後人的良苦用心。淩氏一門果然顯赫,有晉冀魯豫邊區督學、研究員、教授、高工、市文化局長、博物館長、海內外著名作家等數十人,精英薈萃,羣星閃耀。

2.文段中的加點詞,運用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

A.名門望族 B.精緻 C.精益求精 D.蔭庇

3.文段中畫橫線的甲、乙、丙句,標點有誤的一項是(2分) ( )

A.甲 B.乙 C. 丙

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 )

2.5儼然已成爲中國當下最敏感的話題之一,1月30日全國霧霾面積已達到143萬平方公里,社會各界呼籲儘快出臺治

理空氣污染,各城市和地區開始探索治霾之道。

B.他處事謹慎,善於思考,也很有主見,對別人的意見從來不隨便苟同。

C.尋找人類的精神家園,就是尋找人作爲文化的人應該得到的一個樸素寧靜的安居的住所。

D.古人在寫詩過程中常常傾注頗多心力在一兩個字上,這一兩個字常常使詩歌有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藝術效果產生

出來。

5.請把下面的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只寫序號 (3分)

音樂創作的過程是一種特殊而複雜的藝術生產過程和審美創造活動。作家 ▲ , ▲ , ▲ , ▲ ,

▲ , ▲ 。整個創作過程是形象與抽象、感性與理性等多種思維方式和心理形式共同參與協作完成的。

①通過音樂語言加以表現 ②對生活素材進行選擇、加工、重組、創造

③形成直接或間接的體驗 ④並將自己的思想感情、理想觀念等融入作品之中

⑤以現實生活爲基礎 ⑥產生創作衝動

6.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超過150字。(5分)

(1)學校即將舉辦戲劇節演出《雷雨》《哈姆雷特》《堂吉訶德》等劇目。請你爲演出節目單撰寫一段角色介紹文字。要求寫清劇目與角色名稱,突出角色的形象特點。

(2)微信朋友圈已經成爲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喜歡在“圈”裏曬曬照片,吐吐槽,也有人不想再被其“綁架”,甚至退出了微信。對此,你有何思考?請寫一段文字,表達你的觀點和理由。

(3)請以“青春是一本太倉促的書”爲首句,寫一段抒情文字。

 二、現代文閱讀(共30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10分)

文化認知應告別無限度“啃老”

提起文化符號,最容易想到的還是孔子、書法等傳統中國文化,兩千年文明古國,傳統文化在歷史長河中秉承了中國文化的先驅與精髓。事關中國傳統文化符號的宏篇敘事自然也少不了這些祖輩先烈世代相傳的“中國味”,譬如京劇,譬如書法,譬如造紙術,譬如中醫。中國文化也因爲傳統文化的彰顯而在世界文明史上熠熠生輝。

傳統文化的體認與傳承,彪炳着國人在現代性社會裏對歷史的一種認知和闡釋,特別是在功利主義洪流大舉進犯的文明危機下,常懷緬懷傳統文化之心能實現價值觀的自我揚棄。無需附庸風雅,也無需故作清高,在傳統文化符號的推選中,我們看到了那些影響深遠的中國特色“古色古味”。

傳統文化符號被大舉推崇,是好事,至少說明其在開化性的文明發展史中有其立足之地。但我們又應該有所認知,與之相對應的當代文化缺失使我們的切膚之痛。

無限度的透支傳統文化似乎已成爲一種習慣,在這種習慣中,我們鮮有看到將其托起至揚棄和革弊的層面,對普羅性的大衆而言,傳統文化成了萬金油——大家都大概瞭解,大家都爲之驕傲,大家都能侃侃而談,但對其體認也僅停留在驕傲和談資的深度。這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啃老”行爲。一方面,傳統文化在現代性社會的建構中被屢屢搬上臺面,能夠和國外媲美,能夠彰顯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被用了再用;另一方面,當代文化的發展和架構始終落後半拍,或者說上不了臺,處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

當然,這裏面有個心態問題。傳統文化的“中國化”情結根深蒂固,固化的思維和邏輯鎖導致的是容不下其他能夠代表中國特色文化的存在,即使是當代先進文化也不能上升到“中國符號”的高度,對被抽查的大學生而言如此,對廣大國人亦是如此。因爲可能無需多想,提到文化符號,腦子裏都會理所當然的將孔子、書法、中醫等“文化元老”拿出來,這已經變成一種毋庸置疑的體認習慣——這就衍生爲在文化符號選擇上出現的趨同性和理性化及其與日常文化趣味的分離的情況。

另外的問題還在於在現代文明社會的建構中,功利主義氾濫,膚淺和偏執文化如洪水猛獸,文化多元化的一種弊病就是文化冗雜繁多,核心文化價值缺失。這是最需要警惕的,因爲即使是傳統文化都會出現最近的“糟粕精華”如何界定的學術爭論,而當代文化雖然批判性和抵制性大有,卻依然不能消弭和擺脫落後和腐朽文化的擾攘侵蝕。在現代社會價值觀體系的建構下,當代文化缺少“領頭羊”,既有文化的深度和廣度尚需錘鍊,特別是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中國特色”的當代文化符號岌岌可危。需要拯救和弘揚的,正是那些身處龐雜文化侵擾的“中國味”,譬如魯迅,譬如鳥巢等等。

在各種思潮氾濫的情況下,中國當代文化既要自證清白,出污泥而不如染,還要自我昇華,自我琢磨。而這一切,都得依靠國人的力量,那麼在這場當代文化符號的提格與拋光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實現對傳統文化的認識糾偏——不能無限度“啃老”。

7.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本內容的一項是(3分) ( )

A.文化多元的弊病是文化的多樣化,然而核心文化價值缺失。

B.文化符號選擇出現趨同性和理性化及其與日常文化趣味的分離。

C.文化功利主義、膚淺和偏執文化影響當代社會對待文化的態度。

D.中國當代文化的發展方向是自證清白,出淤泥而不染。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3分) ( )

A.京劇、書法、造紙術、中醫等等,這些祖輩先烈世代相傳的“中國味”實際上都是中國傳統文化符號。

B.對傳統文化的體認與傳承,顯示着國人對歷史的一種認知和闡釋,常懷緬懷傳統文化之心能實現價值觀的自我揚棄。

C.當前,傳統文化符號被大舉推崇,不但如此,我們也已經常看到,大多數將其托起至揚棄和革弊的層面。

D.在西方文明的衝擊下,“中國特色”的當代文化符號岌岌可危,譬如魯迅、鳥巢等等,尤其需要我們的拯救和弘揚。

9.根據文章內容,談談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文化。(至少寫出三點)(4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題。(20分)

菩提本無樹 熊召政

1五祖寺在黃梅東山上,雖然其規制比之省城歸元寺、當陽玉泉寺,略欠恢宏。但其在中國佛教史上的地位,不要說放在鄂省,就是放諸全國來考量,也是不可替代的。

2大家都知道,佛教傳自印度。但自從禪宗產生後,佛教纔算實現了中國本土化。這個過程經歷了數百年,儘管曲折,但最終找到了出路。這種皈依是雙向的,因此也是有趣的。

3禪僧們依漢土的文化習慣,稱自家門派的開創者爲祖。依其傳承的譜系,則初祖達摩來自西土印度,而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則都是大別山人。前二位在山北,後二位在山南。我的家鄉在大別山主峯之下,我每以此爲驕傲。但人們往往只知道大別山是紅色革命根據地,是一支英雄的山。卻不瞭解它同時也是一座拈花示笑,見鳥忘機的佛國禪峯,不但產生了四位禪宗領袖,而且還培植了個性鮮明的中國式的宗教智慧與情懷。

④慧可、僧璨、道信與弘忍,四位禪宗的道場分別在太湖的司空山、潛山的天柱山、黃梅的雙峯山與東山。這大別山中的四座峯頭我都專程拜謁過。觀其風樹從容、丹青開於空際的景象;聽其泉流嗽石、鐘磬飛而遠聞的韻致,我的心難免不生出淡淡的出塵之思。

⑤老實說,這四處祖庭,東山的風景不算最好。禪是靜謐的、安寧的,它的生機如枝頭開放的鮮花,雖然燦爛,卻無聲無息。東山喧鬧了一些,過多的俗聲,使滿月蓮花境界稍受影響,也侵擾了諸佛的莊嚴。但是,專程前來拜謁的旅人,若有參透了般若智慧的禪風禪骨,一定能夠剔去囂雜,在寺中曲折的廊廡間以及生着青苔的石階上,聽到一千三百多年前那個舂米的和尚吟誦的偈語: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⑥這個舂米的和尚釋名慧能,他目不識丁,曾被五祖弘忍稱作“獦狚”,這含了一點點貶損的意思。慧能千里迢迢到五祖寺來,本意是探究佛法,但他只能到廚下做苦力。三年後,他卻因這首偈,得到了弘忍的完全肯定,把象徵着禪宗正脈的袈裟傳給了他。

⑦在湖北這片土地上,有兩件事在歷史中都具有典型的意義。一是劉備看中二十七歲的諸葛亮,拔擢爲“軍師”;二是弘忍看中慧能,讓其成爲接班人。若按各自當時的情況看,劉備麾下,不但有關羽、張飛與趙雲,還有大謀士徐庶。諸葛亮寸功未建,只憑一個《隆中對》就立即受到重用,用現在的話說,他只是一個回鄉知識青年,連城市戶口都沒有。而慧能呢,只是一個廚房裏的雜役,弘忍門下,一千多個弟子,可謂衆星燦爛,特別以神秀爲首的十大弟子,個個都是“博士後”,與他們比,慧能只能算是一個“農民工”了。但僅憑二十字偈,他就成了禪宗的第六代領袖。儘管事後看,諸葛亮與慧能的選拔都是正確的,但在當時,這種選拔難免遭到世人的非議。中國用人,歷來論資排輩。若劉備與弘忍兩人,不敢打破常規,獨具慧眼起用新人,則諸葛亮與慧能,恐怕就會混跡於衆生,終老江湖了。

⑧基於此,無論是用世間法還是用山中法看待五祖寺,都會感受到它的卓爾不羣。

⑨我個人認爲,政治領域中諸葛亮的《隆中對》,佛教領域中慧能的《菩提偈》,都具有石破天驚的意義。慧能之前的五祖,規定了禪宗的方向,但尚未讓禪宗走向民間。讓佛教走向大衆,用智慧啓迪人心,慧能是第一人。

⑩凡是智慧的,必是大衆愉悅的;凡是衆生愉悅的,必是簡便的。有《六祖壇經》傳世的慧能,早成了令人景仰的智慧大師。弘忍畢生做了很多功德,然而他最大的功德,莫過於發現了慧能。

⑾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多次到五祖寺參謁。前不久,我再次去到那裏。在五祖傳衣鉢處,新蓋了一座祖師殿。殿角有一棵參天古樹。導遊小姐說那是菩提樹。一位年輕的遊客茫然地問:“不是說‘菩提本無樹’嗎?怎麼會有這麼大的樹呢?”

⑿導遊小姐不知如何回答,只是微笑着。我看到這一幕,忖道:若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這樣的.對話,便是禪家活潑潑的機鋒了。

10.簡要賞析文章第4段劃線句子。(4分)

11.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這種皈依是雙向的,因此也是有趣的。(2分)

(2)無論是用世間法還是用山中法看待五祖寺,都會感受到它的卓爾不羣。(2分)

12.簡析第七自然段寫劉備請諸葛亮和弘忍看中慧能的作用。(6分)

13.有人認爲文章最後兩個自然段可以刪去,這樣使文章更簡潔,你贊同嗎?請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共40分,其中選擇題每小題3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題。(20分)

東 軒 記 蘇轍

餘既以罪謫監筠州鹽酒稅,未至,大雨,筠水氾濫,登北岸,敗刺史府門。鹽酒稅治舍俯江之漘①,水患尤甚。既至,敝不可處,乃告於郡,假部使者府以居。郡憐其無歸也,許之。歲十二月,乃克支其欹斜,補其圮缺,闢聽事堂之東爲軒,種杉二本,竹百個,以爲宴休之所。然鹽酒稅舊以三吏共事,餘至,其二人者適皆罷去,事委於一。晝則坐市區鬻鹽、沽酒、稅豚魚,與市人爭尋尺以自效;莫歸,筋力疲廢,輒昏然就睡,不知夜之既旦。旦則復出營職,終不能安於所謂東軒者。每旦莫出入其旁,顧之,未嘗不啞然自笑也。

餘昔少年讀書,竊嘗怪顏子以簞食瓢飲,居於陋巷,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私以爲雖不欲仕,然抱關擊柝②,尚可自養,而不害於學,何至困辱貧窶自苦如此?及來筠州,勤勞鹽米之間,無一日之休,雖欲棄塵垢,解羈縶,自放於道德之場,而事每劫而留之。然後知顏子之所以甘心貧賤,不肯求斗升之祿以自給者,良以其害於學故也。

嗟夫!士方其未聞大道,沉酣勢利,以玉帛子女自厚,自以爲樂矣。及其循理以求道,落其華而收其實,從容自得,不知夫天地之爲大與生死之爲變,而況其下者乎!故其樂也,足以易窮餓而不怨,雖南面之王不能加之,蓋非有德不能任也。餘方區區欲磨洗濁污,睎③聖賢之萬一,自視缺然,而欲庶幾顏氏之樂,宜其不可得哉!若夫孔子周行天下,高爲魯司寇,下爲乘田委吏,惟其所遇,無所不可。彼蓋達者之事,而非學者之所望也。

餘既以譴來此,雖知桎梏之害而勢不得去。獨幸歲月之久,世或哀而憐之,使得歸休田裏,治先人之敝廬,爲環堵之室而居之,然後追求顏氏之樂,懷思東軒,優遊以忘其老。然而非所敢望也。

[注]①漘:(chún)江邊。②抱關擊柝:守關擊梆。這裏指出任守門打更的小吏。③睎:仰慕。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敗刺史府門 敗:沖毀 B.假部使者府以居 假:借用

C.旦則復出營職 營:謀生 D.落其華而收其實 落:拋棄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乃克支其欹斜 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 B.易窮餓而不怨 潦水盡而寒潭清

C.假部使者府以居 斧斤以時入山林 D.而不害於學 見笑於大方之家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

A.第一段,記敘開闢“東軒”,坐市區,公務繁忙的全天生活,簡明地交代了作者去筠州的原因和“啞然自笑”的無奈

心情。

B.第二段,從東軒的簡陋日子聯想到顏回苦學生活;借顏回“簞食瓢飲”之樂,追求一種“安貧樂道”精神,抒發其政

治失意後而又急於排遣的曠達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