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初冬》讀後感

這是一篇多美的文章呀!“霜落、朔風乍起”自然而然地引出下文,彷彿朔風帶來的不止是涼意,而是一幅靜僻、充滿田園氣息的晚秋初冬圖,圖畫隨着風的起舞而慢慢展開,釋放無限詩意。但這看似靜僻,實際卻並不靜,有庭中紅葉和門前銀杏葉,有掠過書窗的鳥影,有朗朗書聲,有覓食的兩三隻麻雀,有曬太陽的老貓,有飛舞的蚊子,有陣雨敲打落葉的聲響,有唱歌的人們,有空氣的.微微震顫,有咆哮的秋風,有折斷的枯枝。使我們感到靜中有動,動中有靜;靜中洋溢着安恬的氣氛,動中孕含了生靈蓬勃的生命力。動靜結合,交織出了“晚秋初冬”,充盈的是什麼呢?——充盈的是一種淡淡的傷感

《晚秋·初冬》讀後感

日本作家德富蘆花早年嚮往:托爾斯泰的創作與生活,卻懷才不遇,便把對自己和對社會的不滿和慨嘆全部發泄在文章中,於是這淡淡的傷感就像涓涓細流一般,傳染了包括我在內的讀者們,流進我們的心田,滋潤我們的心靈

朦朧月色,金黃銀杏,寒涼秋霜,清澄陽光,湛藍天空,寂寥果實,瀟瀟暮雨還有懷才不遇的愁緒,組成的就是初秋、晚冬。在人生的秋天,我們又會收穫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