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課文內容賞析

《孔乙己》是近代文學巨匠魯迅所著的短篇小說,最早發表在1919年4月《新青年》第六卷第四號,後編入《吶喊》,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第二篇白話小說。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孔乙己課文內容賞析!

孔乙己課文內容賞析
  孔乙己課文內容賞析【1】

《孔乙己》是魯迅小說集《吶喊》中的一篇小說,也是該篇小說的主人公。這篇小說是魯迅在五四運動前繼《狂人日記》之後寫的第二篇白話小說。這篇小說描寫孔乙己作爲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缺乏實際技能,只會諸如“‘茴香豆’的‘茴’字有幾種寫法”這樣的迂腐“知識”。他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爲小酒館“咸亨酒店”里人們嘲笑的對象,後來因爲偷書而被打斷了腿。根據小說的內容,因爲他姓孔,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這半懂不懂的話裏,替他取下一個綽號,叫作“孔乙己”。小說暴露了當時的一些社會問題──科舉制度製造了大量只懂鑽故紙堆,沒有實際營生技能的讀書人。小說塑造了孔乙己這樣一個可笑又可悲的底層人物形象,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冷漠無情。

《孔乙己》是魯迅在“五四”前夕繼《狂人日記》之後寫的第二篇白話小說,這篇小說描寫一個沒有考上秀才的讀書人,他喪失了做人的尊嚴,淪落爲小酒店裏人們嘲笑的對象,從而暴露了當時的社會問題。

(1)這篇小說選取了一個獨特的角度,用第一人稱“我”——12歲的小夥計的口吻來寫,使全文顯得真實可信,產生強烈的感染力量。“童言無忌”,一個12歲的小夥計的眼光來看待一切人和事,沒有偏見,沒有顧忌,因而行文比較自由,便於表達作者冷峻而熱烈的思想感情“我”既是旁觀者,又是參與者,從一個孩子的角度來看,他是一個喜劇人物與周圍的環境極不協調,以喜寫悲,是悲更悲。

(2)“當時”——1918年,封建科舉制度已經廢除,孔乙己賴以生存的社會環境不復存在,人物以及表現人物的故事情節就無法展開。寫20年前的故事能更好地表現主題,以“引起療救的注意”。

(3)開頭兩段,描寫了人物活動的環境——咸亨酒店,然後讓主人公孔乙己出場,這樣安排的好處是: ①使人物在一個特定的環境裏活動,故事情節在一個特定的環境裏展開。這樣,全文結構嚴密,情節集中。 ②這樣一個勢利、冷酷、虛僞的社會環境,爲我們渲染了一種冷漠的社會氣氛,預示着人物悲劇的必然性。這樣一種階級對立十分嚴重的社會環境,爲既穿“長衫”又“站着”喝酒這一特殊身份的孔乙己的出場作了有力的鋪墊。

(4)這裏寫的是無數次喝酒的情形。作者是取生活中幾件典型事例來寫,既節省筆墨,又能刻畫人物,表現主題。

(5)要是再用一段文字,側面描寫孔乙己的死,就會顯得太平白、太直露,沒有給讀者回味、思考的餘地,那麼,表現主題思想的深度和廣度將受到嚴重的影響。

  孔乙己課文內容賞析【2】

——封建科舉悲劇性在孔乙己身上的體現

魯迅先生對什麼是悲劇有一句非常經典的闡述:“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毀滅的是有價值的,所以可悲可恨。

初讀《孔乙己》,很容易發現這篇文章在描寫人物時,使用了正面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手法。人物形象在我們腦中是滑稽、可笑、甚至是自作自受。我們很難感受到其身上的悲劇性,只是知道他被封建科舉制度毒害,心中覺得這個人是該同情的。

當我們再細細品味,看到魯迅先生對孔乙己命運的描述“大約的確是死了”,那種悲涼的感覺縈繞於心。

一、 正面描寫——“大約是死了”。一個有價值的人。

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由此外貌描寫可見,他具備了很好的勞動能力。“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麼?”由此語言描寫可以看出,雖然他有小偷小摸行爲,但至少是爲了讀書。“孔乙己等了許久,很懇切的說道,‘不能寫罷?……我教給你……’”由此神態描寫,我們可以看出孔乙己內心的孤獨,只有與小孩子爲伴。在他與孩子們的對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個人內心的善良,分給孩子們茴香豆吃,至少孔乙己在現代社會中可以說是很“實在”的人。

那麼這樣的一個人,說他是“有價值”的,一點也不爲過的。“大約死了”,可能是我們想不出這樣的一個正常的人,的確會死的理由。然而大家都知道,孔乙己的結局很悲慘的,爲什麼會有這樣悲劇的結局呢?魯迅先生是怎樣“毀滅”有價值的東西。

二、 側面描寫——“的確是死了”,有價值的東西被毀滅了。

姓名的來歷:別人便從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中,替他取了一個綽號。這樣一個人連一個正規的名字都沒有,爲什麼?因爲他的科舉考試沒有成功!

地位的表現: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是因爲經濟拮据。穿長衫是因爲什麼呢?捨不得自己讀書人的身份!忘不了考科舉的願望!

社會的氛圍:“孔乙己,你怎麼連半個秀才也撈不到呢?”“衆人也都鬨笑”。“便又在別人的說笑聲中,坐着用這手慢慢走去了”人們爲什麼會這樣對待他呢?因爲他科舉考試沒有成功,因爲那時的人們都是以讀書人是否考中科舉來衡量讀書人的價值!

側面描寫的內容補充:“孔乙己好吃懶做,替一人家抄書,換一碗飯吃,坐不了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起消失。”看到這時,我想爲什麼他會這麼做呢?會不會因爲抄着抄着就想着還不如讀書,書讀進去了,忘了給別人抄書了,就不敢給別人交差,趕緊卷着東西跑了。如果孔乙己斷了科舉考試的念想,脫了他身上那髒兮兮的長衫,他會不會踏踏實實的爲別人抄書呢?

從文章中知道,孔乙己“在我們店裏,品行卻比別人都好,就是從不拖欠:雖然間或沒有現錢,暫時記在粉板上,但不出一個月,定然還清,從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這樣的人,人們議論的內容只有他是如何好吃懶做或者因爲偷丁舉人的東西被打折了腿。那個社會沒有人關心孔乙己的死活,更沒有人同情孔乙己的遭遇。

在這樣一個社會裏,人們的思想被封建科舉制度、封建讀書制度這樣的毒害,一個“有價值”的人就這樣被活活“撕碎”“撕一裂”。如果不曾有這樣的思想,孔乙己脫一下他身上的長袍,用他高大的身體勞動,難道養活不了自己;如果不曾有這樣的思想,孔乙己不用“之乎者也”,和大家說說笑笑,和諧相處;如果不曾有這樣的思想,人們會這麼冷漠嗎?會因爲一個人沒有考上功名而欺負那個人嗎?

魯迅先生將一個有價值的人活活在我們眼前撕碎,看的我們唏噓不已……

魯迅先生用封建的科舉制度“毀滅”了一個孔乙己,而在那個社會裏又有多少個孔乙己被毀滅了呢?一個、兩個、三個……亦或是數也數不清楚的。那這個孔乙己會“大約”死了嗎?不會!他“的確”會死,這一類的孔乙己也“的確”會死!除非他考中科舉,學而優則仕吧!

孔乙己的悲劇從正面描寫看似乎是性格悲劇,但從側面刻畫可以看出《孔乙己》是命運悲劇,是那個時代造成的,是那個科舉的制度毀滅了一批讀書人。

再次看看:悲劇就是將人生有價值的東西毀滅給人看。

可悲!可憐!可嘆!可惜!

  孔乙己課文內容賞析【3】

魯迅先生一生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優秀作品,如《社戲》《故鄉》《孔乙己》等。又一次魯迅先生的好友孫伏園問魯迅:“在先生的小說中,你自己最喜歡的是哪一篇?”魯迅先生說“是《孔乙己》。”

《孔乙己》是魯迅先生繼《狂人日記》之後的第二篇白話小說,是討伐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戰鬥檄文。孔乙己是封建文化教育的殉葬品。

《孔乙己》一文以“我”的`口吻來寫,體現了真實性。“我”是小說的線索人物,是孔乙己悲慘命運的見證人。文章就是以“我”的見聞爲線索。同時《孔乙己》又以人們對待孔乙己的態度來貫穿全篇,可以說“笑”在全篇:1孔乙己在笑聲中出場,2孔乙己在笑聲中度日。3孔乙己在笑聲中死去。

小說題目是《孔乙己》,是不是一開頭就出現了孔乙己呢?不是。是第四段纔出現孔乙己的。那麼前三段寫了什麼呢?是寫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這裏將兩種人做對比,一貧一冨,一站一坐,一裏一外,一長衫一短衣幫。而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暗示了孔乙己的悲慘結局。

孔乙己在第四段出場了,特殊的身份不免引人發笑。這第一次的出場作者給了我們一個總的印象,做了一全方位的素描。穿着、身材、臉色、鬍子,長衫。這一切無不說明“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封建教育理論深深毒害了孔乙己的靈魂。除此以外還有語言:一“偷”一“竊”顯示了孔乙己性格多麼迂腐。還有動作:一個“排”字刻畫了孔乙己的窮酸相,偏擺闊氣,還有神態:“漲紅了臉”“青筋”“爭辯”顯示了孔乙己死要面子。

第五段是插敘,概括了孔乙己的身世,揭示了孔乙己窮困潦倒沒落的過程及性格的形成根源。第六、七、八段同樣刻畫了孔乙己的語言,動作,神態等,如:孔乙己着了慌,伸開五指將碟子罩住,彎下腰去說道:“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直起身子又 豆,自己搖頭說:“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得也。”這一言行神態刻畫得十分生動形象,尤其是孔乙己用“罩”而不用“捂”或者“蓋”,說明他跟孩子們鬧着玩,說明孔乙己性格善良。

第九段說明孔乙己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多餘的人。第十段寫孔乙己被丁舉人打折了腿,這是孔乙己悲慘結局的預兆,把孔乙己推上生活舞臺,最後一次亮相。與第一次的出場形成鮮明的對比,由“身材高大”到“盤着兩腿”,由語言的“偷”“竊”到小聲的“打”“跌”,由動作的“排”到“摸”,由“爭辯”到“懇求”的神態可以看出孔乙己的麻木,到了這個時候孔乙己也沒明白照成自己悲劇的根源是什麼。到了這種地步,掌櫃的和酒客還在笑孔乙己。孔乙己就這樣在人們的笑聲中死去了。他的死沒有驚動這個社會。他成了封建教育制度的一個犧牲品。

  孔乙己課文內容賞析【4】

“孔乙己大約的確已經死了”這句話是否矛盾?

1、這一句話的核心意思是“孔乙己的確死了”。“的確”是對“孔乙己死了”的肯定,而“大約”又是對“孔乙己的確死了”的揣測。從語法上分析,“的確”是對“死了”的修飾,作“死了”的狀語,而“大約”是對“孔乙己的確死了”的修飾,是全句的狀語。

孔乙己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以他的做事原則是必死的,因此說“的確”;而作者又並不確實知道這一點,所以說“大約”;說孔乙己的確死了,是因爲在當時封建的社會背景下,他的身份和地位肯定會被社會淘汰與淹沒,他不勞動,無法養活自己,而且還被打斷了腿,肯定會死。

而說他大約死了,是因爲事隔多年,無從考證,也沒人真正知道他的真實情況,所以魯迅說大約。

換種說法:“大約”表示作者的推測,不知孔乙己其人是否死了,可是根據當時的社會背景,他的死又是一種必然,所以用“的確”。這樣寫看似矛盾,實際上卻揭示了當時的社會的黑暗現實,表達了作者對其的批判。

所以,不矛盾。

2、魯迅創作的時代是白話文的開始階段,用現在的語法來看,經常會發現他的文章有小問題,那些所謂的“通假字”也是同樣的道理。假如魯迅是個當代人,他考慮到詞語“大約”、“的確”在意思上的矛盾,應該不會放在一起用。

所以,也可說是矛盾,但是文章應以當時的社會及背景相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