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和答案

  21.桃花源記

◎基礎訓練

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和答案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豁然()儼然()阡陌()怡然()

垂髫()郡下()遣人()詣太守()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古今義。

(1)中無雜樹,芳草鮮美古義:______今義:______

(2)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古義:______今義:______

(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古義:______今義:______

古義:______今義:______

(4)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古義:______今義:______

(5)不足爲外人道也古義:______今義:______

3、填空。

(1)《桃花源記》選自《_______》,作者_______,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_______。

(2)文中描寫桃花源田園風光的句子是:

(3)描寫桃花林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4)描寫桃花源中人安居樂業的句子是:

4、翻譯下列句子。

(1)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豁然開朗”是個成語,該成語的意思可以使我們聯想起一句古詩,這句古詩是:。

6、“詣太守,說如此”這句話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內容?

7、“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這句話中,“皆嘆惋”什麼?請結合歷史知識回答。

◎課內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後面的問題。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爲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8、將“漁人”和“村人”這兩個詞語,準確地填在文中括號內。

9、下列各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與現代漢語的意思全都不同的一項是()

A.良田無論B.絕境問津C.問訊間隔D.交通妻子

10、解釋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意思。

(1)便要還家()(2)欣然規往()

11、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語句。

(1)此中人語云:“不足爲外人道也。”

(2)便扶向路。

12、請你用自己的話,說出桃花源人與漁人的交談都涉及了哪些內容。

課外拓展

閱讀下面的兩段文言文,完成後面的題目。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爲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乙]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嘗著《五柳先生傳》日:“環堵①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②也。”其自述如此,時人謂之實錄。(嘗)曰:“令吾常醉於酒足矣。”其親朋好事,或載酒餚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③四融然④。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⑤素琴一張,弦徽⑥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節選自《晉書》)

[註釋]①環堵:四壁。多用以形容居室簡陋。②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③適:滿足。④融然:和悅快樂的樣子。⑤畜:同“蓄”。⑥弦徽:琴絃與琴徽,琴徽即琴絃音位的標誌。

13、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1)漁人甚異之()(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3)穎脫不羈()(4)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14、請從[乙]文中摘錄出與“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所表現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

15、從[乙]文看,陶淵明的琴沒有琴絃,他本人也不會撫琴,但與朋友相聚,他卻“撫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撫琴嗎?結合全文看,這反映了他怎樣的性格?

16、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2)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表達實踐

17、桃花源裏景色奇異,人情淳厚,漁人無意中發現,一定感慨萬千,當他離開後,想了些什麼呢?試以漁人的口吻寫一段心理描寫。

會考鏈接

18、如今,越來越多的城裏人利用雙休日、節慶長假自駕車涌入周邊鄉村,住農家屋,吃農家飯,賞田園風光,品民俗文化,各地“農家樂”旅遊異常火爆。聽一位朋友介紹,他這次五一長假在“農家樂”玩得很開心。我問他都玩了些啥,他介紹了幾項:一是在樹幹上“盪鞦韆”,二是在林子裏用彈弓打鳥,三是到小河裏抓青蛙。還有一些人在“農家樂”擺闊炫富,亂丟垃圾,酗酒等。可見,目前“農家樂”旅遊尚待引導規範。

⑴請你對不文明的遊客說一句得體的話。

⑵爲保護環境,增進城鄉文明交流,請你爲“農家樂”接待方設計一條宣傳標語。

⑶請爲你熟悉的村莊寫一段推薦性的文字,以吸引遊客前來度假。內容可以包括山水田園景色,或民風民俗,或飲食文化,或特色遊玩安排等。

妙語精華

☆桃花源詩(節選)

嬴氏亂天紀,賢者避其世。⑴

黃綺之商山,伊人亦云逝。⑵

往跡浸復湮,來徑遂蕪廢。⑶

相命肆農耕,日入從所憩。⑷

桑竹垂餘蔭,菽稷隨時藝;⑸

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⑹

荒路曖交通,雞犬互鳴吠。⑺

俎豆獨古法,衣裳無新制。⑻

童孺縱行歌,班白歡遊詣。⑼

[註釋]⑴全句意思是秦王朝暴虐無道,造成戰亂,賢人們都逃離世間。嬴氏,指秦王朝。天紀,指合理的社會秩序。⑵全句意思是黃綺到了商山,桃花源中的人也紛紛逃隱。黃,夏黃公。綺,綺裏季。秦末漢初時高士“商山四皓”中的兩人。伊人,指桃源中人。雲,語助詞,無義。⑶全句意思是他們往桃花源的蹤跡逐漸湮沒,來時的路已經荒蕪。跡,足跡,代“路”。來徑,來時的路,與“往跡”同指,但角度不同。⑷全句意思是桃源中人互相勉勵致力於耕田。肆,盡力。憩,休息。⑸全句意思是桑樹竹子撒下一片綠陰,種植莊稼的手藝也與時俱進。⑹全句的意思是,春天養蠶,絲盡歸己;秋天莊稼熟了,也不用繳納租稅。靡,無。⑺全句意思是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狗相互鳴叫。⑻全句意思是按古制進行祭祀,衣裳沒有新制的式樣。俎豆,古代祭祀時所用的禮器。⑼全句意思是小孩們邊走邊縱情歌唱,老人則快樂的到處閒遊。遊詣,遊玩。

  22.短文兩篇

◎基礎訓練

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陋室()德馨()苔痕()案牘()

yū()泥清lián()隱yì()枝màn()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5)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6)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7)濯清漣而不妖()()

(8)香遠益清,亭亭淨植()()

(9)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10)牡丹之愛,宜乎衆矣()

3、填空。

(1)《愛蓮說》中作者拿和與蓮花對比,前者是,後者是,作用是突出。

(2)《陋室銘》處處緊扣一句來寫,最後畫龍點睛的句子是。

(3)《愛蓮說》中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

,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爲方正,美名遠揚的句子是;比喻君子志潔行廉,莊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

4、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B、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C、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D、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5、翻譯下列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菊之愛,陶後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請再寫一句詠菊、詠蓮的詩句來。

詠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詠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內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後面的問題。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

(1)有仙則名()(2)惟吾德馨()

(3)談笑有鴻儒()(4)無案牘之勞形()

8.用原文語句回答。

(1)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

(2)作者認爲陋室不陋的原因是。

(3)表現陋室環境之雅的句子是。

(4)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9、寫出本文中你最喜歡的一個駢句。

10、翻譯下面的句子。

(1)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1.請寫出你的居室(無論你是有自己獨居的小天地,還是和家人或親戚、同學合住一室)最值得你驕傲的地方,並說明理由。

12.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達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23.核舟記

◎基礎訓練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罔不()貽()有奇()

箬篷()糝()衣褶()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嘗貽餘核舟一()(2)高可二黍許()()

(3)其兩膝相比者()(4)袒胸露乳,矯首昂視()

(5)絕類彌勒()(6)其人視端容寂()

(7)其船背稍夷()(8)細若蚊足,鉤畫了了()

(9)而計其長曾不盈寸()(10)蓋簡桃核修狹者爲之()()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珠可歷歷數也B.嘗貽餘核舟一

C.蓋簡桃核修狹者爲之D.技亦靈怪矣哉

4、選出各句的“之”詞性相同的一項()

①能以徑寸之木②箬篷覆之

③閉之,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④石青糝之

⑤右臂掛念珠倚之⑥蓋簡桃核修狹者爲之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①④⑥

5、按要求填空。

(1)《核舟記》選自清代張潮編的《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字____,____(朝代)嘉善人。

(2)《赤壁賦》《後赤壁賦》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_______》中的句子;“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是《_____》中的句子。

(3)黃庭堅是______朝的文學家,字______。

(4)點明核舟主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譯下列句子。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啓窗而觀,雕欄相望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蓋簡桃核修狹者爲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內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後面的問題。

船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爲東坡,佛印居右,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東坡右手執卷端,左手撫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東坡現右足,魯直現左足,各微側,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臥右膝,詘右臂支船,而豎其左膝,左臂掛念珠倚之……珠可歷歷數也。

7、文中寫東坡外貌的句子是:;

文中寫佛印情態的句子是:。

8、“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用“/’標出這句話的朗讀節奏。

9、用“//”給這段文字分層並概括各層意思。

10、試分析蘇軾和佛印的不同性格或心情。(各用一詞)

蘇軾:佛印:

11、文中描寫魯直“如有所語”,佛印“神情與蘇、黃不屬”,“珠可歷歷數也”,這是爲了說明什麼?試用自己的話簡要回答。

  24.大道之行也

◎基礎訓練

1、給下列的加點字注音。

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矜、寡、孤、獨、廢疾者()

男有分()貨惡其棄於地也()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2)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3)故人不獨親其親()

(4)男有分,女有歸()()

(5)貨惡其棄於地也()

(6)是故謀閉而不興()()

(7)盜竊亂賊而不作()()

(8)故外戶而不閉()

3、填空。

(1)《禮記》是中國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它是由(朝代)的(人名)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的。全書共有篇。

(2)“四書”是公認的儒學經典,它是《》《》這兩部書和《大學》《中庸》這兩篇文章的統稱。其中《大學》《中庸》是《》中的兩個篇章。

4、翻譯下列句子。

(1)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2)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3)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

(4)盜竊亂賊而不作。

5、下面對課文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本文的主旨是闡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B、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

C、“天下爲公”是說所有的社會成員都要有公心,爲人民多做好事。

D、“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爲己”闡述了“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

6、課文闡述的“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課內欣賞

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後面的問題。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7、解釋下面加點的字。

(1)故人不獨親其親:

(2)不獨子其子:

8、按照原文將橫線上的語句補充完整。

9、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2)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10、找出文中的排比句、對偶句,並指出其效果。

11、(1)本語段可分爲_____層,請用//線在文中劃分。

(2)這幾層的關係是:____________。

12、總領全文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照應此句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作者所描繪的大同社會的景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大同社會在當時能否變成現實?我們今天如何看待這一理想?

  25.杜甫詩三首

◎基礎訓練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齊魯青未了()決眥()不勝簪()逾牆走()

鄴城戍()無完裙()老嫗()泣幽咽()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

(1)造化鍾神秀()(2)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3)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4)老翁逾牆走()

(5)吏呼一何怒()(6)三男鄴城戍()

(7)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8)夜久語聲絕()

3、下列句子的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

A、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B、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C、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D、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

4、文學知識填空。

(1)杜甫是_________朝偉大的_________主義詩人,後人稱他爲_________,稱他的詩爲_________。另外,由於他做過工部員外郎,所以人們又稱他爲_________。

(2)《石壕吏》一詩是以“安史之亂”爲背景的,以此爲背景,杜甫還創作了著名的現實主義詩篇“三別”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包含《石壕吏》在內的“三吏”。

5、補寫詩句。

(1)蕩胸生層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覽衆山小。

(2)國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感時花濺淚,_________________。

(3)吏呼一何怒,_________________!

(4)夜久語聲絕,_________________。

6、判斷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望嶽》一詩雖沒有一個“望”字,但全詩句句寫向嶽而望,字裏行間洋溢着青年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氣。()

(2)“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都運用了對偶的修辭方法。()

(3)《石壕吏》是一首五言古體詩,是李白寫的組詩“三吏”、“三別”中的一首。()

◎課內欣賞

閱讀下面詩歌,然後答題。

(一)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7、對《春望》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B.這首詩的首聯表面描寫都城破敗、人煙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涼景象,實際深藏着詩人的無限感慨。

C.這首詩的.頷聯借對花鳥的感覺,將詩人抑制不住的感傷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D.這首詩的頸聯、尾聯極力渲染詩人在戰火連綿時期收到家書時的無比喜悅之情。

8、“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渲染了一種怎樣的景象?

9、“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聯中,詩人用“抵萬金”來形容什麼?

10、從本詩中你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石壕吏(節選)

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11、解釋下列加點詞語。

附書至()新戰死()未去()

12、按提示填寫句子。

⑴說明兵役之苛酷:

⑵說明戰爭之慘烈:

⑶說明戰爭破壞嚴重,人們生活凋敝:

⑷表現老婦喪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

13、這一部分是故事情節的和。借老婦人的口述,寫出了這一家人的,控訴了封建官吏的和。

14、本段文字正面描寫老婦人“致詞”,層層訴說、悽苦至極,側面寫“________”,揭示主題。

  參考答案:

第五單元

21.桃花源記

1、huòyǎnqiānmòyítiáojùnqiǎnyì2、(1)古義,色彩鮮豔美麗;今義,味好,香濃(2)古:交錯連通;今義:郵電和運輸業的總稱(3)古:妻子和兒女;今義:男子的配偶。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無出路的境地(4)古義:更不必說;今義:表條件的連詞(5)古義,不值得;今義,不滿,不充分3、(1)《陶淵明集》陶淵明潛元亮東晉詩人(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3)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4)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4、(1)漁人非常詫異,繼續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盡頭。(2)(那裏的人)看見了漁人,感到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兒來的。漁人詳細作了回答。(3)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爲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着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跟世人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4)但未能實現。不久,他因病去世。此後就再也沒有人探尋(桃花源)了。5、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6、發現桃源的經過,村中的生活情狀,以及他歸途中做標記的事。7、外界的人們在改朝換代的戰爭浩劫中所遭受的災難。8、村人;漁人;漁人;村人;漁人;村人9、D10、(1)通“邀”,邀請(2)計劃;打算11、(1)這裏的人告訴他說:“不要把這裏的情況向外人說啊。”(2)就順原路回去。12、①桃花源人問漁人從哪裏來。②桃花源人向漁人說明自己來到桃花源的原因。③桃花源人向漁人詢問外界的情況。④桃花源人囑咐漁人不要向別人提起這裏的情況。

22.短文兩篇

1、lòuxīntáidú淤漣逸蔓2、(1)就(2)這隻(3)博學的人 平民(4)使……擾亂使……勞累(5)多(6)沾染(7)洗滌美麗而不端莊(8)更加立(9)親近而不莊重(10)應當3、(1)菊牡丹正襯反襯蓮的高貴品質(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3)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4、B5、(1)這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2)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裏。(3)我則惟獨喜愛蓮從淤泥裏生長出來,卻不受沾染;它經過清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豔。(4)對於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後就很少聽到了。對於蓮花的喜愛,像我一樣的還有什麼人呢?6、示例:詠菊:寒花開已盡,菊蕊獨盈枝。詠蓮: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7、(1)出名(2)香氣,這裏指品德高尚。(3)大(4)身體8、(1)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2)惟吾德馨(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4)水不在深,有龍則靈。9、答出文中任何一個駢句均可。10、(1)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2)孔子說:“有什麼簡陋的呢?”11、“值得驕傲的地方”:可以是環境、房間佈置、人物,還可以是情感等抽象的東西。12、對“作者所表達的道德情操”,我們可肯定,即圍繞“物質生活再豐富,也需要高尚的精神生活”來答;也可否定,甚至還可否定與肯定相結合,只要看法言之成理,關鍵是看分析表述是否有創見,有新意。

23.核舟記

1、wǎngyíjīruòsǎnzhé2、(1)曾經(2)大約上下(3)靠近(4)舉(5)極(6)平靜(7)平(8)清楚明白(9)滿(10)通“揀”,挑選長而窄3、C4、B5、(1)《虞初新志》魏學洢子敬明末(2)蘇軾《後赤壁賦》《赤壁賦》(3)宋魯直(4)蓋大蘇泛赤壁雲6、(1)沒有一件不是就着木頭原來的樣子摹擬某種東西的形狀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態。(2)推開窗戶來看,雕刻着花紋的欄杆左右相對。(3)小船從船頭到船尾長八分多點兒,高大約有兩個黃米粒那麼高。(4)這是挑選狹長的桃核刻成的。7、中峨冠而多髯者;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8、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9……魯直居左。//蘇黃共閱一手卷……各隱卷底衣褶中。//佛印絕類彌勒……。第一層:總述船頭上的三個人。第二層:說明蘇黃共閱手卷。第三層:介紹佛印的神態動作。10、儒雅;放曠11、爲了說明雕刻者的技藝嫺熟和高超。

24.大道之行也

1、jǔmùguānfènwù2、(1)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成爲(2)通“舉”,選拔,推舉。培養(3)以……爲親(4)職分女子出嫁(5)憎惡(6)這發生(7)造反興起(8)用門閂插門3、(1)西漢戴聖49(2)論語孟子禮記4、(1)大道通行的時代,天下爲天下人所共有,選舉擁戴品質好能力強的人擔任領導,講究信實,培養和睦的氣氛。(2)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而無父的人、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夠受到供養。(3)對於財貨,人們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爲,卻不一定要自己私藏。(4)盜竊、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發生。5、C6、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②人人都能安居樂業;③貨盡其用,人盡其力。7、(1)以……爲親,意動用法;親人。(2)以……爲子,意動用法;孩子,兒女。8、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9、(1)所以人們不只是把自己的親人當親人,不只是把自己的孩子當孩子。(2)所以從外面把門扇合上,而不插門,這就是所說的理想社會。10、排比句: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對偶句: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效果:結構整齊,使語勢增強,描繪了大同社會的美好境界。11、(1)三;一層:從開頭至“講信修睦”;二層:從“故人不獨親其親”至“不必爲己”;三層:從“是故謀閉而不興”至結尾。(2)總—分—總12、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13、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14、言之成理即可。

25.杜甫詩三首

1、liǎozìzānyúshùqúnyùyè2、(1)聚集(2)通“層”眼角(3)簡直(4)越過(5)多麼(6)防守(7)應徵還能夠(8)消失3、B4、(1)唐,現實,詩聖,詩史,杜工部(2)《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5、(1)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2)城春草木深恨別鳥驚心(3)婦啼一何苦(4)如聞泣幽咽6、(1)√(2)√(3)×7、D8、渲染了一種殘破淒涼的景象。9、形容家書的珍貴,表達對妻子兒女強烈的思念之情。10、憂國思家的情懷。(意思對即可)11、信;最近;離開12、⑴三男鄴城戍⑵二男新戰死⑶出入無完裙⑷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13、發展高潮悲慘生活冷酷殘暴14、安史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