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原文及賞析

【詩句】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原文及賞析

【出處】唐·劉長卿《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意思】在山谷小河岸邊的小花很寂寞地開了又謝,謝了又開,而這開放在溪旁的小花與山寺中飄來的修道習靜的禪味相互對映之下,頗爲投契,使人早已忘記該說什麼話,甚至到了忘我的`境界而不自知呢!

【全詩】

《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

.[唐].劉長卿.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春草閉閒門。

過雨看鬆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全詩賞析

尾聯寫對花無言,悟得禪意。佛教有“拈花微笑”之典,此處詩人對溪 花而悟禪意,情形彷彿近之。禪意是不可說的,所謂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所以禪宗傳法,強調“不立文字 ,教外別傳”,詩人言“忘言”者,用意正在於 此。但是我們還是不揣淺陋,試將詩中禪意申述一二。第一,詩人表現出 一種“無住於心”的人生態度。“住”,即停留。“無住於心”,是指任何情事 皆能做到不沉積於心中,這樣就能做到不執著,不固執,超脫達觀。詩人 尋人不遇,而不置之於心;山行遇雨,而不置之於心;隨意行走,而不置之 於心,此皆隨緣任化自然適意之表現。第二,詩人表現出一種“空虛寧靜” 的審美觀照。“空”是禪宗根本要義,《心經》言:“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 即是空,空即是色。”表現出一種“色空合一”的色空觀。詩人觀賞山中景 物,而能不爲物惑,持有空靜心態,這就是禪宗的高級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