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個都不能少電影影評

一句“一個都不能少”,成了一個13歲小女孩的堅守,女主角奮力去完成“一個都不能少”的過程,讓人動容。下面是小編爲您整理的關於一個都不能少的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看一個都不能少電影影評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篇一

今天我們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場名爲《一個都不能少》的影片。

劇中講的是水泉鄉水泉國小高老師的媽媽病了,他要回家探望,於是便請了一位年僅12歲的魏敏芝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前再三叮囑魏敏芝班裏的學生要一個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張慧科因爲家裏窮去城裏打工。魏老師就千里迢迢來到城裏找張慧科。最後在電視臺臺長的幫助下他終於找到了張慧科。

水泉國小的教室那麼破舊,文具那麼少,學生的家境又那麼貧寒。可是不管教室多麼破舊,文具多麼少,家境多麼貧寒,他們仍然堅持學習。我們現在的環境不知道比他們好多少倍,所以我們應該更加努力的學習。

劇中的魏老師對她的學生那麼好,我們的王老師對我們也不差。老師爲了讓我們長大有出息,無時無刻的爲我們辛勤的忙碌着。同學生病了,老師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去看望同學,爲同學補課。老師這樣關心我們,愛護我們。我們要以優異的成績報答老師。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篇二

一間破舊不堪的草房子,這就是水泉村水泉國小的教室。教室裏的地是泥土地,課桌上滿是裂縫,就像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經不起一點敲打。這間教室和我們現在的教室根本就天壤之別,可當年高老師和他的學生們就是在這裏辦公和學習的。

高老師是一位十分節約的`人,因爲那時村裏窮買不起粉筆,高老師經常把一個已經不能用的粉筆頭用指甲捏着又在黑板上寫了一個字,最後一筆還是用手指抹上去的,同學們都非常喜歡高老師。

可是,突然有一天高老師的媽媽得了重病,高老師不得不回去。可他走了那誰來教學生們呢?村長就找了一位剛上國小六年級的女生來做代課老師。這位老師(應該是學生)姓魏,高老師臨走前交代她,班上的學生一個都不能少。

於是魏老師便鄭重地答應了下來,幾天後縣裏有人到學校裏來找跑步跑得快的學生到縣裏去訓練。他們選了班上的一個女同學,可魏老師怎麼說也不讓把她帶去,村長就偷偷地把那位女同學交給了那些縣裏來的人。

自從班裏丟了一位學生後,魏老師發誓不能再丟一個人了。可沒過幾天,班裏那位十分調皮的同學“張惠科”因爲家裏窮,所以到城裏打工去了,老師歷盡千辛萬苦到了城裏,又想盡了各種方法找“張惠科”,如寫《尋人啓事》,《廣播找人》等,終於通過電視臺的《生活七彩橋》這個節目上找到了,並獲得了許多的“愛心基金”。

魏老師雖然是一位學歷不高的學生,但她對別人的承諾那樣的堅守,這完全擔當得起“老師”二字。

  一個都不能少觀後感篇三

看了《一個都不能少》這部反映貧困山區師生學習、生活的故事片後,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憾了,尤其是當小魏老師面對着鏡頭,流着淚說:“張慧科,你跑到哪裏去了……”的時候,我的眼淚也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來。

小魏老師其實只有十三歲,如果換在我們這兒,她應該上國小六年級。但爲了那五十塊錢的代課金,爲了多地老師說的“這些學生,一個都不能少”,她歷盡艱辛。

爲了能籌集到去縣城的車費,她帶着學生去搬磚;車費不夠,她就步行去城裏,在城裏她更是一分錢也捨不得亂花,餓了吃的是人家的剩飯,渴了就喝自來水。爲了省錢,她寫了一個晚上的尋人啓事,聽說上電視找人最快,她竟在電視臺前等了一天半。她的心裏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多地老師臨走時的叮囑--“一個都不能少”。

小魏代課的水泉國小,只有一位老師,兩間破舊的教室,卻有大小四個年級的三十多名學生,這也能算學校?難怪同學們會發出驚訝的聲音。這那像我們學校,全部是寬敞明亮的樓房,還有許多現代化的教學設施。那兒的條件真是太差了,多地老師連粉筆頭也捨不得丟掉,爲了掙錢,象張巧珍國小還沒畢業就得進城打工。想想我們有好多同學平時卻不懂得節約,亂用零花錢,真是不應該。

影片最後,水泉國小在許多好心人的幫助下,條件有了明顯的好轉,張巧珍這隻“小鳥”也已經歸林,重新回到了學校。但全國象水泉國小這樣的學校肯定還有許多,象張巧珍這樣的liuxue86學生一定爲數不少。想到我們國家還有那麼多不幸的同齡人,我的眼前又浮現出我校師生給失去雙親的六年級學生智得今捐款的情景。如果我們的每一位同學都能想到那些貧困山區的同齡人,把零花錢節約下來獻給希望工程,就會使更多的象“張慧科”這樣的學生重新回到學校。

我認爲影片主要表達了貧困小村的老師的最純潔的責任心和關愛的情節!我在未來也可能會成爲人民教師,我想我也應該對學生負責對自己負責!

感人至深的真實情節、讓人憂慮的農村教育、冰冷淡漠的城市、僵化死板的國人思維……令人感動的、真的每一個國人思考的東西太多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