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通用11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通用11篇)

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 1

太史公以詩讚孔子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太史公曰:“天下君王至於賢人衆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至於後世,更有所謂“大誠至聖先師”之號。孔氏之學,漸乎後世,不可謂不深遠矣。

然則孔子之不用於當時,何也?

有論者以爲其生不逢時,故有不遇。果哉?子貢曰:“夫子蓋少貶焉?”子曰:“而志不遠矣!”以此知孔氏一學者也。學者之爲,道也。不容於世,亦宜矣。孔子亦自知也,故有:“知其不可爲而爲之”之語。孔子不悅桀溺,曰:“鳥獸不可與同羣,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以此知子之執也。孔子自雲:“學道不倦,誨人不厭,發憤忘憂,不知老之將至。”誠然一學者之象也。

孔子之學博。楚令尹子西曰:“諸侯之使,無如子貢者,諸侯之輔相者無如顏回者,諸侯之官尹無如宰予者。”然聖者不霸,霸者不聖。所謂“王者”之說,亦宜付諸東流。孔子既以修道不倦而聖,又不降志以求,其不容於世不亦宜哉?世之所求,無非霸也。

春秋之時,諸子紛爭,各以說逞,皆以己學爲正道。所言不一,所執亦異。然大道渺茫,實難求索。道有大小之分,有“霸”,“王”之別,有學用之類,以此道論比彼道,不亦怠哉?王霸有道,爲政有道,書畫有道,莊子曰:“矢溺亦有道。”

與孔子同時之諸子,名、法、墨、陰陽亦傳諸後世而不絕,唯儒高出諸子而獨尊,何也?無他,時也。

昔孔子生之不遇,後,身既沒而名顯,皆因時也。春秋之時,大禮已壞,而孔子教人以忠恕,克己復禮,期諸侯俱以王室爲。秦遵法術而亡,漢鑑前轍而雜儒法,孔學終以“君臣父子”而得顯,豈非無因乎?

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 2

這次讀完之後,我的感覺就印證了司馬遷說的:“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爲人。”以前看過《禮運》、《易經》、《樂記》、《經解》、《學記》,以及《論語》,這些當然是名著,但這次通過《史記》瞭解孔子的一生後,再與以前的東西結合起來,深刻的感覺到了孔子的悲哀。當然孔子也並非是宋明時期神話後的孔子,《史記》裏的孔子給人感覺纔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要說《史記》先得從司馬遷的悲哀說起,司馬遷從忍辱負重受宮刑之後,說出了:“人之一生,或輕如鴻毛,或重如泰山。”後面的《報任安書》中有提到只要是傳世之作,必定是上古聖賢發奮才能創作出來的。

孔子的一生分爲幾大部分:

1、身世及出生。

2、決心治學。

3、四處求學。(如跟師襄子學琴,向老張問禮,在齊聞韶。)

4、始創儒學,招徒授業。

5、開始爲政。

6、周遊列國。

7、刪述六經。

先說身世,司馬評價爲:“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至於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與夫子,可謂至聖矣!”

孔子雖然是一個大夫叔梁紇的兒子,但是因爲是野合所生,而且父親死時沒有守孝所以沒有人承認他。因爲父親早逝,所以孔子的母親承包了家中的一切,所以在孔子十六的時候就死了。

孔子的志學之路還是非常坎坷的,十五歲前和他母親的爸爸學,之後想要去找太史公求學,因爲太史公要測試孔子到底有沒有學習的毅力,讓他在門口等了一天,而孔子就在那等了一天不急不躁。於是被太史公收爲弟子,其後認真學習六藝,《經解》中有是這樣介紹六藝的:“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宜良,樂教也;潔淨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

至於四處求學我想孔子向老子問禮,應該都聽說過,孔子去了以後被老子罵了一頓後,就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跑,這三者皆可捕捉,而唯有龍我不知,今日我見到老子就像見到了龍。有人說這次是兩聖的碰撞,其實當時孔子的思維並不完善,所以我們老師常說如果孔子五十的時候再見到老子,纔會是儒家與道家的交流。

孔子最悲慘的時候就是周遊列國了,不被君王接受,被隱士諷刺,還被軍隊圍了三次,但在這途中孔子的體系才真正的創立出來,磨難也不可謂不重要。

最後的刪述六經,就是孔子一生中做的最大貢獻了,當時孔子想幹這件事的初衷是,認爲天下已經無道,自己該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展現給後人。孔子刪了《詩經》,整合了《尚書》、《禮記》,寫了春秋。

關於最後死時見到的最後一個人就是子貢,發生了這樣一個故事。

史記原文:

明歲,子路死於衛。孔子病,子貢請見。孔子方負杖逍遙於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因而涕下。謂孔子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於西階,殷人兩柱間。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間,予始殷人也。”後七日卒。

春秋年間,天下無道,禮崩樂壞,智者無用武之地,賢人空懷興國之志,君王毫無勢力,孔子窮其一生不能把禮義推行,到了人生的最後,孔子發出了最後的'感慨。

子路因爲衝動死在了衛國,孔子一聽,一下氣血上涌,帶動以前的憂愁就病倒了。子貢來看望,孔子勉強裝作很悠閒的樣子,說:“賜呀,你也太晚了吧!”孔子哀嘆一聲,唱到,支撐天地的太山已經摧毀,支撐房屋的主樑也已經被摧毀,領導人心的賢人呀,也已經不管用啦呀!哭了起來。過了一會跟子貢說:“天地之間沒有道德的約束已經很久了,我的主張一直不能夠推行,悲催呀!那曾興盛無比的夏王朝如今已經被葬在了東邊,那禮樂盛行的周王朝也被葬在了西邊,昨晚我夢到我坐在祠堂裏,我是殷人呀!”七天後仙逝了。

孔子的一生充滿了悲歡離合,又擁有一段悠然自得的時光,死而無憾呀!

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 3

讀《史記·孔子世家》是讀《論語》的繼續。讀了《論語譯註》和《喪家狗》,對《論語》的文本是比較熟悉了,但是孔子的生平還是比較模糊,所以看《史記·孔子世家》,接下去要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

讀《史記·孔子世家》,首先感覺最明顯的.一點是司馬遷把《論語》中散亂的對話通過孔子一生事件串連起來了。司馬遷其他的資料來源,有《左傳》、《孟子》等。

《論語》中說“子不語怪力亂神”,但是《孔子世家》記錄了孔子也語怪力亂神,至少說到怪,如“季桓子穿井得羊”(挖井挖出了一種叫墳羊的怪物)、“吳伐越得骨節專車”(人骨頭一節有一輛車那麼長)。可能原意是要體現孔子的博學多聞,但說的事情在現在看來明顯是不可能的。另外“有隼集於陳遷而死”一節也有些離奇。

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 4

說到孔子,大家是無人不知。這位聖賢的光輝形象被人們無數次的瞻仰,人們送給這位偉人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稱號——孔聖人。司馬遷同志也是孔夫子的忠實粉絲,因此專門用一大篇文章來寫這位聖賢。

我今天想和大家探討一下孔子的人生哲學及治國方針。讓我們回到從前……

魯國,襄公二十三年,隨着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個嬰兒呱呱落地了。他頭頂下陷,相貌奇特。父親沉思了一會兒,說:“叫他孔丘吧!”從此,偉大的孔聖人開始了他的人生之路。

孔丘,字仲尼,生於昌平縣,早年喪父,與其母相依爲命。母逝後,與父同葬房山。孔丘廣收弟子,開始了周遊列國的流浪之旅。

孔子的思想是以禮儀爲主的。六十五歲時,孔子任魯國大司寇,上任才三個月,販羊賣豬的商人就不敢哄擡價格,男女都分開走路,見到別人掉落的東西也不敢撿,來魯國的旅人,不用向官府請求,也會給予親切的照顧。齊王聽說孔子主政,恐懼萬分,便用計趕走了孔子。孔子先後到了衛、曹、葉、宋、楚、齊、鄭、魏、趙等國,發揚禮樂,弟子遍佈天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一代聖賢孔子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三歲。

孔子離去了,可他所主張的禮儀和其著作《春秋》卻永遠流傳了下來,爲後人所瞻仰。他的'弟子將他所說的話整理成冊,成爲了名揚天下的《論語》。每當我們欣賞這兩部偉大的書籍時,都應該想到:這是孔子人生哲理的體現,是後人瞭解他的唯一途徑。孔聖人的心血都凝聚在了這裏。我們只能說:“孔子永垂不朽!”

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 5

這篇又拖了很久,老是看了一段又回過去看前面相關篇目的內容,比如說到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就回去看“宋微子世家”,後來又說到孔子在魯國的經歷,於是又回去把“魯周公世家”瀏覽了一遍。這一篇通篇看來,總體感覺是:孔子一生在仕途上可說是鬱郁不得志,四處漂泊如喪家之犬;在學術上卻是逐漸精深逐漸博大終於積累弟子三千,書成春秋經典。

孔子爲人謙恭好禮,有些過分好禮了,所以齊國晏嬰建議齊景公不用他,確實他不適合齊國的施政方針。要在春秋戰國時期在政治上有所作爲,得臉厚、心狠、手辣,得見機行事善於權變,看樣子孔子不具備這些特質,而且他提倡的那一整套關於禮的理論,並不適合那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不實用啊。再說他臉皮也太薄了,與南子見了一面,回來被學生“不悅”,就急得發誓賭咒,“予所不者,天厭之,天厭之。”不必這麼緊張吧,反倒引人遐想。在他後期是有所醒悟了,會權變了,但他的形象已定型,沒人敢用他了。

孔子真正令人稱道的,還是在思想上和教育上的成就,他整理編寫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確是中國千年文化中經典中的經典,他教育學生的種種言論,讓我在這裏評價一句正確都覺得不夠貼切不夠資格,因爲孔子的思想已經構成中國傳統文化的靈魂,每一箇中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孔子思想的滋養,我們其實更多要做的是用孔子的.思想來衡量現實的所作所爲,而不是以一已之私對孔子思想進行評論。

關於孔子的思想是一個太博大的話題,以我笨拙的筆墨無法寫出其中萬一,只是覺得很奇怪的是:一個說出那麼多經典的對的話的人,爲什麼不能做對的事,讓他能夠在當世得償所願施展才華呢?看到他那句:“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讓人不能不品出一些苦澀。

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 6

拖拖拉拉的讀書筆記終於來了,雖然姍姍來遲(這句話犯了語義重複的語病,最近比較關心國小語文、數學的問題)。

本來想在假期完成的,可是這個清明假期趕上春光正好,讓人只想待在戶外。這本書其實從2月份就開始看,可是整個3月都幾乎沒有多少進度,主要因爲是實體書,不能像電子書那樣可以見縫插針的來一段,可是實體書的閱讀感又實在讓我捨不得放棄,就這樣整個三月放在書包裏跟着我上班下班卻沒有機會出臺,直到這個清明假期的最後一晚纔看完了那一直沒看的剩下一半。

少年時讀書,多以求知爲主。現在這個年齡讀書求知的功能已不再重要,反正知道的更多,也用處不大——既不能用於升學,也不能用於升職。拋開了這種實用的功能,看書最大的功能是找樂。

不必是名著也不必出自權威,有趣就好。讀書這個時候更像和一個有趣的作者不見面的交談。

這本書其實來的偶然,是讀庫的.贈閱書,之前也並不曾看到過這本書或者作者的介紹。倒是某次等一個同學時拿出來看,她說看過作者的其他書,很不錯。真是人有人緣,書有書緣。有讀庫的推薦,有朋友的認可,實際讀下來感覺也是非常好,彷彿作者就在你的面前和你娓娓而談。《史記》這樣的書自己也嘗試過,但可讀性上畢竟比不得小說,有了這個有趣的作者的引薦,那些詰屈聱牙的古文也變得生動起來。

這本書打破了我的兩個固有印象。

第一個是對於史記的固有印象。原以爲不偏不倚、秉筆直書的太史公,其實下筆也沒比我們普通人少多少個人傾向。比如作者就認爲太史公對孔老夫子是真愛。因爲普通的政治表態不論有多高,也都是說說就罷了,並不必如太史公這般一而再再而三的去重複。

第二個是關於孔子的刻板印象。其實《論語》裏的孔子已經比歷史書裏的可愛的多了。之前看過南懷瑾的《論語別裁》,裏面的孔子已經很生活化了。而這本書的作者給我帶來的感受又與《論語別裁》不同。他是用一種人之常情的方式去分析孔子的生平。作者講孔子的出生、經歷之時,就像在討論自己一個認識的人,一個自己的同學,一個和你有同樣缺點弱點的人,但他就是比你更優秀。作者說世俗感、常識性、包容心,是孔子“仁者愛人”的一面,還需要有“爲仁由己”的另一面,纔不致喪失原則和底線。作者還有一個觀點很有意思,就是孔子能夠成爲聖人的一大特質就在於他的自相矛盾,而不是黑格爾這般的博大精深、邏輯嚴謹。這和一句法諺倒是很能遙相呼應,那就是“法律的生命不在於邏輯,而在於經驗”。邏輯嚴密、全面完善的論證往往是速朽的,一地雞毛、支離破碎的纔是生活本身。

娃們都睡了,自己歪在沙發上看書,本來是很安靜的,但看到一段說墨家吹捧儒家的話直接笑噴了。作者的結論是:幫你吹牛吹得最瘋狂的很可能不是你的朋友,而是你的敵人。這個結論套在自己身上想了想也是很有適用性。雖然墨家是爲了說儒家壞才吹捧儒家,但作爲普通人的我們,如果不使勁兒誇大一下對手的本事,怎麼才能在自己勝利的時候愈加顯得難能可貴,在失敗的時候多少顯得有點理所當然呢?

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 7

今天把《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學琴原文找出來看了看,準備將文言文背下來,剛讀一句,發現方向性錯誤,我學這個故事是爲了三大,最有價值的就是孔子學琴的態度、方法,而不是文言文本身,既然如此,會複述完整的意思即可,沒必要浪費時間背誦別人聽不懂的文言文!

孔子學琴,體現了牛人慣有的特質,他們的行爲其實很簡單,就是單爆,把一件事情做透,做到極致,即專注。學琴,孔子專注把每一個環節做到極致,給自己大量的`時間練習,甚至於師襄子都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結果是很戲劇的,也是很合理的,師襄子在催促孔子多次後拜服於孔子。對快、慢、多、少的理解的差異,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在孔子眼裏,慢就是快,少就是多,慢慢的雕琢每一個環節,達到技藝純熟,每天理解一點,一段時間後便會看到整個森林。師襄子認爲要快速的練習大量曲目,短時間能彈奏衆多曲目,因爲時間限制,均只能在同一個層面上泛泛而彈,難以突破,其認爲的快就是快、多就是多最終會是快就是慢、多就是少。

中美籃球教練的理念很能詮釋這點:美國教練教學生時,會告訴學生要慢慢的將某個動作正確的練熟,哪怕一個正常只需1秒的動作,現在就是做10秒也得正確,然後大量練習。他們認爲,開始慢沒關係,動作熟了,自然就快了。

國內教練呢,剛好相反,相同的動作,不要求正確掌握與否,相似即可,只求一定要快,正常1秒,練習時一定要半秒做完。

結果很多學員一輩子也沒掌握好這個動作,總是失誤,更別提快了。前段時間國家籃球隊集訓,長時間大量練習基本的動作,很能說明問題。

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 8

《孔子世家》雲:“孔子爲兒嬉戲,常陳俎豆,設禮容。”孔子的一生,就這樣註定要以恢復周禮,以禮經濟天下爲己任了。爲了實現此道,孔子周遊列國,花了十四年,正與後世玄奘取經所費時日相仿,真是“路漫漫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然而孔子之道終不爲天下容,最終只好回到魯國,研《詩》,讀《易》,著《春秋》。

我讀《孔子世家》尤感佩於孔子在顛沛流離之中,受蒲人之阻、匡人之拘、陳蔡之厄,卻能絃歌不斷,安之若素。非有對道之堅守,對命之不疑,焉能如此!

姑舉一例。孔子遇陳蔡之厄,以同一問先後令子路、子貢、顏回作答:“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爲於此?”子貢答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嚴厲地批評了子貢:“良農能稼而不能爲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爲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爲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爲容。賜,而志不遠矣!”子貢是說,老師的道太大了,所以不能被天下所容,爲什麼不把這道變小一點,而讓天下能夠接受呢?孔子說,一個好農夫能做到的只有好好耕種,卻不能保證有個好收成,一個好工匠技藝高超,也不能保證做出來的東西都令人滿意,君子該做的就是修道,而不是去在意這道能否被天下接納,子貢你不修道,而是謀求道被接納,你的志向太不遠大了!

孔子的話中包含了一個令人爲之肅然的道理:道不可棄,不可降;道能不能被容,不是我們該考慮的,因爲那是天命。而芸芸衆生,樂道的卻是另外一句話:改變不了環境,就要適應環境。殊不知,有多少曾經壯志凌雲之人,就是因爲這句頗有苦口婆心意味而其實邪惡無比的句子,最後變得低頭,彎腰,匍匐在地面上,最後,乾脆萎縮到地面之下了!

古往今來的聖賢,無一不是道的堅守者,甚至殉道者。《史記》中《列傳》的第一篇,就是不食周粟而餓死首陽山的殉道者伯夷叔齊兄弟倆。往汨羅江裏縱身一躍的,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的三閭大夫。濮水邊上持竿不顧,拒絕楚王以國事相累的,是自由獨立之道的堅守者莊周。例子多得很,往前,還有對堯以天下相托毫無興趣的許由,往後,至少到民國,例子多得不是這篇小文裝得下的。我是東坡的鐵粉,就說說東坡吧。

對於前面孔子的那個問題,顏回說,天下不容,才顯現出君子的品格。孔子非常高興,開玩笑說:“回啊,如果你有很多錢的話,我來給你做管家吧。”所以判斷一個人的品格,看他是君子還是小人,關鍵還是看他困厄之時是如何說的,怎麼做的。時窮節乃現嘛。

東坡的的倒黴,從烏臺詩案開始,到海南島上遇徽宗之赦,他自己用“黃州惠州儋州”來概括。在黃州,給秦觀的信中說,說好聽點是節儉,其實不過是慳罷了,每個月的俸祿平均分成三十份,小袋子裝好,掛在房樑上,每日限用一袋,如有剩餘,別置之竹筒中,朋友來訪,以盡當日一袋和竹筒中所有爲限。試想,蘇東坡,大文豪,大名士,大書法家,文與可墨竹畫法的繼承與發揚者,他會窮嗎?會的。因爲他不賣!哪怕不親自出面賣,也不屑於賣。大不了我少用一點,做人的品格,絕對不能降低。不賣,當然也就不會買。只需按照芸芸衆生的思維,用一點買賣之道,東坡的仕途自然風生水起,平步青雲。然而,君子不齒。在道德上、節操上,君子無一不是有潔癖之人。

至惠州貶所,必經大庾嶺,嶺道崎嶇坎坷,道旁不時有白骨入目。東坡將這些白骨收拾在一處,安葬好,寫了祝文,祈求亡魂安息。在惠州,從一個道士口中得知,廣州城內百姓大多隻能飲鹹苦水,喝不到淡水,只有官員和富人才能喝到劉王山的井水,東坡當即給身爲廣州官員的好友寫信,教之以大竹竿從劉王山引井水到廣州城,讓百姓喝上井水,甚至連竹竿檢修和更換,都叮嚀得仔仔細細。最愛的侍妾朝雲病逝之後,朝廷敕令又到,儋州。將赴儋州,聽說儋州染瘴致病的百姓不少,而治療此病僅需姜、蔥、豉,濃煮趁熱喝下即可,可是儋州沒有黑豆,百姓也不懂制豉,於是又寫信給好友,讓他代購黑豆三石,帶到儋州製藥以散病者。

到了儋州,發現當地黎漢兩族互存偏見,東坡提出了“茲爾黎漢,皆是一家”的`民族平等主張。又創辦了東坡書院,海南島因而走出了一個破天荒的舉人姜唐佐。是什麼樣的力量,使東坡在自己人生最困窘的時期依然心繫黎庶,造福地方呢?當然是道的力量,是道之堅守,命之不疑使然。東坡在給朋友李常的信中這樣說:“吾儕雖老且窮,而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直須談笑於死生之際。……雖懷坎壈於時,遇事有可遵主澤民者,便忘軀爲之,禍福得喪,付與造物。”好一個“道理貫心肝,忠義填骨髓”!這便是道之堅守。好一個“禍福得喪,付與造物”!這便是天命之不疑。

電視劇《神探狄仁傑》中,元芳對如燕說過這樣的話:“沒有是非觀念的,不是人,是禽獸;明知是錯,還要去做的,那就是禽獸不如。”這話對芸芸衆生來講,是重了點,且把它當作一味發汗藥吧。對於人生的大是非,如何選擇?我們從來就有聖賢給出的答案,它是孟軻的“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是陶淵明的“少無適俗韻”和“守拙歸園田”,是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是杜子美漂泊潦倒時的一飯不忘家國,是于謙的“碎骨焚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是譚嗣同的“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太多的人只會抱怨而表示無奈:“不是我不想,而是現實如何如何,而是生活如何如何。”孔子說過:“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不想說什麼了,話多如水。最後引一首放翁當年給他兒子們看的小詩,諸君共勉之吧,即便不能做到道之堅守,命之不疑,起碼也該心嚮往之罷。

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 9

孔子說:“仁者愛山,智者樂水。”仁者何以樂山,智者何以樂水?山水是天地自然的象徵,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和萬物棲息之所;是仁者對生命的寄託,是智者對自然的依戀。這是孔子對天人相結合境界的最高體驗。孔子的一生追求仁,被大多數人認爲是仁者,但是他更是智者。因爲他更鐘情於水。

孔子觀賞東流的水,子貢問道:“君子只要看見大水都要觀賞,原因是什麼?”孔子答道:“因爲大水流動永不停息,而且滋潤世間萬物卻不自認爲有功,就像人的德行一樣。水有時在低處流動,有時在高處流動,這都有其遵循的規律,就像人的仁義一樣。大水浩浩蕩蕩,永不枯竭,這就像人的道德一樣。水流向百仞高的大山中而不懼怕,這就像人的勇敢一樣。裝滿了卻用不着用蓋子削平,這就像人的正直一樣。水的柔弱無所不至,就像人的明察一樣。水從源頭必定流向東方,就像人的志向一樣,所以君子看見了必定要觀賞它。”孔子用滔滔江水比做人的德行,勉勵我們進德修業應像奔流不止的河水晝夜不捨,永不停息。這不僅體現孔子的智慧,而且不也暗示了孔子的一生如流水一般嗎?

孔子一生仕途不順暢,如流水般曲曲折折。孔子35歲去齊國,見到齊景公。由於受大臣晏嬰的阻止,沒有得到齊景公的'重用,37歲返魯。孔子從51歲起,先是做了魯國得縣官,後來官至魯國的最高法官,並代理丞相。可是隻有三個月的功夫,由於魯王不聽他的意見,孔子只好辭職,離開魯國。在55歲到68歲這14年間,奔走列國:在齊國受到排斥,在宋國、衛國遭到驅逐,在陳國、蔡國之間遭受厄困。於是又返回魯國。

社會現實卻是讓人痛心。周王室統治微弱,“禮崩樂壞”,諸侯紛紛崛起,倫理秩序失控,社會綱常紊亂。孔子想到自己的先祖弗父何禪讓君位,正考父曾接連輔佐宋國三公,父親叔梁紇勇猛震三魯,母親顏徵含辛茹苦地教育培養自己。孔子叩心自問:自己爲什麼不能像傳說中的盤古一斧劈開混沌的世界,令天地分開、涇渭分流?爲什不能像文武周公那樣文治武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太太平平?自己雖沒有君王之位來施展政治抱負,也沒有威武之師可以征伐世上邪惡,但是自己有知識、有智慧,可以用教育開啓人的心智,用“六藝”來培養“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的賢臣,改造這種“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實現“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的太平盛世。於是孔子不怕困難,如流水般,堅持自己的信仰,朝着自己的目標前進。他下定決心,走上杏壇,傳先王之道、授六藝之技、育天下之才。

哀公三年,孔子當時60歲。孔子周遊列國到宋,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習禮”。桓魋揚言要殺孔子時,砍倒大樹。弟子們讓孔子快跑。孔子卻安慰弟子們,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之後,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們祕密地離開宋國。等到桓魋得知孔子師徒出行的消息,派兵追趕時,孔子一行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孔子師徒先後來到新鄭。當時孔子風塵僕僕、疲憊不堪,非常狼狽。子貢等人四處尋找孔子。有一位老人對子貢說:“東門有個老頭,長相不凡。腦門子像堯帝,脖頸似堯時的名法官皋陶,雙肩類似鄭國大夫子產,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脊背微曲,又瘦又乏,累若喪家之犬。”子貢見到孔子後,便把老人的話學給孔子聽。孔子聽後,見大家失魂落魄的模樣,不禁大笑,說:“說我形狀像賢相,那可不敢當。說我像一隻喪家之犬,倒是很像,很像!”像這種坦坦蕩蕩、從容不迫地對待挫折、堅持自己的信仰,孔子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最後,假如將孔子和莊子相互比較的話,在主觀上,我更向往莊子那樣逍遙自在的精神境界;但是在客觀上,我更提倡孔子的處世智慧。儘管孔子曾提出“刑不上大夫”這一不平等的法律。但人生孰能無過?孔子還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孔子的思想包含着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爲人處世的智慧,給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如流水不絕,激勵着萬代子孫。

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 10

公元前479年3月9日,巨星隕落,一個偉大的生命離我們而去,只留下他的靈魂和思想,光耀千秋。他就是我們通常叫的孔子,也就是曾在特殊年代被批成‘‘孔老二’’的那個醜老頭!其實他也不是老了才變醜的,兩千多年前,魯襄公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在魯國昌平鄉陬邑一戶人家,一個醜小孩誕生國。他的腦袋天生畸形,頭頂四周高中間低。司馬貞說,其形狀恰像倒過來的屋頂。名之曰丘,固當。學者鮑鵬山說這種頭頂可能暗示着承受天地之甘露陽光,但從後來的人生際遇看,命運似乎並沒有更好的眷顧這個醜孩子。

三歲喪父,十五歲失母,家境貧寒,一生顛沛流離。後雖廣收弟子,名聲日隆,但終因不擅機巧而四處不招人待見。有一次,魯國貴族季武子宴請士子,利用聚會選拔官員。孔子得知後自忖:自己是大

夫後裔,又是讀書人,應該去參加這場宴會便欣然前往。卻被季氏家臣陽虎在門外攔住,冷冷地嘲諷道:“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這老夫子並沒清醒地認識:他只是個讀書人!

要說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也真夠亂套的。臣弒君,子殺父,下挾上,“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到處都是亂臣賊子,到處都是稱霸野心。周王朝實際上被四分五裂,各諸侯國恨不得吃顆大力丸,一夜間有吞併天下的能量。所謂‘‘亂世出英雄",我在想,以他的智商、膽略、博學,以及不怕死的氣魄,如果揭竿而起,中國的歷史肯定得重寫。但這個醜老頭卻真敢玩,非要以一己之力去撥亂反正,“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真是個活該受罪的讀書人呀!

縱觀孔子一生,他大部分時間都是爲推行他的政治主張而努力。年過五十,他離開魯國,花了十四年的時間周遊列國,到處去推銷,去遊說。遭到各種冷遇、各種危險、各種屈辱,每每讀來令人唏噓不已!人生苦難何其多,所幸,一路上有學生陪伴(來了一幫讀書人)。

孔子五十七歲那年,因爲有小人誹謗於衛靈公前,不得不離開衛國,前往陳。經過匡地時,駕車的那個學生指着城牆的缺口對老師大談他的英雄史:“我當初就是從這裏進去的!”匡地人聽見了這句不同尋常的話,以爲他們是陽虎的隊伍---就是當初嘲諷孔子的那個混蛋。加上孔子身材高大,給人孔武有力的感覺,遂一言不合將他們抓了起來,囚禁了五日。同行弟子都非常害怕,孔子從容地勸慰他們:“如果天不喪我,匡人能奈我何!”待顏回趕到,孔子一見顏回,老淚縱橫:“回啊,我以爲你死了!”原來他心裏有多少牽掛,只在恰

當的時候流露。顏回說:“子在,回何敢死!”這句話,我根本不捨得翻譯。再三吟讀,令我這個讀書的人感動滿懷!

63歲那年,楚人慾聘孔子,陳、蔡大夫害怕楚國因此而壯大,調發了一羣服徭役的人將孔子圍攻在野外,孔子一行困於斯,不得行,而糧食斷絕,從者疲憊不堪,餓得都站不起來了。但孔子依然講習誦讀,絃歌不輟。子路很生氣,一臉怒容地對孔子說:“君子亦有窮乎?”子貢也忍不住怒色。孔子茫然若失,問顏回:“吾道非耶?吾何爲於此?”顏回是這樣回答老師的:“不容何病?不容然後見君子!”也只有讀書人才能這樣“畫餅充飢”自娛自樂!你看,這醜老頭自找苦吃也就罷了,非培養一大批讀書人陪着自己吃苦。

顏回也是個資深的`讀書人,不僅勤學好問,舉一反三,智慧超羣,才能出衆,而且安貧樂道,知天順命。孔子稱讚他:“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迴環往復,讚不絕口!魯哀公十四年春,顏回死,才42歲,其時,孔子72歲。消息傳來,孔子悲痛難奈,慟哭流涕,“噫!天喪予!天喪予!”如人有喪子之痛。旁人不解,認爲他悲傷過度不和中庸之道,孔子說:“有慟乎?非夫人之爲慟而誰爲?”這份情感,世人不易理解,只有讀書人自己能體會。

孔子學識淵博、記憶力超羣。他一生都在尋找一個能實施他政治主張的人,能幫助他重新恢復東周昔日的文明昌盛的景象。幾十年顛沛流離的奔波,殫精竭慮的堅守,面對一波又一波的坎坷挫折從未退縮,在“燃夢”的路上,走得障礙重重,走得堅忍不拔!

魯哀公三年,孔子離開衛國,經過曹國來到宋國。宋國司馬桓魋非常憎惡孔子,欲殺之。孔子雖然處處不受待見,也不是說殺就能殺的主,估計他不敢輕舉妄動。見孔子與弟子在大樹下習禮,便派人把樹砍掉。這算是伐“樹”儆“丘”。弟子勸說:“趕快逃吧!”孔子說:“上天把德行降生在我身上,桓魋能把我怎麼樣呢?”

去鄭國的途中,與弟子走失,孔子孓然一身立於郊外的城門。一個路過的鄭人看到,對四處尋找的子貢說:“東門有人,累累若喪家之狗。”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讀到這段文字,內心不由一緊!那個場景,彷彿重現眼前,曠漠荒涼之地,衰草連天,殘陽如血,孔子頹然靠在一扇破敗的城門上,望向遠處綿綿的青山。恓惶而寂寞,迷惘而執拗,這個衰弱的老人,他在想什麼?“鬱郁乎文哉!吾從周!”可週道已逝去如流水,在諸侯爭霸的混亂中土崩瓦解。他還一意孤行,“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開弓沒有回頭箭!在那些看破世事的隱士眼中,他更像位不合時宜的傻瓜。楚狂士接輿勸他識時務,早點退出江湖:“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此時的孔子,多像悲劇中的末路英雄。

“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把話轉述給老師聽,孔子欣然笑曰:“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本來,子貢聽了這話,心裏是很悲傷失落的。但孔子豁然自嘲,又讓他放下心來。孔子的從容灑脫,堅定不屈的精神像燈塔一樣指引着學生。令他們各自爲政時,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子路性格剛直,魯莽,說話急躁,爲人忠厚。小孔子七歲,常伴

孔子身邊,對孔子忠心耿耿。孔子在中多次教育他三思而後行,遇事知變通。子路爲衛大夫孔悝的采邑長官,得知孔悝參與反亂,急忙縱馬前去。路遇子羔,告誡他:“城門已閉,不要進去。免得惹禍上身!”子路朗聲說道:“食人俸祿,不避其難!”遂隨使者入城。子路找到孔悝,要殺了這個叛賊,侍臣圍攻子路。子路本就是武功高手,在打鬥中,他們只擊斷了他帽子的帶子。子路說:“君子死而冠不免。”君子即使死,也不能衣冠不整!於是停下來繫帶子,給了敵人置他於死地的機會。我的天,這就是孔子帶出來的讀書人,傻吧?

孔子聽說衛國發生了內亂,心都提到嗓子眼上。“子路怕是此劫難逃了!”得知子路被剁成肉醬的慘烈結局,孔子失聲痛哭,大病一場。子貢去看他,孔子拖着手杖,正在門外慢慢地走,那佝僂的背影,蹣跚的步伐,子貢遠遠地看見,眼淚不禁流了下來。孔子回頭看到子貢,一聲長嘆:“賜,汝來何其晚也?”賜,汝來何其晚也!七日後,孔子與世長辭!孔子去世後,學生們爲他守孝三年。子貢在墳旁築廬又守孝三年,才離開!多麼重情重義的讀書人!

司馬遷說:“《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爲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餘低迴留之不能去雲。天下君王至於賢人衆矣,當時則榮,沒到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

想想我們多災多難的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經歷了多少風雨坎坷,然而,國可破,山河可易幟,我們的華夏文明卻一脈相承直

到今天,正是這些讀書人,撐起了民族的脊樑,讓我們一直是一個有根有源有種的民族!

史記孔子世家優秀讀後感想心得 11

今天把《史記·孔子世家》孔子學琴原文找出來看了看,準備將文言文背下來,剛讀一句,發現方向性錯誤,我學這個故事是爲了三大,最有價值的就是孔子學琴的態度、方法,而不是文言文本身,既然如此,會複述完整的意思即可,沒必要浪費時間背誦別人聽不懂的文言文!

孔子學琴,體現了牛人慣有的特質,他們的行爲其實很簡單,就是單爆,把一件事情做透,做到極致,即專注。學琴,孔子專注把每一個環節做到極致,給自己大量的時間練習,甚至於師襄子都覺得是在浪費時間。

結果是很戲劇的,也是很合理的,師襄子在催促孔子多次後拜服於孔子。對快、慢、多、少的理解的差異,決定了人生的.高度。

在孔子眼裏,慢就是快,少就是多,慢慢的雕琢每一個環節,達到技藝純熟,每天理解一點,一段時間後便會看到整個森林。師襄子認爲要快速的練習大量曲目,短時間能彈奏衆多曲目,因爲時間限制,均只能在同一個層面上泛泛而彈,難以突破,其認爲的快就是快、多就是多最終會是快就是慢、多就是少。

中美籃球教練的理念很能詮釋這點:美國教練教學生時,會告訴學生要慢慢的將某個動作正確的練熟,哪怕一個正常只需1秒的動作,現在就是做10秒也得正確,然後大量練習。他們認爲,開始慢沒關係,動作熟了,自然就快了。

國內教練呢,剛好相反,相同的動作,不要求正確掌握與否,相似即可,只求一定要快,正常1秒,練習時一定要半秒做完。

結果很多學員一輩子也沒掌握好這個動作,總是失誤,更別提快了。前段時間國家籃球隊集訓,長時間大量練習基本的動作,很能說明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