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選擇題的複習方法指導

一、如何審題

高二物理選擇題的複習方法指導

審題是解好一道選擇題的關鍵,那麼審題應該注意些什麼呢?首先要做到逐字逐句地仔細閱讀,其次還要在閱讀的過程中對一些關鍵的字詞加以特別的關注。

1、已知碳原子的相對原子量爲12.000000u,氫原子的相對原子量爲1.007825u,中子質量爲1.008665u,質子質量爲1.007276u,那麼6個質子和6箇中子結合成一個碳原子核時,與該過程釋放的能量相對應的質量虧損是:()

A、0.098940u

B、0.095646u

C、0.087312u

D、以上都不正確

[點評]:在實際的考察中,有許多同學誤選了B項。究其根源,答案竟然驚人的一致,幾乎所有誤選B項的同學都是誤把題目中的“6個質子和6箇中子結合成一個碳原子核時”看作了“6個質子和6箇中子結合成一個碳原子時”而計算失誤的。

其實犯錯誤的同學還有一個疏漏之處,如果本題要求結合成碳原子時的質量虧損,那麼題目中給出的“氫原子的相對原子量爲1.007825u”這一條件就沒有用處了,而物理題目中所表述的條件通常來說都是要在解題的過程中用到的。所以要仔細地、逐字逐句審題,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電子的質量:

1.007825u-1.007276u=0.000549u

對應的質量虧損:Δm=6×1.008665u+6×1.007276u-12.000000u+6×0.000549u

=0.098940u

[答案]:A

2、日光燈中有一個啓動器,其中的玻璃泡中裝有氖氣。啓動時,玻璃泡中的氖氣會發出紅光。這是由於氖原子的:()

A、自由電子週期性運動而產生的

B、外層電子受激發而產生的

C、內層電子受激發而產生的

D、原子核受激發而產生的

[點評]:許多同學在第一次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表現得束手無策,究其主要原因就在於審題不明,誤入歧途。有的同學認爲,題目中提到氖氣發光,聯想到化學中講到的氖氣屬於惰性氣體,那麼惰性氣體發光的機理是什麼呢?顯然,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很深奧的,但如果我們仔細審題的話,大家會發現題目中向我們交代了這樣一個信息“玻璃泡中的氖氣會發出紅光”,這就相當於告訴我們氖氣發出的是可見光,而可見光的產生機理應該是由氖原子的外層電子受激發而產生的。

由此可見,審題的過程中對於關鍵字、詞的理解和把握往往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答案]:B

二、如何閱讀選項

選項,作爲選擇題區別於其他題型的一個明顯標誌,它既是考覈同學們學習能力的一種方法,同時也從某一個方面或角度給出了大家一定的提示。所以,我們要閱讀好選項,研究好選項,還要利用好選項。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熱量不能由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

B、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必定增加

C、第二類永動機不可能製成,是因爲違反了能量守恆定律

D、不可能從單一熱源吸收熱量並把它全部用來做功,而不引起其他變化

[點評]:這是2004年大學聯考天津捲上的一道考題,從其位於試卷中的位置來看,這應該是一道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相對容易的題目,可就是這樣一道看似簡單的試題,其正答率卻並不高。經過統計,選擇A項的同學佔有相當的比例。那麼同學們爲什麼會誤選A呢?有很多選A的同學事後回憶起來說自己根本就沒有看D選項,或者只是草草地瞥了一眼D就給出了A選項的答案。我覺得這個問題的產生,主要來源於同學們平時不良的做題習慣,沒有將選項看全就急於作答了。

我相信,只要同學們認真地閱讀了D項,至少會提出這樣的疑問:“A和D好像都正確呀?”此時你再仔細斟酌的話,就應該注意到自己對A項中忽略了“熱量不能主動由低溫物體傳遞到高溫物體”中的主動二字,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爲D。

4、在北戴河旅遊景點之一的南戴河滑沙場有兩個坡度不同的滑道AB和AB′(都可看作斜面)。甲、乙兩名旅遊者分乘兩個滑沙撬從插有紅旗的A點由靜止出發同時沿AB和AB′滑下,最後都停在水平沙面BC上。設滑沙撬和沙面間的動摩擦因數處處相同,滑沙者保持一定姿勢坐在滑沙撬上不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甲在B點的速率等於乙在B′點的速率

B、甲的滑行總路程比乙短

C、甲全部滑行過程的水平位移一定比乙全部滑行過程的水平位移大

D、甲、乙停止滑行後回頭看A處的紅旗時視線的仰角一定相同

[點評]:本題屬於一道力學題目,有的同學在解題時就四個選項所表述的內容分別設定相關的物理量,帶入求解並對選項做出相應的判斷。這樣做當然無可厚非,但在緊張的考試中爲自己節約出寶貴的時間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仔細研讀選項的話,我們不難發現,除了A項以外,其實B、C、D三項均可表述爲一個問題,那就是“甲、乙兩名旅遊者最終是否會停在同一個點?”明確了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大大簡化計算了。最終得到結論:甲、乙二人最終會停在同一個點。B、C錯而D正確。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