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令毗陵晚眺賞析

折桂令毗陵晚眺是元代喬吉的作品,下面我們來看看折桂令毗陵晚眺賞析,歡迎閱讀借鑑。

折桂令毗陵晚眺賞析

【原文】

江南倦客登臨⑵,多少豪雄,幾許消沉⑶。今日何堪,買田陽羨⑷,掛劍長林⑸。霞縷爛誰家晝錦⑹,月鉤橫故國丹心⑺。窗影燈深,磷火青青⑻,山鬼喑喑⑼。

【註釋】

⑴毗(pì)陵:古縣名,春秋時吳季札的封地,治所在今江蘇省常州市。

⑵倦客:倦於遊宦的人。

⑶幾許消沉:多少人消沉下去了。幾許,多少。

⑷買田陽羨:蘇軾晚年想定居於陽羨,有買田於此的意思。陽羨,古縣名。在今江蘇省宜興縣南。

⑸掛劍長林:《史記·吳太伯世家》:“季札之初使,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爲使上國未獻。還至徐,徐君已死,於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黎君冢樹而去。”長林,茂林。

⑹晝錦:原爲衣錦榮歸之決。《史記·項羽本紀》:“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宋韓琦在故鄉築了別墅,因名爲“晝錦堂”。

⑺“月鉤”句:這句是化用周密《一萼紅》“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的句意。

⑻磷火:由骨殖分解出來的磷化氫,在空氣中會自動燃燒,在墓地中多見。

⑼喑喑(yīn):泣不成聲的樣子。《方言》:“啼極無聲,齊、宋之間謂之喑。”

【賞析】

如果說,作者的超塵出世之吟是他用某種幻覺世界作心靈的慰藉,以尋求對痛苦現實的解脫,那麼,本曲則是其內心深處無法超脫的痛苦展現。

“江南倦客登臨”,首句便透出一股悲涼沉重感。“倦客”,指仕宦不如意而思退隱者,作者一生落拓江湖,無以進仕,故以“江南倦客”自謂。這裏,透露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消息,他又何嘗不想立身治國,一展其才呢?只不過是現實磨“倦”了他的意志而已。而英雄失路,千古以來又何止作者一人?“多少豪雄,幾許消沉”兩句,一下子將眼光伸向歷史,揭示了“倦客”之慨乃是歷史上志士仁人的'共同心緒,接着,連舉兩例爲證,一是“東坡買田陽羨”,二是“晉許遜掛劍長鬆”,作者由一己之身轉向了對失意文人共同命運的揭示。千古豪雄,爲何終歸“倦”意而消沉?以下兩句便是詩人的回答。“霞縷爛誰家晝錦”,“霞縷爛”指霞光燦爛的早晨;“晝錦”即“晝錦堂”,泛指享樂之地。“月鉤橫故國丹心”,“月鉤橫”指夜晚,“故國丹心”意指人已成異代之鬼。二句對仗聯對,意謂光陰迅疾,人生如夢,早晨方爲極樂人生,晚上卻已更朝換代,富貴者已成烏有之靈。請看這歷史、人生的真實畫面吧:伴隨着幽黯窗影、昏黃燈光之“生”的是歷史、人生的永恆結局——“磷火青青,山鬼喑喑”。人生之燈終將化爲墳間磷火;人生的一切壯志,一切呼喚終將是鬼之喑喑。這纔是英雄消沉的最大悲劇。

作者用嫺熟的技巧將他的情感和沉思化爲一種藝術的境界,開首“倦客”

⑷,掛劍長林二字,悲涼情調即已籠罩全篇,看似平平,無“鳳頭”之美,實已擒控全曲題旨,簡潔而有力。以下數句,一種深沉的探詢使本曲具有濃厚的理性色彩,而“今日何堪”之提勒,“誰家”句之設問,則將作者情感色彩巧施其內。豪雄消沉之“理”、作者悲涼之“情”,均含而不露,交融一體,更耐人尋味。末三句險惡又遙接登臨遠眺之題,描繪了一種極幽深而暗淡的場景。結尾作者採用傳統詩詞的含蓄手法,以寫景作結,使全曲具有悠悠不盡之意。而這正是作者那種無邊的惆悵,那種對歷史、對人生不盡的迷惘、傷感的心境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