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說原文及賞析

 馬說

馬說原文及賞析

 原文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祗同:衹)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馬者通:飼馬者)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翻譯

世上先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經常有,但是伯樂不常有。所以雖然有名貴的馬,也只能辱沒在僕役的手中,跟普通的馬一同死在槽櫪之間,不以千里馬著稱。

日行千里的馬,吃一頓有時能吃完一石糧食。餵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馬一樣來餵養它。這樣的馬,雖然有日行千里的能力,但吃不飽,力氣不足,才能和美德不能表現在外面。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尚且做不到,怎麼能夠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方法鞭打它,餵養它卻不能竭盡它的才能,聽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拿着鞭子面對它,說:“天下沒有千里馬!”唉,難道真的沒有千里馬嗎?大概是真的不認識千里馬吧!

註釋

伯樂:孫陽。春秋時人,擅長相(xiàng)馬(現指能夠發現人才的人)。

千里馬:原指善跑的駿馬,可以日行千里。現在常用來比喻人才;特指有才華的人。

而:錶轉折。可是,但是。

故雖有名馬:所以雖然有名貴的馬。故:因此。雖:雖然。名:名貴的。

祗辱於奴隸人之手:也只能在馬伕的手裏受到屈辱(或埋沒)。祗(zhǐ):同“衹”,只,僅。

奴隸人:古代也指僕役,這裏指餵馬的人。

辱:這裏指受屈辱而埋沒才能。

駢(pián)死於槽(cáo)櫪(lì)之間:(和普通的馬)一同死在馬廄裏。駢,兩馬並駕。

駢死:並列而死。於:在。

槽櫪: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爲馬廄。

不以千里稱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馬的千里之能被埋沒。以:用。稱:出名。

馬之千里者:之,定語後置的標誌。

一食:吃一頓。食,吃。

或:有時。

盡全,這裏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

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糧食。

石(dàn),容量單位,十鬥爲一石,一石約等於一百二十斤。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

食馬者:食,通“飼”,喂。

其:指千里馬,代詞。

是:這樣,指示代詞。

雖:雖然。

能:本領。

足:足夠。

才:才能。

美:美好的素質。

外見(xiàn):表現在外面。見:通“現”,表現;顯現。

且:猶,尚且。

欲:想要。

等:等同,一樣。

不可得:不能夠得到。得:能,表示客觀條件允許。

安:怎麼,哪裏,疑問代詞。

求:要求。

策之:驅使它。策:馬鞭,引申爲鞭打,這裏指鞭策,駕馭。之:代詞,指千里馬。

以其道: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正確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確的方法。

食之:食,通“飼”,喂。

盡其材:竭盡它的才能。這裏指餵飽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材:通“才”,才能。盡(2):竭盡,發揮出。

鳴:馬嘶。

通其意:通曉它的意思。

執:拿。

策:馬鞭。

臨:面對。

嗚呼:表示驚歎,相當於“唉”。

其(1):難道,表反問語氣。

其(2):大概,表推測語氣。

邪:通“耶”,表示疑問的語氣詞,意爲“嗎”

知:懂得,瞭解,認識。

 賞析

全文用了借物喻人的方式,把伯樂比喻爲知人善任的賢君,把千里馬比喻爲未被發現的真正人才,闡述了封建社會中人才被埋沒的'原因,對統治者不識人才和摧殘人才的社會現象進行了抨擊。作者希望統治者能識別人才,重用人才,使他們能充分發揮才能。

思想感情(中心主旨)表達了作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之情和對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憤懣和控訴。

 創作背景

1 本文的中心論點(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係)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領起全文作用)

2千里馬的悲慘遭遇是:祇辱於奴隸人之手,駢死於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3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馬被埋沒的直接原因(不能日行千里的原因)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

5食馬者“不知馬”的具體表現(對千里馬的不公正的待遇)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6對“食馬者”的無知發出強烈的譴責的語句是: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現“食馬者”以“知馬者”身份嘆息(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語句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8全文的主旨句中心句(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運用設問句表達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

9有一位名人曾說過:“世上不是沒有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由此我們可想到《馬說》的一句話:“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0能表明千里馬外在特徵(千里馬有異於常馬的特徵)的句子是: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11千里馬被埋沒的原因的句子(懷才不遇的人發的感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12表明千里馬和伯樂關係的語句是:世有伯樂,然後有千里馬。

13文章最能表現統治者平庸淺薄、愚妄無知的句子是: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14表明作者對千里馬被埋沒的感嘆的句子是: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5結合全文,談談成爲“千里馬”的必要條件是什麼:一、要具有良好的資質或才能;二、後天要有堅持不懈的努力精神;三、要能遇到善於識別人才的伯樂。

  韓愈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稱“祖籍昌黎郡”,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祕書郎韓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行軍司馬,從平“淮西之亂”。直言諫迎佛骨,貶爲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遷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長慶四年(824年),韓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贈禮部尚書,諡號爲“文”,故稱“韓文公”。元豐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並從祀孔廟。韓愈作爲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與柳宗元並稱“韓柳”,與柳宗元、歐陽修和蘇軾並稱“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導“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寫作理論,對後人具有指導意義。著有《韓昌黎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