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讀後感15篇(合集)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紅樓夢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紅樓夢讀後感15篇(合集)

紅樓夢讀後感1

在中國古代小說中,是一個空前絕後的小說藝術高峯。小說是清代乾隆時期問世的一部長篇小說,小說的作者是曹雪芹,名霑,字夢阮。曹雪芹一生經歷了曹家盛極而衰的過程。家境的敗落使他深刻感受到了世態的炎涼,對社會與人生的認識也隨之加深。

他所抒寫的'不僅僅是個人的悲歡,而是力圖表現對當時社會關係與精神文化的深刻認識。

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三個人之間的愛情悲劇是作者悲悼的主要內容。

賈寶玉與父母雙亡,寄居在賈府的姑表妹妹林黛玉經過長時間的交往,產生了真摯的戀情。他們思想情趣各方面相通,相互引爲知己,賈寶玉,在衆多美麗動人的女孩子中,感情逐步專一,幾次向黛玉妹妹表明心跡,但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他們的婚事卻只能由家長們決定。而賈寶玉的祖母,母親爲了家族的利益,寶玉的前途,更加欣賞此刻也暫住在賈府的薛寶釵。寶釵是寶玉的姨表姐,出身於富有的皇商家族,聰明賢惠,博得賈府上下一致讚賞。後來在家長們的周密安排下,寶玉在不知底細的情況下,與寶釵成親,黛玉則在憂傷中死去。寶玉最終離家出走,寶釵則將在孤寂中抱憾終身。

《紅樓夢》不僅思想深邃,在藝術上也歎爲觀止,首先表現在作者善於刻畫人物上。這些形象大多性格鮮明,栩栩如生。更值得稱讚的是,《紅樓夢》沒有停留在瑣屑的生活細節的描寫中,而是深入挖掘了日常生活中的詩意。使整部作品始終洋溢着充沛的抒情性。博大精深的《紅樓夢》,是世界文學的一顆璀璨明珠。

紅樓夢讀後感2

自從看了電視劇《新紅樓夢》後,我就深深的迷戀上了它。《紅樓夢》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曹雪芹,續作是由高鶚完成。書中講了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的由鼎盛走向衰亡的歷史故事,和一段在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之間糾纏的愛情悲劇故事。

厚厚的一本《紅樓夢》,花了我一個月的時間纔讀完。我每天晚上讀一點,雖不能完全理解其意,也不能像別人所說的,和曹雪芹有一次對話,但我卻因“開闢鴻蒙,誰爲情種?都只爲風月情濃。奈何天,傷懷日, 寂寥時,試遣愚衷。因此上演出這懷金悼玉的《紅樓夢》”這句歌詞,而感到這故事中的是是非非“剪不斷,理還亂”。“寶黛釵”的悲慘愛情使我感到古代婚姻有許許多多的漏洞,也感到十分繁瑣。因爲古代婚姻大事須父母來做主,寶黛釵自身完全沒有選擇的'餘地,所以才造成那麼大的悲劇。又或許,這故事本身,就是一場令人嘆惜的鬧劇。

翻到《紅樓夢》的最後一頁,不禁令我感嘆萬分:這本書真是令人回味,若在不同的年齡段再回頭細細的讀一遍,一定又會有不同的評論。其中的是是非非,誰也說不清。也展現了窮途末路的封建社會終將走向滅亡的必然趨勢。並以其曲折隱晦的表現手法,淒涼深切的情感格調,強烈高遠的思想底蘊,容百家之長,彙集百科之粹。

一本《紅樓夢》,令多少人感慨、落淚、悲憤啊!

紅樓夢讀後感3

我是覺得曹雪芹對林黛玉和薛寶釵都喜歡,他對林薛兩人的塑造都花了大力氣,我也是兩個都喜歡。玫瑰和蓮花只要看,不需比較。林黛玉和薛寶釵是兩種極其不同的性格。他們的性格沒有一個是完美的,但卻很真實,是立體的人物。

象有人說,林妹妹只會傷春悲秋不食人間煙火,但是我記得當初黛玉一個人進賈府的時候,小心謹慎生怕行差踏錯一分,還有仔細觀察衆人行爲調整自己習慣來融入賈府。後來,她一個無父無母的.女性,在賈府這種深宅大院生活(周圍都是些捧高踩低勢利嘴碎的人),除了賈母能偶爾照顧到她,沒有人做她的依靠。身爲一個女子,寄人籬下,沒有任何經濟基礎,除了有尖刻的保護色,我想不到她還能做什麼。

薛寶釵,父親早早就死了,哥哥是個不中用的,母親耳根子又軟,她又怎能不小小年紀就有城府。但是我記得,她細心幫史湘雲張羅詩會;她以自身事例耐心勸導黛玉不要看那些雜書;寶玉爲黛玉起的字‘顰顰’唯有她叫過;黛玉的病需要燕窩(還是人蔘?),她得知後就從家裏帶去給她(不是一次兩次,而是長期以往),還有一次冒雨送過去。她的城府能讓她成爲那個時代合格的媳婦人選,能讓她進後宮。她這樣才能在那個時代站住腳,還提攜家裏。她是商人之女,務實才最重要,不是嗎?

寶釵需要一個知冷熱的人,我覺得很對。在原著中,寶玉不正是一個知冷熱的人嗎,所以寶釵喜歡他是很自然的事。

紅樓夢讀後感4

《紅樓夢》之前是看文字,這次是聽書,前80回是企鵝有聲,講的聲情並茂,能引人入盛,聽久了,她的口音變化都能知道是誰在說話,後40回沒更新,便聽了語音朗讀,這就真是機械式閱讀了,沒有感情,所有文字都在一個調上,所以,除了聲音受影響,文字也說是高鶚所寫,沒前80回精彩有深度,總體來講,此書講的是一個世道一個家族的盛衰歷程,人情小說,依感情和才氣爲背景描訴各類人的性情世故,寶玉黛玉是冥冥中的註定,心有靈犀的一對情人,終不能成眷屬緣於黛玉體弱多病,即使才情首屈一指,但在大家族的環境裏,別說古代,世代也是不允許有這樣的媳婦,起碼對繁衍後代和興旺後族不會有好的影響,因此被上輩人拒之,這便是他們的.悲劇之源。佩服賈母對幾代人傳承起了好的帶頭作用,因之總被稱爲老祖宗,王熙鳳精緻漂亮,奈何書讀太少,欠胸懷,心狠手辣。個人喜樂寶釵和探春,有女子的才氣和胸襟。府裏的丫鬟襲人、晴文、鴛鴦、紫娟等也有她們獨特的個性魅力,討人喜歡,整部書裏以女人爲主,男人也就賈政算是正面又正派的一個人了。歷史書歷史故事,又何嘗不是現世的重複?多讀多品多思,總會有數不盡的收穫。

紅樓夢讀後感5

我奶奶說10多歲的孩子可以看看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成人版太深,所以給我買了本兒童版《紅樓夢》。

《紅樓夢》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藝術性的偉大作品。作者曹雪芹所刻畫的人物性格鮮明,栩栩如生,故事描寫細膩婉約,以賈寶玉和林黛玉一場生死戀情爲主線,架構賈、王、史、薛四大家庭興衰史,也凸現《紅樓夢》的悲劇美學價值。

在《紅樓夢》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榮國府賈赦的大兒子賈璉的夫人王熙鳳,她是一位非常厲害的夫人,過門後便把丈夫賈璉壓了一頭,府中上上下下沒有人不稱讚她、敬畏她。鳳姐在衆人眼裏她辦事井井有條,說話乾脆利落。

我覺得最可憐的是林黛玉,她本是林府的千金小姐,母親早年病故,黛玉因過於悲痛,從小身子弱,經常生病。父親公務繁忙,不能照料女兒,就把黛玉送到了外祖母家去住,自後形成她孤高自許,敏感多疑。

我知道了賈寶玉是榮國府賈政的三兒子,寶玉像個小孩一直和大觀園裏同輩的女孩玩,他永遠長不大,有時還很調皮,一點也不像二十幾歲的'人。

薛寶釵儀態端莊,謙和大度、尊奉婦道、守婦規,是王夫人的侄女。

《紅樓夢》裏的人物很多,把人物的關係搞清楚,我都費了很大的力氣!雖然是兒童版的《紅樓夢》,但看起來也不容易!這本書我反覆看了兩遍,還一知半解,隨着年齡的增長,我想我會去買一本成人版的《紅樓夢》。

紅樓夢讀後感6

爲什麼《紅樓夢》這麼受歡迎?這是最好的答案!

滿紙荒唐言

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癡

誰解其中味

——清·曹雪芹

中國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絕對稱得上是中國最偉大的小說,沒有之一。

毛澤東說,《紅樓夢》是中國“第五大發明”。

魯迅說,《紅樓夢》的價值,在中國的小說中實在不可多得。

張愛玲說,《紅樓夢》在中國的地位全世界沒有任何小說可比。

不只我們視《紅樓夢》爲寶,就連海外讀者都把它捧在了掌心。

英國《大英百科全書》稱,“紅樓夢是一部非常高級的作品。”

盛產大師級作家的`法國,將《紅樓夢》視爲“宇宙性傑作”,稱它像普魯斯特、馬裏沃、司湯達合力創作出的“天才的鴻篇鉅著”。

《紅樓夢》是一部跨時空的宇宙天書。它訴說的人情世故、生離死別、出世入世、愛恨情仇,無地域之別,永不過時。

無論你於人生的哪個階段,於世界的哪個角落,都能從《紅樓夢》看見自己,遇到他人。

無論你讀過《紅樓夢》,還是正在讀《紅樓夢》,或者是想讀《紅樓夢》,都可以來這裏——紅樓夢賞析(hlm364),一個紅樓夢愛好者的聚集地。

一入紅樓兮,終生難再醒!

這裏有精彩獨到的人物分析

這裏有真摯繾綣的相思情意

這裏有生活的悲歡離合與智慧

紅樓夢讀後感7

“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這是黛玉低吟着的悲涼詩句一直被古往今來傳唱着。這句詩出自於曹雪芹的手筆似乎也暗示了《紅樓夢》的悲慘結局和它之中蘊含着的作者對封建社會獨有的蒼涼與無奈。

前幾天,我剛讀完《紅樓夢》,第一次讀時,那大觀園的繁雜與喧鬧,寶玉的輕浮,黛玉的憂鬱、清高,寶釵的大方,鳳姐的見風使舵、心狠手辣,總之,這本書描寫的人物都能另人印象深刻,它記錄了晚中清時一戶人家的興衰史,當時,我就是這樣理解的!

但當我再一次細細品讀之後,隨着見識的豐富,這本書在我心中,不僅只意味着一個俗氣的故事了,他開始有了更深遠的寓意,那故事背後所揭示的那些不爲人知的悲傷與悽慘,也讓我領略到了作者曹雪芹這個懷才不遇的文學者的深刻思想和反叛觀念。

回想黛玉初進榮國府,府中上上下下,都一片歡迎。然而,當她父親死後,那曾經對她噓寒問暖的`人,便一點點冷淡下來。而當她在生命最後的時候,又有誰管過她的死活?這就是人情的冷暖,好在我家裏人都不是這樣的,哈哈!

總結,這是一本真真正正的名著,可以讓你看完還想多看一次的書!

紅樓夢讀後感8

《紅樓夢》是我部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一部超越時空的鉅著,作者曹雪芹更是頗傳奇色彩的人物,《紅樓夢》講的是曹雪芹筆下一個豪門大家族由盛到衰,當中的故事各個耐人尋味,裏面的人物一個個刻畫的栩栩如生。

賈寶玉是這個大家族當中的寶貝,老祖宗最爲寵愛,林黛玉是一個溫柔漂亮的小姐,但是她的身體卻弱不驚風,就因爲這樣,賈寶玉和林黛玉不能有情人終成眷屬,也因爲這樣,林黛玉一病不起,抑鬱而終。看了他倆的真摯愛情,我爲之長嘆,哎。。。!

我還覺得尤二姐、尤三姐的故事也很精彩。尤二姐貪慕虛榮,嫁與賈璉做二房,卻被狡猾奸詐,心狠手辣的'王熙鳳逼死了,甚至連死都沒有墓碑。尤三姐爲了愛情,願意用珍貴的生命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二個鮮明的對比,把故事襯托的更加精彩。

不過在這部小說裏我最喜歡的是晴雯,她才貌出衆、敢愛敢恨、性格率真、口角犀利、嫉惡如仇,真乃一女中豪傑,但卻因此引起了賈府主子的不滿、惱恨,最後被逐出大觀園,病死家中,不禁讓我轉黯然淚下。

自從看了《紅樓夢》我對古代封建社會大家庭有了一定的瞭解,對生活在古代封建社會大家庭的人員感到悲哀與無耐。

紅樓夢讀後感9

《紅樓夢》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我國古代小說的巔峯之作,我早已心嚮往之。

《紅樓夢》明線講述的是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故事,暗線講述的是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沒落。《紅樓夢》裏有才思敏捷的林黛玉,貪玩厭學的賈寶玉,舉止文靜的薛寶釵……而我呢?則喜歡寶黛姻緣中的`一個。我恨自己不在小說的章節中,不能幫助他們,可是“金玉”姻緣早已註定,我也不能說什麼。

當讀到《葬花吟》中的“花謝花飛花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時候,我彷彿看見花一朵一朵地凋謝,花瓣也隨風漫天飛舞,花兒那曾經的香沒有了。可是誰會去憐惜它們呢?只有寄人籬下、孤單瘦弱的林黛玉。但是,黛玉香消玉殞之時還有誰來憐惜它們?當黛玉聽說寶玉和寶釵要成親時,她的病情惡化,奄奄一息,又有誰來關心她呢?她把自己最心愛的詩稿、手絹都燒光了,真讓人潸然淚下!我知道,她燒的不僅僅是詩稿,而是她的寄託,她的靈魂!

看完這本書,寶玉和林妹妹的悲劇讓我感到十分惋惜。一部《紅樓夢》,它聲聲在控訴:封建、迷信的思想毀掉了多少有情之人。如果薛寶釵當初沒有答應與賈寶玉的婚事,如果林黛玉沒有入賈府,他們的結局是否不一樣?可是冷靜下來思考,生活在封建社會的他們,一切又彷彿是必然的結果。

紅樓夢讀後感10

麝月:《紅樓夢》中最中意她的名字,是鏡亦是月,每每看到就會聯想起一幅圖畫:清冷的夜空中綴着一輪明月,靜靜地如水一般,散發着麝香的香氣,令人着迷。文中的麝月有着襲人一般的才能,卻毫無襲人的野心、計較與嫉妒。她的穩重不輸於襲人,而她的機靈也可與晴雯比肩。麝月也有鏡子之意,她並非主角,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NPC,目睹着發生的一切,走至終途。

晴雯:“晴雯”給人一種霽月初開,暖陽已至的感覺,這與晴雯本人非常相符,她是那麼明麗的一個少女,可惜造化弄人。“雯”是美麗的彩雲,與秋紋之“紋”截然不同。雲朵象徵明快、高潔與自由,而“紋”卻與她的主人一般呆板,老氣橫秋。中皇山上有種草名“晴雪”,與晴雯之名有異曲同工之妙,皆爲陰霾中的明麗點綴。

鴛鴦:“鴛鴦”這名兒有反語的意味。這丫頭太識大局太理智了,一心忠於老太太,曾言“寧一輩子不嫁人,太太死了跟着去”。“鴛鴦拒偶”與“巧遇真鴛鴦”的對比更讓人感到惋惜。這獨立堅強,削髮以明志的剛烈女子,卻始終以只羨鴛鴦不羨仙的眷侶生活無緣。此外,鴛鴦姓金,還真是姓對了。真金不怕火煉,再煎熬的環境也不會有一絲屈服與妥協。好一個金鴛鴦!

紅樓夢讀後感11

《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這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紅學一直以來被衆多學者學習和研究。整本書敘事視角的獨特,具有靈性的頑石,對整本書的藝術結構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讀懂了這塊石頭,你就讀懂了曹雪芹。

這塊頑石是女媧補天石時,剩下的一塊未用的石頭,是仙界的棄石,跟我們有很大的聯繫。數字一直以來屬於都是神祕文化的一種象徵,它也是神祕文化的基礎,作者對於女媧無稽崖練成的石頭的描寫中的數字也非常有深意,原文對女媧煉出的那塊石頭的.描寫中數字非常有趣,“高經十二丈”,“方經二十四丈”,“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這是數字象徵着時間和人生。“十二”可以象徵爲一天有是十二個時辰,十二生肖,一年有十二個月;“二十四”可以象徵爲一天二十四小時,一年二十四節氣;“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可以象徵爲我們的壽命,人的一生。至於多餘的那個一,他可以象徵我們每一個人,許多經典名著都有很強的代入感,《莊子逍遙遊》、《西遊記》、《老人與海》等都會讓我們聯想到自己的人生路途,好像是我們自己的人生體驗。文學即人學,所有文學創作都是作者的人生經歷和精神路途的自述。偉大的作品,無一例外都是他們個人的遭際而形成的靈感。所以讀《紅樓夢》讓我們更加了解曹雪芹。

紅樓夢讀後感12

紅樓夢不過是時代的一場夢,輕易興衰的一場夢,只不過是造化弄人罷了。曹家也一樣,作者曹雪芹身處一個功臣之家,富貴的人生卻在一夜之間敗落。曹雪芹過着悽慘的生活。賈家何嘗不是如此呢?經久未衰的'一個大府在一夜之間敗落。哀呀!

全文以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作爲貫穿全文的一條主線。其實林黛玉和賈寶玉的愛情正是因爲生於如此家庭,纔會以悲劇結尾。本是愛,卻因凡塵干預,以悲劇收場,賈寶玉也剃髮成僧了卻塵緣。

賈府之奇,竟有寧、榮二府。人物大小不計400餘人。其中甚有奇人。十二金釵甚奇也,林黛玉、薛寶釵、賈元春、賈探春、史湘雲、妙玉、賈迎春、賈惜春、王熙鳳、賈巧姐、李紈、秦可卿,皆是奇女子。王熙鳳以“辣”著稱,人稱“鳳辣子”,行爲風風火火,言語直接。還有賈家四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是也,也應了“原應嘆息”之意。林黛玉,內慧外秀,不慕榮華富貴,“此女人間有幾個?”……

賈家敗落之因甚是多。一、府內人口衆多、主僕上下,事務繁忙,竟無一人出手管理、謀劃。二、賈家三代人人丁雖旺。自是個個遊手好閒的,誰人治家興家呀!三、賈府講究排場,不能節儉,面子還在,但是錢財早已虧空。四、日常生活之中,嫡庶之間、奴僕之間,矛盾比較複雜……賈府之敗落,因由太多。

封建貴族沒落的生活不過如夢一場,夢醒一切散盡罷了。太多錯綜複雜的人事糾葛、矛盾衝突。紅樓夢豈不是夢紅樓而已。

紅樓夢讀後感13

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是曹雪芹所著的,該書開頭利用林黛玉與賈寶玉的一段前世情緣讓事情發展下去,講述了賈、王、薛、史四大家族的全部生活和榮辱興敗。

賈寶玉是榮國府的嫡派子孫,銜玉而生,神異之極。按書中所述,他的前世是女媧補天的'時候剩下的一塊靈石,幻化成人形來到人間,他備受賈母寵愛,他與林黛玉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卻因爲林黛玉的家境沒落而被逼取了薛寶釵,最後落得黛玉孤苦而死,寶玉出家爲僧,賈家也徹底沒落了。

在封建社會中,娶妻生子都是要家長決定的,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就是封建社會的犧牲品。

我看了《紅樓夢》後覺得王熙鳳這個人很討厭,她是賈府的管家,精明強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對上阿諛分奉承,對下驕橫跋扈,行事潑辣,見風轉舵,外號“鳳辣子”。她每天都要收取賄賂,她貪財斂權,還逼死了很多人,最後“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她所做的一切就是爲了保證自己在榮國府的地位,爲了金錢,爲了權勢,這是她生活的方式。但是她用各種傷害別人的手段來滿足自己的願望,確實用心太險惡了。

人要生活下去,是要錢的,要獲得錢,也是要付出代價的,你學習,換來好的工作,你工作,換來生活需要的錢,只要你獲得的方式是正大光明的,才能贏得別人的尊重。

紅樓夢讀後感14

林黛玉焚稿斷癡情,薛寶釵出閨成大禮——本章回主要寫了可憐的林黛玉病情愈加嚴重,吐出了許多鮮血,身旁只有紫鵲照顧,無人問津。此刻正在寶玉成親之時,原來賈母想要寶釵,寶玉二人在一起,並不想讓寶玉娶黛玉,又處處想着法子,便請王熙鳳插手,鳳姐倒用了移花接木,把黛玉換寶釵,自然寶玉不知了。

玉、釵之間的婚姻並不是兩廂情願的,而是家長強迫,沒有所謂的`“自由婚姻”。這是封建社會婚姻制度的悲劇折射,哪怕是上層階級家庭都如此,下層階級自然可想而知了。

愛不愛誰,寶玉心中早已堅定了自己的選擇,但娶誰爲妻,寶玉卻一點權力都沒有,一切決定在父母之手,取決於父母的選擇,這就是所謂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於是悲劇便成爲了不可避免的結局。

當體弱多病的黛玉得知玉、釵婚姻,加上多愁善感的本性,患上了一場奪命的“大病”,爲了愛情熬下了最後一滴淚水,含恨而死,死前居然一怒之下將同寶玉昔日賦的詩稿手絹全焚了,還沒說完那句“寶玉,寶玉,你好......”的話句,就香消玉殞了。正所謂:幾載幽情成逝水,一腔癡夢赴黃粱。

正是封建統治制度下對婦女身心的約束,冷酷與殘暴,曹雪芹才把以黛玉爲主衆多悲慘結局女性的淚水釀成了芳醇甘冽的藝術美酒,令人悲憐,發人醒悟。

紅樓夢讀後感15

張愛玲曾說:人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不記得了,可我下意識覺得是“三恨紅樓夢未完”。是啊!只有曹雪芹才寫的出這千古絕唱。

《紅樓夢》的主題背景是賈。史。薛。王四大家族的繁榮富強。主要人物是林黛玉。賈寶玉。薛寶黛玉最終含恨而死,寶玉最終遁入空門,金釧最終跳井而亡,李執青春卻守了活寡,惜春最終守着青燈泥佛……這些鮮活的生命卻落的'如此下場!

這本書的大概內容是:黛玉初入賈府,被賈母(黛玉的外祖母)百般憐愛,和寶玉一起吃,一起住。和惜春。探春。迎春。寶玉。李執等姐妹們辦辦詩社,做做針線活,下下……生活的非常愉快。但一個巨大的消息隨之而來……黛玉的母親賈敏父親林如海去世了!偏偏在這種時候黛玉和寶玉相戀了。黛玉要去老家,寶玉常常思念。這時薛寶釵來了,寶玉有寶玉寶釵有金鎖片因爲所謂“金玉良緣”之說,賈母和王夫人讓寶玉和寶釵成親。賈府纔出現一個個危機:寶玉犯癡病。王熙鳳惹禍……賈府才漸漸衰敗。

總之,《紅樓夢》並非讀過兩三遍就能懂得。《紅樓夢》是一本時讀時新的書。我們要倡導多讀書多學知識的新時代國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