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福建省高三語文上學期期中試卷及答案

會考試將至,大家都在進行復習了嗎?考前先來做一做由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的一份2016屆福建省高三語文上學期的期中試卷吧,文末附有答案,有需要的同學可以看一看,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2016屆福建省高三語文上學期期中試卷及答案

卷Ⅰ(閱讀題 共70分)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9分)

隱逸文化的精神價值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陶淵明的這一聲清嘯,引得林泉激盪,巖穴來風,千載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其實,這並非陶淵明有卓異之處,而是因爲隱逸文化實在是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翼,它不僅存在於傳統文化的深處,而且以一種潛隱的方式存在於現實生活的深處。

如果從傳說中的巢父、許由算起,中國的隱逸傳統應與民族的文明史幾乎同源,隱士亦不下萬餘人,有文獻記載、事蹟可考的就有幾千人。中國隱逸文化的源頭應當追溯到孔子。孔子當然不是隱士,甚至還明確反對過隱逸,但他的思想裏卻隱含着許多隱逸成分,中國後來的許多隱逸思想就是由此發展來的。孔子終生都在宣揚、推行和維護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還提倡“無道則隱”。不僅如此,他還進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觀點,作爲他隱居求志、待時而動的必要補充。

莊子則是中國隱士的正牌祖先,他不僅本人是大隱士,而且全面系統地提出了中國的隱逸理論。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祿,使之不擾於心,並進一步卸除了一切社會責任,使自己成爲一種純粹的自我存在。這還不夠,他不僅要隱身,更重要的是要隱心,通過艱苦的修煉,徹底蕩除喜怒哀樂的情緒,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溼,“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熱,由純粹的自我存在昇華到了純粹超然的精神存在。這樣,莊子就什麼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純粹的“逍遙遊”。莊子的隱逸思想是一種面對社會精神牢籠的覺醒,對封建政治意識形態一直起着強烈的破壞作用,經過封建士大夫和隱士的發揚,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爲積極因素而發揮作用的。

儒道兩家的融合互補爲傳統的隱逸文化奠定了基礎。到了漢代,由於政治意識形態的統一和強固,隱士幾乎沒有生存的空間,就出現了以東方朔爲代表的朝隱,它體現了傳統隱逸文化的初期特徵:注重現實功利;魏晉時期,隨着大一統政治意識形態的解體,出現了林泉之隱,它更多地體現出傳統隱逸文化中精華的一面;由於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隱逸文化很難找到自己的位置,於是出現了具有濃厚的實用色彩的中隱;至宋代,整個傳統文化走向內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隱就應運而生了。明清時期的壺天之隱既是傳統隱逸文化的總結,也是傳統隱逸文化的衰落。

應當說,沒有士人就沒有中國的古代社會,而隱士則是士階層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是其中最優秀的組成部分。在此必須指出的是,隱士是一個複雜的概念,絕不僅僅指那些嘯傲山林而不問世事的人,更重要的是指隱逸傳統、隱逸文化,凡是具有濃郁的隱逸意味的人在此都應被當作隱士來看待,因爲隱逸思想使他們昇華了人格,豐富了社會價值。隱士人格的強勁的輻射力和隱逸文化的強勁的張力使任何板結頑固的社會土壤都不能不爲之鬆動,從而爲歷史文化灌注新鮮的活力。

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因爲隱逸文化實在是傳統文化的重要一翼,所以因歸隱田園而成爲隱逸詩人之宗的陶淵明影響很大,千百年來一直令後人追思敬仰。

B.中國的隱逸傳統應當與民族的文明史差不多同源,隱士人數相當多,著名的隱士也不少,巢父、許由這兩位大隱士算是中國最早的隱士。

C.孔子終生都在宣揚、推行和維護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中國後來的許多隱逸思想就是由此發展來的,因此,中國隱逸文化的源頭應當追溯到孔子。

D.中國隱士的正牌祖先是莊子,原因有兩個,一是莊子本身就是大隱士,二是他全面系統地提出了中國隱逸理論中追求純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隱身的含義就是使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祿不能干擾內心,並進一步卸除一切社會責任,使自己在天地間成爲一種純粹的自我存在。

B.隱心的含義是通過艱苦的修煉,徹底蕩除了喜怒哀樂,昇華到了純粹超然的精神存在,什麼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純粹的“逍遙遊”。

C.隱士是士階層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他不只指嘯傲山林而不問世事的人,從隱逸文化的角度看,凡是具有濃郁的隱逸意味的人都應當被看作隱士。

D.隱士人格有強勁的輻射力,隱逸文化有強勁的張力,這兩種力量會使任何板結頑固的社會土壤變得鬆動,從而爲歷史文化注入新鮮的活力。

3.根據原文的內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不僅提倡“無道則隱”,而且還進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觀點來作爲他隱居求志、待時而動的必要補充,這其實是孔子構建了一套積極入世者的處世策略。

B.莊子的隱逸思想是一種面對社會精神牢籠的覺醒,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對封建政治意識形態,經過封建士大夫和隱士的發揚,他的思想基本上是作爲積極因素而發揮了強烈的破壞作用。

C.傳統隱逸文化以儒道文化的融合互補爲基礎,它不僅存在於傳統文化的深處,而且以潛隱的方式存在於現實生活的深處,所以,分析本民族的隱逸文化傳統對了解中國人的精神內核是必要的。

D.因爲不同的時期有特定的社會環境,所以不同時期的隱逸文化會呈現出各自的獨特之處,漢代的朝隱注重現實功利,唐代的中隱具有濃厚的實用色彩,宋代的酒隱則更注重精神的超越。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原涉,字巨先。祖父武帝時以豪桀自陽翟徙茂陵。涉父哀帝時爲南陽太守。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賦斂送葬皆千萬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產業。時又少行三年喪者。及涉父死,讓還南陽賻①送,行喪冢廬三年,由是顯名京師。爲大司徒史丹舉能治劇,爲谷口令,時年二十餘。谷口聞其名,不言而治。

專以振施貧窮赴人之急爲務。人嘗置酒請涉,涉入里門,客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裏宅者,涉即往候。叩門,家哭,涉因入吊,問以喪事。家無所有,涉曰:“但潔掃除沐浴,待涉。”還至主人,對賓客嘆息曰:“人親臥地不收,涉何心鄉此!願撤去酒食。”賓客爭問所當得,涉乃側席而坐,削牘爲疏,具記衣被棺木,下至飯含之物,分付諸客。諸客奔走市買,至日昳②皆會。涉親閱視已,謂主人:“願受賜矣。”既共飲食,涉獨不飽,乃載棺物,從賓客往至喪家,爲棺斂勞倈③畢葬。其周急待人如此。

遣奴至市買肉,奴乘涉氣與屠爭言,斫傷屠者,亡。是時,茂陵守令尹公新視事,涉未謁也,聞之大怒。知涉名豪,欲以示衆厲俗,遣兩吏脅守涉。至日中,奴不出,吏欲便殺涉去。涉迫窘不知所爲。會涉所與期上冢者車數十乘到,皆諸豪也,共說尹公,尹公不聽,諸豪則曰:“原巨先奴犯法不得,使肉袒自縛,詣廷門謝罪,於君威已足矣。”尹公許之。涉如言謝,復服遣去。

更始西屏將軍申徒建請涉與相見,大重之。故茂陵令尹公壞涉冢舍者爲建主簿,涉本不怨也。涉從建所出,尹公故遮拜涉,謂曰:“易世矣,宜勿復相怨!”涉曰:“尹君,何一魚肉涉也!”涉用是怒,使客刺殺主簿。涉欲亡去,申徒建內恨恥之,陽言:“吾欲與原巨先共鎮三輔,豈以一吏易之哉!”賓客通言,令涉自繫獄謝,建許之。賓客車數十乘共送涉至獄。建遣兵道徼取涉於車上,送車分散馳,遂斬涉,懸之長安市。

(節選自《漢書·原涉傳》)

【注】①賻(fù):送財物助人辦喪事。②昳(dié):太陽偏西。③勞倈:勸勉。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但潔掃除沐浴 除:臺階。

B.涉何心鄉此 鄉:面對。

C.其周急待人如此 周:賙濟。

D.欲以示衆厲俗 厲:勉勵。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賦斂送葬/皆千萬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產業/

B.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賦斂送葬/皆千萬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產業/

C.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賦斂送葬/皆千萬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產業/

D.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死官/賦斂送葬/皆千萬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產業/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原涉重視傳統,恪守孝道。他父親去世,他拒絕了南陽郡人送的喪葬費用,依古禮爲父親守喪服孝三年,當時少有守喪三年的,因此在京師有了名氣。

B.原涉有同情心,能急人之難。他聽說朋友母親生病,當即前去看望,得知病人已去世,家貧無法安葬,便讓人置辦喪葬用品,使喪事妥善辦理。

C.原涉因家奴惹禍,招來麻煩。他的家奴買肉時與屠夫發生爭吵,砍傷屠夫,致其死亡,茂陵守令尹公因此大爲氣憤,要拿他治罪,使他處境窘迫。

D.原涉因舊怨殺人,終遭殺身之禍。他與申徒建的主簿尹公有舊怨,一怒之下讓人殺了尹公,申徒建用欺騙手段同意他自首,卻派兵將他逮捕並殺害。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 語。(10分)

(1)是時,茂陵守令尹公新視事,涉未謁也,聞之大怒。

(2)申徒建內恨恥之,陽言:“吾欲與原巨先共鎮三輔,豈以一吏易之哉!”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後面題目。

御街行·秋日懷舊

范仲淹

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如練,長是人千里。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敧,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