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屆黑龍江省高三語文上學期期中試卷及答案

爲了幫助大家準備即將到來的期會考試,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2016屆黑龍江省高三語文上學期的期中試卷,文末有答案,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更多內容歡迎關注應屆畢業生網!

2016屆黑龍江省高三語文上學期期中試卷及答案

第Ⅰ卷 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中國古代的祭祀

祭祀是人們通過一些特定的器物和形式向鬼神表示敬重、祈求保佑的一種活動。祭祀的對象主要爲鬼、自然神以及後世產生的宗教神。

據考古資料證明,祭祀最早產生於遠古時期。北京山頂洞人就已經產生了原始的鬼魂崇拜意識。考古發現,山頂洞穴遺址內人的骨骼的旁邊有赤鐵礦石粉粒遺存。將紅色的粉粒撒在死者的身上,顯然是出於某種特定的用意,或表示哀痛,或表示懷念,抑或表示驅邪避害。這表明這一時期的原始人類已經對死去的同伴產生了或敬或畏的情感,萌發了人死後有鬼魂存在的意識,這無疑是一種最原始的祭祀方式。

隨着原始人類的不斷進化,工具製作技術從打製石器過渡到磨製石器,產生了原始的種植業和定居式生活方式。由於種植業與自然的關係十分密切,促使人們對自然現象更加關注。但因爲原始人類無法理解自然界中出現的各種現象,便認爲在這些自然現象的背後,必定還存在着一種支配它們的力量。古人將這種“超越”現實和自然的力量想象成神,這也是中國古人信奉自然神的由來。在這種認識下,古人們對鬼神既崇敬又畏懼,於是便採用一些方式和方法討好它們來表示對鬼神的敬重和企盼。

這些祭祀的方式和方法經過世代相傳,逐漸形成固定的儀式:在祭祀時,人們將最好的食物、製作精美的器物獻給鬼神;或用焚燒祭品冒出青煙,以示通達天神;或將酒或牲畜血灑向地面,以示告慰地神,再通過敲擊的方式使器物發出聲響,以此通報和召喚鬼神;還通過肢體的動作表示對鬼神的敬重,以此希望鬼神滿意。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代表性文化。在仰韶文化聚落遺址中,居住區的房屋均圍繞一箇中心廣場而建,還發現有焚燒過的動物骨骼,表明這個中心廣場在聚落成員的心目中是一個神聖的場所。這裏不僅作爲聚落成員日常聚會或一般性活動的地方,也是舉行祭祀活動的重要場所。

在原始社會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不少遺址中,都出土了玉製的器物。其中,在浙江杭州市餘杭區的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了玉璧、玉琮、玉鉞、玉璜等大量的玉器,在玉琮和其他的一些玉器外表還雕刻有神人獸面圖案。圖案充滿了神祕、怪異的色彩,體現了良渚人對鬼神的敬畏感。這些在後世作爲祭祀鬼神的禮器出現在這一時期,足以證明祭祀鬼神已經成爲當時十分重要的一項活動。

原始社會時期產生的鬼神崇拜及由此形成的祭拜方式,又在後世的沿襲中不斷加入新的形式、內容,最終形成中國古代社會的祭祀文化。在國家建立後,祭祀活動又被統治者所利用,成爲神化王權和統治的工具。殷商時期,祭祀更爲盛行。商王祭祀祖先,是認爲這些已經逝去的先人仍具有神力,可爲後代消災祛禍;同時也藉助先祖的神力,用以協調王室成員之間的關係。

這些源自原始社會、在國家建立後又被移植到政權建設中的祭祀活動,在西周時期進一步得到加強,成爲國家的頭等大事。在周朝政權機構中,還設有掌管祭祀的官職,祭祀鬼神還被編入禮儀制度中,並對祭祀的對象和等級、陳設器物、供奉食物、行禮方式等諸多方面作了嚴格的規定,從此祭祀成爲國家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內容。在以後的歷史中,祭祀鬼神一直爲歷朝歷代所沿襲。

(選自《百科知識》2013年第17期,有刪改)

1.下列對“祭祀活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祭祀是人們使用特定的石器、玉器等器物,用肢體動作、焚燒等形式表示對鬼神的敬重及祈福的活動。

B.原始的祭祀方式起源於北京山頂洞人,他們把赤鐵礦石粉粒撒在死去的同伴身上,以表示一種敬畏之情。

C.祭祀過程中人們將最好的食物、製作精美的器物獻給鬼神,或用焚燒祭品冒出青煙,以示通達天神等是世代相傳後固定下來的祭祀儀式。

D.在國家建立之後,統治者爲了加強其統治,把祭祀活動作爲神化王權和統治的工具,尤其在西周以後,祭祀成爲國家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對北京山頂洞人的考古證明,此時的原始人類已經萌發了人死後有鬼魂存在的意識,也產生了原始的鬼魂崇拜意識。

B.磨製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社會產生了種植業和定居式生活方式,此時人們更加關注自然現象,這是因爲種植業和自然的關係密切。

C.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文化是仰韶文化,仰韶文化聚落遺址中,爲祭祀方便,居住區的房屋都圍繞一箇中心廣場建立。

D.周朝十分重視祭祀,在政權機構中設有掌管祭祀的官職,並對祭祀的對象、等級、陳設器物以及行禮方式等作了嚴格規定。

3.根據文章內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原始人類無法理解自然界中的一些現象,就把這種“超越”現實和自然的力量想象爲一種神,認爲神具有支配自然的力量。

B.良渚文化遺址中出土的一些玉器上雕刻有充滿神祕怪異色彩的神人獸面圖案,這些圖案體現出良渚人對鬼神的敬畏。

C.祭祀活動在殷商時期十分盛行,商王希望通過祭祀祖先,來消除災禍以及協調王室成員之間的關係。

D.祭祀鬼神一直是歷朝歷代沿襲的習俗,雖然不同朝代祭祀的對象、形式和內容完全不同,但祭祀活動都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活動。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賀逢聖,字克繇,江夏人。與熊廷弼少同里閈,而不相能。爲諸生,同受知於督學熊尚文。尚文並奇二生,曰:“熊生,干將、莫邪也;賀生,夏瑚、商璉也。”舉於鄉。家貧,就應城教諭。萬曆四十四年,殿試第二人,授翰林編修。

天啓間,爲洗馬。當是時,廷弼已再起經略遼東矣。廣寧之敗,同鄉官將揭白廷弼之冤,意逢聖且沮之。逢聖作色曰:“此乃國家大事,吾安敢小嫌介介,不以明!”即具草上之。湖廣建魏忠賢生祠,忠賢聞上梁文出逢聖手,大喜,即日詣逢聖。逢聖曰:“誤,借銜陋習耳。”忠賢怫然去。翌日削逢聖籍。

莊烈帝即位,復官,連進秩。九年六月以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入閣輔政,加太子太保,改文淵閣。十一年致政。十四年再入閣。明年再致政。

逢聖爲人廉靜,束脩砥行。帝頗事操切,逢聖終無所匡言。其再與周延儒同召,帝待之不如延儒。及予告宴餞便殿賜金賜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瀾動容焉

是時,湖廣賊大擾。明年春,張獻忠連陷蘄、黃,逼江夏。有大冶人尹如翁,逢聖門生,走三百里,持一僧帽、一袈裟來貽逢聖。逢聖反其衣曰:“子第去,毋憂我。”如翁去。五月壬戌晦,賊陷武昌,執逢聖。叱曰:“我朝廷大臣,若曹敢無禮!”賊麾使去,遂投墩子湖死也。賊來自夏,去以秋雲。大吏望衍而祭,有神夢於湖之人,“我守賀相殊苦,汝受而視之,有黑子在其左手,其徵是。”覺而異之,俟於湖,赫然而屍出,驗之果是,蓋沉之百有七十日,面如生。以冬十一月壬子殮,大吏揮淚而葬之。

(選自《明史·列傳第一百五十二》)

4.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及予告宴/餞便殿/賜金賜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瀾/動容焉/

B.及予告宴/餞便殿/賜金/賜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瀾動容焉/

C.及予告/宴餞便殿/賜金賜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瀾/動容焉/

D.及予告/宴餞便殿/賜金/賜坐蟒/感激大哭/伏地不能起/帝亦汍瀾動容焉/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諸生”是明清時期經考試錄取而進入府、州、縣各級學校學習的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稱諸生。

B.“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明清殿試後分爲三甲:依次稱爲狀元、榜眼、探花。

C.“致政”,官吏將執政的權柄歸還給君主,指古代官員正常退休。意同“致仕”或“致事”。古代官員一般在70歲時退休,有疾患則可提前退休。

D.“壬子”是干支紀日法。古人用干支依次、循環地紀年、紀月、紀日和紀時辰。干支是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稱。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賀逢聖飽有文才。做生員時就受到督學熊尚文的賞識,殿試考中第二名,後來湖廣建造的魏忠賢生祠的上梁文競誤傳出自他手。

B.賀逢聖剛正不阿。廣寧戰役失敗之後,他不計前嫌,起草奏章爲熊廷弼鳴冤;權臣魏忠賢登門拜訪,他據實言明,絕不趨炎附勢。

C.賀逢聖清廉沉靜。門生尹如翁遠道送來衣帽,他堅決拒收,原物奉還;皇上雖然對待他和周延儒有厚薄之別,但他始終沒有進言糾正。

D.賀逢聖臨難不屈。在武昌被賊寇逮捕,他毫不畏懼,義正詞嚴,呵斥賊寇無禮,賊寇沒有殺他,而驅使他離開,他毅然投墩子湖而死。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逢 聖作色日:“此乃國家大事,吾安敢小嫌介介,不以明!”

(2)覺而異之,俟於湖,赫然而屍出,驗之果是,蓋沉之百有七十日,面如生。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

落梅  劉克莊

一片能教一斷腸,可堪平砌更堆牆。

飄如遷客來過嶺,墜似騷人去赴湘。

亂點莓苔多莫數,偶粘衣袖久猶香。

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

8. 本詩頸聯與陸游的《卜算子·詠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有異曲同工之妙。請結合兩句詩,對“同工”之處作簡要分析。(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