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政治市場經濟秩序的知識點

【摘要】大學聯考是每個人一生中都要經歷的一次至關重要的一次考試,要考好大學聯考,就一定要知道大學聯考要考些什麼。

高中的政治市場經濟秩序的知識點

第一,從認識上看,要認識到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是促進我國經濟全面、健康、協調、持續發展的迫切要求,是應對經濟全球化、加入WTO和對外開放邁出新步伐的必然選擇,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大舉措,直接關係我國現代化事業的成敗,明確以人爲本是指導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的一項原則,認識到黨和政府執政爲民的價值取向。

第二,從知識來看,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和加強宏觀調控,都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內容和要求,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目前我國市場經濟秩序還不夠健全,又正處在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時期,尤其需要加強和完善國家的宏觀調控,建立起主要運用經濟手段、法律手段、道德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國民經濟的宏觀調控體系。

第三,從方法論來看,思考一系列有關的經濟現象要用市場經濟的知識和思想方法去思考。如整頓市場經濟秩序,要從三個方面來考慮:國家怎麼做、企業怎麼做、消費者怎麼做。

一、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表現是什麼

市場秩序混亂是當前經濟生活中的一個突出問題。一些地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實行地方保護和地區封鎖的情況屢屢發生;假冒僞劣商品品種多,數量大,範圍廣,氾濫成災;偷稅、騙稅、騙匯活動猖獗;社會信用紊亂,欠債不還,不守合同等各種違背商業道德的現象十分普遍,商業賄賂和欺詐盛行;財務失真,明目張膽地編造假賬、假數據,違反財經紀律的情況相當嚴重;建築領域招投標弄虛作假,不少工程質量低劣;一些犯罪分子暴力抗拒執法事件時有發生;等等。這些問題,不僅嚴重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而且敗壞國家信譽和改革開放的形象。國家正在下大力氣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

二、市場經濟秩序混亂的原因是什麼

與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法制還不健全;一些人的法制觀念比較淡薄,道德素養不高,國家意識、集體意識薄弱,崇尚金錢,卻有缺乏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執法部門執法不嚴,對假冒僞劣等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爲打擊不力;有些地方政府搞地方保護主義。

三、爲什麼要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有哪些重要意義

市場秩序混亂,不僅嚴重影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運行,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而且敗壞國家信譽和改革開放的形象,所以,必須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

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的重要意義有:

(1)有利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公平競爭的經濟,是法治經濟,是信用經濟。只有大力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健全公平競爭規則,強化法治,注重社會信用建設,各方面都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遊戲規則辦事,才能在我國真正建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2)有利於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我國已經加入了WTO,WTO的目標是促進貿易自由化,WTO的主要規則有非歧視原則、市場開放原則、公平貿易原則。我國經濟秩序混亂也違反WTO的有關規則,這樣會嚴重損害我國改革開放形象和國際聲譽,破壞投資環境;假冒僞劣商品出口,還會敗壞我國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聲譽,導致一些國家不願進口我國商品甚至採取歧視性措施,影響出口的擴大。不大力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對外開放就不可能邁出大的步伐。

(3)有利於保持國民經濟的良好發展勢頭。我國要把經濟發展的立足點放在擴大國內需求上。而擴大內需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使人民羣衆對市場商品質量信得過,增強消費意願。如果任憑假冒僞劣商品充斥市場,消費者就不會有消費意願,擴大內需就沒有基礎。同時,假冒僞劣商品橫行,擠佔了市場,也會嚴重影響守法經營企業的生產和合格、優質產品的銷售。不大力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就難以實現國民經濟長期穩定和健康發展。

(4)有利於提高國民經濟素質和競爭力。現在地方保護主義嚴重,到處搞地區經濟封鎖,一方面割裂全國統一市場,妨礙公平競爭;另一方面浪費資源、污染環境、產品質量低劣的企業關不了,阻礙了產業結構調整和規模經營發展,現代化的大企業和企業集團難以成長起來。這種狀況不改變,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競爭力就難以提高,中國經濟就會長期處於落後地位,也就不可能實現現代化。

(5)有利於全面推進社會文明進步。經濟秩序混亂,不僅破壞生產力發展,而且毒化社會風氣,敗壞社會公德,滋生消極腐敗,動搖社會主義理想信念。

四、怎樣整頓和規範市場經濟秩序(一)經濟常識的角度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涵已經包括了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和國家的宏觀調控兩個方面。

市場調節和國家宏觀調控都是資源配置的手段,目的是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市場調節作用不是萬能的,市場調節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後性等弱點。所以,市場經濟的正常發展,需要國家的宏觀調控。市場經濟條件下,應該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國家的宏觀調控必須以市場爲基礎,遵循價值規律的要求。

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強有力的國家宏觀調控。當前,儘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但是改革的任務並未完成,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需要儘快適應加入世貿組織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五個統籌實際上就是要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增強企業活力和競爭力,健全國家宏觀調控體系,完善政府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有力的體制保障。

國家運用經濟、法律、道德、行政的手段進行宏觀調控,規範市場經濟秩序。

①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確立與之相適應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只有建立健全而且能得到實施的市場主體法律、市場行爲法律、市場秩序法律、宏觀調控法律、社會保障法律和制裁犯罪法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才能夠健康有序地運行。

同時,依法嚴厲打擊各種經濟犯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這是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只有運用法律武器,嚴厲打擊各類經濟犯罪活動,嚴格規範人們的經濟行爲,才能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鞏固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保證經濟建設的順利進行。

經濟活動的參與者必須依法規範自己的行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法治經濟,這就決定了經濟活動的所有參與者商品的生產者、經營者、購買商品的消費者等,都必須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從事各種經濟活動,否則就會破壞經濟秩序,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

②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在全社會形成與之相適應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只有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才能確保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康發展。

切實加強社會信用建設和全社會進行誠實守信的職業道德教育。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國家的公民應有的基本素質,要通過教育,增強全民的信用觀念,使全體人民自覺遵守市場經濟秩序,逐步形成誠信爲本、操守爲重的良好風尚。要採取法律、制度和輿論等多種措施,在全社會營造講求商業道德、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氛圍。

廣大公民包括青少年要自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不購買假冒僞劣產品,舉報擾亂市場經濟秩序的行爲。同時,要把學好法律知識當作是自己應盡的義務,學會依法律己,依法辦事,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

3.生產者經營者。

(1)企業要有市場意識、規則意識,自覺遵守市場規則,包括WTO的各項規則。企業要堅持誠實守信原則,有利於保護企業和消費者的利益,促進企業的發展。

(2)企業信譽和形象。

良好的企業信譽和形象,對企業生存競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的信譽和形象集中表現在產品和服務的質量上。企業必須進行正當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不正當競爭不僅損害了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也擾亂了社會經濟秩序。

(3)市場交易的原則。

市場交易原則主要包括自願、平等、公平、誠實守信,它們從不同方面,規範着市場上買賣雙方的交易行爲。假冒僞劣、價格欺詐、盜版盜印等都是違背市場交易原則,破壞市場秩序的行爲。

(4)企業經營者要自覺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業務素質。

4.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通過開展打擊和打擊騙取出口退稅的違法犯罪活動,使公民增強法制觀念,明確納稅義務。

5.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實現共同富裕爲根本目標。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堅持以人爲本,就是要把人民的近期利益和遠期利益結合起來,高度重視民生之本,促進就業和再就業,促進城市化,提高農民收入,建設一個溫暖和安全的社會保障網。從就業和再就業的關係看,我國的經濟發展戰略和經濟工作,要立足於我國人口衆多、勞動力豐富這樣的國情,發揮比較優勢,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勞動資本雙密集型製造產業,走充分就業、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的經濟發展之路,通過就業增加居民的收入。使廣大人民安居樂業。在城市中要放開各行業對農民工就業的限制,把維護進城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和提高他們的收入,從政策上落到實處。

6.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面向世界。一方面,市場經濟的開放性和競爭性要求對外開放。當前,世界經濟聯繫日益密切,逐漸走向一體化和國際化。中國已經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應該積極吸收發達國家的資金、技術等,真正加入世界經濟大循環中去,以發展本國經濟。另一方面,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本方針,這是實現民族自強的可靠保證。我國是個發展中的大國,只有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搞社會主義建設,才能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

地區壟斷和封鎖等行爲,違背國際貿易關係的公平交易原則,不利於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