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後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後感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後感1

這學期開學初,張校長送給我們每位一年級的班主任一本薛瑞萍老師寫的書,書名叫——《心平氣和的一年級》。也許是因爲剛剛送走的是一屆六年級畢業班的學生,所以我對接下來要帶的這個一年級心裏充滿了太多的擔憂和不安,怕自己無法勝任。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我把薛老師的書細細地品讀了兩遍,心裏有許多感慨。

那一個個樸實無華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它傾訴着一位普通教師的悲喜,讓你在一個個真實的小故事中感悟深刻的道理。這些看似隨性的瑣碎記錄,沒有掩飾什麼,沒有矯揉造作,卻折射出薛老師執着而獨到的教學思想。在薛老師的眼裏,教育不再只是瑣碎、辛苦,而是可以美得如花、靜得如水、純得如雪。

讀薛老師的書,總是被感動着,有些細節讀過一遍又一遍,讀過之後仍是感動不已。

1、感動於薛老師苦口婆心的勸慰——“和孩子一道,安靜地看書。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

2、感動於薛老師煞費苦心的提醒——“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培養孩子的靜氣,是家長和教師的共同責任。”“教師能做的是竭盡全力和問心無愧,希望家長也一樣。”

3、感動於薛老師語重心長的告誡—— “愛讀書的父母,最容易帶出愛讀書的孩子。”“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間斷和興致勃勃。只要他在讀,只要他這周比上週進步了,就值得高興,就應該鼓勵。”“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4、感動於薛老師不容置疑的要求——“孩子需要你的扶助。”“先做讀書人,然後談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長,這纔是爲人父母應當追求的幸福。”“做孩子的同窗,跟孩子一起學吧!這不是在幫助孩子,這是在拯救你身爲父母的尊嚴和威信。”

讀完薛老師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我久久不能心平氣和了。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平時的工作,一年級的日子,是和忙亂、着急、緊張這些詞相連的。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我總覺得他們這也做得不到位,那也做得不規範。巴不得一下子就把那些不好的習慣改掉。希望他們能認真聽講、按時作業,自覺地去學習。薛老師不是這樣。開學初,她是“責任明確,慢慢加任務。”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只強調安靜地做一條,等着一條真正形成習慣了,再提其它的。“樣樣都去抓,則定會樣樣都抓不起來”。一句平實的語言就把教育的有序性講得清清楚楚。對於一年級的常規教育,需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而孩子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部做到。這就要求我們對孩子不能要求得太高,要一點一點地去幫助一年級的學生完成過渡。一項一項地抓,做好了,再抓第二項。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就能逐漸適應國小的生活。

想想自己平時的工作,有時脾氣過於暴躁,只想用老師的威嚴來嚇唬孩子,可一旦我不在身邊,學生是照舊的。薛老師的書讓我明白了對孩子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點一滴地幫助孩子完成從幼兒園到國小的過渡。在這本書中,總能隱約地找到自己的影子、學生的影子、家長的影子,卻也在書中看到了自己與薛老師的差距。比如面對孩子們如脫僵野馬般野性難馴時的浮躁:面對屢次說服教育仍陋習不改時的不冷靜……在今後的日子裏,這本好書將引導我和我的一年級孩子們一起努力,走向“心平氣和”。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讀後感2

匆匆讀完《心平氣和一年級》,兩個觀念留在了我的心頭:第一,作爲老師要懷着一顆平和的心,心平氣和的引導孩子,做好一位老師該做的事;第二,就是作爲老師要多讀書,在讀書中尋的心平氣和,在讀書中尋找心平氣和的理由,在讀書中找到心平氣和的方法。讀書,思考,是看雲的生活方式,愛學生,愛讀書,是看雲的職業觀。看雲,一位愛教育,愛學生,愛思考,更愛讀書的老師,從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師成長爲一名在教育界的領軍的人物,我們不得不歎服她的勤奮,不得不驚歎她的優秀。

耳畔流淌着音樂,柔柔的,《給我一個班,我就心滿意足了》就如行雲流水般澄清明淨,每一個美麗的文字,都彷彿如春雨滴在了我的心坎上,並在這新的土壤裏生下了根,這,我知道。

這本書分《教育,對成長的迷戀》、《語文,美麗的生命之旅》和《書籍,一片豐沃的原野》三輯,《教育,對成長的迷戀》寫的是班級工作中發生的一系列小故事集她的處理方式及思考,《語文,美麗的生命之旅》則書寫了它獨特的語文課堂記對語文教學的思考,《書籍,一片豐沃的原野》則將許多的書,經典的書加了鹽和糖等佐料,調配成了一大鍋一大鍋讓人百吃不厭的濃湯。

薛老師是因爲愛孩子而做教師的,薛老師是因爲愛讀書而教孩子讀書的。她的職業觀是:愛讀書和愛孩子同樣重要。她每天都要大聲朗讀一小時,或是在自己的學生面前,或是在安靜的空教室裏。她說“六年如一日,盯住一個班的學生,用你的`愛讀去帶動學生的愛讀,用你的愛表達去帶動學生的愛表達。”她要求學生“書包裏可以不帶語文書,但不可以不帶課外書。”她的學生中的佼佼者這樣寫道:“同學們都在讀《我爲歌狂》和《幻城》之類的校園小說,一堆一堆談得好開心,於是我也借來讀,可是實在覺得沒勁,我根本讀不進去。就只好去讀我的《簡·愛》了!”做個書香老師是優秀教師生活的方式之一。

“站在臺上,我就是語文。”“白紙黑字,這就是語文。”如此自信,如此純粹。“我以我的方式積年累月地經營。沒有奇花異卉,也看不出誰是‘棟樑’(我跟孩子說,不許說要做棟樑的話,因爲你們是人!),我甚至不敢過分樂觀於他們將來的語文學習,但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屬於我的六年裏,這裏的野花灼灼綻放,這裏的小樹生氣蓬勃!”“我在我的另一個小小的園子裏,要怎麼掘,便怎麼掘。”“讀書,寫作,對話,思考。這就是語文。我愛讀,帶着學生讀;我愛寫,帶着學生寫;我愛思考,帶着學生思考。老師臺上口若懸河,燦若蓮花,學生下面對答如流,滔滔不絕。這就是語文。”自信而有個性是教師成長的基石。

在一篇篇薛老師寫的教育日記和課例中。沒有太多高深的教育理論,唯有她深厚、廣博的文學底蘊,讓我真真切切感受到她其實一點也不普通。“因爲讀和寫的循環,是我根深蒂固了的生活方式,比如生命的流泉,如果停止了,阻滯了,我的日子就失去了鮮潔和明淨;我之爲我,就喪失了歡悅和活力。很大程度上,教——維繫我們的‘共同事業’,不過是供水給可以流淌的一條人工地渠。因爲它,在辦公室裏,乃至於課堂上,我都可以理直氣壯的讀;因爲它,篇復一篇,我的文字的溫和勁健,在教學隨比例得到培養和磨礪。”反思加寫作是教師成長的重要途徑。

最後,請記住薛老師的一句話:“大量地,高品位地讀;自由地,誠實地抒寫;勇敢地,大膽地思考——這,就是我磕磕碰碰一路走來的,越來越堅定的語文學習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