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物理“熱學”複習點撥

【學習導航】

國中物理“熱學”複習點撥

在複習熱學這部分知識時,要注意到幾個物理量的概念:如溫度、比熱、熱值、熱量、內能等,要理解其物理意義和單位;要理解的物理規律有:物態變化的規律,燃料燃燒放熱,Q= cmt,內能改變的方法,內能的利用等等;學會利用相關條件解決熱學問題,通過解題加深對熱學知識的理解;技能要求能正確使用溫度計。

【重、難點點撥】

1.溫度計的選擇和使用

測量的要求不同,對溫度計的選擇也不相同。各種溫度計及其使用要求:

寒暑表:因室內外溫度變化不大,所以範圍是-30~50℃,最小刻度爲1℃,所用液體是酒精或煤油。

體溫計:人的.體溫的變化範圍較小,但測量準確程度要求高,所以使用玻璃管有縮口的水銀溫度計,且內徑很細。測量範圍是35~42℃,最小刻度是0.1℃。

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有酒精、水銀或煤油溫度計。因爲酒精在1標準大氣壓的沸點是78℃,所以用酒精溫度計不能測沸水溫度,而水銀的凝固點爲-39℃,所以在寒冷場所不能用水銀溫度計。

2.物態變化與吸放熱

在物態變化的過程中同時伴隨着吸熱或放熱。熔化、汽化、昇華吸熱,凝固、液化、凝華放熱。

物體吸熱時,內能增加;物體放熱時,內能減小。

例: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不變,但分子的勢能增加了。

非晶體在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既增加了分子的動能又增加了分子的勢能。

我們平時說物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的含義是在物體分子勢能不變的情況下,分子動能增加的緣故。物體內能增加,則溫度一定升高的說法顯然是不正確的。

晶體的熔化和凝固、液體沸騰的過程,應同時滿足的條件是:①是否到達熔點、凝固點或沸點。②是否能夠繼續吸熱或放熱。

3.區分溫度、熱量及內能

溫度是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從分子運動論的角度看,它是表示某一時刻分子熱運動的劇烈程度。由於物體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所以在任何一個時刻物體分子的運動狀態都取決於溫度。

當物體溫度升高,分子運動加劇,分子的動能增加。物體的內能增加。

當兩個物體之間或同一物體的不同部分存在着溫度差,就會發生熱傳遞。在熱傳遞過程中吸收或放出熱的多少叫熱量,即熱量是熱傳遞過程中的能轉移多少的量度,所以不能說物體含有熱量。

內能的改變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熱傳遞的實質是內能在物體間的轉移,做功的實質是內能和機械能的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