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六年級看戲同步練習題

要僅僅滿足於自己伸手就可以拿到的東西,踮起腳尖,你會發現,自己的天空有多寬廣,下面是由本站小編爲大家準備的2017六年級看戲同步練習題,喜歡的可以收藏一下!瞭解更多詳情資訊,請關注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六年級看戲同步練習題

  一、查工具書,給加點的字注音。

顰( ) 收斂( ) 屹立( ) 屏住( )

蜃樓( ) 奸讒( ) 矯健( ) 鏗鏘( )

婀娜( ) 忠心耿耿( )

  二、根據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爲什麼沒有詳寫《穆桂英掛帥》劇情,卻把描寫的重點放在觀衆的表現上面?

2.課文寫天氣的悶熱和現場的靜寂,有什麼作用?

3.“觀衆像觸了電似的對這位女英雄報以雷鳴般的掌聲。”

“觀衆像着了魔一樣,忽然變得鴉雀無聲。”

這兩個句子是從哪個角度來寫京劇演出的藝術魅力的?

  三、閱讀理解。

《看戲》節選

舞臺上的幕布分開了,音樂奏起來了,演員們踩着音樂的拍子,以莊重而有節奏的步伐走到腳燈前面來了。燈光射在他們五顏六色的絲繡和頭飾上,激起一片金碧輝煌的彩霞。這個迷濛的海上頓時出現了一座蜃樓。那裏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歡,也有離合;有忠誠,也有奸讒;有決心,也有疑懼;有大公的犧牲精神,也有自私的個人打算。

當穆桂英(梅蘭芳飾)以輕盈而矯健的步子走出場來的時候,觀衆席這個原本平靜的海面陡然膨脹起來了,它上面捲起了一陣暴風雨,①觀衆像觸了電似的對這位女英雄報以雷鳴般的掌聲。她開始唱了。她圓潤的歌喉在夜空中顫動,聽起來似乎遼遠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鏗鏘。歌詞像珠子似的從她的一笑一顰中,從她的優雅的“水袖”中,從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 )下來,( )在地上,( )到空中,( )進每一個人的心裏,引起一片深遠的迴音。這回音聽不見,但是它卻淹沒了剛纔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聲。

②觀衆像着了魔一樣,忽然變得鴉雀無聲。

1.根據語言表達的準確、鮮明、生動的原則,把“滴、滾、落、濺”四個動詞填迴文中的括號裏。

2.歌聲是無形的,怎麼能“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滾下來”?說說你的理解。

3.根據上下文揣摩一下畫浪線的句子中“迷濛的海”和“一座蜃樓”分別喻指什麼?

4.說說文中畫橫線的兩個比喻句有什麼異同?文中多次寫觀衆的反應的作用是什麼?請你在本單元學過的`文章中再舉一例。

參考答案

一、pín liǎn yì bǐng shèn chán jiǎo kēng qiāng ē’nuó gěng

二、1. 文章內容詳、略的安排取決於中心的需要。因爲本文的中心是讚美我們社會主義國家裏熱情的觀衆和熱情的藝術家。《穆桂英掛帥》的具體劇情與這個中心意思關心不大,所以寫的十分概括;而觀衆的表現既能表現觀衆的熱情,也側面烘托了藝術家的熱情和表演藝術高超,所以是重點。

2. 以氣溫烘托觀衆的心情,人們不顧暑氣炙人,爭相觀看梅蘭芳演戲,說明梅蘭芳的舞臺藝術在廣大羣衆中享有崇高的聲望。而寂靜則表明人們滿懷期待,如同在神聖的藝術殿堂裏一樣虔誠地等待着,沒有人發出聲音。

3.這兩句話分別從動作和神態兩個角度表現了觀衆的熱情。前句表現了觀衆由靜到動,以掌聲表達讚美之情,後句表現了觀衆看得入了神,由動到靜的狀態,兩者都正面表現了觀衆的熱情,側面烘托藝術家表演藝術的高超。

  三、閱讀理解

1.滾、滴、濺、落

2.因爲梅蘭芳的歌聲字正腔圓,珠圓玉潤,音色輝煌,這些特點與珍珠十分相似,所以,能將無形的歌聲比喻爲有形的珠子。

3.“迷濛的海”指人山人海的劇場;“一座蜃樓”指開演後的舞臺。

4.相同點:兩個比喻都是表現觀衆情緒的變化、動靜的變化。不同點:①表現觀衆由靜而動的一剎那的變化。②表現觀衆的注意力完全爲舞蹈演出所吸引,看得入了神,由動而靜。寫觀衆的反應是爲了側面烘托梅蘭芳高超的演唱技藝。舉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