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後心得(精選11篇)

永不消逝的電波是抗戰時期的感人的電影,愛國情懷很濃厚。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的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後感內容,歡迎參考閱讀。

觀看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後心得(精選11篇)

觀看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後心得 篇1

電影講的是1938年抗日戰爭中,爲了革命事業,有兩名戰士假扮夫妻,潛入敵人內部爲共產黨總部延安發送情報,他們一個叫李俠,一個叫何蘭芬。一開始,何蘭芬不適應他們所在地的環境,但有李俠在她身邊的支持,她慢慢地也適應了。李俠爲了能安全的發電報,經常藏到樓頂上去發。可有一天,敵人發現了李俠的行動,就祕密把他和何蘭芬抓了起來。 在牢獄裏他們受盡了嚴刑拷打,但始終不向敵人屈服。後來,何蘭芬被放了出來,她回家以後,自己非常艱難地生活着,直到李俠也被放出來,於是他們又在一起幸福地生活且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一次,一個漢奸讓李俠把一些電報發給敵人,李俠沒有辦法,只好按照漢奸的安排把電報發了出去,同時,他趁漢奸不注意,順便給延安也發去了一份,這充分體現了李俠的機智和勇敢。然而沒過多久,敵人還是發現了李俠的行動,於是便準備逮捕他,由於他早得到了消息,趕緊逃走了。但最後敵人還是發現了他,並殘忍的把他殺害了。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以不辜負爲我們犧牲的那些戰士們對我們的期望。

觀看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後心得 篇2

電視劇《永不消失的電波》的李俠和路夢惠的愛情,深深打動了我。尤其是路夢惠爲了把情報傳遞出去,用結束生命的方式來告知李俠,看到這裏,我已經淚流滿面了。生命的意義到底什麼呢?有的人活了100多歲,沒有信仰,也沒有做出什麼有意義的事,活着有什麼意思。而路夢惠短暫的生命,詮釋了對信仰的忠誠,犧牲愛情和生命在所不惜。這樣的人生纔是有意義的人生!到上海後,路夢惠爲了把情報傳遞出去,做了幾件事,一是到先施百貨留下了線索,以備查找信息。二是聖約翰大學圖書館留下密碼。在生命最終時刻,把情報留在黃帝內經中。每一步想得那麼縝密。有智慧、堅強、忠貞、有謀略、感性、美麗,太完美的路夢惠,我從內心裏敬愛她!

我們每天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日子一天天過去,生命漸漸老去。我們也在忠實地履行着自己的職責,沒有血雨腥風,沒有身體殘酷的折磨,一件一件事情在做着。在做每件事情時,時刻牢記着自己的職責。盡職盡責做好每一件事,生命結束的時候,也能無愧地說自己也度過了有意義的一生。

觀看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後心得 篇3

我從《紅色經典傳奇100例》一書中,讀到一則故事——《永不消逝的電波》。

從書中我知道李白是地下共產黨員,他從延安來到了上海工作。他的任務就是設置祕密電臺,負責向敵戰區轉達黨中央的政策和蒐集敵人情報。李白爲上海到延安之間,架起了“空中橋樑”一份又一份中央指示及時傳到上海,一份份珍貴的情報從上海傳到了延安。他工作非常辛苦,白天不能工作,只有在夜深人靜時發報。有一次發電報時,被敵人發現了,敵人用盡了各種酷刑,但他堅貞不屈。經黨組織的營救李白出獄後,他仍然爲黨工作,後來又一次被捕入獄,李白犧牲了。但他發出的紅色電波是永遠不會消逝的。李白樂觀、堅毅、有韌性、有激情,雖曾被逮捕,受盡酷刑,但決不屈服。李白的形象正是千千萬萬個黨的地下工作者的化身。

李白的英勇事蹟感動了千千萬萬人。他的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歌頌。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離不開李白他們共產黨員的功勞。 電波本是會消逝的,可在李白手中發出的卻永遠不會消逝,雖然他犧牲了,但他的精神卻不曾死去,他的精神留給了千千萬萬箇中國人。正因爲他的精神,現在有許多人願意無償奉獻,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讓整個社會充滿了愛,充滿了生機。

從小事做起,儘自己的力量來幫助別人,把快樂分享給每一個人。

觀看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後心得 篇4

學習之餘,我在老師的推薦下讀了《永不消逝的電波》這本書。該書的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講述了在抗日時期我黨地下工作者李俠同志從延安到上海從事祕密電臺情報的蒐集工作,與裘慧英同志假扮夫妻,與敵特展開鬥志鬥勇的周旋,架起了上海和延安之間電波橋樑的故事。在這期間李俠同志不幸被日特逮捕,受盡折磨,但他堅定信仰,毫不屈服,後被營救出獄。抗戰勝利後,內戰爆發,李俠夫妻繼續在上海潛伏,解放前夕被特務識破身份,爲了完成最後一封絕密電紋的發送而被捕,獻出年輕的生命,犧牲後的二十天上海解放。

讀完全書,我熱血沸騰,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李俠的一生是短暫的,更是光榮的,他用自己一顆火熱的心和對共產主義忠誠的決心,爲後人留下了可歌可泣英雄故事。這永不消逝的電波,是他革命使命的見證,也是對黨忠誠的鑑定,爲他光輝的一生畫上了完美的句號。雖然慘遭殺害,但他堅韌不拔的精神永世長存。

通讀全書我彷彿再次接受了一場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在新中國的解放戰爭中有無數個像李俠一樣的革命先輩們爲之拋頭顱灑熱血,獻出寶貴生命。“少年強,則國強”,作爲時代寵兒的我們,雖然做不到像烈士們那樣英勇的革命壯舉,但是我們心中也要有遠大的理想和建設祖國的決心。今後,我一定會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迎難而上,做一名有理想、有信念、有擔當的好少年。

觀看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後心得 篇5

看了《永不消逝的電波》這部電影,我深有感觸。

這部影片描述紅軍出身的地下報務員李俠在抗日和解放戰爭中,在上海出生入死與日本及國民黨特務巧妙周旋,冒着生命危險,堅持發出重要情報,最後在上海解放前夕壯烈犧牲的故事。

看完這部電影,我已經被李俠的英雄事蹟感動得熱淚盈眶。爲了國家和人民,他不顧自身安危,堅持發電報,以驚人的毅力和過人的膽識和敵人鬥智鬥勇,把一份份價值極高的電報發給延安。被捕後,在牢獄裏他受盡了嚴刑拷打,但始終不向敵人屈服。爲了不讓敵人得到祕密電臺的信息,他毅然把紙條吞進肚子,他用他的機智保護了組織。我終於知道爲什麼叫《永不消逝的電波》,因爲,人雖然犧牲了,但他的精神將永遠激勵我們。想想,如果沒有英雄們的付出和犧牲,革命怎會成功?現在的快樂生活是老一輩革命家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更加的珍惜。

以後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做一個對祖國有用的人。

觀看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後心得 篇6

今年寒假,我看了《永不消逝的電波》這部驚動人心的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紅軍報務人員李俠和何蘭芬假扮夫妻被派到上海工作。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李俠和何蘭芬出生入死的戰鬥在日本間諜和國民黨特務之間,面對敵人的重重審問,他們沒有後退,沒有被困難打倒,沒有說出機密,他們依然冒着生命危險,堅持向我軍發出重要電報,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上海解放前夕,李俠在發電報時不幸被國民黨逮捕並殺害,雖然李俠被殺害了,但他堅韌不拔的精神卻永世長存。

電影看完了,我的心中突然生起一種對李俠和何蘭芬的敬佩之情,他們爲了國家和人民,他不顧自身安危,堅持發電報,記得在監獄中的時候,敵人用多種酷刑折磨他們,想讓他們說出上海所有的祕密電臺,但他們毫不畏懼,堅決不說出祕密。李俠以驚人的毅力和過人的膽識在日本間諜、漢奸、國民黨特務之間鬥智鬥勇,並把一份份價值極高的電報發給延安,他們這種精神感動了我。而我一遇到困難就後退,一遇到問題就問別人,今後,我一定會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知難而進,決不後退,做一名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通過觀看這部電影,我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把祖國建設的更美好,以不辜負老師和同學對我們的期望。

觀看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後心得 篇7

今天,我看了一部讓我終身難忘的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看完後,我留下了一句又一句的感悟。

1939年,是抗日的最艱難的時期。共產黨中央爲加強上海的地下電臺工作,派電臺李俠從延安來到上海,與黨員女工何蘭芬假扮夫妻,開展工作。在艱苦的工作中,李何之間產生了愛情,後經領導批准結婚。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李俠不幸被日軍逮捕。不久日軍懷疑他是重慶國民黨派員,將他釋放出來。出獄後,國民黨地下人員姚葦也誤認如此,想拉李俠下水,爲國民黨工作。李俠深入虎穴,巧取敵人情報,並將敵人的談判內幕在報上揭露出來。臨近解放,敵人瘋狂搜捕地下電臺,李俠奉命轉移。恰在此時,兩個緊急的重要情報必須要發出去。李俠承擔了任務。他做好了犧牲自己的準備,讓妻子帶兒子先行轉移。當他發完電報,已被敵人包圍。他鎮靜地向延安發出了最後的告別信號。不久,李俠被國民黨殺害,但他堅韌不拔的精神永世長存。

在戰場上,多少人犧牲了,多少人被侵入者無情的殺害了,但是,他們的精神卻永存在我們的心間,他們的靈魂卻永遠留在這他們誓死捍衛的土地!戰爭是無情的,中國發生過許多災難,南京大屠殺,細菌戰……但都是在戰場上奮鬥的戰士與歷經磨難卻永不屈服的羣衆給擊敗了!這就是我們中國人的秉性!

中國,是不會被他人擊倒的國家,中國人,也是不會被擊倒的人們!戰士們,更是不會屈服,讓我們一起稱呼犧牲的戰士們爲:英雄!

觀看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後心得 篇8

今年暑假,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愛國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外公告訴我,這部電影距今已有70多年的歷史了。

故事發生在1938年,黨中央派李俠到上海做地下電臺工作。李俠在隊員何蘭芳的幫助下,與情報站的金達、白麗遙和呂道偉三人接頭,把情報傳給重慶。而與此同時,日本女間諜柳妮娜排查到了李俠這個重要人物,並策反了李俠的弟弟,趙子歧。何蘭芳冒充李俠太太,營救李俠,確使李俠再度遭到懷疑,幸虧兩人配合得當,柳尼娜纔打消了懷疑。可好景不長,柳尼娜又發現端倪,與李俠展開了鬥智鬥勇。她變裝跟蹤,利用趙子歧設置密電陷阱,甚至以李俠的初戀情人路夢惠要挾他。沉穩堅毅的李俠一次次戰勝了敵人,並與何蘭芳產生了深厚的感情。臨近解放,敵人瘋狂搜捕電臺。李俠爲了完成任務沒有撤離,落入了敵人手中。

“再見了,同志們,我永遠想念你們!”電影結束了,李俠最後的這句話卻久久在我耳邊迴盪。李俠憑藉着他沉穩堅毅的性格,不畏艱難,深入敵佔區,與敵人鬥智鬥勇,出色地完成了黨中央交給他的任務。他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的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尊敬。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學習、生活和工作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坎坷,這時,我們要靠自己和團隊的力量,不向困難低頭,勇敢地克服困難,從而取得成功。

回想起電影中情報站的同志們勇敢頑強的精神,我不由得發出由衷的讚歎。

觀看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後心得 篇9

趙立新曾說:我看《永不消逝的電波》這部電影時是16歲,從沒想到多年之後我竟然可以演李俠這個角色。當時我的第一感覺是非常幸運,但電影中那種獨特儒雅的氣質是很多演員不具備的,畢竟時代不同了,我們所經歷的生活和那個年代也不能同日而語。所以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靜下心來,讓自己平靜。只有平靜,才能走進那個年代的人物和他們的世界。所以我反覆回味,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審視這部片子的同時,也希望能迴歸到曾經的那份純樸。

李俠作爲全劇的靈魂人物,趙立新將他身上的性格和品質特徵展現得淋漓盡致,高二那時學習緊張,我依然把這部劇追完了,其中數次落淚。他的第一段愛情是師生間的愛情,心愛的女人在傳遞情報的過程中被漢奸出賣,親眼目睹摯愛在牢裏受刑的他心如刀絞卻不能置國家危機於不顧。他的第一個愛人最終用生命傳遞了情報。

第二個愛人原本與他假扮夫妻,卻逐漸感動了他。兩人將一切的一切都風險給了祖國,奉獻給了共產黨事業。英雄們舍小家爲大家的精神可歌可泣!

觀看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後心得 篇10

在看這部電視劇之前,有必要先去重溫一下那部同名的經典影片。重溫之後,我們還要思考一個問題,在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當中,孫道臨飾演的李俠,王心剛飾演的姚葦,在這些人物形象身上的哪些特徵足以支撐他們渡過漫長的、動盪的歲月之後,還依然常駐我們心中?

重溫經典之後,我們再去看這部剛剛播出完畢的電視劇,我們會發現,儘管故事還是那個故事,角色還是那些角色,電視劇的創作者也在無論演員方面還是場景、服裝方面,都儘可能地還原歷史的質感,但最終的效果卻還是差強人意。問題出在哪裏呢?

拍攝一部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的時候,能否再現那個時代的人身上的獨特氣質,往往會成爲最關鍵的問題所在。因爲場景空間可以再造,服裝道具可以再造,但人的氣質的再造卻不是那樣簡單,它需要創作者對那個時代的人爲何會呈現那樣一種特定的氣質有深入的理解和表現的能力。那麼具體到《永不消逝的電波》那些角色的氣度究竟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第一,理想主義。從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這短短37年的時間當中,我們這個國家連年戰火、動盪不安,但正是在這樣一個時期卻涌現了整整一代甘於爲國家的獨立、富強而拋頭顱撒熱血的中國人,儘管他們會選擇不同的信仰和人生道路,但他們對理想的忠貞程度卻是極爲一致的。《潛伏》爲什麼會那樣打動人心,關鍵一點就是它抓住了“信仰”這個最爲關鍵的.主題。電視劇《永不消逝的電波》很多方面有仿照《潛伏》的痕跡,劇本故事也提供了一定的表現空間,但可惜在具體的細節方面以及很多戲的處理方式上卻顯得浮躁而草率。這種浮躁和草率不屬於民國時代,而恰恰是我們這個時代人的通病。

第二,從容淡定的人生態度。一個有信仰、有理想的人,一個甘於爲自己所信奉的主義而犧牲的人,他的人生態度一定是從容而淡定的。具體到電視劇《永不消逝的電波》來看,我們在它處理一些人物關係的時候,顯得非常急切。學過戲劇的人都知道,戲劇衝突的感染力一定要由內而外的散發出來,是需要基於人物關係和人物的情感的狀態來合理體現,而不應僅僅是將一個外部的衝突強加到人物的身上。還是以《潛伏》爲例,如果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在很多矛盾衝突非常強烈的情節當中,人物的狀態反而是很鬆弛的,或者乾脆沒有多麼強烈的反應,表情木然。可在觀衆看來,這表面的平靜背後蘊含着多麼波瀾壯闊的內心情感!這是一種非常高超的“外鬆內緊”的表現方式,而電視劇《永不消逝的電波》的很多情節表現上,卻是“外緊內鬆”,我們會發現在大量的時候,演員將角色人物的內心活動進行強烈外在化表現,試圖依靠拙劣的表演將戲劇感強行推高,彷彿生怕觀衆感受不到刺激繼而換臺似的。這種弄巧成拙和極不自信的表現又怎麼能與那個時代人們從容淡定的人生態度相契合呢?

還是說回到那部經典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吧,它拍攝於1958年,那時候新中國剛剛成立還不到十年的時間,拍攝電影的那些人,以及電影中的那些角色全都是從民國時期過來的人,儘管他們的身份不同、信仰不同,但無一例外都還會有那個時代濃重的烙印,這種民國的氣質也自然而然就會被他們帶入到影片當中。而當今天我們再回望那個年代的時候,就更會意識到,這種民國範兒在很多民國人物身上都那樣鮮明而凸出的體現着。其實也不僅是那些革命志士、文化精英會如此。很多普通人,哪怕是一個小市民或者鄉村教師都會在日常生活中體現一種彬彬有禮、從容不迫的處世的風格,這是上千年儒家文化薰陶和教化的結果。電波可以永不消失,但“民國範兒”卻幾乎已經消失殆盡。這或許可以作爲一部文藝作品之所以失敗的藉口之一吧。

觀看永不消逝的電波觀後心得 篇11

當我第一次看到《永不消逝的電波》這部電影,不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電影的名字給人感覺很特別,彷彿一道劃破夜空的閃電,給我們的視覺和聽覺帶來了衝擊,令人迫不及待想看看這部紅色經典影片。

《永不消逝的電波》給我們講述的是1938年共產黨地下工作者李俠潛伏在日本最高情報機構,用高超的間諜手法給x發送電報。在極其險惡的鬥爭環境中,李俠不僅周旋於日本間諜、國民黨特務之間,而且在隨時都可能犧牲的情況下,李俠憑藉驚人的毅力和過人的膽識與敵人鬥智鬥勇;當他的戰友何蘭芳產生動搖的想法時,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們的工作就是黨的眼睛,黨的耳朵……無論環境多麼艱苦,也要堅持下去。”無論是面對敵人的重重審問還是威逼利誘,他都毫無畏懼,從容不迫地與日本間諜進行意志與智慧上的較量,把一份份重要的電報發給黨。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李俠仍然冒着生命的危險發出電報,正當敵人衝進來的時候,他沉着冷靜地將電報稿吞入肚子,向戰友們發出了最後一次電波:“同志們,永別了,我想念你們。”就這樣,李俠離開了人世。但是他並沒有完全離開我們,他那堅強不屈的精神、堅定的信念猶如那道永不消逝的電波,一直刻在我們的心頭。

看完電影,一幕幕爲了爭取自由、驚心動魄的畫面浮現在我腦海裏……彷彿回到那個並肩作戰的年代,令人心潮澎湃,久久無法平靜。

當我們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學習的時候,當我們遊覽祖國的大好山河的時候,成長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是否想過:這一切是誰給的?是的,正是無數革命者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然而對於我們這一代人來說,電影中那種殘酷而慘烈的鬥爭是難以想象的。想想平常自己在父母的呵護下,遇到一點挫折就感到很委屈;學習上遇到各種難題就想打退堂鼓,退縮不前……我不由聯想到影片中李俠敢於向困難作鬥爭、戰勝困難的英雄氣概,相比之下我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實在是微不足道。於是,我一鼓作氣拿下了數學難題,我發現其實學習路上的“攔路虎”並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強大,不可戰勝。有人說:“困難就像彈簧,看你強不強,你強它就弱。”如果我們在困難面前畏縮,自己就會變得弱小;如果我們的內心強大了,擁有不怕困難的決心,勇敢地迎難而上,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能解決。

前不久,學校組織了一次“神鹿杯”長跑比賽。剛開始我們精神抖擻,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可是越跑到後面越累,我開始支撐不住了。整個人像喝醉酒似的東倒西歪,氣喘吁吁,大腿彷彿綁上沉重的鉛塊,快要邁不動。正在我想放棄的時候,老師過來給我打氣:“堅持下去,你能行的!”我聽了,頓時渾身充滿了勁,想起李俠百折不撓、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咬緊牙關奮力追趕,向着終點衝過去,終於堅持跑完了全程。

回望歷史,這部電影講述的英雄故事影響了無數觀衆,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讓我們把這種不朽的信念,化作一道永不消逝的電波,不斷鼓舞我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