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親親好老師教案

作爲一名教學工作者,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中班語言親親好老師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語言親親好老師教案

中班語言親親好老師教案1

一、活動目的

1、喜歡用普通話與教師交談,或講悄悄話。

2、初步能聽辨教師的不同音色和簡單指令。

3、培養幼兒愛老師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班級教師的照片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1、聽教師指令,幼兒從一堆相片裏找出"老師 ",或由教師戴上面具扮演其他角色,引導幼兒從教師發出的聲音,或常穿的服裝、常做的動作等特徵進行分辨,找出自己班上的或自己喜歡的教師,並向同伴介紹教師的名字,如"這是某老師","我喜歡老師",辨認教師的方法,向教師問好。引導幼兒發準"師"的音。

2、遊戲:和老師講悄悄話引導幼兒用普通話以悄悄話的形式告訴教師:你喜歡哪位老師?爲什麼?你希望老師是什麼樣的?怎麼做?你想對老師說什麼心裏話?

中班語言親親好老師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詩歌的內容,大概知道新年的特殊意義,體驗新年給人們帶來的歡樂。

2、學習專心地傾聽同伴的發言。

3、初步嘗試仿編詩歌,發展與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4、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配套磁帶。

2、一幅關於太空的畫面,包括太陽、月亮、星星和坐着飛船的小朋友的單個形象。

3、學習新詞:遨遊。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圍繞"什麼是新年"展開討論。

提問:你覺得什麼是新年?你爲什麼喜歡新年?

二、組織幼兒欣賞詩歌。

1、第一遍欣賞詩歌后,讓幼兒知道詩歌的名稱,瞭解詩歌的主要內容。

2、第二遍欣賞詩歌時。教師邊朗誦邊出示圖片,邊請幼兒說說星星、月亮、太陽是怎麼回答的,並學一學他們說話的口吻(如細聲、大聲、高聲)。

3、帶領幼兒完整的欣賞詩歌,引導幼兒以自己的理解說說新年到底是什麼。教師以"XX小朋友說……"的方式進行歸納。

三、師幼共同仿編詩歌《新年》並朗誦。

中班語言親親好老師教案3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體會詩歌中愛媽媽的情感,並會背誦詩歌。

2、能夠正確認讀生字,並會說話運用。

3、理解詩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願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字卡、小獎品、課件製作

教學過程:

1、討論法:

今天我們一起來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是怎樣長大的?(讓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小朋友說了這麼多,現在我們就來看一幅圖畫,誰能說一說這幅畫上都有誰?媽媽在幹什麼?(餵奶)噢,媽媽用奶把我喂大!我們再看一幅,媽媽在幹什麼?(抱我)媽媽用手把我抱大!把我喂大了,抱大了,我也伸出小手,抱着媽媽 親親她!

2、學習詩歌:

(1)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兒歌《親親她》。小朋友來聽一聽詩歌裏是怎樣說的?(老師指讀,幼兒聽)

(2)這首詩歌表達了小朋友對媽媽的熱愛。你也伸出小手來和我一起指讀吧。(幼兒跟着老師手空中指讀)(幼兒拿書指讀.....)

(3)用節奏和聲勢動作念兒歌。

3、學習生字:媽:小時候誰把我們喂大?是媽媽。(出示“媽”字卡)小朋友看一下左邊是什麼?(女)右邊是馬,合起來是媽媽的媽。誰能用英語來說媽媽?她:詩歌的名字是親親她。小朋友看這是“她”字。左邊也是“女”,這個她指的是誰?(媽媽)因爲媽媽是女的,所以她表示女的她,如果把"她"換成"他",表示男的他。媽和她的相同點:讓幼兒自由回答。媽媽把我們養大很不容易,我們唱首歌給她聽吧。可以拍手隨音樂唱《世上只有媽媽好》抱:小時候我們還不能走路,媽媽就用手抱着我們。(出示抱)左邊是提手,右邊是書包的包合起來是抱。你能用抱說句話嗎?把:(先出示字卡“巴”)小朋友這是什麼?(巴)現在我要變把戲,左邊給他添上一把小梳子,看成什麼了?用:直接出示用字。(讓幼兒用這個字組詞說話)親:動作演示法。(出示親字)親字上是立下面是木。伸:現在小朋友聽老師口令做動作,把手伸開,把腿伸開....(出示伸)你怎麼把它記住?(左邊是......右邊是.......)我:先出示找,我們給它戴上一頂小帽子,變成什麼了?(我)

4、鞏固練習:

(1)今天我們認識了這麼多的字寶寶,每個字寶寶都有名字,它叫什麼?(老師和幼兒共同複習一遍)我們給它們找夥伴吧,和它找一樣的小夥伴。(從詩歌中找出和字寶寶一樣的字)

(2)摸字字寶寶都有了夥伴它們很高興,要和我們做遊戲,你們願意嗎?那我們開始吧。

(3)送字寶寶回家:字寶寶很累了,我們送他們回家好嗎?這些字寶寶很調皮,你要叫着他的名字才肯回去。(將字卡送到樂園裏)結束:好了,字寶寶都回家了,我們用英語和它說再見。小朋友別忘了,要時常來看看它們,好嗎?

教學反思:

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全身地投入,真正讓幼兒體驗到了玩中學,學中玩,讓他們成爲學習的主人,從而達到了識字教學的目。

中班語言親親好老師教案4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親親綠色》,並理解故事內容。

2、瞭解綠色的好處,萌發喜愛綠色的情感。

3、能用比較完整的語句表達對綠色事物的喜愛之情。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圖片(紅、黃、藍、綠寶寶、木偶、山羊、小兔、長頸鹿、小朋友、小青蛙)

【活動過程】

一、引出綠色。

1、教師通過出示教具來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老師請來了四種顏色寶寶,你們認識它們嗎?(教師出示紅、黃、藍、綠)

原來它們是紅色、黃色、藍色、綠色寶寶,他們常常把別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你們看綠寶寶怎麼了?猜一猜它爲什麼不開心?

因爲秋天到了,樹葉喜歡黃寶寶,蘋果喜歡紅寶寶,天空喜歡藍寶寶,秋天裏找不到綠寶寶,綠寶寶好傷心,這下該怎麼辦呢?彆着急,你們瞧誰來了?(出示小木偶)小木偶說:“大家都很喜歡你,我帶你去找找看!”小朋友想知道誰會喜歡綠寶寶嗎?那就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裏是怎麼說的。

二、傾聽綠色。

1、第一次講述故事。

提問:

(1)小木偶和綠寶寶都遇見了誰?他們都是怎麼對綠寶寶說的?(用故事中“喜歡,喜歡,我最愛”的話來回答)

(2)小朋友們猜猜看,綠寶寶現在的心情怎麼樣啊?爲什麼會高興?

小結:綠寶寶的心裏真開心,原來有這麼多的小動物和小朋友都喜歡他,願意親親它,所以我們把這個故事取個名字叫《親親綠色》。我們再來聽一遍吧。

2、第二次講述故事(結合圖片)

故事的'題目是什麼?

三、喜愛綠色。

故事裏有這麼多動物都喜歡綠色,我也喜歡綠色,(出示綠色的青蛙)“我喜歡綠色的青蛙,因爲青蛙可以幫農民伯伯捉害蟲。”

小朋友,你們喜歡綠色嗎?喜歡綠色的什麼?爲什麼?

四、尋找綠色。

在我們的幼兒園裏面也有許多許多的綠色你們發現了嗎?我們一起扮演綠寶寶去和綠色捉迷藏吧!

規則:請小朋友們當綠寶寶,念《捉迷藏》的兒歌,讓幼兒找一個綠色的地方躲起來,老師當太陽去找(找到躲錯地方的綠寶寶,一次遊戲結束集合總結下,再玩一次)

小結:回家的時候請小朋友到處找找看,你還發現了哪些綠寶寶,回來告訴別的小朋友你發現的小祕密。

附故事:

紅色、黃色、藍色、綠色是好朋友,他們常常把別人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秋天到了,綠寶寶有點不高興,他說:“樹葉喜歡黃寶寶,蘋果喜歡紅寶寶,天空喜歡藍寶寶,一到秋天,大家都不喜歡我了。”小木偶聽見了,拉住綠寶寶的手:“不,大家都喜歡你,不信,我帶你去找找看。”

走呀走,他們遇見了山羊公公,綠寶寶問:“山羊公公,你喜歡我嗎?”

山羊公公咩咩叫:“喜歡!喜歡!我最愛吃綠綠的菜了。”走呀走,他們遇見了兔姐姐,綠寶寶問:“兔姐姐,你喜歡我嗎?”兔姐姐蹦蹦跳:“喜歡!喜歡!我最愛聞青青的草了!”走呀走,他們遇見了長頸鹿,綠寶寶問:“長頸鹿哥哥,你喜歡我嗎?”長頸鹿點點頭:“喜歡!喜歡!我最愛聽綠樹葉沙沙的聲音。”

走呀走,遇見了小朋友,綠寶寶問:“小朋友,你喜歡我嗎?”小朋友親親他:“喜歡,喜歡!我最愛看綠綠的顏色,它讓我的眼睛明又亮!”

綠寶寶知道大家都喜歡自己,高興地說:“謝謝你!小木偶!”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優點:如教具的準備上比較充分;活動環節上,與幼兒一起分享綠寶寶的照片、綠寶寶由開心一下子轉爲不開心、師幼一起講故事到幼兒單獨來講故事、活動中滲透禮儀教育以及對幼兒在語言的引導等方面較好。教師在活動後,改變了這一不足之處,教師與幼兒一起認識了作業紙上的四樣物品,並讓幼兒給四樣物品都塗上了綠顏色(給了幼兒明確的目標),效果較好。今後,在教育教學中,我要繼續發揚我的優點,彌補我的不足,更加用心的設計教育教學活動,促進幼兒更好的發展。

中班語言親親好老師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常見的落葉樹,感知秋天樹葉變化的季節特徵。

2.嘗試按樹葉的形狀、大小與影子進行匹配。

活動重點難點:嘗試根據樹葉的形狀、大小與影子進行匹配。

活動過程:

一、感受秋天的變化。

提問: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你從哪可以看出是秋天了?(天氣變化、人們的着裝、大自然環境的變化)小結:秋天草兒變黃了,樹葉落了,樹上結果子了,天氣也變涼了。

二、播放多媒體課件,瞭解故事內容。

1.播放動畫前半段提問:小樹葉爲什麼會離開大樹媽媽?

小結:秋天到了,一些樹葉就會慢慢地變黃,慢慢地離開大樹。

2.播放動畫後半段提問:樹葉離開大樹媽媽後做了什麼事情?樹葉寶寶是通過什麼辦法,怎麼樣才找到自己的影子的?它們的形狀一樣嗎?顏色一樣嗎?

教師小結:小樹葉終於親到了自己的影子,原來樹葉和影子在形狀和大小上是一樣的。

三、在觀察、比較、質疑中發現祕密,獲得經驗。

播放錄音:大家好,我是梧桐樹的葉子,一到秋天我也會離開大樹媽媽,我也想去親親自己的影子,你們能幫我找找我的影子嗎?

1.幫梧桐葉找影子(出示衆多梧桐葉的影子)請幼兒仔細地看一看、找一找,哪片是梧桐葉的影子?爲什麼?

教師小結:原來樹葉和它的影子在形狀、大小上是一摸一樣的。

2.拓展有關落葉樹的知識討論:秋天裏還有哪些樹葉也可以親到自己的影子?

教師小結:秋天到了,有好多樹的葉子會掉下來,我們把這些樹都叫做落葉樹。

3.幼兒操作,匹配遊戲,進一步積累經驗。

教師:讓我們來幫幫這些小樹葉找找他們的影子,用線把他們連起來。

延伸活動:

那等我們中午吃好飯,我們每個人到樹下撿一片樹葉,然後到四周去找找樹葉的影子。

活動反思:

活動的準備比較充分,在故事情境和親親影子的操作情境創設上,音樂和背景圖的配合很好,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每一個幼兒都能積極的參加到活動中來,能自由地到各個角落去發現與感受並且能利用周圍的其他事物與老師積極的探討問題。教師的語態較爲生動、有激情。幼兒在親親影子的遊戲中,主動地感知、比較樹葉和影子的輪廓、大小以及一些細節的特徵,爲樹葉找到自己的影子,都感到十分有成就感。

不足之處:在某些知識上需要進一步的查找詳細資料,問題銜接上沒有那麼緊密,時間安排不夠合理, 在今後的教育中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前將需要的資料喝材料再完善一點,我想就會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