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學史優秀讀後感想心得感悟

《中國美學史》審美意識的理論形態在中國古代及近現代發生、發展的歷史,通常指研究中國歷史中審美意識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歷史。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國美學史讀後感,僅供參考。

中國美學史優秀讀後感想心得感悟

  中國美學史讀後感篇一

在沒有看這本書之前,我原以爲美學只是簡單的、單一的。但是在我看過目錄之後,我知道了美學是複雜的,它不僅嚴格按照朝代順序,把人物、論著一一羅列,而且着重突出古典美學的發展軌跡,不同時代的審美趣味以及理論特色。這是一門複雜且嚴謹的學科,它要求人們必須嚴肅且不失美感地來讀它、懂它。就像第一節的題目一樣,它帶着一種原始的美感。 作者在第一節剛開始就指出,禮,在遠古,是原始儀式。剛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頓了一下,有些不解,因爲在我的印象中,禮對於我而言,僅僅是一種禮貌的表現方式,而在這裏卻說遠在遠古時期,禮就作爲一種儀式而存在。“儀式”這個詞,使我對“禮”這個字開始有了好奇。

王國維在《釋禮》中這樣寫,古文字中的“禮”字,下面是個“豆”,也就是盛飲食的器皿。因而作者認爲,用飲食器皿作爲禮的象形,包含了其下四種意義:首先,中國之禮,一開始就與飲食有關。這一點讓我尤其想不通,“禮”是如何與“飲食”聯繫在一起的?難道古人認爲最初的禮在飲食方面最先體現出來。還是在飲食上的“禮”表現得更爲直接,更爲重要?其次,飲食在中國文化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這樣一來,似乎對剛纔的論點作了一些解釋。《禮記?禮運》說:“夫禮之初,始諸飲食”,這裏就不難看出它首先肯定了中國之禮起源於飲食,而飲食中所涉及到的食物和類型,如農作物、動物、飲料等,都是需要器皿來盛的。第三,講了禮進行中的兩大因素:飲食與舞樂。看來古人的禮,還是豐富多彩的,舞樂與飲食一樣,佔據了他們生活中相當重要的位置。第四,講了禮的功能:“致其敬於鬼神”。飲食是禮的起源,把最日常的東西作爲神聖的東西,現實了中國文化從一開始就具有實用性。飲食成了與神交往的最重要因素,成了神聖的禮的重要內容。

中國的藝術源遠流長,燦爛輝煌,而從禮的開始上看,中國藝術一開始的輝煌似乎就要與盛飲食的器皿有關,而彩陶作爲一種日常的生活用品,同時也是最神聖的禮器而成爲遠古“禮”的象徵。之所以稱彩陶是神聖的,一方面它的圖案是多姿多彩的,是一種審美的欣賞,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爲它本身所可有的一些深邃的思想觀念,僅從這兩方面,又有誰能與彩陶相提並論呢?從小我們就聽過這樣一句話:“民以食爲天”,人們的生存本性就是與吃有關。而在《老子》中更是用烹調來比喻治國---“治大國若烹小鮮”,也說明了國家的安定與帝王的飲食有關。而從飲食與神的關係上我們發現飲食在中國文化中佔有世界其他人設文化都無法相比的重要地位,而這樣的一種力量也不斷的向着各個領域擴張着。

之後作者又談到:“禮”字的另一部分結構---玉。正像飲食在禮中的重要地位一樣,玉在禮中也同樣扮演着相當重要的角色。王國維《釋禮》說:“象二玉在器之形。古者行禮以玉。”而玉在中國地位更是可以與彩陶相媲美,而玉比起飲食的器皿來說,我覺得玉有一個更加突出的優點,就是可以隨身攜帶,它即在禮器之中,又在儀式之人的身上。而另一方面,衆所周知,玉是一種有靈氣的東西,與性靈有關,因而它又代表了更多涵義。也許這就是古人選字的妙處所在,兩種奇妙的事物相疊,形成一種更奇妙的感覺。

從古至今,玉一直是中國文化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儒家以玉比德,詩人以玉喻心,俗人知玉爲寶。而我們平時所說的“冰清玉潔”,“一片冰心在玉壺”也是它具有影響力的最直接體現。而更爲重要的是,玉意味着中國人的道德理想和人格理想的純潔性追求,中國的藝術,不論是文學,繪畫,還是書法園林 都有一種:“玉”的韻味在其中。

禮是一種禮儀,這種儀式構成了文化的核心,而且是一種最重要的實踐活動。禮作爲一個完整的整體,它包括四大因素:禮器、行禮之人、行禮地點及行禮過程。作爲炎黃子孫,我們只有理解了禮的整體,才能理解禮的本質,理解禮的中國特色,從而更好地理解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泱泱五千年文明其中蘊含的歷史數不勝數。而中華美學也是一樣,值得我們細細品味一生。

  中國美學史讀後感篇二

|對於中國美學史的對象和範圍的這種看法,我以爲太狹窄了。

這涉及對美學對象的看法。美學不限於研究“美”。美學研究的對象是人類審美活動的本質、特點和規律。隨着社會的發展,美學的範圍日益擴大,美學的分支學科越來越多。現代美學的體系,不僅包括哲學美學(基礎科學),而且包括審美心理學、審美社會學、審美髮生學、審美文藝學以及審美應用科學。美學的這些分支學科,有的在古代就已得到相當的發展,有的在古代僅僅有某種萌芽。我們研究美學史,應該站在現代的高度,把自己的視野放寬一些。

中國古典美學體系是以審美意象爲中心的。它也包含有哲學美學、審美心理學、審美社會學、審美文藝學、審美教育學等多方面的內容,而以審美文藝學(文藝美學)的內容佔的比重最大。在中國古典美學體系中,“美”並不是中心的範疇,也不是最高層次的範疇。“美”這個範疇在中國古典美學中的地位遠不如在西方美學中那樣重要。如果僅僅抓住“美”字來研究中國美學史,或者以“美”這個範疇爲中心來研究中國美學史,那麼一部中國美學史就將變得十分單調、貧乏,索然無味。 關於中國美學史的對象和範圍的另一種看法,認爲中國美學史是研究中國人的審美意識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歷史。因此,中國美學史不僅要研究歷史上那些美學理論著作,而且要研究歷史上各個時代的文學藝術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審美意識(審美理想,審美趣味等等)。

後記 在結束本書的時候,我想對本書的體例以及有關的幾個問題作一些說明。

中國美學史上下兩千多年,涉及的範圍相當廣泛,內容極爲豐富。但是一本書的篇幅終究是有限的。這就產生一個矛盾。解決這個矛盾有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對每個時代的每一個美學思想家(或每一本有關美學的著作),不分大小主次地排列起來,一一加以簡略的介紹。這種方法容易把歷史變成流水賬。我覺得不很可取。另一種方法是突出重點,。抓住每個時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學思想家和美學著作,儘量把它們講充分一點。對於那些次要的、二三流的思想家,或者略去,或者附在重點人物的前後作簡略的介紹,或者作爲背景材料來處理。這就是唐代史學家劉知幾說的“略小而存大,舉重以明輕”的方法。我決定採用這種方法。我覺得這種處理方法,比那種不分輕重主次,把大大小小的人物、著作並列起來介紹的方法,更能顯示中國美學遺產的精華和價值,也更便於我們把握中國古典美學的體系和中國美學史的發展規律。因爲如本書《緒論》所說的,每個時代的美學思潮,總是集中地反映在那個時代最有代表性的美學思想家的著作當中。

當然,採用這種方法,要注意處理好點和麪、點和線的關係。所謂點和麪的關係,就是一個時代的代表性人物(代表性著作)和這個時代的美學思潮的關係。

  中國美學史讀後感篇三

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從奴隸社會的時候就開始出現了,它的內容豐富多樣,歷時長遠,從最初表現出來的巫文化到諸子時代的自然與心性、漢代的經學、唐代的禪學、宋明的理學、清的古典美學和具有現代意義的美學,而且諸子時代裏面又包括很多的學派對美學的不同觀點。以上的我列的可能不都對,在這麼多的時段裏面,我最感興趣的是諸子時代和禪學的美學觀點,因爲他們所主張的觀點比較能深入我心,也能讓我在短時間內理解並且接受,他們的觀點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對我們這些不知道該怎麼去面對這繽紛但又複雜的社會的人們,現在的人們都麻木了,都不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了······我自己在看了這些過去的哲人們的觀點之後,雖然只是少部分的關聯到美學的知識,但是講的都是人生的哲理,所以看了之後我不再像過去那樣每天無助的生活着了。儒家、道家和佛學的理論都讓我受益匪淺。總之得出的最深感受是:人活着要以善良的心去對待他人,不要奢求的太多,想要的太多,在得不到的情況下只會更加的痛苦。

中國的美學史之所以會給人那麼多有用的啓示,就是因爲之前的思想家們就把審美與藝術問題同宇宙、社會、人生的根本問題直接聯繫起來加以觀察和思考,雖在表述和論證上顯得不夠系統,但在根本上貫穿着自己獨特的深刻的哲學觀念。在古代文明發達的幾個國家中,中國美學自成一個獨立的嚴整的系統。中國古代美學是在和西方古代美學很不相同的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中國的古代文明起源很早,在進入奴隸社會之後,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未能完全衝破原始公社制度的外殼,氏族社會的傳統、風尚習俗、意識形態大量地、長期地保留着。社會中人與人的關係雖已以階級對立爲基礎,但仍然和血緣宗法關係結合在一起,表現爲對上下尊卑的細密區分和講求倫理秩序。這種情況,一方面使中國古代奴隸社會不可能像希臘羅馬那樣獲得充分發展;另一方面又使中國古代奴隸社會直接地繼承和保留了氏族社會中素樸的、人道的和民主的'精神,個體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對立表現得不那麼十分尖銳。從春秋時代開始,理性精神顯著高漲,不少思想家提倡以個體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爲理想,認爲兩者的分裂對抗應當盡力避免。這個基本的觀念,深刻地影響了整個中國美學的發展。中國美學長期以來堅持從個體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中去找美,認爲審美和藝術的價值就在於它們能從精神上有力地促進這種統一的實現,從而把具有深刻哲理性的和諧和道德精神的美提到了首要位置,並經常通過形象性的直觀方式和情感語言來表達。中國古代美學思想在春秋末年和戰國時期基本形成,以後在漫長的歷史時期內獲得了多方面的發展。

㈠ 、儒家的美學思想

儒家美學的創始者和重要代表是孔子。他的美學思想建立在他的“仁”學的基礎上,孔子從他的“仁”學出發,總結、概括和發展了前人片斷的言論,第一次深刻地解釋了美與善的關係、審美與藝術的社會作用等問題。他把外在形式的美稱爲“文”,把內在道德的善稱爲“質”,認爲文、質應該統一起來,外在形式的美可以給人感官愉悅,但只有與善統一起來才具有真正的價值。真正的美就是人與人之間有親疏差等的互助互愛,即實現“仁”這個最高原則,構成這種美的社會內容的“仁”,並不是外部強加給人的東西,而是植根於血緣關係基礎上的普遍的內在心理要求。從而,以“仁”爲基礎和內容的美的社會普遍性,與個體心理的具體性溶合在一起,不再是抽象的外在觀念或規約了。孔子強調美與善不能分離,強調藝術的感染作用,認爲審美與藝術的作用在於感發和陶冶人們的倫理情感,促進個體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孔子第一個從人的相互依存的社會性與個體的感性心理欲求相統一的高度來觀察審美與藝術問題,指出了審美與藝術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孔子之後,戰國時期儒家美學還是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孔子之後的孟子主張的人性本善學說比孔子的學說,顯得更富哲理性,也更向人性思想的美學建構進了一步,在“人性本善”的基礎上,孟子第一次提出了“共同美”的觀點,也就是說:美對所有審美主體來說都是共同的,而且審美主體面對各個不同的審美對象而獲得的美感也可能是相通、相似甚至是共同的,連審美的過程也有可能是有共同性的。

㈡ 、道家的美學思想

道家哲學和美學的創始人是老子,但道家美學的真正代表者是莊子及其學派。道家美學的全部思想建立在關於“道”的理論基礎之上。儒家美學很充分地肯定美與善、善與真的統一,認爲這種統一是絕對合理和不容置疑的。而道家美學則相反,它處處致力於揭露美與善、美與真的尖銳矛盾以及美醜對立的相對性、虛幻性和不確實性。它甚至認爲,各種人爲的審美與藝術活動有害於人的自然本性的發展,道家的這一類說法似乎是對美與藝術的否定,實際上,它是針對中國古代從氏族社會進入階級社會之後,現實生活中大量存在的美與善、美與真的分裂和對立以及以醜爲美和以驕奢淫逸、傷身害生的感官享樂爲美這樣一些社會現象而發的。所以,它在消極虛無的形態下,含有樸素的辯證法和深刻的批判精神。在道家看來,真正的美不是世俗人們所追求的感官聲色的愉快享受或權勢慾望的恣意滿足,也不是儒家虛僞的仁義道德的實現,而是一種同自然無爲的“道”合爲一體、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爲任何外物所奴役的絕對自由的境界。道家的觀點有“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淡然無極而衆美從之”,都表明美在於超功利的自然無爲。道家還把個體生命的價值、個體與他人的互不相爭的自由發展放在最高的位置,主張對人世的利害、得失、是非、榮辱、禍福採取一種聽其自然,不容於心的超越態度,認爲這樣就可以從人世的苦難中獲得解脫,始終保持精神上的自由,達到美的境界,這種超越是精神上的主觀空想,帶有虛幻、消極和逃避現實的性質,但在另一方面,這種超越又恰好觸及到了審美觀的心理特徵等問題。

㈢ 、佛家的美學思想

理解佛教美學、禪宗美學,首先要了解佛教對快樂的基本態度,可分爲兩類:一類是身樂、世俗樂,佛教對這個持否定的態度;一類是心樂、出世樂,佛教對此竭力持肯定的態度。身樂、世俗樂,就是我們世俗人孜孜不倦、日日追求的快樂,佛教把它稱之爲“欲樂”,因爲它滿足人的情慾享受,可以通過人們的感官明顯感受認知到。而心樂、出世樂與世俗人追求的快樂取向截然相反,也不可通過感覺知道,佛教把它稱之爲“涅盤樂”不僅稍縱即逝、不可長久,而且會引起種種貪愛和對外帶來虛假快樂的外物的無盡索取,導致人生真諦的喪失,是人生痛苦的根源。佛教從對這兩種快樂情感的區分和態度奠定了其否定世俗美、肯定出世美的基本美學傾向。首先是對世俗美的批判和否定。爲什麼人們從觸、視、聽、聞、嗅這五覺快樂出發對引發快感的美色、美聲、美香、美味、細滑之物的追求是產生“大苦”的根源呢?因爲它們都是因緣的暫時聚合,虛幻不實、不能永恆存在,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一切可以給五種感覺帶來快感的現實美是空幻的假象,即便感受現實美的審美主體的人是四大皆空的,這樣看來,現實世界就不是快樂的伊甸園,而是苦海茫茫的婆娑世界,那些帶來慾望享樂的種種樂事,都成爲導致痛苦的根源。其次是對出世美的肯定和強調。世俗世界醜陋不堪,痛苦不已,如何遠離醜陋、擺脫痛苦呢?那就是走向出世,進入涅槃,就是改變對世俗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改變普通人的情感思想。破除了世俗的想法,使心如止水,也就破除了對虛幻的世俗之美的貪愛與執取,根絕了人生痛苦的來源。擺脫痛苦的根本關鍵是不爲內情所牽、不爲外物所動, 而是要保持一顆 “菩提心”,不爲內情所牽、不爲外物所動,這是“無心之心”。 如此,佛教美學就體現出強烈的心性美學傾向。最後,在瞭解了佛教在反對世俗美的同時建構獨特的出世美的美學主旨之外,我們還要注意佛教對世俗美的變相肯定。佛教也主張隨順世俗之見教化衆生,引導衆生在有中觀空,在虛妄中求真,在美的形式中領悟佛道,就成爲佛教及其美學的另一取向。正是這一取向,使佛教美學對其否定的世俗美和形式美有加以變相的肯定,因而呈現出豐富多彩的世俗美學趣味和形式多樣的美學建樹。我本人是信仰佛教的,因爲佛教的教義比較於其他宗教的教義更能感染我的心靈,我渴望自己能在對佛教的信仰過程中生髮出對整個社會的真正的慈悲之心,而不是全身心的去憎惡這個社會;讓我能在面對這麼複雜的社會也夠用有正確的生活態度。我最信仰或最最能感染我心靈的就是佛教行善,寬容和超越慾望的這些教義觀點。行善——行善並不是責任,而是一種權利,可以讓我們擁有健康和快樂,佛的願望是要是人人及一切衆生都能夠成爲和自己一樣的至善,至上的佛陀。寬容——寬容與瞭解的心,是心靈平靜的的因素,去寬容你的朋友,寬容你的親人並不能說明你的大度,能正確去寬容你的敵人或者大一點的去寬容這個雜亂的世界那纔算是到達了寬容的真諦。能夠欣賞人世間一切美麗清香的人與事,對人間萬象抱着更寬容,更喜愛的胸襟,這樣才能把佛家所講的“空”提高到更高的境界。超越慾望——人生在世,除了生存的慾望以外,人還有各種各樣的慾望,名利,金錢,情慾等等。但是慾望是無止境的,慾望就像是海水,喝得越多越是飢渴,太強烈的慾望會造成痛苦和不幸。人的生命幸福,是一種無慾與奉獻,是超越慾望後的安穩與寧靜。所以,請帶着佛性去生活吧!

儒家的“真正的美就是人與人之間有親疏差等的互助互愛,即實現‘仁’這個最高原則,構成這種美的社會內容的‘仁’”; 道家的“真正的美不是世俗人們所追求的感官聲色的愉快享受或權勢慾望的恣意滿足,也不是儒家虛僞的仁義道德的實現,而是一種同自然無爲的“道”合爲一體、超越人世的利害得失、在精神上不爲任何外物所奴役的絕對自由的境界”。佛教的“從對兩種快樂情感的區分和態度奠定了其否定世俗美、肯定出世美的基本美學”。他們三家的觀點都很精闢也很有教育意義,而且他們也是可以相互的融合的,道家美學缺乏儒家那種執着於現實的積極入世的精神,在這方面,儒家對道家的虛無高蹈的傾向起着抵制和克服的作用。而道家對審美與藝術創作特徵的深刻理解,又彌補了儒家在這方面認識不足的弱點,並且它的超功利的思想和敢於大膽揭穿假面的批判精神,是動搖和衝破正統禮法束縛的有力的思想武器。一般而言,道家美學的優點所在,正是儒家美學的弱點所在,反之亦然。整個中國古代美學的理論基礎,是由相互對立而又相互補充的儒道兩家美學所構成的。而佛家的思想是更進一步的理清了人活着應該有的價值最求。感受最深的就是在看他們的觀點時得出對做人的方法和建立健康生活的方式。做人或者是過生活,最重要的是要有滿足的心態,不能一味的去尋求原本就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該是你的就是你的,正所謂“得之,你幸;失之,你命”,而且要明白的是:慾望就像海水,喝得越多就越渴,最後的命運可能就是一無所有,最悲慘的就是連最珍貴的命都丟了。所以還不如以一顆真切的心態去熱愛生活,不管是生活在好的或不好的條件下,環境不允許你有好的生活,但是你的心態可以決定你自己的生活狀態,所以,請大家以正確的心態去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