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原文賞析

終南原文賞析1

唐代:祖詠

終南原文賞析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譯文及註釋

譯文遙望終南,北山秀麗,皚皚白雪,若浮雲間。雪後初晴,林梢之間閃爍着夕陽餘暉,晚時分,長安城內又添了幾分積寒。註釋⑴終南:山名,在唐京城長安(今陝西西安)南面六十里處。餘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詩》此詩題下有小字注:“有司試此題,詠賦四句即納,或詰之,曰‘意盡’。”⑵陰嶺:北面的山嶺,背向太陽,故曰陰。⑶林表:林外,林梢。霽(jì):雨、雪後天氣轉晴。...

譯文及註釋

佚名

譯文

遙望終南,北山秀麗,皚皚白雪,若浮雲間。

雪後初晴,林梢之間閃爍着夕陽餘暉,晚時分,長安城內又添了幾分積寒。

註釋 ⑴終南:山名,在唐京城長安(今陝西西安)南面六十里處。餘雪:指未融化之雪。《全唐詩》此詩題下有小字注:“有司試此題,詠賦四句即納,或詰之,曰‘意盡’。”

⑵陰嶺:北面的山嶺,背向太陽,故曰陰。

⑶林表:林外,林梢。霽(jì):雨、雪後天氣轉晴。▲

參考資料: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306

2、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xx:58

3、 張國舉 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xx:95-96

  賞析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三十一。下面是中國古典文學專家、陝西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霍松林先生對此詩的賞析。據《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的。按照規定,應該作成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寫了這四句就交卷。有人問他爲什麼,他說:“意思已經完滿了。”這真是無話即短,不必畫蛇添足。題意是望終南餘雪。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所見的自然是它的“陰嶺”(山北叫做“陰”);而且,惟其“陰...

  賞析

佚名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一百三十一。下面是中國古典文學專家、陝西師範大學文學研究所所長霍松林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據《唐詩紀事》卷二十記載,這首詩是祖詠在長安應試時作的。按照規定,應該作成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排律,但他只寫了這四句就交卷。有人問他爲什麼,他說:“意思已經完滿了。”這真是無話即短,不必畫蛇添足。

題意是望終南餘雪。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所見的自然是它的“陰嶺”(山北叫做“陰”);而且,惟其“陰”,纔有“餘雪”。“陰”字下得很確切。“秀”是望中所得的印象,既讚頌了終南山,又引出下句。“積雪浮雲端”,就是“終南陰嶺秀”的具體內容。這個“浮”字下得十分生動。自然,積雪不可能浮在雲端。這是說:終南山的陰嶺高出雲端,積雪未化。雲,總是流動的;而高出雲端的積雪又在陽光照耀下寒光閃閃,正給人以“浮”的感覺。或許有的讀者要說:“這裏並沒有提到陽光呀!”這裏是沒有提,但下句卻作了補充。“林表明霽色”中的“霽色”,指的就是雨雪初晴時的陽光給“林表”塗上的色彩。同時,“積雪浮雲端”一句寫出了終南山高聳入雲,表達了作者的凌雲壯志。

“明”字當然下得好,但“霽”字更重要。作者寫的是從長安遙望終南餘雪的情景。終南山距長安城南約六十華里,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陰天固然看不清,就是在大晴天,一般看到的也是籠罩終南山的濛濛霧靄;只有在雨雪初晴之時,才能看清它的真面目。賈島的《望山》詩裏是這樣寫終南山的:“日日雨不斷,愁殺望山人。天事不可長,勁風來如奔。陰霾一似掃,浩翠瀉國門。長安百萬家,家家張屏新。”久雨新晴,終南山翠色慾流,長安百萬家,家家門前張開一面新嶄嶄的屏風,非常好看。唐時如此,現在仍如此,久住西安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所以,如果寫從長安城中望終南餘雪而不用一個“霽”字,卻說望見終南陰嶺的餘雪如何如何,那就不是客觀真實了。

祖詠不僅用了“霽”,而且選擇的是夕陽西下之時的“霽”。他說“林表明霽色”,而不說山腳、山腰或林下“明霽色”,這是很費推敲的。“林表”承“終南陰嶺”而來,自然在終南高處。只有終南高處的林表才明霽色,表明西山已銜半邊日,落日的餘光平射過來,染紅了林表,不用說也照亮了浮在雲端的積雪。而結句的“暮”字,也已經呼之欲出了。

前三句,寫“望”中所見;末一句,寫“望”中所感。俗諺有云:“下雪不冷消雪冷。”又云:“日暮天寒。”一場雪後,只有終南陰嶺尚餘積雪,其他地方的雪正在消融,吸收了大量的熱,自然要寒一些;日暮之時,又比白天寒;望終南餘雪,寒光閃耀,就令人更增寒意。做望終南餘雪的題目,寫到因望餘雪而增加了寒冷的感覺,意思的確完滿了,就不必死守清規戎律,再湊幾句了。

王士禛在《漁洋詩話》捲上裏,把這首詩和陶潛的“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王維的“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寬”等並列,稱爲詠雪的“最佳”之作。詩中的霽色、陰嶺等詞烘托出了詩題中餘字的精神。▲

參考資料:

1、 霍松林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35-136

  創作背景

這是一首應試詩。《唐詩紀事》記載,祖詠年輕時去長安應考,文題是“終南望餘雪”,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祖詠看完後思考了一下,寫出了四句就擱筆了。他感到這四句已經表達完整,若按照考官要求寫成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體,則有畫蛇添足的感覺。當考官讓他重寫時,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興。結果祖詠未被錄取。...

顯示全部

  創作背景

佚名

這是一首應試詩。《唐詩紀事》記載,祖詠年輕時去長安應考,文題是“終南望餘雪”,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祖詠看完後思考了一下,寫出了四句就擱筆了。他感到這四句已經表達完整,若按照考官要求寫成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體,則有畫蛇添足的感覺。當考官讓他重寫時,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看法,考官很不高興。結果祖詠未被錄取。▲

參考資料:

1、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xx:58

2、 張國舉 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xx:95-96

3、 霍松林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35-136

祖詠

祖詠 唐代詩人。洛陽(今屬河南)人。生卒年不詳。少有文名,擅長詩歌創作。與王維友善。王維在濟州贈詩云:"結交二十載,不得一日展。貧病子既深,契闊餘不淺。"(《贈祖三詠》)其流落不遇的情況可知。開元十二年(724),進士及第,長期未授官。後入仕,又遭遷謫,仕途落拓,後歸隱汝水一帶。

秋夕

唐代: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天階 一作:天街;臥看 一作:坐看)

宮詞

唐代:薛逢

十二樓中盡曉妝,望仙樓上望君王。

鎖銜金獸連環冷,水滴銅龍晝漏長。

雲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

遙窺正殿簾開處,袍袴宮人掃御牀。

終南原文賞析2

終南別業

作者: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註解:

1、勝事:快意的事。

2、值:遇見;

3、林叟:鄉村的老人。

4、無還期:無一定時間。

譯文:

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賞析:

這首意在極寫隱居終南山之閒適怡樂,隨遇而安之情。第一聯敘述自己中年以後就厭惡世俗而信奉佛教。第二聯寫詩人的興致和欣賞美景時的樂趣。第三聯寫心境閒適,隨意而行,自由自在。最後一聯進一步寫出悠閒自得的心情。“偶然”遇“林叟”,便“談笑”“無還期”了,寫出了詩人淡逸的天性和超然物外的風采。對句既純屬自然,又含隱哲理。凝鍊至此,實乃不易。

終南原文賞析3

王維《終南山》賞析

文/楊國鵬

【原詩】: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賞析】:

首聯“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詩人遠眺終南,從主峯“太乙”着筆,以誇張的藝術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體輪廓。

遠眺終南,太乙高聳,穿雲入天;餘脈綿延,磅薄無邊。“太乙”,又稱太一,乃終南山主峯。“天都”,傳說中天上之帝都,而非今人解讀之“長安”。“近天都”,極言主峯之高,從遠處眺望,終南山之主峯與天相接,似乎靠近了傳說中的天都。既是寫實又是誇張,同樣,“接海隅” 極言餘脈連綿,一望無際,似乎接近了海邊。在詩人的眼裏,終南山其高不可達,其遠不可及,好一個洞天福地!

頷聯“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此時詩人已經身處半山,四周雲霧縹緲,路徑小詩,他景隱匿,於是詩人駐足回首,只見來時之路,雲海茫茫,合而無隙;向前看去,一片濛濛青靄,待繼續前行,卻再也看不見了,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起來,濛濛漫漫,真真是可望而不可及啊!

我們可以想象那時候的終南山: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珍禽異獸,奇花靈草,值得觀賞的景物數不勝數。但詩人着重於終南山的動態雲海,將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既看不真,又看不清。唯其如此,才更加令人心馳而神往。我們看經典影視《西遊記》,凡有天宮的鏡頭,皆是一片雲海,朦朦朧朧,如夢如幻。只有王維這樣的詩人,才深解其中真味啊!

頸聯“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詩人終於走出了雲海,視線也清晰了些許,此時,縱目四望,但見羣峯羅列,陽光透過雲靄照在山間。因了光線變化,參差起伏的衆壑,就顯得或明或暗,或濃或淡,或有或無,千姿百態,陰陽而殊。

首聯寫出了終南山之高和從東至西之遠,頸聯的“分野中峯變”則寫出了其南北之闊。古時以十二星次的位置,劃分地面上的州郡國,其位置與星次相對應,就天文說,稱之“分星”,就地面說,謂之“分野”。天上的星宿竟然以終南山的主峯爲分界線,是言終南山的廣大。登高望遠,詩人鳥瞰之下,由於陽光照射角度的不停變化,此時的衆壑就顯得明暗顯晦,瞬息變幻,整個終南山就更加靈氣十足,氣象萬千。

尾聯“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甚至有些人認爲它與前三聯不統一、不相稱,不搭調。王夫之辯解說:“‘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則山之遼廓荒遠可知,與上六句初無異致,且得賓主分明,非獨頭意識懸相描摹也。”(《姜齋詩話》卷二)沈德潛也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唐詩別裁》卷九)

這些見解都有可取之處,筆者細品,又有一些領會。第一,“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看似突兀,實則自然。美景當前,一片靜寂,詩人正沉浸在清心靜觀的境界中,遠處隱隱傳來丁丁的砍柴聲,將詩人喚醒,這才意識到天色已晚,該找個有人的地方投宿了;第二,美景尚未看夠,明天還需繼續,詩人難免要就近投宿,便隔水相問樵夫,這裏有詩人的不寫之寫,我們似乎可以看見:隔着山澗,詩人高聲相詢,而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循聲辯向,才發現了樵夫的身影,兩人揮手示意,一問一答,迴音不斷,動感十足,餘味無窮。第三,如此高山,怎有人煙,這砍柴人,真的就是普通的樵夫嗎?何況終南山處處山木,哪裏砍不得柴呢,偏偏在這接近山頂的地方?我們常見訪隱者不遇的詩,這裏詩人王維不期而遇的恐怕是個高人呢!所以說,尾聯之妙,妙在畫龍點晴。

詩人王維的《終南山》,以遊蹤爲線索,以時空變換爲順序,從不同的視點描繪了終南山的巍峨壯觀和氣象萬千,真正達到了“以少總多”“意餘於象”的藝術效果,併爲後世“天下修道,終南爲冠”作了最嘹亮的領唱。

終南原文賞析4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唐代·王維《終南山》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巍巍的終南山臨近長安城,山連着山一直延伸到海邊。

回望山下白雲滾滾連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

終南山連綿延伸,佔地極廣,中峯兩側的分野都變了,衆山谷的天氣也陰晴變化,各自不同。

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註釋

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里,秦嶺主峯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爲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里,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

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峯。唐人每稱終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縣誌》:"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里。按經傳所說,終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天都:天帝所居,這裏指帝都長安。

青靄:山中的嵐氣。靄:雲氣。

海隅:海邊。終南山並不到海,此爲誇張之詞。

分野:古天文學名詞。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宿的位置來區分中國境內的地域,被稱爲分野。地上的每一個區域都對應星空的某一處分野。

壑:山谷。“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這兩句詩是說終南山連綿延伸,佔地極廣,中峯兩側的分野都變了,衆山谷的天氣也陰晴變化,各自不同。

人處:有人煙處。

賞析

王維之詩自古有“詩如畫”之說。品其詩如賞中國畫。清新淡雅;讀其詩似遊神州萬里江山,恢弘壯闊。詩中一句一詞,點點滴滴,盡是詩人豪情萬丈。《終南山》就是這樣一首王維山水詩的亮點之作。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首聯是說,巍巍的終南山高入雲霄,與天帝的都城臨近。綿亙不絕的山巒,延伸到遙遠的大海之濱。

首聯寫終南山的遠景,借用誇張的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只能得知於遠眺,而不能得之於逼視。所以這一聯顯然是寫遠景。

“太乙”是終南山的別稱。中南雖高,去天甚遠,說它“近天都”,當然是藝術誇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峯的確與天連接,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誇張寫真實。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至河南陝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接不斷,直到海隅,又何嘗符合事實?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誇張而愈見真實。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次聯是說,我在深山前行,繚繞的雲霧分向兩邊,回頭望去,白雲又在身後合成了茫茫的一片。我朝濛濛的青靄走去,一到面前卻杳然不見。

次聯寫近景,“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爲“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雲瀰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彷彿再走幾步,就可以浮游於白雲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雲又合攏來,匯成茫茫的雲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遊山經歷的人並不陌生。

“青靄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爲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雲海,前面又是濛濛青靄,彷彿繼續前進,就可以摸着那青靄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來,濛濛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這一聯詩,寫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孕。即如終南山中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那些值得觀賞的景物,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惟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雲”、“青靄”俱合,剛纔呈現於眉睫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並不明說,爲我們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頸聯是說,終南山是這樣的遼闊,中央主峯把終南東西隔開,陽光照耀羣山,千巖萬壑或明或暗,深深淺淺。

頸聯高度概括,尺幅萬里。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至於終南山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峯變”一句來表現。遊山而有這樣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峯”,縱目四望之狀已經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的綿遠,南北的遼闊,只有立足於“近天都”的“中峯”,才能收全景於眼底;而“陰晴衆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這全景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巖萬壑的的千形萬態。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尾聯是說,我想在山裏找一個人家投宿,隔着澗流,詢問林中的樵夫。

對於尾聯,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對此,清沈德潛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唐詩別裁集》)然而通過玩其語意,我們似乎可以領會更多的東西。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省略了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遊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山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遊,而山景之賞心悅目,也不難於言外得之。第三,詩人既到“中峯”,則“隔水問樵夫”的“水”實際上是深溝大澗;那麼他是怎樣發現這一樵夫的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響動,使人循聲辨向,從隔水的樹林裏發現樵夫的情景,不難想見。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的地方必然有人居住,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餘於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爲詩人兼畫家的王維,深懂此中奧祕,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爲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餘於象”的藝術效果。

詩旨在詠歎終南山的宏偉壯大。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誇張,極言山之高遠。頷聯寫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雲氣變幻,移步變形,極富含蘊。頸聯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爲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

終南原文賞析5

【詩詞原文】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詩解釋】

傍晚時從終南山上走下來,山月一路跟着我歸來。回頭望望剛纔走過的山間小路,蒼蒼茫茫籠罩在一片青翠中。與斛斯山人攜手到他的田家,孩童出來打開柴門。走進綠竹掩映的幽靜小路,青蘿的枝葉時時拂着我們的衣裳。歡言笑談中得到了真正放鬆休息,暢飲着美酒,賓主頻頻舉杯。放聲高歌松風曲,歌罷銀河的星星已經稀少。我喝醉了但主人非常高興,歡樂得忘了人間的奸詐心機。

【詞語解釋】

碧山:指終南山。

下:下山。

卻顧:回頭望。

所來徑:下山的小路。

蒼蒼:暮色蒼茫。

翠微:青翠的山坡。

相攜:下山時路遇斛斯山人,攜手同去其家。

【詩詞賞析】

李白作這首田園詩時,正在長安供奉翰林。從詩的內容來看,詩人是在月夜到長安南面的終南山造訪一位隱士。本詩以詩人的活動爲中心,以田家飲酒爲題材。從「山月隨人歸」開始,遇斛斯山人而至其家,直至暢飲美酒,放聲高歌,忘卻人間

的名利,淡泊而恬遠。詩人極具渲染之勢,既寫了山色的青翠,又寫了豪飲的暢懷,表達了詩人遇知己的歡樂喜悅。 全詩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色彩鮮明,神采飛揚,頗有清俊之味。

我國的田園詩以晉末陶潛爲開山祖,他的詩,對後代影響很大。李白這首田園詩,似也有陶詩那種描寫瑣事人情,平淡爽直的風格。

李白作此詩時,正在長安供奉翰林。從詩的內容看,詩人是在月夜到長安南面的終南山去造訪一位姓斛斯的隱士。首句“暮從碧山下”,“暮”字挑起了第二句的“山月”和第四句的“蒼蒼”,“下”字挑起了第二句的“隨人歸”和第三句的“卻顧”,“碧”字又逗出第四句的“翠微”。平平常常五個字,卻無一字虛設。“山月隨人歸”,把月寫得如此脈脈有情。月尚如此,人而不如月乎?第三句“卻顧所來徑”,寫出詩人對終南山的餘情。這裏雖未正面寫山林暮景,卻是情中有景。不正是旖旎山色,使詩人迷戀不已嗎?第四句又是正面描寫。“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林幽深處。“蒼蒼”兩字起加倍渲染的作用。“橫”有籠罩意。此句描繪出暮色蒼蒼中的山林美景。這四句,用筆簡煉而神色俱佳。詩人漫步山徑,大概遇到了斛斯山人,於是“相攜及田家”,“相攜”,顯出情誼的密切。“童稚開荊扉”,連孩子們也開柴門來迎客了。進門後,“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寫出了田家庭園的恬靜,流露出詩人的稱羨之情。“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得所憩”不僅是讚美山人的庭園居室,顯然也

爲遇知己而高興。因而歡言笑談,美酒共揮。一個“揮”字寫出了李白暢懷豪飲的神情。酒醉情濃,放聲長歌,直唱到天河羣星疏落,籟寂更深。“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句中青松與青天,仍處處綰帶上文的一片蒼翠。至於河星既稀,月色自淡,這就不在話下了。最後,從美酒共揮,轉到“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寫出酒後的風味,陶陶然把人世的機巧之心,一掃而空,顯得淡泊而恬遠。

這首詩以田家、飲酒爲題材,很顯然是受陶潛詩的影響,然而兩者詩風又有不同之處。陶潛的寫景,雖未曾無情,卻顯得平淡恬靜,如“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之類,既不染色,而口氣又那麼溫緩舒徐。而李白就着意渲染,“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不僅色彩鮮明,而且神情飛揚,口氣中也帶有清俊之味。在李白的一些飲酒詩中,豪情狂氣噴薄涌泄,溢於紙上,而此詩似已大爲掩抑收斂了。“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可是一比起陶詩,意味還是有差別的。陶潛的“或有數斗酒,閒飲自歡然”,“過門輒相呼,有酒斟酌之”,“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一觴雖自進,杯盡壺自傾”之類,稱心而出,信口而道,淡淡然無可無不可的那種意味,就使人覺得李白揮酒長歌仍有一股英氣,與陶潛異趣。因而,從李白此詩既可以看到陶詩的影響,又可以看到兩位詩人風格的不同。

終南原文賞析6

【詩句】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出處】唐·王維《終南山》。

【譯註】要想找有人煙的地方投 宿,還須隔着溪水向對面的樵夫打聽。

  【全詩】

《終南山》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註釋】太乙:又稱太一、太白,終南山主峯。這裏代指終南山。天都:天帝所 居,這裏指天。海隅(yú):海邊。其實終南山根本連不到海邊,這是誇張 之筆。靄(ǎi):雲霧。“分野”句:中峯南北,屬於不同的分野。古代天文 學家將天空十二星次的位置與地上州郡區域相對應,稱某地爲某星之分 野。中峯:指主峯太乙。變:變化。壑(hè):山谷。殊:不同。人處:有人 煙處,即人家、村子。

【大意】終南山刺破青天接近天都,山勢連綿不盡一直延伸到海邊。人行白 雲中回頭望去不見來路,山上的青霧走近了反而看不見了。中峯南北, 屬於不同的分野,條條山谷間的陰晴都不一樣。要想找有人煙的地方投 宿,還須隔着溪水向對面的樵夫打聽。

  【全詩鑑賞】

一名中南山,又稱太乙山。位於唐都長安(即今西安市)南八十里,是秦嶺山脈自武功到藍田縣境的總稱,包括翠華山、南五臺、圭峯山、驪山等。山中物產豐富,有茂密的森林,衆多的礦藏。唐代曾於山麓修造漕渠,直抵京師長安,用以轉運南山的木材和木炭。山峯峻峭秀麗,如錦繡的畫屏,屹立在古長安之南。唐代大詩人王維有《終南山詩》雲:“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回望谷,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欲投人處宿,隔山問樵夫。”唐太宗也曾作有《望終南山》一詩: “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疊鬆朝若夜,復岫缺疑全。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又據《新唐書·盧藏用傳》載:唐人盧藏用想入朝作官,即隱居終南山中,以冀徵召,時人稱之爲“隨駕隱士”。後果被召入仕。司馬承禎也嘗隱此山,亦被徵召作官。藏用指終南山說: “此中大有嘉處。”承禎說: “仕宦之捷境耳。”後遂以“終南捷境”專指求名利最近便的門路,也比喻達到目的的便捷途徑。

終南原文賞析7

終南

終南原文

終南何有?有條有梅。君子至止,錦衣狐裘。顏如渥丹,其君也哉!

終南何有?有紀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繡裳。佩玉將將,壽考不忘!

終南譯文及註釋

譯文

終南山上有什麼?有山楸來有梅樹。有位君子到此地,錦繡衣衫狐裘服。臉兒紅紅像塗丹,莫非他是我君主?

終南山上有什麼?有棱有角地寬敞。有位君子到此地,青黑上衣五彩裳。身上佩玉響叮噹,富貴壽考莫相忘。

譯文二

終南山上有什麼?有山楸來有梅樹。有位君子到此地,錦繡衣衫狐裘服。臉兒紅紅像塗丹,那是我的君王啊。

終南山上有什麼?有棱有角地寬敞。有位君子到此地,青黑上衣五彩裳。身上佩玉響叮噹,到壽命終結也忘不了。

注:在此“也哉”可用語助詞解,而且“也”的其他用法中一般不存在在這種情況下當或許的可能。考爲壽命終結和長壽的意思,這樣就形成了本詩的不同理解模式。

註釋

①終南:終南山,在今陝西西安市郊外。

②條:樹名,即山楸。材質好,可制車板。

③錦衣狐裘:當時諸侯的禮服。《禮記·玉藻》:“君衣狐白裘,錦衣以裼之。”

④渥(wò):塗。丹:赤石制的紅色顏料,今名硃砂。

⑤紀:山角。堂:山上寬平處。朱熹《詩集傳》:“紀,山之廉角也。堂,山之寬平處也。”一說紀和堂是兩種樹名,即杞柳和棠梨。

⑥黻(fú)衣:黑色青色花紋相間的上衣。繡裳:五彩繡成的下裳。當時都是貴族服裝

⑦將將:同“鏘鏘”,象聲詞。

⑧考:高壽。亡:通“忘”。

終南賞析

關於這首詩作者身份的推測,前人有兩種說法:其一,秦大夫所作。《詩序》以爲“(襄公)能取周地,始爲諸侯,受顯服,大夫美之故作是詩,以戒勸之”。其二,周遺民所作。方玉潤《詩經原始》雲:“此必周之耆舊,初見秦君撫有西土,皆膺天子命以治其民,而無如何,於是作此。”其最有力的推斷即是“其君也哉”一句。嚴粲《詩緝》雲:“‘其’者,將然之辭。‘哉’者,疑而未定之意。”此句意爲:“這個人將成爲我們的君主嗎?”方玉潤說:“秦臣頌君,何至作疑而未定之辭,曰‘其君也哉’,此必不然之事也。”理由較充足,可信爲周遺民之作。現代有的研究者認爲是終南山的姑娘,對進山的青年表示愛慕之心而作,亦別開生面,可備參考。 又關於此詩究竟是“美”還是“戒”,前人亦意見不一。朱熹《詩集傳》主“此秦人美其君之詞”,姚際恆亦肯定“有美無戒”。而《詩序》的總體評價是:“《終南》,戒襄公也。”方玉潤則以爲此詩“美中寓戒,非專頌禱”。從詩的實際情況來看,方氏所見較爲平允。

詩的“美”,最主要是讚頌秦公的容顏、服飾和儀態。兩章詩都對“君子”的來到表示出敬仰和讚歎的態度。那君子的臉紅潤豐澤,大有福相。那諸侯的禮服,內裏狐白裘,外罩織錦衣,還有青白相間斧形上裝和五次斑斕的下裳,無不顯得精美華貴,熠熠生輝。詩中對秦公的衣着有着一種新鮮感,不像是司空見慣習以爲常的感覺,秦公也像是在炫耀華服似的,在在證明這確是秦襄公被始封爲諸侯而穿上顯服的情景。《史記·秦本紀》:“(周)平王封襄公爲諸侯,賜之歧以西之地。其子文公,遂收周遺民有之。”詩大約就作於那時期。除了服裝外,詩還寫到了飾物的佩聲鏘鏘,那身上琳琅的美玉掛件叮噹作響,音韻悅耳。這就見出詩所描摹的形象是動態的,行進中的,彷彿讓人感覺到秦公步履雍容來到終南山祭祀行禮。詩通過視覺、聽覺形象的勾勒,至少在外觀上透出富貴氣派和令人敬仰感。

至於作者所代表的周遺民的內心感受是怎樣的,似乎不像外在敬意那樣簡單,兩章末尾各有一句耐人尋味的結語。第一句是“其君也哉”,從那驚疑不定的揣測口吻中,顯出忐忑不安憂喜參半的複雜心情。新君降臨一方,舊地遺民自有前途未卜的緊張心理,這很真實自然。第二句是“壽考不忘”,意謂:秦君哪,你富貴壽考,但最終不要忘記這裏曾是周王的土地和百姓呵!將祝福、叮嚀、告誡、期望種種難以直言的心境委婉托出。辨味這兩句,詩確實是意存勸戒,希望秦君是明君,而不是暴君。至於爲什麼那麼含蓄婉曲,汪中《述學·釋三九》說:“周人尚文,君子之於言不徑而致也,是以有曲焉。”倒是較爲圓通的。不過,最主要的恐怕還是不便直說。

最後看看兩章詩的起興有何意味。首先,周民搬出引以爲豪的周地名山起興,顯示了王都之民的身分和某種程度的優越感,也可使初來乍到的秦公不至小覷他們。就此意義而言,或有借當地名勝以壯膽撐門面的虛榮心理吧。其次,更爲重要的是,終南山又名中南山,巍峨險峻,爲萬衆仰慕。《尚書·禹貢》:“終南悖物。”《左傳·昭公四年》:“荊山、中南,九州之險。”皆指此山。終南山有豐富的物產,尤以根深葉茂的林木爲代表。還有寬衍險奧氣象萬千的山勢。這些表面物象,明眼人都不難看清。那麼作者何以要如數家珍不惜饒舌呢?一層意思是以隆崇的終南山,暗寓對秦公尊嚴身分的褒揚,有以偉物興偉人的奉承之意。另一層意思是讓秦公好好思忖一下:你真的能像終南山一樣的受人尊崇嗎?你只有修德愛民,不負衆望,才能與名山的地位相媲美。正如後世曹操《短歌行》詩所云:“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其寓戒於頌一石兩鳥的用意非常含蓄巧妙。

而另一解,詩只是對主君的讚揚。縱觀秦風各部與其他各師不同不是大多言色,如果按本詩前文到最後的意思承接來看只是對秦君的讚揚,參照朱熹《詩集傳》主“此秦人美其君之詞”,姚際恆亦肯定“有美無戒”,可以解釋爲第二種。

終南原文賞析8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作者:李白(701-762)當然是大家公認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天才詩人之一,大多數人認爲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祖籍隴西(今甘肅),一說生於中亞,但少年時即生活在蜀地,壯年漫遊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離開了,後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 他的詩,想象力“欲上青天攬明月”,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確無人能及。北宋初年,人們發現《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秦娥夢斷秦樓月”兩詞,又尊他爲詞的始祖。有人懷疑那是後人所託,至今聚訟紛紜。其實,李白的樂府詩,當時已被之管絃,就是詞的濫觴了。至於歷來被稱爲“百代詞曲之祖”的這兩首詞,格調高絕,氣象闊大,如果不屬於李白,又算作誰的作品爲好呢?

 註釋: 終南山:在今陝西西安市南,地近京城而又山林幽靜。翠微:青翠的山坡。松風:指古樂府《風入松》曲,也可作歌聲隨風入松林解。機:世俗的心機。

 【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是詩人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寫。只寫一次很平常的作客經過,但寫出了很淳樸的感情。全詩寫月夜在長安南面的終南山,去造訪一位姓斛斯的隱士。斛斯山人想來是一位隱士,同時是李白的好朋友。詩寫暮色蒼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靜、流露出詩人的稱羨之情。此詩以田家、飲酒爲題材,很受陶潛田園詩的影響。詩以“暮”開首,爲“宿”開拓。相攜歡言,置酒共揮,長歌風鬆,賞心樂事,自然陶醉忘機。這些都是作者真情實感的流溢。

終南原文賞析9

原文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譯文及註釋:

作者:佚名

譯文

巍巍的太乙山臨近長安城,山連着山一直蜿蜒到海邊。

白雲繚繞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

中央主峯把終南東西隔開,各山間山谷迥異陰晴多變。

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註釋

1.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里,秦嶺主峯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爲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里,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

2.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峯。唐人每稱終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縣誌》:"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里。按經傳所說,終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這裏指帝都長安。

4.青靄:山中的嵐氣。靄:雲氣。

5.海隅:海邊。終南山並不到海,此爲誇張之詞。

6 分野:古天文學名詞。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宿的位置來區分中國境內的地域,被稱爲分野。地上的每一個區域都對應星空的某一處分野。

7.壑:山谷。“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這兩句詩是說終南山連綿延伸,佔地極廣,中峯兩側的分野都變了,衆山谷的天氣也陰晴變化,各自不同。

8.人處:有人煙處。

賞析:

作者:佚名

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餘於 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爲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很懂得此中奧祕,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爲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

首聯“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先用誇張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只能得之於遙眺,而不能得之於逼視。所以,這一聯顯然是寫遠景。

“太乙”是終南山的別稱。終南雖高,去天甚遙,說它“近天都”,當然是藝術誇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峯的確與天連接,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誇張寫真實。“連山接海隅”也是這樣。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止河南陝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接不斷,直到海隅”,又何嘗符合事實?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誇張而愈見真實。

次聯寫近景,“白雲回望合”一句,“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爲“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雲瀰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彷彿再走幾步,就可以浮游於白雲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雲又合攏來,匯成茫茫雲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遊山經驗的人都並不陌生,而除了王維,又有誰能夠只用五個字就表現得如此真切呢?

“青靄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爲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雲海,前面又是濛濛青靄,彷彿繼續前進,就可以摸着那青靄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來,濛濛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這一聯詩,寫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孕。即如終南山中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值得觀賞的景物還多,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於進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雲”、“青靄”俱“合”,則剛纔呈現於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明說,但他卻在已經勾畫出來的“象”裏爲我們留下了馳聘想象的廣闊天地。

第三聯高度概括,尺幅萬里。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至於終南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峯變”一句來表現。遊山而有“分野中峯變”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峯”,縱目四望之狀已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之綿遠如彼,南北之遼闊如此,只有立足於“近天都”的“中峯”,才能收全景於眼底;而“陰晴衆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所謂“陰晴衆壑殊”,當然不是指“東邊日出西邊雨”,而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巖萬壑千形萬態。

對於尾聯,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有些人認爲它與前三聯不統一、不相稱,從而持否定態度。王夫之辯解說:“‘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則山之遼廓荒遠可知,與上六句初無異致,且得賓主分明,非獨頭意識懸相描摹也。”(《姜齋詩話》卷二)沈德潛也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唐詩別裁》卷九)

這些意見都不錯,然而“玩其語意”,似乎還可以領會到更多的東西。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有個省略了的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遊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水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遊,而山景之賞心悅目,詩人之避喧好靜,也不難於言外得之。第三,詩人既到“中峯”,則“隔水問樵夫”的“水”實際上是深溝大澗;那麼,他怎麼會發現那個“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音響。詩人尋聲辨向,從“隔水”的樹林裏欣然發現樵夫的情景,不難想見。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的地方必然有“人處”,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詩旨在詠歎終南山的宏偉壯大。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誇張,極言山之高遠。頷聯寫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雲氣變幻,移步變形,極富含孕。頸聯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爲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

總起來看,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和優點是善於“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餘於象”的藝術效果。

本詩旨在詠歎終南山的宏偉壯觀。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誇張極言山的主峯之高峻和山勢之連亙。從取景角度看是仰視與平眺。頜聯寫近景,身在山中所見,鋪敘雲氣變幻,移步變形。從取景角度看,是回望與入看。頸聯描寫登上山後在中峯縱目俯瞰,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幹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爲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免,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終南山之壯美,便不言而喻了。

終南原文賞析10

北闕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髮催年老,青陽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鬆月夜窗虛。

翻譯

不要再給北面朝廷上書,讓我回到南山破舊茅屋。

我本無才難怪明主見棄,年邁多病朋友也都生疏。

白髮頻生催人日漸衰老,陽春來到逼得舊歲逝去。

滿懷憂愁輾轉難以入睡,月照松林窗外一片空虛。

註釋

北闕:皇宮北面的門樓,漢代尚書奏事和羣臣謁見都在北闕,後因用作朝廷的別稱。

休上書:停止進奏章。

南山:唐人詩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隱居題。這裏指作者家鄉的峴山。一說指終南山。

敝廬:稱自己破落的家園。

不才:不成材,沒有才能,作者自謙之詞。

明主:聖明的國君。

多病:一作“臥病”。

故人:老朋友。

疏:疏遠。

老:一作“去”。

青陽:指春天。

逼:催迫。

歲除:年終。

永懷:悠悠的思懷。

愁不寐:因憂愁而睡不着覺。

寐:一作“寢”。

虛:空寂。一作“堂”。

鑑賞

落第後的孟浩然有一肚子的牢騷而又不好發作,因而以自怨自艾的形式抒發仕途失意的幽思。這首詩表面上是一連串的自責自怪,骨子裏卻是層出不盡的怨天尤人;說的是自己一無可取之言,怨的是纔不爲世用之情。

字面上說“北闕休上書”,實際上表達的正是“魏闕心常在,金門詔不忘”的情意。只不過這時他才發覺以前的想法太天真了;原以爲有了馬周“直犯龍顏請恩澤”的先例,唐天子便會代代如此;現在才發現:現實是這樣令人失望。因而一腔幽憤,從這“北闕休上書”的自艾之言中傾出。明乎此,“南山歸敝廬”本非所願,不得已也。諸般矛盾心緒,一語道出,令人讀來自有餘味。

三四句具體回述失意的緣由。“不才明主棄”,感情十分複雜,有反語的性質而又不盡是反語。詩人自幼抱負非凡,“執鞭慕夫子,捧檄懷毛公,感激遂彈冠,安能守固窮!”他也自贊“詞賦亦頗工”。其志如此,其才如此,不謂“不才”。因此,說“不才”既是謙詞,又兼含了有才不被人識、良驥未遇伯樂的感慨。而這個不識“才”的不是別人,正是“明主”。可見,“明”也是“不明”的微詞,帶有埋怨意味的。此外,“明主”這一諛詞,也確實含有諛美的用意,反映他求仕之心尚未滅絕,還希望皇上見用。這一句,寫得有怨悱,有自憐,有哀傷,也有懇請,感情相當複雜。而“多病故人疏”比上句更爲委婉深致,一波三折;本是怨“故人”不予引薦或引薦不力,而詩人卻說是因爲自己“多病”而疏遠了故人,這是一層;古代,“窮”、“病”相通,借“多病”說“途窮”,自見對世態炎涼之怨,這又是一層;說因“故人疏”而不能使明主明察自己,這又是一層。這三層含義,最後一層纔是主旨。

求仕情切,宦途渺茫,鬢髮已白,功名未就,詩人不可能不憂慮焦急。五六句就是這種心境的寫照。白髮、青陽(春日),本是無情物,綴以“催”“逼”二字,恰切地表現詩人不願以白衣終老此生而又無可奈何的複雜感情。

也正是由於詩人陷入了不可排解的苦悶之中,才使他“永懷愁不寐”,寫出了思緒縈繞,焦慮難堪之情態。“鬆月夜窗虛”,更是匠心獨運,它把前面的意思放開,卻正襯出了怨憤的難解。看似寫景,實是抒情:一則補充了上句中的“不寐”,再則情景渾一,餘味無窮,那迷濛空寂的夜景,與內心落寞惆悵的心緒是十分相似的。“虛”字更是語涉雙關,把院落的空虛,靜夜的空虛,仕途的空虛,心緒的空虛,包容無餘。

這首詩看似語言顯豁,實則含蘊豐富。層層輾轉表達,句句語涉數意,構成悠遠深厚的藝術風格。

相傳,孟浩然曾被王維邀至內署,恰遇玄宗到來,玄宗索詩,孟浩然就讀了這首《歲暮歸南山》,玄宗聽後生氣地說:“卿不求仕,而朕未棄卿,奈何誣我?”(《唐摭言》卷十一)可見此詩儘管寫得含蘊婉曲,玄宗還是聽出了弦外之音,結果,孟浩然被放還了。封建社會抑制人才的現象,於此可見一斑。

創作背景

約在公元728年(唐開元十六年),四十歲的孟浩然來長安應進士舉落第了,心情很苦悶,他曾“爲文三十載,閉門江漢陰”,學得滿腹文章,又得到王維、張九齡爲之延譽,已經頗有詩名。這次應試失利,使他大爲懊喪,他想直接向皇帝上書,又很猶豫。這首詩是在這樣心緒極端複雜的情況下寫出來的。

據《新唐書·孟浩然傳》記載,孟浩然在長安落第後,詩人王維曾經邀請他到自己供職的翰林院見面,誰知不久唐玄宗駕到了。孟浩然一時緊張躲到了牀下,王維不敢欺君,道出實情。唐玄宗也沒有生氣,還命孟浩然出來作詩。孟浩然便吟詠了這首《歲暮歸南山》。

賞析二

“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是一個平凡的真理。大至朝代更替,小至一家興衰,以及人們的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人事總是在不停止地變化着,沒有誰沒有感覺到。寒來暑往,春去秋來,時光也在不停止地流逝着,這也沒有誰沒有感覺到。首聯兩句憑空落筆,似不着題,卻引出了作者的浩瀚心事,飽含着深深的滄桑之感。

頷聯兩句緊承首聯。“江山留勝蹟”是承“古”字,“我輩復登臨”是承“今”字。作者的傷感情緒,便是來自今日的登臨。此處所說的.“勝蹟”,是指山上的羊公碑和山下的魚梁洲等。

頸聯兩句寫登山所見。“淺”指水,由於“水落”,魚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故稱“淺”;“深”指夢澤,遼闊的雲夢澤,一望無際,令人感到深遠。登山遠望,水落石出,草木凋零,一片蕭條景象。作者抓住了當時當地所特有的景物,提煉出來,既能表現出時序爲嚴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傷感。

尾聯兩句將“峴山”扣實。“羊公碑尚在”,一個“尚”字,十分有力,它包含了複雜的內容。羊祜鎮守襄陽,是在晉初,而孟浩然寫這首詩卻在盛唐,中隔四百餘年,朝代的更替,人事的變遷,是非常巨大的。然而羊公碑卻還屹立在峴首山上,令人敬仰。與此同時,又包含了作者傷感的情緒。四百多年前的羊祜,爲國(指晉)效力,也爲人民做了一些好事,是以名垂千古,與山俱傳;想到自己仍爲“布衣”,無所作爲,死後難免湮沒無聞,這和“尚在”的羊公碑,兩相對比,令人傷感,因之,就不免“讀罷淚沾襟”了。

這首詩前兩聯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後兩聯既描繪了景物,富有形象,又飽含了作者的激情,這就使得它成爲詩人之詩而不是哲人之詩。同時,語言通俗易懂,感情真摯動人,以平淡深遠見長。清沈德潛?評孟浩然詩詞:“從靜悟中得之,故語淡而味終不薄。”這首詩的確有如此情趣。

終南原文賞析11

原文

《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

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

秀色難爲名,蒼翠日在眼。

有時白雲起,天際自舒捲。

心中與之然,託興每不淺。

何當造幽人,滅跡棲絕巘。

翻譯

走出家門,擡起頭就可以望見城外的終南山了,翹首瞻望那山上的景色,真的勾起了我無窮的意緒和美妙的懷想。

那裏的山色秀美,景色清幽,美得難以名狀,那蒼翠蔥蘢的景色日日都展現在我的眼前,這是多麼的美妙愜意啊。

只見那兒的天空上方不時飄浮起朵朵白雲,它們在天際自在悠然地舒捲伸展。

看着這樣美好的景象,我也每每心曠神怡,意興盎然。

什麼時候我能夠去造訪那個居住在山中的隱士呢?到那時我也要和他一樣遁跡於人世,自由自在地棲身在那紫閣峯上。

註釋

引領:伸長脖子去看,這裏指翹首而望。

難爲名:難以稱呼,難以說清楚,指山中景色氣象一派壯麗,無法用語言表達。

與之然:與這一派景象渾然一體,不辨物我。是說我心與自然融合而爲一體。

造:訪問,拜訪。

幽人:隱居者,這裏即指紫閣隱者。

滅跡:離開紛亂的人世紅塵。

絕撇:高聳的山峯。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天寶四年(公元745年)秋(一說是天寶五年)。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春,李白離開長安,在洛陽遇到了杜甫,兩人結伴出遊。第二年秋天,二人又相會於東魯。不久二人又再次分手,杜甫西去長安,李白則東遊吳越。這首詩就是李白送走杜甫後,客居於沙丘寓所時所作。

賞析

仰望山嶽抒發感慨是許多詩人都寫過,李白也不止一次寫過的題材。但是,所望的山嶽不同,詩篇所涉及的人物不同,其內容和主旨也不大相同。這首詩寫終南山,又是送給一位隱居者的,所以詩的主旨緊緊圍繞着脫俗返真來抒情狀物。終南山在唐代是隱居者最喜歡的一座名山,它既有佛家名剎,也有道教洞天,還是距關中平原最近的一座林木秀美的宜人山嶺,李白就從遠望終南山時的感受寫起。終南山與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中的“南山”同名,李白也有意效仿陶詩意境。前兩句說見到終南山,擡頭仰望,感慨和觸動很深,三四句就說這觸動是因爲山中渾然的秀美景色帶來的,卻無法理清說透這景色的特點和細節,只是看到蔥蔥蘢蘢的山林在陽光的照耀下別有一番迷人的光景。作者只寫景色和組成景色的要素:陽光、翠嶺,而不直接告訴人們他的感受,無形之中,人們被引進了欣賞山色的境界中,用心去體會了。

接着詩人說山中自雲隨風飄浮卷舒自在,無礙無束,看到這種情景,不由得讓人與精神的輕鬆自由聯繫起來,於是不但李白“與之然”,讀者也在心中與這大好景象合而爲一了。詩寫到這裏,都與陶詩“結廬在人境”意境相彷彿,在於告訴人們山中景色的恬靜優美和身在此境之中的心態,但接下來的結尾,則直敘心聲,說一定要去拜訪居於山中的這位隱者,相伴隱於林下,遠離塵世。原來,全詩所寫的那種幽靜自然的景象是爲了讚美那位居於山中的隱者朋友,是說他的精神恰恰與這山林融爲一體,是此境中人。那麼,“心中與之然”就不僅是與山色同一了,而且也有李白與他的朋友心心相印的意思在其中!全詩景中有情,以景語代替情語,不露痕跡而心境卻表現得十分明白。

終南原文賞析12

【詩句】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出處】 唐·李白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譯註】

長歌一曲松風和鳴,歌聲停時但見銀河之中衆星稀。

【原詩】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 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賞析】

唐李白的五言古詩。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作。斛斯,可能是斛斯融,時居終南山下,李白下終南山夜宿其居處,他設酒席款待。全詩如下: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詩中描繪了終南山下月夜的美景,也寫了作者與主人共進美酒的歡樂。美景與美酒,相映成趣。

終南原文賞析13

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賞析

開頭兩句:“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敘述詩人中年以後即厭塵俗,而信奉佛教。“晚”是晚年;“南山陲”指輞川別墅所在地。此處原爲宋之問別墅,王維得到這個地方後,完全被那裏秀麗、寂靜的田園山水陶醉了。他在《山中與裴秀才迪書》的信中說:“足下方溫經,猥不敢相煩。輒便往山中,憩感興寺,與山僧飯訖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華子岡,輞水淪漣,與月上下。寒山遠火,明滅林外;深巷寒犬,吠聲如豹;村墟夜舂,復與疏鐘相間。此時獨坐,僮僕靜默,多思曩昔攜手賦詩,步仄徑、臨清流也。”

這段描述可以說明詩中第二聯“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中透露出來的閒情逸致。上一句“獨往”,寫出詩人的勃勃興致;下一句“自知”,又寫出詩人欣賞美景時的樂趣。與詩人有着同樣興趣愛好的人不多,興致來時,他惟有獨自遊覽,賞景怡情,能自得其樂,隨處若有所得,他不求人知,只求自己心會其趣而已。

第三聯,即說“勝事自知”。“行到水窮處”,是說隨意而行,走到哪裏算哪裏,然而不知不覺,竟來到流水的盡頭,看是無路可走了,於是索性就地坐了下來。

“坐看雲起時”,是心情悠閒到極點的表示。雲本來就給人以悠閒的感覺,也給人以無心的印象,因此陶潛纔有“雲無心以出岫”的話(見《歸去來辭》)。通過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寫,詩人此時心境的閒適也就明白地揭示出來了。此二句深爲後代詩家所讚賞。近人俞陛雲說:“行至水窮,若已到盡頭,而又看雲起,見妙境之無窮。可悟處世事變之無窮,求學之義理亦無窮。此二句有一片化機之妙。”(《詩境淺說》)這是很有見地的。再從藝術上看,這二句詩是詩中有畫,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畫。《宣和畫譜》指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及‘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之類,以其句法,皆所畫也。”

王維的詩與畫極富禪機禪意,文學史上尊他爲“詩佛”。他的兩句話“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水窮處”指的是什麼?登山時溯流而上,走到最後溪流不見了。有一個可能是該處爲山泉的發源地,掩於地表之下。另一個可能 是下雨之後彙集而成的澗水在此地乾枯了。這個登山者走著走著,走到水不見了,索性坐下來,看見山嶺上雲朵涌起。原來水上了天了,變成了雲,雲又可以變成雨,到時山澗又會有水了,何必絕望?

人生境界也是如此。在生命過程中,不論經營愛情、事業、學問等,勇往直前,後來竟發現是一條沒法走的絕路,山窮水盡的悲哀失落難免出現。此時不妨往旁邊或回頭看,也許有別的路通往別處;即使根本沒路可走,往天空看吧!雖然身體在絕境中,但是心靈還可以暢遊太空,自在、愉快地欣賞大自然,體會寬廣深遠的人生境界,不覺得自己窮途末路。

此句有兩種意境第一種,身處絕境時不要失望,因爲那正是希望的開始;山裏的水是因雨而有的,有云起來就表示水快來了。 另一種境界是,即使現在不下雨也沒關係,總有一天會下雨。從水窮到雲起到下雨的過程,正如一個人在修行過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難,有身體的障礙,有心理的障礙,還有環境的障礙。如果因此而退心,要把念頭回到初發心的觀點上。初發心就是初發菩提心的時候。初發心時什麼也沒有,對修行的方法、觀念都不瞭解。你先回溯當時的情形再看看目前,不是已經走了相當長的路了嗎?所以不要失望,不要放棄。人生的每個階段也都可能發生這種狀況,如果用這種詩境來看待,處處會有活路的

最後一聯:“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實不止遇見這林叟是出於偶然,本來出遊便是乘興而去,帶有偶然性。“行到水窮處”又是偶然。“偶然”二字貫穿上下,成爲此次出遊的一個特色。而且正因處處偶然,所以處處都是“無心的遇合”,更顯出心中的悠閒,如行雲自由翱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跡毫無拘束。它寫出了詩人那種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風采,對於讀者瞭解王維的思想是有認識意義的。

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閒自得的心境。詩的前六句自然閒靜,詩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不問世事,視山間爲樂土。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結尾兩句,引入人的活動,帶來生活氣息,詩人的形象也更爲可親。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中年以後存有較濃的好道之心,直到晚年才安家於終南山邊陲。

興趣濃時常常獨來獨往去遊玩,有快樂的事自我欣賞自我陶醉。

間或走到水的盡頭去尋求源流,間或坐看上升的雲霧千變萬化。

偶然在林間遇見個把鄉村父老,偶與他談笑聊天每每忘了還家。

註釋

中歲:中年。好(hào):喜好。道:這裏指佛教。

家:安家。

南山:即終南山。

陲(chuí):邊緣,旁邊,邊境。

南山陲:指輞川別墅所在地,意思是終南山腳下。

勝事:美好的事。

值:遇到。叟(sǒu):老翁。

無還期:沒有回還的準確時間。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寫於公元758年(唐肅宗乾元元年)之後,是王維晚年時期的作品。王維晚年官至尚書右丞,由於政局變化反覆,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艱險,便想超脫這個煩擾的塵世。他吃齋奉佛,悠閒自在,大約四十歲後,就開始過着亦官亦隱的生活。

禪解

王維這首《終南別業》歷來吟誦甚多,王維人稱詩佛,這首是公認的禪詩,而詩中又處處表現禪理,歷來解析這首詩歌的往往談王維的淡泊寧靜怡然自樂的情調,而實際不達至理。劉辰翁評,“無言之境,不可說之味,不知者以爲淡易”,可謂深契王維之意。

王維自稱摩詰,維摩詰居士是印度大乘佛學的代表人物,東方金粟如來轉世,而這首詩中作者意欲表達的正是這種領悟大乘境界時的怡然自樂。

首聯兩句寫自己信奉佛道由來已久,晚年時隱居藍田輞川修佛學道。這兩句也正是對詩歌背景的描述。

頷聯兩句寫自己學道興趣味濃,往往獨來獨往,而這種領悟禪宗至理的心境只可自己知道,不可與人言說。釋迦牟尼說自己說法49年未嘗說過一字,六祖慧能說禪宗至理非可言說,爲傳佛法,吾今強說。可知佛家所講的自性非空非有,非善非惡,非實非虛,非煩惱非菩提,王維領悟這種境界豈是自己慳吝不肯與人言說,實在無法可說。所以後來人稱東方維摩的龐蘊居士問女兒,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如何作解。靈照也只是回答說,明明百草頭,明明祖師意。至理脫與名相語言概念,佛每每斥說,凡人偏有,小乘偏空正是如此。

頸聯兩句可小解,也可大解,可知佛性不分大小,只是應用不同。“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水窮處指水源之處,這地方再往上就沒有水了,講作者領悟禪宗向上至理的情境,清淨寂然,不着不染,任從世事紛紜,英雄西煙而不著不動。正像有人問趙州從諗禪師,兩龍戲珠,哪一隻會贏,趙州答說,老僧只管看。其理一趣。

尾聯則說作者不求高不求低,隨遇而安,並能處處作樂的心態。佛家至理領悟的人不少,但轉過來隨處運用而不有礙的不多,所謂"荊棘叢中下腳易,月明簾下轉身難"。所以佛家有"保"和"任"之分。王維在詩中表達的正是這種“任”的心態。

賞析二

全詩的着眼點在於作者抒發對自得其樂的閒適情趣的嚮往。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中歲”即中年。“道”這裏指佛理。“晚”是晚年。“家”即安家。“陲”即邊緣,旁邊。“南山”即終南山。“南山陲”指輞川別墅所在地。據相關資料記載,輞川別墅原爲宋之問的別墅,王維得到這個地方後,完全被這裏秀麗、寂靜的田園山水所陶醉。這兩句是的意思是說,(自己)中年以後厭塵俗喧囂,信奉佛教,晚年定居安家在南山邊陲。詩歌開始就敘述了自己中年以後即厭塵俗而信奉佛教的思想。“終南山”在古代詩歌中,往往表現隱逸的地方。如,陶淵明的《飲酒·其五》中寫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中的“南山”即爲終南山,暗示了陶淵明過着隱逸安適的生活。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勝事”即美好的事。“空”即白白地,或自然而然地。“自知”就是自己得到,自己獲得,或者自己感受到。這一聯的意思是說,興致來了,就獨自一人自由自在地前往欣賞終南山美麗的景色,在這樣美好的自然環境中獲得了無盡的樂趣。這一聯承上而來,詩人在此透露出來的是一種閒情逸致了。上一句中的“獨”字很有分量,不但寫出詩人勃勃興致時不受任何干擾,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且也表現出了詩人的一種悠閒的心理狀態。下一句的“自知”又寫出詩人在欣賞美景時所獲得的自由自在,自得其樂的情趣。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即言“勝事”。在山間信步閒走,不知不覺中,已到了溪水盡頭,似乎再無路可走,但詩人卻感到眼前一片開闊,於是,索性坐下,看天上的風起雲涌。一切是那樣的自然,山間流水、白雲,無不引發作者無盡的興致,足見其悠閒自在。清人沈德潛贊曰:“行所無事,一片化機。”“行到水窮處”,讓讀者體味到了“應盡便須盡”的坦蕩;“坐看雲起時”,在體味最悠閒、最自在境界的同時,又能領略到妙境無窮的活潑!雲,有形無跡,飄忽不定,變化無窮,綿綿不絕,因而給人以無心、自在和閒散的印象,陶潛有詩云“雲無心以出岫”(《歸去來兮辭》),而在佛家眼裏,雲又象徵着“無常心”“無住心”。因此,“坐看雲起時”,還蘊藏着一種“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禪機。簡而言之,就是“空”,如果人能夠去掉執着,像雲般無心,就可以擺脫煩惱,得到解脫,得到自在,詩人在一坐、一看之際已經頓悟。再看這流水、白雲,已是無所分別,達到了物我一體的境界。從結構看,“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二句,對偶工穩,一貫而下,從藝術手法上看,此二句儼然是一幅山水畫,是“詩中有畫”也。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突出了“偶然”二字。其實不止遇見這林叟是出於偶然,本來出遊便是乘興而去,帶有偶然性;“行到水窮處”自然又是偶然。“偶然”二字實在是貫穿上下,成爲此次出遊的一個特色。而且正因處處偶然,所以處處都是“無心的遇合”,更顯出心中的悠閒,如行雲自由遨翔,如流水自由流淌,形跡毫無拘束。它寫出了詩人那種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風采,對於我們瞭解王維的思想是有認識意義的。

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現詩人隱居山間時悠閒自得的心境。詩的前六句自然閒靜,詩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他不問世事,視山間爲樂土。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結尾兩句,引入人的活動,帶來生活氣息,詩人的形象也更爲可親。

在藝術上,這首詩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人物性格鮮明。這首詩把退隱後自得其樂的閒適情趣,寫得有聲有色,惟妙惟肖。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遊,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雲變幻,悠閒自得由此可見。

其次,注重細節描寫。詩歌在“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大背景中,詩人又描寫了與“叟”偶遇而笑談的細節。其中這個“談笑”,不但表現課詩人自由愜意之態,也給讀者留下了無盡的審美想空間。

再次,注重時空交錯。在詩歌中,特別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一聯,上句中的“處”字,下句中的“時”字,不但將行到水源的時間過程給空間化,而且也把人看雲起時的空間關係給時間化,從而使詩歌的境界更加開闊高遠。

最後,語言簡潔平實。這首詩歌的語言簡潔平實,平白如話,卻意蘊深刻。同時,在這平實簡潔的語言中,不但富有情趣,而且更有理趣。

終南原文賞析14

古詩《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年代:唐

作者孟浩然

翠微終南里,雨後宜返照。

閉關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靜者妙。

儒道雖異門,雲林頗同調。

兩心喜相得,畢景共談笑。

暝還高窗眠,時見遠山燒。

緬懷赤城標,更憶臨海嶠。

風泉有清音,何必蘇門嘯。

作品賞析

① 原題作“宿終南翠微寺”。翠微寺:前身爲太和宮,建於唐武德八年(625年),貞觀十年(636年)廢;二十一年(647年)使將作大匠閻立德繕理改建爲翠微宮。後廢爲寺。

② 景:日光。畢景:謂天晚。

③ 臨海:唐代台州治所,今浙江臨海縣。嶠:山銳而高曰嶠。

④ 音:一作“聽”。蘇門嘯:即今之口哨。魏晉名士常以嘯抒情,爲一時風氣。蘇門嘯典出《晉書·阮籍傳》阮籍與孫登在蘇門山故事。

終南原文賞析15

蓬萊三殿侍宴奉敕詠終南山應制

北斗掛城邊,南山倚殿前。

雲標金闕迥,樹杪玉堂懸。

半嶺通佳氣,中峯繞瑞煙。

小臣持獻壽,長此戴堯天。

翻譯

北斗星掛在長安城邊,終南山好像依靠在蓬萊三殿前。

山上華麗的宮殿聳入雲端,精美的樓閣在樹梢上高懸。

半山腰漂浮着清新的瑞氣,山峯中環繞着祥瑞的雲煙。

小臣我持酒向皇帝祝壽,願永遠生活在太平盛世中間。

註釋

蓬萊三殿:唐人皇宮裏的大明宮內有紫宸、蓬萊、合元三殿,統稱蓬萊三殿。

侍宴:陪侍皇帝宴樂。宴,酒席,以酒食款待賓客的宴會。奉敕(chì):奉皇帝之命。敕,帝王詔令。

終南山:也稱秦嶺,是中國南方和北方、長江和黃河的分界,位於陜西長安城南。主峯太白山,積雪六月天,爲長安八景之一,山高約3767公尺,是中國內地的第一高山。唐時呂洞賓曾修道於終南山,爲傳說中的八仙之一。

北斗:七顆星在北天排列,狀似舀酒的鬥,又稱北斗七星。今屬大熊星座一部分。

南山:指終南山。《詩經·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壽,不騫(虧損、毀壞)不崩。”後世用以象徵長壽。

雲標:雲端。標,本爲樹梢,此指雲層表面。

金闕:天子居住的宮殿。闕,宮門前供瞭望的塔樓。

迥:遠。

杪:樹梢;樹枝末端。

玉堂:此爲宮殿的美稱,指終南山上精美的建築。

懸:掛、系。

佳氣:指吉祥的氣象。

瑞煙:祥瑞的雲氣。瑞,吉祥的。

小臣:詩人對自己的謙稱。

持獻壽:指以終南山向皇帝祝壽。用《詩經·小雅·天保》中“如南山之壽”句意。

戴堯天:頭頂堯帝之天,比喻生活在聖王統治之下。《論語·泰伯》:“唯天爲大,唯堯則之。”堯,黃帝傳帝位給堯,國號唐。

創作背景

這是借詠終南山來歌頌皇帝的應制詩。唐中宗李顯誕辰,於內殿宴請羣臣,命以終南山爲題詠詩助興。杜審言因作此詩。

賞析

此詩一開始就氣度不凡。首聯以北斗星高掛宮城邊,巍峨的終南山都倚立在蓬萊三殿之前來映襯皇宮的宏偉高峻。這是借北斗、南山來歌頌長安城的壯觀。“北斗掛城”還有一層隱意。據《三輔黃圖》卷一記載,漢高祖修長安城,“城南爲南鬥形,城北爲北斗形”。隋唐長安城雖然對秦漢都城的設計作了較大的突破和創新,但是使宮城、皇城和郭城三重相依,由北向南同用一道北城垣這一點並沒有變。這樣就突出了皇帝所居之處,宮城象徵北極星周圍的紫薇垣,皇城則象徵着地平線上以北極星爲圓心的天象,而郭城則象徵着周天之內。這種以羣星環拱北極星的設計思想,是皇權和專制思想在建築學上的形象反映。所以,作者說“北斗掛城邊”不僅是一個誇張性的描寫,而且也是對長安城形制的一個象徵性說明。

中間兩聯接着說,皇宮高聳,穿破雲層,整個終南山中都繚繞着祥雲瑞煙。頷聯正面寫終南山的宮觀殿宇高入雲表的壯觀。頸聯以終南山瑞雲繚繞,和朝廷的興旺之氣相通,進一步以終南山景物來加以歌頌。

尾聯直接頌揚皇帝壽比南山,治國有如堯舜。有了前面的描寫,最後的稱頌讚美就水到渠成。這一聯連用兩個典故,但從文意上看都很貼切,沒有生硬拉扯的感覺。

詩人以北斗、南山、金闕、玉堂寫宮殿的高峻雄偉、金玉滿堂,以終南山的瑞氣、祥雲,如在仙境,形容皇宮有如天上宮闕,最後祝聖上壽比南山,願永受聖王統治。詩人的這種讚頌,在戰亂頻仍、禍患不絕、人命危淺的古代社會實際上是一種很善良的願望。而作者所生活的唐代前期,國力強大,聲威遠播,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封建社會的盛世理想。但是,這種頌歌自古迄今幾被所有的文人唱過,已成爲陳套陋習,近於套話、門面話,凝定爲一個迄今仍被沿用的歌頌模式,並沒有什麼新奇之處。杜審言寫出這樣雖富麗堂皇而無真摯個性的作品,實是功力和才情的一種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