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原文賞析

終南山原文賞析1

王維《終南山》賞析

終南山原文賞析

文/楊國鵬

【原詩】: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賞析】:

首聯“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詩人遠眺終南,從主峯“太乙”着筆,以誇張的藝術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體輪廓。

遠眺終南,太乙高聳,穿雲入天;餘脈綿延,磅薄無邊。“太乙”,又稱太一,乃終南山主峯。“天都”,傳說中天上之帝都,而非今人解讀之“長安”。“近天都”,極言主峯之高,從遠處眺望,終南山之主峯與天相接,似乎靠近了傳說中的天都。既是寫實又是誇張,同樣,“接海隅” 極言餘脈連綿,一望無際,似乎接近了海邊。在詩人的眼裏,終南山其高不可達,其遠不可及,好一個洞天福地!

頷聯“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此時詩人已經身處半山,四周雲霧縹緲,路徑小詩,他景隱匿,於是詩人駐足回首,只見來時之路,雲海茫茫,合而無隙;向前看去,一片濛濛青靄,待繼續前行,卻再也看不見了,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起來,濛濛漫漫,真真是可望而不可及啊!

我們可以想象那時候的終南山: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珍禽異獸,奇花靈草,值得觀賞的景物數不勝數。但詩人着重於終南山的動態雲海,將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既看不真,又看不清。唯其如此,才更加令人心馳而神往。我們看經典影視《西遊記》,凡有天宮的鏡頭,皆是一片雲海,朦朦朧朧,如夢如幻。只有王維這樣的詩人,才深解其中真味啊!

頸聯“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詩人終於走出了雲海,視線也清晰了些許,此時,縱目四望,但見羣峯羅列,陽光透過雲靄照在山間。因了光線變化,參差起伏的衆壑,就顯得或明或暗,或濃或淡,或有或無,千姿百態,陰陽而殊。

首聯寫出了終南山之高和從東至西之遠,頸聯的“分野中峯變”則寫出了其南北之闊。古時以十二星次的位置,劃分地面上的州郡國,其位置與星次相對應,就天文說,稱之“分星”,就地面說,謂之“分野”。天上的星宿竟然以終南山的主峯爲分界線,是言終南山的廣大。登高望遠,詩人鳥瞰之下,由於陽光照射角度的不停變化,此時的衆壑就顯得明暗顯晦,瞬息變幻,整個終南山就更加靈氣十足,氣象萬千。

尾聯“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甚至有些人認爲它與前三聯不統一、不相稱,不搭調。王夫之辯解說:“‘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則山之遼廓荒遠可知,與上六句初無異致,且得賓主分明,非獨頭意識懸相描摹也。”(《姜齋詩話》卷二)沈德潛也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唐詩別裁》卷九)

這些見解都有可取之處,筆者細品,又有一些領會。第一,“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看似突兀,實則自然。美景當前,一片靜寂,詩人正沉浸在清心靜觀的境界中,遠處隱隱傳來丁丁的砍柴聲,將詩人喚醒,這才意識到天色已晚,該找個有人的地方投宿了;第二,美景尚未看夠,明天還需繼續,詩人難免要就近投宿,便隔水相問樵夫,這裏有詩人的不寫之寫,我們似乎可以看見:隔着山澗,詩人高聲相詢,而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循聲辯向,才發現了樵夫的身影,兩人揮手示意,一問一答,迴音不斷,動感十足,餘味無窮。第三,如此高山,怎有人煙,這砍柴人,真的就是普通的樵夫嗎?何況終南山處處山木,哪裏砍不得柴呢,偏偏在這接近山頂的地方?我們常見訪隱者不遇的詩,這裏詩人王維不期而遇的恐怕是個高人呢!所以說,尾聯之妙,妙在畫龍點晴。

詩人王維的《終南山》,以遊蹤爲線索,以時空變換爲順序,從不同的視點描繪了終南山的巍峨壯觀和氣象萬千,真正達到了“以少總多”“意餘於象”的藝術效果,併爲後世“天下修道,終南爲冠”作了最嘹亮的領唱。

終南山原文賞析2

原文: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2]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3]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詩詞賞析:

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餘於 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爲詩人兼畫家的王維,很懂得此中奧祕,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爲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

首聯“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先用誇張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只能得之於遙眺,而不能得之於逼視。所以,這一聯顯然是寫遠景。

“太乙”是終南山的別稱。終南雖高,去天甚遙,說它“近天都”,當然是藝術誇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峯的確與天連接,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誇張寫真實。“連山接海隅”也是這樣。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止河南陝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接不斷,直到海隅”,又何嘗符合事實?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誇張而愈見真實。

次聯寫近景,“白雲回望合”一句,“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爲“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雲瀰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彷彿再走幾步,就可以浮游於白雲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雲又合攏來,匯成茫茫雲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遊山經驗的人都並不陌生,而除了王維,又有誰能夠只用五個字就表現得如此真切呢?

“青靄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爲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雲海,前面又是濛濛青靄,彷彿繼續前進,就可以摸着那青靄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來,濛濛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這一聯詩,寫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孕。即如終南山中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值得觀賞的景物還多,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唯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更急於進一步“入看”。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雲”、“青靄”俱“合”,則剛纔呈現於眉睫之前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都沒有明說,但他卻在已經勾畫出來的“象”裏爲我們留下了馳聘想象的廣闊天地。

第三聯高度概括,尺幅萬里。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至於終南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峯變”一句來表現。遊山而有“分野中峯變”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峯”,縱目四望之狀已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之綿遠如彼,南北之遼闊如此,只有立足於“近天都”的“中峯”,才能收全景於眼底;而“陰晴衆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所謂“陰晴衆壑殊”,當然不是指“東邊日出西邊雨”,而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巖萬壑千形萬態。

對於尾聯,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有些人認爲它與前三聯不統一、不相稱,從而持否定態度。王夫之辯解說:“‘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則山之遼廓荒遠可知,與上六句初無異致,且得賓主分明,非獨頭意識懸相描摹也。”(《姜齋詩話》卷二)沈德潛也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唐詩別裁》卷九)

這些意見都不錯,然而“玩其語意”,似乎還可以領會到更多的東西。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有個省略了的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遊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水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遊,而山景之賞心悅目,詩人之避喧好靜,也不難於言外得之。第三,詩人既到“中峯”,則“隔水問樵夫”的“水”實際上是深溝大澗;那麼,他怎麼會發現那個“樵夫”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音響。詩人尋聲辨向,從“隔水”的樹林裏欣然發現樵夫的情景,不難想見。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的地方必然有“人處”,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詩旨在詠歎終南山的宏偉壯大。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誇張,極言山之高遠。頷聯寫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雲氣變幻,移步變形,極富含孕。頸聯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爲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

總起來看,這首詩的'主要特點和優點是善於“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餘於象”的藝術效果。

本詩旨在詠歎終南山的宏偉壯觀。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誇張極言山的主峯之高峻和山勢之連亙。從取景角度看是仰視與平眺。頜聯寫近景,身在山中所見,鋪敘雲氣變幻,移步變形。從取景角度看,是回望與入看。頸聯描寫登上山後在中峯縱目俯瞰,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幹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爲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免,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終南山之壯美,便不言而喻了。

終南山原文賞析3

【詩句】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出處】唐·王維《終南山》。

【譯註】要想找有人煙的地方投 宿,還須隔着溪水向對面的樵夫打聽。

  【全詩】

《終南山》

[唐].王維.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註釋】太乙:又稱太一、太白,終南山主峯。這裏代指終南山。天都:天帝所 居,這裏指天。海隅(yú):海邊。其實終南山根本連不到海邊,這是誇張 之筆。靄(ǎi):雲霧。“分野”句:中峯南北,屬於不同的分野。古代天文 學家將天空十二星次的位置與地上州郡區域相對應,稱某地爲某星之分 野。中峯:指主峯太乙。變:變化。壑(hè):山谷。殊:不同。人處:有人 煙處,即人家、村子。

【大意】終南山刺破青天接近天都,山勢連綿不盡一直延伸到海邊。人行白 雲中回頭望去不見來路,山上的青霧走近了反而看不見了。中峯南北, 屬於不同的分野,條條山谷間的陰晴都不一樣。要想找有人煙的地方投 宿,還須隔着溪水向對面的樵夫打聽。

  【全詩鑑賞】

一名中南山,又稱太乙山。位於唐都長安(即今西安市)南八十里,是秦嶺山脈自武功到藍田縣境的總稱,包括翠華山、南五臺、圭峯山、驪山等。山中物產豐富,有茂密的森林,衆多的礦藏。唐代曾於山麓修造漕渠,直抵京師長安,用以轉運南山的木材和木炭。山峯峻峭秀麗,如錦繡的畫屏,屹立在古長安之南。唐代大詩人王維有《終南山詩》雲:“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白雲回望谷,青靄入看無。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欲投人處宿,隔山問樵夫。”唐太宗也曾作有《望終南山》一詩: “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巖煙。疊鬆朝若夜,復岫缺疑全。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又據《新唐書·盧藏用傳》載:唐人盧藏用想入朝作官,即隱居終南山中,以冀徵召,時人稱之爲“隨駕隱士”。後果被召入仕。司馬承禎也嘗隱此山,亦被徵召作官。藏用指終南山說: “此中大有嘉處。”承禎說: “仕宦之捷境耳。”後遂以“終南捷境”專指求名利最近便的門路,也比喻達到目的的便捷途徑。

終南山原文賞析4

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

——唐代·王維《終南山》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巍巍的終南山臨近長安城,山連着山一直延伸到海邊。

回望山下白雲滾滾連成一片,青靄迷茫進入山中都不見。

終南山連綿延伸,佔地極廣,中峯兩側的分野都變了,衆山谷的天氣也陰晴變化,各自不同。

想在山中找個人家去投宿,隔水詢問那樵夫可否方便?

註釋

終南山,在長安南五十里,秦嶺主峯之一。古人又稱秦嶺山脈爲終南山。秦嶺綿延八百餘里,是渭水和漢水的分水嶺。

太乙:又名太一,秦嶺之一峯。唐人每稱終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縣誌》:"終南山在縣(京兆萬年縣)南五十里。按經傳所說,終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天都:天帝所居,這裏指帝都長安。

青靄:山中的嵐氣。靄:雲氣。

海隅:海邊。終南山並不到海,此爲誇張之詞。

分野:古天文學名詞。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個星宿的位置來區分中國境內的地域,被稱爲分野。地上的每一個區域都對應星空的某一處分野。

壑:山谷。“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這兩句詩是說終南山連綿延伸,佔地極廣,中峯兩側的分野都變了,衆山谷的天氣也陰晴變化,各自不同。

人處:有人煙處。

賞析

王維之詩自古有“詩如畫”之說。品其詩如賞中國畫。清新淡雅;讀其詩似遊神州萬里江山,恢弘壯闊。詩中一句一詞,點點滴滴,盡是詩人豪情萬丈。《終南山》就是這樣一首王維山水詩的亮點之作。

“太乙近天都,連山到海隅。”首聯是說,巍巍的終南山高入雲霄,與天帝的都城臨近。綿亙不絕的山巒,延伸到遙遠的大海之濱。

首聯寫終南山的遠景,借用誇張的手法勾畫了終南山的總輪廓。這個總輪廓,只能得知於遠眺,而不能得之於逼視。所以這一聯顯然是寫遠景。

“太乙”是終南山的別稱。中南雖高,去天甚遠,說它“近天都”,當然是藝術誇張。但這是寫遠景,從平地遙望終南,其頂峯的確與天連接,因而說它“近天都”,正是以誇張寫真實。終南山西起甘肅天水,東至河南陝縣,遠遠未到海隅。說它“接海隅”,固然不合事實,說它與他山連接不斷,直到海隅,又何嘗符合事實?然而這是寫遠景,從長安遙望終南,西邊望不到頭,東邊望不到尾。用“連山接海隅”寫終南遠景,雖誇張而愈見真實。

“白雲回望合,青靄入看無。”次聯是說,我在深山前行,繚繞的雲霧分向兩邊,回頭望去,白雲又在身後合成了茫茫的一片。我朝濛濛的青靄走去,一到面前卻杳然不見。

次聯寫近景,“回望”既與下句“入看”對偶,則其意爲“回頭望”,王維寫的是入終南山而“回望”,望的是剛走過的路。詩人身在終南山中,朝前看,白雲瀰漫,看不見路,也看不見其他景物,彷彿再走幾步,就可以浮游於白雲的海洋;然而繼續前進,白雲卻繼續分向兩邊,可望而不可即;回頭看,分向兩邊的白雲又合攏來,匯成茫茫的雲海。這種奇妙的境界,凡有遊山經歷的人並不陌生。

“青靄入看無”一句,與上句“白雲回望合”是“互文”,它們交錯爲用,相互補充。詩人走出茫茫雲海,前面又是濛濛青靄,彷彿繼續前進,就可以摸着那青靄了;然而走了進去,卻不但摸不着,而且看不見;回過頭去,那青靄又合攏來,濛濛漫漫,可望而不可即。

這一聯詩,寫煙雲變滅,移步換形,極富含孕。即如終南山中千巖萬壑,蒼松古柏,怪石清泉,奇花異草,那些值得觀賞的景物,一切都籠罩於茫茫白雲、濛濛青靄之中,看不見,看不真切。惟其如此,才更令人神往。另一方面,已經看見的美景仍然使人留戀,不能不“回望”,“回望”而“白雲”、“青靄”俱合,剛纔呈現於眉睫的景物或籠以青紗,或裹以冰綃,由清晰而朦朧。由朦朧而隱沒,更令人回味無窮。這一切詩人並不明說,爲我們留下了馳騁想象的廣闊天地。

“分野中峯變,陰晴衆壑殊。”頸聯是說,終南山是這樣的遼闊,中央主峯把終南東西隔開,陽光照耀羣山,千巖萬壑或明或暗,深深淺淺。

頸聯高度概括,尺幅萬里。首聯寫出了終南山的高和從西到東的遠,這是從山北遙望所見的景象。至於終南山從北到南的闊,則是用“分野中峯變”一句來表現。遊山而有這樣的認識,則詩人立足“中峯”,縱目四望之狀已經依稀可見。終南山東西的綿遠,南北的遼闊,只有立足於“近天都”的“中峯”,才能收全景於眼底;而“陰晴衆壑殊”就是盡收眼底的全景。這全景是以陽光的或濃或淡,或有或無來表現千巖萬壑的的千形萬態。

“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尾聯是說,我想在山裏找一個人家投宿,隔着澗流,詢問林中的樵夫。

對於尾聯,歷來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評價。對此,清沈德潛說:“或謂末二句與通體不配。今玩其語意,見山遠而人寡也,非尋常寫景可比。”(《唐詩別裁集》)然而通過玩其語意,我們似乎可以領會更多的東西。第一,“欲投人處宿”,這個句子分明省略了主語“我”,因而有此一句,便見得我在遊山,句句有我,處處有我,以我觀物,因景抒情。第二,“欲投人處宿”而要“隔山問樵夫”,則“我”還要留宿山中,明日再遊,而山景之賞心悅目,也不難於言外得之。第三,詩人既到“中峯”,則“隔水問樵夫”的“水”實際上是深溝大澗;那麼他是怎樣發現這一樵夫的呢?樵夫必砍樵,就必然有樹林,有響動,使人循聲辨向,從隔水的樹林裏發現樵夫的情景,不難想見。既有“樵夫”,則知不太遙遠的地方必然有人居住,因而問何處可以投宿,樵夫口答手指,詩人側首遙望的情景,也不難想見。

藝術創作,貴在以個別顯示一般,以不全求全,劉勰所謂“以少總多”,古代畫論家所謂“意餘於象”,都是這個意思。作爲詩人兼畫家的王維,深懂此中奧祕,因而能用只有四十個字的一首五言律詩,爲偌大一座終南山傳神寫照,“以不全求全”,從而收到了“以少總多”,“意餘於象”的藝術效果。

詩旨在詠歎終南山的宏偉壯大。首聯寫遠景,以藝術的誇張,極言山之高遠。頷聯寫近景,身在山中之所見,鋪敘雲氣變幻,移步變形,極富含蘊。頸聯進一步寫山之南北遼闊和千巖萬壑的千形萬態。末聯寫爲了入山窮勝,想投宿山中人家。“隔水”二字點出了作者“遠望”的位置。全詩寫景、寫人、寫物,動如脫兔,靜若淑女,有聲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畫。

終南山原文賞析5

【詩詞原文】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詩解釋】

傍晚時從終南山上走下來,山月一路跟着我歸來。回頭望望剛纔走過的山間小路,蒼蒼茫茫籠罩在一片青翠中。與斛斯山人攜手到他的田家,孩童出來打開柴門。走進綠竹掩映的幽靜小路,青蘿的枝葉時時拂着我們的衣裳。歡言笑談中得到了真正放鬆休息,暢飲着美酒,賓主頻頻舉杯。放聲高歌松風曲,歌罷銀河的星星已經稀少。我喝醉了但主人非常高興,歡樂得忘了人間的奸詐心機。

【詞語解釋】

碧山:指終南山。

下:下山。

卻顧:回頭望。

所來徑:下山的小路。

蒼蒼:暮色蒼茫。

翠微:青翠的山坡。

相攜:下山時路遇斛斯山人,攜手同去其家。

【詩詞賞析】

李白作這首田園詩時,正在長安供奉翰林。從詩的內容來看,詩人是在月夜到長安南面的終南山造訪一位隱士。本詩以詩人的活動爲中心,以田家飲酒爲題材。從「山月隨人歸」開始,遇斛斯山人而至其家,直至暢飲美酒,放聲高歌,忘卻人間

的名利,淡泊而恬遠。詩人極具渲染之勢,既寫了山色的青翠,又寫了豪飲的暢懷,表達了詩人遇知己的歡樂喜悅。 全詩有景有情,情景交融,色彩鮮明,神采飛揚,頗有清俊之味。

我國的田園詩以晉末陶潛爲開山祖,他的詩,對後代影響很大。李白這首田園詩,似也有陶詩那種描寫瑣事人情,平淡爽直的風格。

李白作此詩時,正在長安供奉翰林。從詩的內容看,詩人是在月夜到長安南面的終南山去造訪一位姓斛斯的隱士。首句“暮從碧山下”,“暮”字挑起了第二句的“山月”和第四句的“蒼蒼”,“下”字挑起了第二句的“隨人歸”和第三句的“卻顧”,“碧”字又逗出第四句的“翠微”。平平常常五個字,卻無一字虛設。“山月隨人歸”,把月寫得如此脈脈有情。月尚如此,人而不如月乎?第三句“卻顧所來徑”,寫出詩人對終南山的餘情。這裏雖未正面寫山林暮景,卻是情中有景。不正是旖旎山色,使詩人迷戀不已嗎?第四句又是正面描寫。“翠微”指青翠掩映的山林幽深處。“蒼蒼”兩字起加倍渲染的作用。“橫”有籠罩意。此句描繪出暮色蒼蒼中的山林美景。這四句,用筆簡煉而神色俱佳。詩人漫步山徑,大概遇到了斛斯山人,於是“相攜及田家”,“相攜”,顯出情誼的密切。“童稚開荊扉”,連孩子們也開柴門來迎客了。進門後,“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寫出了田家庭園的恬靜,流露出詩人的稱羨之情。“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得所憩”不僅是讚美山人的庭園居室,顯然也

爲遇知己而高興。因而歡言笑談,美酒共揮。一個“揮”字寫出了李白暢懷豪飲的神情。酒醉情濃,放聲長歌,直唱到天河羣星疏落,籟寂更深。“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句中青松與青天,仍處處綰帶上文的一片蒼翠。至於河星既稀,月色自淡,這就不在話下了。最後,從美酒共揮,轉到“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寫出酒後的風味,陶陶然把人世的機巧之心,一掃而空,顯得淡泊而恬遠。

這首詩以田家、飲酒爲題材,很顯然是受陶潛詩的影響,然而兩者詩風又有不同之處。陶潛的寫景,雖未曾無情,卻顯得平淡恬靜,如“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微雨從東來,好風與之俱”之類,既不染色,而口氣又那麼溫緩舒徐。而李白就着意渲染,“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不僅色彩鮮明,而且神情飛揚,口氣中也帶有清俊之味。在李白的一些飲酒詩中,豪情狂氣噴薄涌泄,溢於紙上,而此詩似已大爲掩抑收斂了。“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可是一比起陶詩,意味還是有差別的。陶潛的“或有數斗酒,閒飲自歡然”,“過門輒相呼,有酒斟酌之”,“何以稱我情,濁酒且自陶”,“一觴雖自進,杯盡壺自傾”之類,稱心而出,信口而道,淡淡然無可無不可的那種意味,就使人覺得李白揮酒長歌仍有一股英氣,與陶潛異趣。因而,從李白此詩既可以看到陶詩的影響,又可以看到兩位詩人風格的不同。

終南山原文賞析6

【詩句】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出處】 唐·李白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譯註】

長歌一曲松風和鳴,歌聲停時但見銀河之中衆星稀。

【原詩】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唐] 李白,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賞析】

唐李白的五言古詩。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作。斛斯,可能是斛斯融,時居終南山下,李白下終南山夜宿其居處,他設酒席款待。全詩如下: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詩中描繪了終南山下月夜的美景,也寫了作者與主人共進美酒的歡樂。美景與美酒,相映成趣。

終南山原文賞析7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相攜及田家,童稚開荊扉。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作者:李白(701-762)當然是大家公認的我國古代最偉大的天才詩人之一,大多數人認爲他同時也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祖籍隴西(今甘肅),一說生於中亞,但少年時即生活在蜀地,壯年漫遊天下,學道學劍,好酒任俠,笑傲王侯,一度入供奉,但不久便離開了,後竟被流放到夜郎(今貴州)。 他的詩,想象力“欲上青天攬明月”,氣勢如“黃河之水天上來”,的確無人能及。北宋初年,人們發現《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和《憶秦娥》“秦娥夢斷秦樓月”兩詞,又尊他爲詞的始祖。有人懷疑那是後人所託,至今聚訟紛紜。其實,李白的樂府詩,當時已被之管絃,就是詞的濫觴了。至於歷來被稱爲“百代詞曲之祖”的這兩首詞,格調高絕,氣象闊大,如果不屬於李白,又算作誰的作品爲好呢?

 註釋: 終南山:在今陝西西安市南,地近京城而又山林幽靜。翠微:青翠的山坡。松風:指古樂府《風入松》曲,也可作歌聲隨風入松林解。機:世俗的心機。

 【賞析】: 這是一首田園詩,是詩人在長安供奉翰林時所寫。只寫一次很平常的作客經過,但寫出了很淳樸的感情。全詩寫月夜在長安南面的終南山,去造訪一位姓斛斯的隱士。斛斯山人想來是一位隱士,同時是李白的好朋友。詩寫暮色蒼茫中的山林美景和田家庭院的恬靜、流露出詩人的稱羨之情。此詩以田家、飲酒爲題材,很受陶潛田園詩的影響。詩以“暮”開首,爲“宿”開拓。相攜歡言,置酒共揮,長歌風鬆,賞心樂事,自然陶醉忘機。這些都是作者真情實感的流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