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晉五言詩三首》教學設計範文

一、教學目標

《漢魏晉五言詩三首》教學設計範文

1.學習體會漢魏晉時期五言詩體裁式樣更新、題材內容廣泛、表現技巧豐富的特點及與《詩經》四言詩和《楚辭》騷體詩的區別;

2.分析理解三首詩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及其表現的手法和技巧,品味其藝術效果;

3.逐步培養學生掌握詩歌欣賞的方法並形成能力。

二、難點、重點

1.通過詩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及其表現的手法和技巧的分析,來把握詩歌的意境。

2.逐步掌握詩歌欣賞的方法並形成能力。

三、教學設計

1.課型:鑑賞課

2.教具:投影儀、PowerPoint自制課件等。

3.課時:2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古詩十九首》鑑賞

一、五言詩古詩的興起

西漢至東漢

400年間的詩歌創作,包括文人創作和民間歌謠。漢代詩歌是在《詩經》、《楚辭》和秦、漢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致經歷了從民間歌謠到文人創作、從樂府歌辭到文人徒詩即“古詩”、從四言體到五言體、從騷體到七言體,從敘事詩到抒情詩的發展過程。其中以兩漢樂府民歌和東漢後期無名氏文人五言古詩的成就最高,影響最大。

五言詩,古代詩歌體裁。全篇由五字句構成的詩。漢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詩句,但沒有完整的五言詩。五言詩是在兩漢民謠和樂府民歌中首先產生和發展起來的。據《漢書·五行志》和《尹賞傳》所引西漢成帝時歌謠,已爲完整的五言形式;東漢時的《陌上桑》、《江南可採蓮》等,已是比較成熟的五言作品。東漢末年無名氏《古詩十九首》的出現,標誌着五言詩已經達到成熟階段。至建安和魏晉南北朝時期,五言詩已“居文詞之要”(鍾嶸《詩品》),成爲最盛行的詩體,出現了大批名作。

五言詩可以容納更多的詞彙,從而擴展了詩歌的容量,能夠更靈活細緻地抒情和敘事。在音節上,奇偶相配,也更富於音樂美。因此,它更爲適應漢以後發展了的社會生活,從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詩的正統地位,成爲古典詩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古詩”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詩。它與兩漢樂府歌辭並稱,專指漢代無名氏所作的五言詩,形成一個具有特定涵義的專類名稱。並且發展爲泛指後來具有“古詩”藝術特點的一種詩體。初唐以後,產生了近體詩,其中即有五言律詩、五言絕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詩體便通稱爲“五言古詩”或“五古”。

二、《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最早見於南朝梁蕭統的《文選》,究竟產生於何時,由何人所作,有種種不同的說法。清代沈德潛說:“古詩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辭,一時之作。大率逐臣棄妻,朋友闊絕,遊子他鄉,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顯言,或反覆言。初無奇闢之思,驚險之句,而西京古詩,皆在其下。”(《說詩□語》)近代梁啓超根據《古詩十九首》在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點,指出它們“雖不是一個人所作,卻是一個時代──先後不過數十年間所作”,並論證它們應是東漢後期安、順、桓、靈帝年間,約公元2世紀的作品(《中國之美文及其歷史》),取得了比較合乎實際的結論。

東漢桓帝、靈帝時,宦官外戚勾結擅權,官僚集團壟斷仕路,上層士流結黨標榜,文人士子備受壓抑。在這樣的形勢和風氣下,中下層文人士子或爲避禍,或爲尋求出路,只得奔走交遊。他們離鄉背井,辭別父母,親戚隔絕、閨門分離,因而也就有了“遊子”的鄉愁和“思婦”的閨怨。《古詩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寫仕途碰壁後產生的人生苦悶和厭世情緒和離別相思之情,它們在對日常時世、人事、節候、名利、享樂等等的詠歎中,感嘆抒發中,突出的是一種生命短促、人生坎坷、歡樂少有、悲傷長多的感喟。這些詩在表面看來似乎是如此頹廢、悲觀、消極的感嘆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對人生、生命、命運、生活的強烈的欲求和留戀。反映了東漢末年儒家思想崩潰,身逢亂世的中下層文人在仕途碰壁後對短促而苦難的人生的深刻思索,在對現世人生的懷疑和否定的同時,也標示着內在人格的覺醒和追求。表面看來似乎是無恥地在貪圖享樂、腐敗、墮落,其實,恰恰相反,它是在當時特定歷史條件下深刻地表現了對人生、生活的極力追求,蘊含着對當時社會政治的深刻不滿。

《古詩十九首》的作者們大抵屬於中下層文士,熟悉本階層的生活狀況和思想情緒,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詩歌藝術上繼承了《詩經》、《楚辭》的傳統,吸取了樂府民歌的營養。《詩經》的賦、比、興表現手法,在“古詩”中得到廣泛運用。有的作品還在題材、語言、意境等方面,表現出《詩經》的影響。如“迢迢牽牛星”,寫織女星“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發展了《詩經·大東》“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的想象;“明月皎夜光”中“南箕北有鬥,牽牛不負軛”的比興,提煉《大東》“維南有箕,不可以簸揚”等語而成;“東城高且長”中“《晨風》懷苦心,《蟋蟀》傷侷促”的感慨,更直接引用《詩經》作品。而“涉江採芙蓉”則顯然受到《楚辭·九歌》的影響和啓發。但“古詩”與樂府民歌的關係最爲密切,其間並無鴻溝。“古詩”形式原是學習、模仿樂府民歌的,許多作品留有樂府四句一解的痕跡。有的“古詩”作品本屬樂府歌辭,如“生年不滿百”來自樂府《西門行》古辭。不少“古詩”作品有濃厚的民歌風味,如“行行重行行”迴環復沓,排比重疊;“青青陵上柏”曉喻通俗;“迢迢牽牛星”以民間傳說爲題材;“客從遠方來”用雙關隱語表相思;“冉冉孤生竹”、“凜凜歲雲暮”等抒情詩都採取敘事方式傾訴衷情,運用比興手法渲染烘托,使作品增強了民歌情趣。但“古詩”的形式、技巧較之樂府民歌更爲細緻工整。

劉勰概括“古詩”的藝術特色是,“結體散文,直而不野,婉轉附物,怊悵切情”。以《古詩十九首》而言,它把深入淺出的精心構思,富於形象的比興手法,情景交融的描寫技巧,如話家常的平淡語言,融合一爐,形成曲盡衷情而委婉動人的獨特風格。其中的遊子詩多屬感興之作,寓有哲理,意蘊深長,耐人尋味;而思婦詩意在動人,所以形象鮮明,感情含蓄。前一類如“青青陵上柏”,它以“陵上柏”、“澗中石”起興,而後如同閒話,卻有層次,有對比,在描寫小民適意娛樂和王侯窮奢極侈的情景中自然流露褒貶,結語“極宴娛心意,慼慼何所迫”稍加點破,引人思索。“明月皎夜光”則以悲秋起興,鋪排秋夜明月繁星及時節物候變化,渲染炎涼氣氛,然後直截指責朋友不相提攜,結語點破不講交情,“虛名復何益”,藉以警世。後一類如“行行重行行”通篇傾訴別離相思之苦,似乎脫口而出,信口絮叨,實則從追敘遠別到強作,隨感情發展,波瀾起伏,結構精緻,銜接自然,而以直白爲主,穿插比興,語言精練,形象明快,確是“古詩”獨特藝術風格的代表作。他如“冉冉孤生竹”、“凜凜歲雲暮”等篇也都具有同樣的藝術特點。

在文學史上,《古詩十九首》所代表的東漢後期無名氏五言詩,標誌着五言詩歌從以敘事爲主的'樂府民歌發展到以抒情爲主的文人創作,已經成熟,同時也爲魏晉南北朝以五言詩型爲主體的文人詩歌的高度繁榮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他們的作品在樑代已獲高度評價,劉勰推崇它爲“五言之冠冕”,鍾嶸稱它“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學習、摹擬、繼承發展“古詩”手法、風格的詩歌創作,始終不絕如縷,可見其影響甚爲深遠。

三、《迢迢牽牛星》賞析:

①誦讀詩作,理清結構

這首詩是秋夜即景之作,借寫織女隔着銀河遙望牽牛的愁苦心情,實際上是比喻思婦與遊子相思,抒發人間別離之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迢迢牽牛星》起首兩句描寫環境,中間四句描寫織女,最後四句點明離別的根源和哀怨:詩中充滿着濃厚的浪漫氣息,將神話和現實和諧地結合起來。全篇十句有六句以疊詞起頭,使詩具有很強的音樂節奏美感。

結構圖:

兩星現狀----織女的相思----分離的痛苦

②詩句的品味揣摩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迢迢”,寫出了遙遠;“牽牛星”,俗稱扁擔星,在銀河南岸;這是從織女星的角度看的。“河漢”,銀河;“河漢女”,織女星,在銀河的北岸,與牽牛星隔河相對。由兩顆星隔銀河相對的天相,先用“迢迢”二字將牽牛星推遠,以下就織女星寫出許多情致。這是從遠景寫起的。

開頭兩句是環境描寫。秋夜星空寥闊明淨,對幽閨思婦來說,最容易觸動她們的別緒離愁,把她們引入碧海青天的夢幻世界;而銀河兩旁的牛女雙星的方位和有關雙星的故事傳說,更使得眼前景物和離人的現實心情很自然的結合起來,豐富了這一夢幻世界的內容,也給詩作渲染上了一層悽麗的悲劇色彩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這是一首思婦詞,所以就從女方着筆。詩意是:織女星擺動着她一雙細嫩柔長的手,札札地一刻不停地穿引着織布機上的梭子。景象由遠漸近,並由此而生情。織女是織神,在神話傳說中,天上綺麗的雲霞,都是她手指下精巧的成品,可見人們對於她一雙纖手有着如何美妙的幻想,而詩人通過想象把她形象化的表現了出來,並且是那樣的美,那樣的富有詩意。那詩意的美又是從何而來的呢?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是一層轉折。爲什麼她在終日“札札機杼”聲中卻織“不成章”,“泣涕如雨”呢?下面一句回答了這個問題。情感的相思與現實的阻隔是導致這場悲劇的原因。那銀河又清又淺,相距也不很遠,可就是不能相會。怎麼理解“相去復幾許?”到底“相去”遠不遠?“河漢清且淺”,空間距離上理應相去不遠;然而情感的相思卻又因無法傳遞顯得非常邈遠,因爲——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盈盈”是水清且淺的樣子;“脈脈”,寫含情相視的樣子;雖只一水之隔,卻相視而不得語。揭示出現實與相思的尖銳矛盾。景情並生,哀怨而動人。這是最後兩句,水到渠成地鮮明地提示出矛盾,情景交融,哀婉動人。

③疊音詞的魅力

這首詩在十句中有六句用了疊音形容詞開頭,“盈盈”是星空的距離,“皎皎”是星空的光線,“纖纖”是手的形狀,“札札”是機的聲音,“盈盈”是水的形態,“脈脈”詩人的神情。同是疊音,表現對象卻各不相同,然而又都顯得確切不移、自然生動。同時,疊音詞的運用,增添了音樂美,加上句句押韻,隨韻成趣,情趣盎然,使詩篇更具濃郁的抒情性,自然而又深切地表現了景中情、情中景。

④如何理解詩篇的內涵

詩篇借寫織女隔着銀河遙望牽牛的愁苦心情,實際上是比喻思婦與遊子相思,抒發人間別離之感。如果再進一步聯繫《古詩十九首》產生的時代氛圍特徵及其所表現的對現世人生的思維深度,我們可以這樣說,詩篇在表現思婦與遊子相思,抒發人間別離之感的同時,深深流露的是對美好人生與理想的憧憬,是對這種人生與理想不能實現的嘆喟,是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悲涼。

四、資料:

①山東淮縣民間以此詩爲題材的一組年畫《王母刻河,鵲橋相會》。

②牛郎織女的古代民間傳說

牛郎織女是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最普及最動人的故事之一。牽牛和織女的名稱最早見於《詩經·小雅·大東》:“歧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詩中關於織女的描繪,已有‘終日不成章”的意思,但牽牛與織女之間還沒有故事聯繫。到了西漢,牽牛織女的關聯多起來,據《漢宮闕疏》說:“昆明池上有二石人,牽牛、織女像。”兩顆星演變成兩個有具體形象的神人,可能其中還有一些故事情節。把牽牛、織女說成夫婦,一對磨難夫妻.是東漢後期的事。《迢牽牛星》是這一故事趨向定型化的標誌,此後的一些文學作品除個別情節如七夕相會之外,主要內容都本於該詩篇。曹植《九詠注》說:“牽牛爲夫,織女爲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一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可見這一故事在魏初已基本定型。

《白馬篇》鑑賞

五、建安文學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大動盪、極混亂的時期;但這個時期的文化思想與文學藝術,卻是中國歷史上甚活躍、且富於創造精神的時期,也是中國詩歌發展的重要時期。

公元一九六年,曹操奉漢獻帝移都許昌,改元“建安”,於是挾天子以令諸侯,企圖重建統一大業。同時,他不斷招納才士,在北方形成一個文學中心。建安年代幷包括其後若干年的文學創作,習慣上就稱爲“建安文學”。建安文學既延續了東漢中後期文學發展的方向,同時也在特定的條件下,使漸進的演變過程呈現爲顯著的轉折,成爲中國文學史上具有特殊意義的轉變時期。曹操和曹丕、曹植父子三人,既是建安時代政治的中樞,又是文壇的領袖。他們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吸引了許多文人,開創了一代文學風氣。

這種轉變的大背景,是由於社會的變化,在士人中引起一股思想解放和重視個體價值的思潮,從而使文學表現出作家從自身立場出發的對社會與人生的思考,對美與理想的追求。而當時的社會,經歷了長期的戰亂和接連不斷的饑荒、瘟疫,人口大量喪亡(其中包括社會上層人士),到處是令人慘不忍睹的破敗景象。“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王粲《七哀》),“鎧甲生蟣蝨,萬姓以死亡”(曹操《蒿里行》),這在作家的心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另一方面,由於傳統價值觀念的動搖,個人的存在失去了外在的精神支柱,因此,人們在感時傷亂的同時,也更強烈地感受到人生短暫的悲哀。但是,以曹操爲首的建安文學家,又多是注重實際的政治家,他們有着力挽狂瀾的雄心和自信,並且把建立不朽的功業視爲短暫生命的延續。這種感情也在他們的創作中充分表現出來。憂時傷亂、悲嘆人生短暫、渴望不朽的功業,都是非常強烈、十分濃重的感情,三者結合在一起,就使得建安文學具有異乎尋常的感染力,形成了慷慨悲壯的時代風格。前人稱建安文學“悲涼慷慨”,(人們在談到建安詩歌的時候,常常稱譽“建安風骨”。所謂風骨,乃是指作品內在的生氣和感染力以及語言表達上的簡練剛健的特點。)劉勰《文心雕龍》也說:“觀其時文,雅好慷慨,良用世積亂離,風衰俗怨,並志深而筆長,故梗概而多氣也。”這些都說得很中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