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專業保健畢業論文

第1篇:我國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狀況及其影響因素

孕婦專業保健畢業論文

孕產婦保健是指從懷孕開始到產後42天,以母嬰共同爲監護對象,對孕期、產期進行定期系統管理,達到減少孕產期合併症、併發症和難產的發病率,降低孕產婦、嬰兒死亡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質爲目的的重要措施。孕期保健作爲孕產婦保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保護孕產婦健康和促進安全分娩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來,有許多關於孕產婦保健方面的調查,目的是瞭解孕產婦保健狀況及影響因素,達到保護和促進母嬰健康、有效降低孕產婦死亡率的目的。其中做好孕產婦孕期檢查和保健,不僅關係到孕產婦的身體健康,而且對於早期發現胎兒的不良生命體徵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以我國城鄉孕產婦保健服務爲研究對象,探討我國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爲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政策及方向提供依據。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研究採取多階段隨機抽樣的方法,在全國根據地域抽取了山東、河南和甘肅3個省,然後按照經濟發展水平在每個省隨機選擇3個地級市,最後在每個地級市的計劃免疫接種點隨機抽取20XX年7—12月分娩的婦女作爲調查對象。

1.2研究內容

主要包括孕產婦的基本情況(如年齡、受教育程度、職業、居住地、配偶狀況和生產經歷等),以及孕產婦各個時段(孕前、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等)的保健服務利用情況。

1.3數據收集及處理

全部調查對象均採用統一的調查問卷,問卷由經過培訓的研究組人員根據調查對象的實際情況如實填寫,嚴格質量控制標準,確保信息準確。數據整理後,採用雙人雙機錄入方式。用SPSS13.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1一般情況

本次共調查了1945名孕產婦,其中甘肅省681人(35.01%),河南省581人(29.87%),山東省683人(35.12%)。家住在城市的有976人(50.18%),家住農村的有969人(49.82%)。年齡在17~45歲之間,平均年齡爲(26.88±4.15)歲。文化程度在國小及以下的有202人(10.39%),國中文化程度的有713人(36.66%),高中或中專文化程度的有617人(31.72%),大學或大專文化程度的有370人(19.02%),研究生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3人(2.21%)。醫療費用主要通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個人收入來支付。大多數(1022人,佔52.54%)孕產婦的居住地距離能提供孕產婦保健服務機構的路程不足5km。

2.2保健情況

2.2.1產前檢查:在產前接受過孕產婦保健指導的有1614人,佔82.98%。產前檢查率爲99.33%。產前檢查5次及以上者佔74.24%,產前檢查平均次數爲7.40次。孕早期(懷孕3個月內)檢查率爲79.38%;孕中期(懷孕4~7個月)檢查2次及以上者佔75.94%,平均檢查次數爲(2.55±1.26)次;孕晚期(懷孕8~10個月)檢查4次及以上者佔53.06%,平均檢查次數爲(4.05±2.46)次。

2.2.2孕早期保健:在孕早期建立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卡的有968人,佔49.77%。接受過孕早期保健指導的有1279人,孕早期保健指導率爲65.76%。保健指導的主要內容爲開展優生、孕早期生理心理特點的宣傳教育,宣傳孕早期衛生,預防感染和謹慎用藥,避免接觸致畸因素,孕中期產前篩查相關知識的宣傳教育等。

孕早期檢查(第一次產前檢查在孕12周以內)率爲79.38%,檢查的項目主要爲全身檢查(包括心、肝、脾和肺等檢查,以及測量血壓、身高和體重等)、婦科陰道檢查及輔助檢查等。

2.2.3孕中期保健:在孕中期按時填寫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卡的有978人,佔50.28%。接受孕中期保健指導的有1410人,孕中期保健指導率爲72.49%。保健指導的內容主要爲營養指導,指導孕產婦合理膳食,適量補充營養素、鐵和鈣劑,宣傳有關衛生知識和定期產檢的意義,做好妊娠期合併症和併發症的預防,節制性生活等。孕中期檢查(第1次產前檢查在孕13~28周)率爲19.33%,檢查項目主要爲產科檢查(宮圍、腹圍、胎心胎位檢查等)、B超檢查、血尿常規檢查及唐氏綜合徵篩查等。

2.2.4孕晚期保健:在孕晚期按時填寫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卡的有968人,佔49.77%。接受孕晚期保健指導的有1337人,孕晚期保健指導率爲68.74%。保健指導的內容主要爲孕30周起指導孕產婦做好自我監護,要求孕產婦每日早、中、晚固定時間數胎動3次,每次1h,計算12h胎動數;指導孕產婦繼續重視孕期營養,做好母乳餵養、自然分娩、分娩準備及產時保健的宣傳教育,開展新生兒護理知識、新生兒生長髮育特點、常見病預防以及新生兒疾病篩查意義的宣傳等。孕晚期檢查的項目包括複查血尿常規、產科檢查(宮高、腹圍、胎心、胎位、血壓和體重),指導孕產婦自數胎動、臨產徵兆以及胎心監測等。僅有0.62%的孕產婦是在孕晚期才做產前檢查,檢查項目主要爲產科檢查、胎心監測及複查血尿常規等。

2.3影響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的單因素分析

以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即產前檢查5次率)爲因變量,以孕產婦的一般情況爲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X2檢驗。分析結果顯示,對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有影響的因素爲年齡、民族、居住地、文化程度、職業、家庭年收入、醫療費用的支付方式、活產生育數以及對孕期保健服務利用(如孕期保健、產前檢查、產前保健知識諮詢以及家人對孕期保健的態度等)。

2.4影響孕廣婦保健服務利用的多元Logistic迴歸分析

選取在單因素分析中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作爲自變量,以產前檢查5次率爲要分析的因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迴歸分析。

多元Logistic迴歸分析結果顯示,影響孕產婦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的因素主要爲孕產婦的文化程度、居住地、民族、對產前保健知識諮詢的重視程度、家人的重視程度以及對保健服務收費合理情況的認識等。其中,隨着孕產婦文化程度的提高,產前檢查5次率越高;不同民族的孕產婦,產前檢查次數也不同;居住在城市的居民產前檢查率要高於居住在農村的居民;對孕期保健服務重視的孕產婦,產前檢查次數要高;認爲保健服務收費不合理的孕產婦,產前檢查5次率較認爲收費合理的孕產婦低。

其他少數民族的孕產婦產前檢查5次率僅是漢族孕產婦的0.270倍;居住在城市的孕產婦產前檢查5次率是居住在農村的1.825倍;排除其他混雜因素作用後,並保證其他自變量不變的情況下,孕產婦文化程度每增加一個單位,產前檢查次數不少於5次率,增加爲原來的1.310倍。另外,對孕期保健不重視的孕產婦,產前檢查5次率僅爲重視孕期保健孕產婦的50%左右。

3討論

既往研究表明,良好的產前檢查可以改善妊娠結局。因此,做好孕產婦孕期保健,強調定期產前檢查,對於保證母嬰安全具有重要而積極的意義。根據國家衛生部規定的孕產婦保健要求,產前檢查率達到90.00%,孕早期檢查率達到40.00%,產前檢查次數達到5次。本次調查中平均檢查次數爲7.36次,5次以上產前檢查率爲73.93%,高於劉惠等在2008年調查所得的“本地區平均檢查次數爲4.01次,5次以上產前檢查率爲47.75%,低於全國平均水平58.10%”的結果。

孕期保健是降低各孕產期保健指標的有效方式'也是國家優生優育、降低醫療衛生成本最爲經濟有效的手段。在本研究中,單因素和多元Logistic迴歸分析顯示,孕產婦的文化程度是影響孕產婦產前檢查5次率的重要因素[6]。本調查結果顯示,47.04%孕產婦的文化程度僅爲國中及以下,她們保健意識差,缺乏自主性,影響了她們對孕期保健服務的利用。因此,提高孕產婦的文化程度,改善孕產婦的生活水平,對於提高孕產婦的產前檢查率具有重要的意義。

另外,孕產婦對孕期保健服務利用的態度以及認爲保健服務利用收費狀況的合理程度也會影響到孕產婦產前檢查5次率。因此,有關部門應採取相關措施,宣傳孕期進行定期檢查的好處,改善孕產婦對孕期保健的認知態度,提高產前檢查次數,降低出生缺陷的`發生率,提高孕產婦和出生人口的健康水平。

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孕產婦產前檢查次數有所增多,保健意識逐步增強,這一方面與人們健康需求提高相關;另一方面也與人們收入增加及就醫方便等因素相關,各級政府和部門更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健康教育,普及衛生知識,提高孕產婦的自覺意識,保障孕產婦保健服務質量。

第2篇:孕婦學校保健課程設置的情況調查

孕期保健是一個涉及社會、家庭、孕婦等多方面複雜的課題,隨着人們健康觀念的改變,對孕期保健的重視及關注程度日益提高。孕期教育是幫助孕產婦建立健康行爲,提高孕婦心理健康水平,使之順利度過圍產期,促進優生優育的重要舉措。而醫院作爲專業而權威的健康教育機構,在承擔孕產婦保健教育方面的作用將越來越受到重視。有調查表明,絕大多數的孕婦希望開設孕婦學校,且對孕婦學校的授課內容要求比較寬泛。筆者於2009年3月對本市來我院產科門診的孕婦對孕產期保健知識需求情況以及對孕婦學校課程設置情況進行了專項調查,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調查對象選擇20XX年3月~5月來我院產科門診進行產檢的200名孕婦進行調查。年齡25歲以下56人,25~34歲121人,35歲以上23人;高中及以下學歷者102人,大專以上學歷者98人;孕周<12周者60人,12~28周者56人,>28周者84人;孕次爲1次者136人,2次者63人,3次及以上者1人;初產婦136人,經產婦64人。

1.2調查方法採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問卷自行設計,內容包括一般情況: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孕周、孕次、產次等;孕期保健知識健康教育需求狀況,見表1孕期保健知識來源途徑;對孕婦學校課程設置需求;孕期常問題的應對知識、胎兒發育過程及自我監測知識、孕產期營養、音樂胎教、新生兒餵養及護理,共57模塊,備選答案分爲不需要、比較需要、需要和非常需要。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200份,回收有效率100%。

2結果

調查結果顯示93%的孕婦希望瞭解孕期保健知識,對於孕婦學校課程需求最高的知識爲孕期營養,分娩前徵兆和母乳餵養知識與技巧;孕婦獲取孕期保健知識的主要途徑依次爲孕婦學校、媒體及網絡、父母朋友、保健書籍;孕婦對孕婦學校授課方式及喜好程度依次爲講座、觀看錄象、音樂胎教、角色扮演。

3討論

孕婦學校作爲圍產期保健的重要環節,是孕婦易於接受孕期健康教育的基地,也是產科醫務人員對孕婦傳播健康教育觀點的重要途徑,在幫助孕婦提高孕產期保健知識知曉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在孕婦學校的學習,能増加孕婦選擇人員的溝通,増強自然分娩的信心,使剖宮產率明顯下降。從調查可見,孕婦對孕期保健知識的需求比較渴求,孕婦獲取保健的知識途徑主要依賴於孕婦學校,媒體及網絡也是她們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之一,父母朋友和保健書籍也擔當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我們醫務人員除了爲孕婦進行常規的孕產保健外,還可以爲其提供或推薦相關的文字資料和書籍,以保證孕婦獲取正確的保健知識。從調查可以看見,孕婦還是習慣於講座形式的授課方式,這可能與孕婦長期處於被動接受者的心理有關,提示我們以後在授課方式上應選擇多樣化的授課方法,營造輕鬆愉悅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孕婦及準爸爸的積極性,參與互動,從而使孕婦學校真正成爲準爸爸及準媽媽樂於接受孕期健康教育的最佳課堂,爲廣大孕產婦提供全方位系統的孕期知識培訓課堂,爲優生優育提供一個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