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社會小手請誰來幫忙教案

設計意圖

幼兒園小班社會小手請誰來幫忙教案

新《綱要》中強調:“嘗試使用工具的經驗將對幼兒終身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有益。”《小手請誰來幫忙》通過加工食物的實際操作,引導幼兒學習使用工具的正確方法,探索如何選擇合適的工具改變菜的形狀,從而讓孩子體驗到工具的不同功能和使用工具的便捷,從而獲得使用工具的經驗。另外,在活動中也滲透了情感、數學等方面的內容,如,通過加工食物場景,孩子體驗做父母的辛苦並感受父母對自己的愛。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小工具改變食物形狀的正確方法,體驗使用工具的方便。

2.引發對生活中常則小工具的關注。

3.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與同伴分享經驗。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嘗試運用小工具將食物變小的正確方法,引發對生活中常見小工具的關注。

活動難點:探索用適宜的工具把菜變小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幾樣廚房小工具,背景音樂

2.菜若干(南瓜、芹菜、黃瓜、百葉),工具若干(剪刀、湯匙、小刀),塑料小碗,托盤,溼巾紙等。

活動過程

1.說一說:今天買了什麼菜?

(1)教師拿出菜籃子。

“看看今天老師買了什麼菜?你們認識嗎?”

“一起數數一共買了幾樣菜?”(一一點數。)

師:這是什麼?看看這根黃瓜長的什麼樣?

幼:長長的,細細的,綠綠的……

師:又粗又長的黃瓜看起來真新鮮!

師:這根芹菜呢?

幼:也是長長的……

師:細細長長的芹菜一定很好吃!

師:四四方方的百葉你們吃過嗎?

幼1:吃過。

師:好吃嗎?

幼2:沒有。

師:百葉包肉吃過嗎?以後吃飯的時候仔細留意一下有沒有百葉包肉這道菜?

師:這個南瓜看上去怎麼樣?

幼:很大,圓圓的。

師:可以用什麼好聽的詞來說說?

評析:這個“說一說:今天買了什麼菜?”環節的設置,既喚起了孩子的B有生活經驗,又滲透了數學元素,幫助孩子梳理出有關大小、長短和粗細的概念。

(2)討論:“菜買回來了,就這樣能吃嗎?該怎麼辦?”

幼:燒一燒。

師:在燒之前,我們要做什麼?

幼:洗一洗。

師:把菜洗一洗,然後怎麼樣?

幼:切一切。

師:是啊!黃瓜一般要切成一片片,芹菜要切成一段段的才能做菜,平時爸爸媽媽就是這樣做的。用什麼切呢?

評析:繼續喚起孩子的生活經驗。孩子回憶起家裏爸爸媽媽做飯做菜的情景,爲認識工具環節做鋪墊。

2.認一認:請誰來幫忙?

(1)認識刀。

“我這裏有一把刀,你會用嗎?誰來試一試?”(請一名幼兒上前嘗試使用。)

師:看看他的一隻手抓在哪裏?(想一想手應該抓哪裏?)

幼:刀把。

師:另一隻手做什麼?

幼:按住菜。

師:按住菜,不讓菜滾來滾去。

師:快快的刀口朝哪邊?

幼:下面。

師:快快的刀口要朝下。小刀很危險,你要小心啊!

“除了刀,還可以請什麼工具來幫忙把食物變小呢?”(看看今天誰也來幫忙了?)

(2)認識剪刀。

“這是什麼?你會用嗎?看看這把剪刀哪裏最危險?”

幼:剪刀頭、裏面……

師:是這裏嗎?張開的大嘴巴是很危險的地方,你的手可不能伸進去啊!小朋友們剛開始用剪刀,所以要加倍小心啊。

(3)認識勺子。

師:“我們平時用勺子來做什麼?”

幼:吃飯,吃菜……

師:現在我們不吃飯,也不喝湯,勺子會幫誰的忙,讓它變小呢?待會兒試試看!

評析:在這一環節中,除了勺子是孩子們會用的,像剪刀、小刀,特別是小刀,出於安全角受考慮,我們通常不太會讓小班孩子嘗試。其實只要教給孩子正確的使甬方法(當然也要考慮這種工具是否適合孩子,孩子小嘰肉是否發展勤司以掌握這種工具的程度),告訴他們哪裏比較危險,讓孩子試着去剪一剪,切一切,對提高孩子的動手能力和生活能力都是有幫助的'。

3.試一試:哪種工具更方便?

(1)瞭解操作要求

①現在請大家轉過身來,桌子上有已經洗乾淨的黃瓜、芹菜、百葉,還有南瓜。按順序指,讓幼兒說出名稱。

②交代任務:南瓜組,請選擇合適的工具把南瓜肉放到小碗裏;黃瓜組、芹菜組、百葉組請試試用哪個工具幫忙可以把它變小。

③提出要求:每組的桌子上都有剪刀、刀和勺子。你們都去選一選,試一試,看看哪種工具用起來更方便!用工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輕輕地拿輕輕地放,保護好自己,也不要傷害到其他小朋友。在開始之前可別忘記用紙巾把小手擦擦乾淨,注意衛生啊!

(2)幼兒操作,鼓勵幼兒大膽嘗試。

評析:在“試一試”環節,孩子親自操作,在“做中學,玩中學”,體驗到使用工具的方便,發現小手和工具的關係,在主動探索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身邊的科學。

(3)交流。

①黃瓜

師:你請誰來幫忙把黃瓜變小的?

幼:小刀。

師:怎麼用的?

師:你覺得用小刀切黃瓜方便嗎?還有誰也把黃瓜變小了,但用了不同的工具?

幼:剪刀。

師:你覺得用剪刀把黃瓜變小方便嗎?

梳理經驗:讓黃瓜變小用小刀比較方便。

②芹菜

師:把芹菜變小你們是請誰來幫忙的?

幼:刀,剪刀。

師:你們覺得哪個更加方便?

梳理經驗:用刀和剪刀都可以把芹菜變小,用剪刀會更快更方便一些!

③百葉

師:誰把百葉變小了?用了什麼工具?

幼:剪刀。

梳理經驗:看來用剪刀做事還真方便!

④南瓜

師:南瓜肉都放到小碗裏了嗎?

幼:還有一點沒有挖完。

師:你是請誰幫忙的?怎麼做到的?

幼:用勺子挖的。

梳理經驗:原來勺子除了可以用來吃飯,喝湯,還能挖南瓜肉呢,真方便!以後有什麼需要挖的,可以請勺子來幫忙哦!

(4)小結:剛纔我們的小手請了刀、剪刀幫忙,切一切,剪一剪,把黃瓜、芹菜和百葉變小;請了勺子來幫忙,把南瓜肉挖出來了,等會兒廚師就可以做菜啦!這些小工具的用處還真大,謝謝你們幫忙!

評析:在交流環節,主要幫助孩子梳理出選擇合適小工具的經驗,如,黃瓜用小刀切比較方便。

4.找一找:生活中的小工具

(1)出示開瓶器、餃子器等,瞭解用處。

師:我在廚房還找到了幾樣小工具,看看是什麼?

①開瓶器:這個是什麼?它有什麼本領?

②餃子器:知道這個是什麼嗎?可以做什麼?

③刨絲器和打蛋器一起出示:這兩個你們認識嗎?

師:不認識沒關係,可能你家的廚房裏就有哦,回家可以找一找,問問大人是什麼工具?

(2)引發幼兒尋找生活中常用小工具的興趣。

師: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很多時候都會請小工具來幫忙做事。今天回家後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明天來說一說好嗎?

評析:在活動的最後環節,出示了更多小工具,引發孩子對工具的關注。

活動反思

1.活動中孩子們積極性高,通過情景設疑、探索操作和交流分享等環節,孩子嘗試運用各種小工具將食物變小,並從中體驗到每種工具的方便之處。另外,小班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弱,在活動中,教師創造了一個家庭式的溫馨活動氛圍,引導、啓發和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2.活動環節層層遞進,重點突出。從“買菜”情節到引出生活中的幾種常見小工具,過渡自然並貼近孩子的生活。在活動中始終貫穿着安全教育、常規教育等內容,特別是在認識小工具的環節,重點強調了刀和剪刀的正確使用方法。

3.比較注重活動中的一些細節。如,背景音樂的介入,既能調動氣氛,又能控制時間。再如,提供的幾種食材(芹菜、黃瓜、南瓜、百葉)既乾淨衛生,又利於孩子的操作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