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作品》讀後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等待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作品》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等待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作品》讀後感

《等待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作品》讀後感1

小說講述了文革期間,在政治,道德及流言的多重鉗制下,軍醫孔林掙扎於擺脫舊式包辦婚姻,追求新式戀愛和愛人,耗時18年終於與小腳髮妻劉淑玉離婚,與等待18年的護士吳曼娜結爲夫妻。而後卻發現這場18年的苦戀和等待換來了更深的痛苦。他在痛苦中反思:是等待毀掉了他的愛人與愛情,還是等待給了他愛情的假象與幻想。

哈金寫這本書大概是飽含仁慈的,是在反應政治嚴寒中個人世界的掙扎與痛苦。但就孔林而言,他的所作所爲又當得起自己心目中所謂的火熱愛情麼?

在包辦婚姻中,悲哀的不止是孔林一個人,還有任勞任怨的劉淑玉,在分居的十八年中,孔林在兒子,丈夫以及父親的位置和責任上全是空缺的`。他感念她的付出,也明白她的言聽計從,他覺得小腳劉淑玉是不體面的,是不足以當成他的妻子擺到檯面上的。他擔心自己的工作,擔心自己的名聲,也擔心情人老去,彷彿劉淑玉嫁過來就已經老了。

而在和吳曼娜的愛情中,他是被動的。因爲有一個不是小腳的,年輕的,漂亮的女人對他示好,他就淪陷了,乃至於在婚後的不順心中得出結論:或許這個女人不是吳曼娜也會發展成這樣。而吳曼娜對他的愛情也摻雜了許多實用主義,她年紀大了,愛人背叛,孔林和周遭的毛頭小子那麼不一樣。她不是沒想過算了,也對陌生的,堅定的,不像孔林那麼猶豫小心的人產生過好感,結果卻那麼慘烈可怖。

所以,等待究竟讓人倦怠,還是給人以假象?時間是不是承載了太多非其本身所能判定的意義呢?

《等待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作品》讀後感2

我從我的角度只能片面的說一方面,一個人的性格足以決定他一生。

拋開過往,尋求新的生活一直是我們嚮往的,拋棄了過去,我們以爲會得到自己以爲的幸福,而事實並非就是這樣。

可是你一直忍受着現在也未必就一定幸福,我身邊有個很好的例子。就是我親舅舅和我舅媽就是包辦婚姻,我舅舅一直不喜歡我舅媽,特別是在我舅舅成爲正式職工之後就想離婚了,是我姥姥認爲做人不能不義,我姥姥之前實際上很討厭我舅媽,但是做人要有責任,無關喜惡。所以我舅舅聽了姥姥的話,最終並沒離婚,陪伴我舅媽此生終了,沒有愛情,只剩下親情和責任,實際上也是有一點點可悲,因爲日常生活中我舅舅總是和我舅媽唱反調,這就是不喜歡。但我沒有勇氣去問我舅舅他是否後悔過。

我想,不論做什麼決定,都乾脆一些,我沒其他想法,只有這一個目的,墨菲定律,所有的事情好壞都不一定。我想唯一正確的,就是堅持你的選擇。

不然你永遠得不到你想要的幸福,因爲所有事情的發展都在變化之中,從來不是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的,而你只需做你認爲對的事情,堅持到底。

《等待美國國家圖書獎獲獎作品》讀後感3

身爲一名在祖國的心臟長大的七零後大院子弟,對這部作品裏的很多細節都格外熟悉,倍感親切。軍號聲,塔糖,一個閉塞環境裏囊括一切的小社會,各種公家的福利和制約,來自五湖四海操着各種口音的幹部和家屬,家長裏短流言蜚語的蠅營狗苟……

主人公恰好就是我父輩那一代人,雖然我那時候年幼,卻依然深刻地記着他們犧牲一切也要保存政治生命的隱忍,張開了生物天線網羅一切可以判斷政治氣候的風向標,唯恐一不小心站錯了隊,從此萬劫不復,不但自己永遠不得翻身,而且也會累及家人。

在這種生活方式中的愛情,是沒有自由和選擇的。就像女主人公的前男友,會爲了復原回上海,拿到上海戶口,和戀人分手,和表妹結婚。這樣的婚姻能持續多久呢?能否禁得住後來改革開放各種誘惑?而男女主人公的“苦戀”,是不是也是無處可逃的“等待”?倘若有選擇的可能,會不會早就看清彼此,相看兩生厭了?會不會更早地意識農村原配的淳樸和執着?

作品裏有很多反諷的情節:男朋友給女朋友牽線搭橋,動用整個醫院組織給上級領導保媒拉縴,女主人公沒高攀上又因禍得福……種種以組織的名義干涉個人感情生活,其實是爲了滿足對權利的渴望和私慾。

當國家機器轟隆隆地碾壓過每個小個體的時候,我們只有“等待”,才知道最後的終結和命運。

感謝作者帶來的這部作品,知道他因爲某些原因,一直不能夠再回國看看,但是他的描述讓我們有機會再重視那個荒唐的年代,於後人是寶貴的生命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