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國小數學與國中數學的銜接

《數學課程標準》把九年制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內容分爲4部分: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與綜合運用。與國小相比,國中內容更加豐富,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更高。有些孩子讀國小時數學成績突出,到國中後成績下降或者感覺學數學吃力。市第二實驗中學數學教師張明宏認爲,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其共性的原因是沒有處理好國小數學與國中數學的銜接。

如何做好國小數學與國中數學的銜接

七年級數學主要學習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兩個領域的知識。其中涉及的知識有:有理數、整式的加減、一元一次方程、圖形認識初步、相交線與平行線、平面直角座標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組、不等式與不等式組和實數。

七年級上學期需要掌握的知識要點爲:有理數部分的主要內容是有理數及相關概念和運算;整式的加減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單項式、多項式、整式的概念、同類項與合併同類項法則、去括號以及整式的加減運算;一元一次方程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關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一元一次方程的應用;圖形認識初步的主要內容是圖形的初步認識,主要介紹了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圖形(立體圖形、平面圖形)以及最基本的平面圖形的點、線、角等。

七年級下學期需要掌握的知識要點爲:相交線與平行線主要討論平面內兩條直線的位置關係,重點是垂直和平行關係;平面直角座標系部分的主要內容有平面直角座標系及有關概念、點與座標的對應關係、用座標表示地理位置和平移;三角形部分的主要內容有與三角形有關的線段、與三角形有關的角、多邊形及其內角和;二元一次方程組的主要內容是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分析與利用它解決實際問題;不等式與不等式組的主要內容是不等式的性質,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法及其解集的集合表示,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實數的主要內容是算術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實數的`有關概念和運算。

面對繁雜的數學知識,將升入七年級的同學,如何提前做好準備,使國中階段的數學學習安全“着陸”呢?

張明宏提醒同學們,國中數學的學習,從一開始就要樹立一個目標——致力於形成自己的學習方式。國小數學內容的特點使學生對老師產生很強的依賴性,到了國中以後,老師講課方式相對粗放一些,目標明確,有側重,邏輯性、抽象性加強。如果學生死記硬背、簡單重複,就很難跟上學習的進程。時間長了,問題越積越多,數學成績會一退再退。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積極參與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而不能單純依賴記憶和模仿。

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好預習、聽課、複習三個環節。要養成讀、劃、想、算相結合的預習習慣,同時還要注意知識的遷移,比較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繫。避免只是記住一些內容而不知道所以然。聽課時注意力集中,腦、手、口、眼並用參與課堂活動。千萬不能在課堂上開小差,更不能有依靠家教或課外輔導班而放鬆參與課堂的思想。根據艾賓浩斯遺忘曲線“先快後慢”的規律,不能只是課堂上聽會就算完成任務,或以爲自己會了就懶得做作業。正確的做法是當天的知識當天鞏固,做到三天一複習,五天一小結。把新舊知識穿成串,形成面,從而真正掌握數學知識。